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究生是我国学术研究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生中屡次出现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这种现状若不加以重视势必会影响整个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因此本文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界定、以及探讨了其形成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来规范研究生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行为。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行为规范 学术不端行为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然而近年来科研界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行为不端的情况不断的被媒体披露。因此,在当今学术诚信问题日渐引起国内外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环境下,重申及重视研究生学术科研规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与表现形式
  学术不端或科学不端、学术失范都是指从事学术与科研人员的不良学术行为。国际上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学科面临的不同研究环境,尚未对此给出一个权威、精确的定义。但是失范(anomie)一词,最初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所使用,他认为失范是“指一种无规范状况,或者是社会准则的缺乏和含糊不清”。随后,美国社会学家墨顿(Robert.K.Merton)对迪尔凯姆的失范概念的内涵进行了修正和发挥,认为“当个人以正当手段去实现正统目标时,个人行为是符合社会要求的;当目标与手段不一致时,失范行为即出现了”。可见国外的定义从未脱离“道德规范”这一主线。
  在中国科学院2007年2月26日发布的《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科学不端行为是指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到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等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
  对于研究生的特定群体,其学术不端行为可发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课题研究、奖励评定和毕业授位过程中每一个培养环节。其学术不端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达到实现自己文化目标,即获得学位的目的。
  其表现为:①篡改、编造科研数据;②剽窃,又称抄袭;③将他人科研成果据为已有;④请他人代为实验甚至代笔书写论文或帮他人实验撰写论文;⑤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其它不良行为。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形成因素
  作为特定群体,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产生有其自身特殊的根源,是环境、制度以及研究生自身道德因素三方面的交互作用。
  环境因素: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但与之相应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各种不诚信行为在各个领域大量出现。学界抄袭造假、粗制滥造等现象屡见报端,院士、教授学术不端也屡被披露。研究生最为崇敬的研究生导师的这些学术不端行对研究生产生消极影响,削弱了他们的学术诚信意识,诱发了研究生学术行为不端现象的产生。
  制度因素:研究生的学业评价实行量化考核,以学术论文在何种刊物发表或发表了多少作为考核标准,而不以学术含金量作为指标。许多学校都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提出了必须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要求,并将此作为他们能否参加毕业答辩及评定奖学金的必要条件,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研究生为了能顺利毕业、获取奖学金,而置学术道德于不顾。
  研究生自身道德素质: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根本上归咎于自身学术道德修养缺失,自律和规范意识淡薄。从年龄层次看,目前在校研究生多数处于23~30岁之间,这属于青年中期阶段。从社会地位看,他们在经济上尚不自立,且面临着就业问题,需要承担的家庭社会负担也相应增多,故在思想上具有一种不稳定感。这些都导致研究生群体的道德心理是不完全成熟的。
  四、治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
  根据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形成因素,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杜绝这种不端行为的发生。
  (1)良好科研学术环境的构建:包括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建立有关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监督机构,大力开展学术评议,建立研究生学术诚信档案等。其中很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人格垂范、为人师表的重要作用。此外,学校应更积极地承担起学术规范教育的责任、完善学术道德的教育体系。
  (2)完善研究生学术规范制度:高校要对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活动中涉及学术规范的具体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使研究生明确知道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属抄袭、什么样的行为是剽窃,并对学术不端行为要严格执行惩戒制度。
  (3)研究生要加强自我修养:应加强对学术规范的认知,把握学术道德的善恶标准与尺度,明确学术研究活动中的可为与不可为。
  参考文献:
  [1]黄国斌.研究生学术创作中不端行为的心态原因及对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0):36-38.
  [2]江新华.美国大学研究生荣誉制度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8):50-54.
  [3]凌翔.研究生学术失范原因及对策浅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1):25-27.
  [4]王锋.科学不端行为及其成因剖析[J].科学学研究,2002 (1): 11-16.
  [5]王林.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27.
  [6]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8.
其他文献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造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和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画、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展示,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
期刊
《新目标英语》安排了大量的听力内容,每个单元的Section A和Section B的第一课时都有大量的篇幅。听力材料具有以下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教科书只呈现任务,不呈现内容文稿。此套教材提供给学生听原汁原味的英语的机会,在不同的语境中让学生进一步训练和巩固目标语言,给学生提供了“说”的示范和例子。  但笔者发现,教师们在处理听力材料的存在着以下问题。  (1)曲解教
期刊
摘 要 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中“人”与“文”分离的现象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成人化倾向,用成人世故的心态和处世原则去改造学生,致使世故习气压抑了童心,学生作文虚假成风,空话套话连篇;二是模式化倾向,把作文体裁和合格作文模式化,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三是知识化倾向,把作文教学变成了作文知识的传授,将作文能力的培养扭曲成作文知识的记忆,偏离了新课程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本文分析了高中作文教学
期刊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每位小学数学教师指明了教育教学的方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和执行,以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期刊
摘 要 作文写作是初中语文重要的一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尺度,但是长期以来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的局面普遍存在。本文对现阶段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随后提出了相关的几点改革措施。  关键词 初中 作文教学 改革    一、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1. 教学观念的偏差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作文教学还停留在应付考试阶段,作文思想水平寻求中庸之道,没有创新也不允许创新。教师处于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
期刊
摘 要 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语言的作用十分重要,语言不通就不能交流。少数民族汉语学习需要研究并使用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本文介绍四种汉语词汇教学方法:结合语境讲解词汇;结合语素和构词法讲解词汇;结合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讲解词汇;结合近义词或反义词对比分析讲解词汇。  关键词 汉语教学 词汇教学 应用方法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迫在眉睫,汉语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少数
期刊
摘 要 小学数学部分教师仍存在着教学实施理念陈旧,教学目标取向出现偏差,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等种种不良现象,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为此,应引导教师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开放各教学要素等途径,构建创造型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教师 创造型 教学策略    一、影响教师构建创造型教学策略的因素分析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采取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探寻作文有效性策略为目的,用三次课堂教学的实践,课后的分析诊断和跟进的改进教学措施,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即积极的心理策略,充分的语言铺垫,开放的构思支架,和全面的反馈评改。  关键词 人物 初中作文 教学策略    作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一直是项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想象力水平,还和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密切相关。要促进这两方面能力的提高,探索有效的培养策略
期刊
教育越来越被人们认定是一种艺术。那么它所借以出发的教材理应也被视为艺术品。以感性形象见长的语文课本则更鲜明的,突出地体现着它艺术性的一面——选录的课文里往往交织着作者的感知觉、情思、意志,甚至潜意识;文章的结构衔接体现着音乐、美术、建筑的美学意蕴。这些都属于艺术的范畴,都体现着文章的艺术本质特性。  唯其是艺术品,它才具有不可分割性、再创造性、思想教育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或人们的偏见中,语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