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0日16时55分,正在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成功完成了下潜任务。这次下潜1350米深海的科学考察,让杨群慧成为我国首位乘“蛟龙”号下潜的女科学家……
倾心育女,海的深情与宽广
杨群慧的人生注定与海洋密不可分。今年43岁的杨群慧是山东省泰安市人,父亲杨浩在当地的水文部门工作。杨群慧小时候,学识渊博的父亲并不急于让她认字,而是只要有可能,就带着女儿去旅游和野外玩耍,捉昆虫、认树名、采标本、找药材。
一天,杨浩把女儿叫进厨房,将一块玻璃板放在正冒出蒸气的水壶上,玻璃板上马上结满了水珠。小群慧看了很惊奇地问:“爸爸,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面对女儿渴望的眼神,杨浩顺势给女儿讲起了露珠和云雨的形成。他还告诉女儿:“水是生命的源泉,科学家到外星球上去寻找新的生命,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看那里有没有水。”见女儿听得津津有味,他又解释起“海”字来:“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大海,这是科学家的共识。这一点,我们的老祖宗在造汉字‘海’时,就已意识到了。你看,‘海’字是由三个部件组成,拆开看,不就是‘水’、‘人’、‘母’吗?这说明,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正是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之下,小群慧对神秘的自然科学充满了兴趣。
2002年7月,杨群慧获得了中国海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并从2004年开始,在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6月,杨群慧受邀到德国汉堡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在赴汉堡前,杨浩特地为她买了许多她爱喝的“六安瓜片”茶。看到父亲忙不迭地将一大包茶叶装进自己的旅行箱,杨群慧有些不以为然:“国外又不是没茶叶,您不用这么费心。”父亲却说:“国外的茶叶怎么能和咱们这儿的比,况且你每天早上冲上一杯,就能感到爸爸离你并不遥远。”听父亲如此一说,她的眼睛湿润了
进人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后的一天,杨群慧打电话给父亲:“这里的优秀人才实在是太多了,我的压力好大。”而父亲却一反常态,只是提醒女儿多吃蔬菜水果,睡前一定记得喝牛奶……
细心呵护,海的女儿在成长
在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杨群慧觉得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参与考察了墨西哥西部沿海以北的“捅泉”现象。
“涌泉”考察结束后,杨群慧又一头扎进实验室,对取回的各种矿物和生物样本进行筛选与分析,每天都要忙到后半夜。
那段时间,网络成了这对父女沟通的重要纽带。每天晚上22时过后,杨群慧会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此时正是国内的凌晨三点,杨浩不管多累多困,只要床头的闹钟一响,他就会披衣下床,坐到电脑前。为了让女儿消除在异域他乡的孤独感,他还特地在虚拟的个人空间里,按照家里的布局,搭建了一幢“父女小屋”。上线前打开壁灯、削水果、泡茶。与父亲谈笑风生的这一个小时成了杨群慧最为放松的时刻。
2010年4月,杨群慧对深海“冷泉”周围的古菌群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离真正的深水采样还有一定距离。
2012年6月,“蛟龙”号研发成功。它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更令杨群慧感到高兴的是,她被确定为了“蛟龙”号的下潜队员之一。杨群慧的优异表现,让杨浩喜上眉稍:“和爸爸当初的愿望一样,你不仅是我的好女儿,也是大自然的女儿……”
熠熠生辉。海底升起新“明珠”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女儿的工作,杨浩查阅了大量资料,得知全世界投入使用的载人潜水器约有90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仅有12艘,“蛟龙号”极有可能创造新的潜水器载入作业的世界纪录。
出于对女性的保护,指挥组先期并没有安排杨群慧下潜。不过,“蛟龙号”的前十次下潜状态都非常稳定。在第十二次下潜的过程中,作业组第一次在我国南海海域搜寻到了冷泉区,并发现了大量的贻贝、蜘蛛蟹等海底生物,为深海生物群落和冷泉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男同事们的深潜活动如火如荼,让杨群慧有些心急,杨浩又安慰女儿:“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和步骤,我觉得此时的准备更加重要。”在父亲的提醒之下,杨群慧每天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上午进行四个小时的沉积物样品分析,下午再用五个小时对蛟龙号拍回的海底图片进行筛选与整理;吃过晚饭后,又一头扎进海底生物样品采集器的制作工作中。她还非常巧妙地设计了一种“海底硫核采样笼”,它主体就像一个铲子,上面有盖板,顶端有长长的把手和触发机关。在采集硫核样品时,机械手可以提着这个“笼子”将生物样品铲进去……
2013年6月20日清晨,“蛟龙”号母船“向阳红”来到南海一处海域,下面是一个冷泉区,杨群慧终于接到了下潜通知!突然得到这一消息,她的心不禁“怦怦”直跳。二十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现了几十个冷泉,但在我国海域只发现了这一处,科学家都期望着能在这里发现新的物种。更加重要的是,由于这一冷泉区是才发现不久的,还没有科学家下潜过这里!
10时05分,“蛟龙”号被放至水中,注水完毕后开始下潜。“蛟龙”号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下潜,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杨群慧与另外两名科学家来到了1350米深的海域。虽然四周漆黑一片,但借助着高强度的深水探测灯,她看到:由于冷泉溢出的流体富含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成分,这里的古菌群到处都是,大型的管蠕虫横七竖八地分布着,深海的贻贝星罗棋布,长达一米的蜘蛛蟹在海底的碎石间若隐若现……
在冷泉区的中心地带,她还拍摄到了白茫茫的一片,原来是800多平方米的毛瓷蟹。
经过7个小时的连续作业,16时55分,“蛟龙”号终于回到了母船,下潜器被打开的那一刻,身着红色上衣的杨群慧在舱门一经出现,母船上的所有人都为她欢呼起来。
9月,杨群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是父亲引领我走上自然科学的道路!海底永远对我充满了吸引力,因为它充满了神奇。”
倾心育女,海的深情与宽广
杨群慧的人生注定与海洋密不可分。今年43岁的杨群慧是山东省泰安市人,父亲杨浩在当地的水文部门工作。杨群慧小时候,学识渊博的父亲并不急于让她认字,而是只要有可能,就带着女儿去旅游和野外玩耍,捉昆虫、认树名、采标本、找药材。
一天,杨浩把女儿叫进厨房,将一块玻璃板放在正冒出蒸气的水壶上,玻璃板上马上结满了水珠。小群慧看了很惊奇地问:“爸爸,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面对女儿渴望的眼神,杨浩顺势给女儿讲起了露珠和云雨的形成。他还告诉女儿:“水是生命的源泉,科学家到外星球上去寻找新的生命,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看那里有没有水。”见女儿听得津津有味,他又解释起“海”字来:“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大海,这是科学家的共识。这一点,我们的老祖宗在造汉字‘海’时,就已意识到了。你看,‘海’字是由三个部件组成,拆开看,不就是‘水’、‘人’、‘母’吗?这说明,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正是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之下,小群慧对神秘的自然科学充满了兴趣。
2002年7月,杨群慧获得了中国海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并从2004年开始,在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6月,杨群慧受邀到德国汉堡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在赴汉堡前,杨浩特地为她买了许多她爱喝的“六安瓜片”茶。看到父亲忙不迭地将一大包茶叶装进自己的旅行箱,杨群慧有些不以为然:“国外又不是没茶叶,您不用这么费心。”父亲却说:“国外的茶叶怎么能和咱们这儿的比,况且你每天早上冲上一杯,就能感到爸爸离你并不遥远。”听父亲如此一说,她的眼睛湿润了
进人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后的一天,杨群慧打电话给父亲:“这里的优秀人才实在是太多了,我的压力好大。”而父亲却一反常态,只是提醒女儿多吃蔬菜水果,睡前一定记得喝牛奶……
细心呵护,海的女儿在成长
在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杨群慧觉得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参与考察了墨西哥西部沿海以北的“捅泉”现象。
“涌泉”考察结束后,杨群慧又一头扎进实验室,对取回的各种矿物和生物样本进行筛选与分析,每天都要忙到后半夜。
那段时间,网络成了这对父女沟通的重要纽带。每天晚上22时过后,杨群慧会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此时正是国内的凌晨三点,杨浩不管多累多困,只要床头的闹钟一响,他就会披衣下床,坐到电脑前。为了让女儿消除在异域他乡的孤独感,他还特地在虚拟的个人空间里,按照家里的布局,搭建了一幢“父女小屋”。上线前打开壁灯、削水果、泡茶。与父亲谈笑风生的这一个小时成了杨群慧最为放松的时刻。
2010年4月,杨群慧对深海“冷泉”周围的古菌群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离真正的深水采样还有一定距离。
2012年6月,“蛟龙”号研发成功。它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更令杨群慧感到高兴的是,她被确定为了“蛟龙”号的下潜队员之一。杨群慧的优异表现,让杨浩喜上眉稍:“和爸爸当初的愿望一样,你不仅是我的好女儿,也是大自然的女儿……”
熠熠生辉。海底升起新“明珠”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女儿的工作,杨浩查阅了大量资料,得知全世界投入使用的载人潜水器约有90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仅有12艘,“蛟龙号”极有可能创造新的潜水器载入作业的世界纪录。
出于对女性的保护,指挥组先期并没有安排杨群慧下潜。不过,“蛟龙号”的前十次下潜状态都非常稳定。在第十二次下潜的过程中,作业组第一次在我国南海海域搜寻到了冷泉区,并发现了大量的贻贝、蜘蛛蟹等海底生物,为深海生物群落和冷泉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男同事们的深潜活动如火如荼,让杨群慧有些心急,杨浩又安慰女儿:“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和步骤,我觉得此时的准备更加重要。”在父亲的提醒之下,杨群慧每天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上午进行四个小时的沉积物样品分析,下午再用五个小时对蛟龙号拍回的海底图片进行筛选与整理;吃过晚饭后,又一头扎进海底生物样品采集器的制作工作中。她还非常巧妙地设计了一种“海底硫核采样笼”,它主体就像一个铲子,上面有盖板,顶端有长长的把手和触发机关。在采集硫核样品时,机械手可以提着这个“笼子”将生物样品铲进去……
2013年6月20日清晨,“蛟龙”号母船“向阳红”来到南海一处海域,下面是一个冷泉区,杨群慧终于接到了下潜通知!突然得到这一消息,她的心不禁“怦怦”直跳。二十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现了几十个冷泉,但在我国海域只发现了这一处,科学家都期望着能在这里发现新的物种。更加重要的是,由于这一冷泉区是才发现不久的,还没有科学家下潜过这里!
10时05分,“蛟龙”号被放至水中,注水完毕后开始下潜。“蛟龙”号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下潜,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杨群慧与另外两名科学家来到了1350米深的海域。虽然四周漆黑一片,但借助着高强度的深水探测灯,她看到:由于冷泉溢出的流体富含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成分,这里的古菌群到处都是,大型的管蠕虫横七竖八地分布着,深海的贻贝星罗棋布,长达一米的蜘蛛蟹在海底的碎石间若隐若现……
在冷泉区的中心地带,她还拍摄到了白茫茫的一片,原来是800多平方米的毛瓷蟹。
经过7个小时的连续作业,16时55分,“蛟龙”号终于回到了母船,下潜器被打开的那一刻,身着红色上衣的杨群慧在舱门一经出现,母船上的所有人都为她欢呼起来。
9月,杨群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是父亲引领我走上自然科学的道路!海底永远对我充满了吸引力,因为它充满了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