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牛肉面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ex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兰州,就不得不说兰州牛肉面。不只因为面好吃、名气大,更因为这是一种情怀,一种信仰。
  兰州人早晨提起裤子,撸了鼻子,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一碗“牛大”(牛肉面在当地的通俗叫法)。而牛大碗里面那扯不断、嚼不够的面条就像一根根缰绳,把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牵过来。
  想起某位兰州诗人的话:“午夜入城的羊群,迎着刀子,走向肉铺。”
  要我说,清晨的兰州人,迎着蒜苗子,走向牛肉面馆。
  清晨的牛肉面馆,八方的人群,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的人们聚在一起,不自觉就亲切起来。一碗牛肉面呼啦啦下肚,意犹未尽地砸吧砸吧嘴,撸了鼻子,各自散去。
  兰州人简单直接,热烈奔放,敦朴沉默,细腻柔情。了解兰州的人都知道这句话:
  砂锅里煮的洋芋蛋,炕上铺的烂毡片;
  屋里头躺着尕老汉,羊皮筏子赛军舰。
  兰州地处三大高原交会之地,是连接西域与内地的要道。不同的文明、种族在这里糅合、交融、繁衍,最终形成了兰州特有的气质与文化。这里的空气中,飘荡着玫瑰花香与羊尿骚味,女人们穿着比基尼唱着“花儿”,有“黄河母亲”的柔情,也有“羊皮筏子赛军舰”的豪情。繁华中有落寞,激扬里有忧伤。
  一条黄河把兰州劈成两半,一边古老,一边现代;一边繁盛,一边荒芜。兰州,突兀而和谐,散乱而统一地存在着,一切都似自然天成。
  不管你开奔驰还是奥迪,不管农民、工人、学生还是小贩,只要端起一碗牛肉面,彼此就有天然的亲近感。不管是坐着、站着还是蹴着,不管是毛细、韭叶、大宽还是二柱子,都是冒着热气,揩着汗,咕咕噜噜三下五除二,就像瀑布一样把一碗面倒进胃里。
  外地人到了兰州,必定去吃牛肉面。若是第一次吃,说不定就会挨一顿白眼或者受一番奚落。他们进了面馆,往往会说:“来一碗兰州拉面。”这时候,裹着头巾的老板娘幽幽抬起头,嘴角一丝不易察觉的诡异的笑:“你佛老个撒(你说什么)?第一次来兰州吧?”外地人不明就里、诚惶诚恐、抓耳挠腮、汗汗津津,以为兰州人都是“新龙门客栈”里的剔骨人,不禁毛骨悚然……
  兰州人从不说“兰州拉面”或者其他,就叫“牛肉面”。
  只见一个兰州人进门,老板问:“你要个撒尼(你要什么)?”兰州人说:“格我来上个‘双飞’(一碗面外加一个茶叶蛋、一份切片牛肉)!”然后,拿了票到窗口,对着里面喊:“唉!尕滴个,格我下个韭叶子(小伙子,给我下个韭叶)!辣子多些,蒜苗子多些,萝卜多些!”
  捞面的小伙子接过票,口里唱到:“三二两毛一薄宽还有两个二柱子!”然后只见拉面师手里那澄黄晶莹的面团辗转翻飞之间已然下到滚烫开花儿的锅里。须臾之间,那面如蛟龙入海,鱼翔瑶池,热热烈烈就从捞面人的筷子跑进了碗里。从开票到拉面、捞面,仿佛报幕、舞蹈、谢幕,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前后最多两三分钟。
  这不是拉面,分明是一种优雅的行为艺术。
  把外地人看得目瞪口呆,怎么吃个面还要“双飞”?当他们看着这惊世骇俗、悠扬婉转的表演时,一个兰州人將一碗面和一个茶叶蛋、一份牛肉悠然地放在桌上,倒进胃里,撸了鼻子,喊一声:“满福(舒服、畅快)滴很呐!”
  外地人彻底不懂了,他们膜拜着兰州人,吃着兰州牛肉面,却看不懂兰州,读不懂兰州的牛肉面。
  兰州人的牛肉面,必定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就像兰州人做事,必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兰州的牛肉面,招牌上必定不写“正宗”二字,而那些挂着大大的“正宗兰州拉面”的招牌必定是冒牌。
  兰州牛肉面,面粉是河西走廊盐碱地产的高筋粉;牛肉是西北高原黄牛腱子肉;辣子是辣椒和多种调料秘制合成的油泼辣子;水是不硬不软的黄河水;发面用的是河西走廊戈壁里的蓬草烧制的蓬灰(只有这种天然蓬灰才能使面澄黄筋道有嚼劲);汤是用牛骨加其他丰富的香料、食材文火熬制……总之,每一种原料、每一道工序都有严苛的工艺要求,否则就不是正宗的兰州牛肉面。
  外地人不明白为何叫“兰州拉面”会被兰州人鄙视,因为他们不懂,兰州牛肉面的精髓并不在“拉”,而在汤。
  那些青海或者其他地方的拉面为何要突出“拉”字?因为外地人往往被拉面师出神入化的拉面技巧折服,认为这种拉面技艺是体现面是否正宗好吃的标准。而那些非兰州传统拉面却挂着兰州拉面招牌的人正是利用外地人的好奇与神秘感。
  真正的兰州牛肉面,不光用料讲究——原产地,做工考究——讲究“三水、三灰、九九八十一遍揉”。细的、毛细、二细、三细、韭叶、大宽、二柱子等九种面形。配料讲究——牛大棒骨加其他佐料熬制,绝不放鸡精、味精等人工合成调料。就连捞面师也得练就炉火纯青、火眼金睛的技能——面在汤里翻滚几次,颜色变化,捞面时机等等都得把握得恰到好处,否则牛肉面的口感与嚼劲会大受影响。
  兰州牛肉面是以汤定面,有多少汤就卖多少面。一般早晨5点开门,到下午2点左右关门。汤完了就歇业,绝不会像那些打着正宗旗号的店,味精、鸡精加水勾兑,24小时营业,那不是兰州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是在一代代兰州穆斯林师傅怀着敬畏之心,严格遵守传统又改革创新的基础上传承发展起来的。这就是兰州人说“牛肉面”而不说“兰州拉面”的原因。拉面容易,而做一碗真正的兰州牛肉面不容易。不单靠纯熟的技艺,还得守着自己的良心!倘若一个环节省略,一种食材偷工减料了,做出来的就不是真正的兰州牛肉面。
  很多人说兰州牛肉面离了兰州总不是那个味儿。的确,如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牛肉面离了兰州就离了根。兰州人从外地归来,必定要第一时间找到面馆,风生水起地吃一碗牛大,吃牛大就是吃家乡的味道。身处外地的兰州人说想家,可能不一定是想爹妈,十有八九是馋牛肉面。
  牛肉面是兰州人的情怀,是对家乡、对故土、对父老的情怀。就像没有流浪艺人与音乐就不是维也纳,没有埃菲尔铁塔就不是巴黎,没有湖水就不是九寨沟,没有黄色就不是黄河一样。   兰州人吃牛肉面,各自有各自的喜好与去处。“吾穆勒”、“厚粮”、“占国”、“金强”、“安泊尔”、“曾经的辣子”、“苍鹰”、“萨达姆”、“舌尖尖”……如果喜欢吃“安泊尔”,那么家门口的“占国”再好吃也要开车半小时去黄河北,然后堵在城关黄河大桥上两小时也不在乎。这些名家都有各自的秘方,口味不同,用料及手法也各有特色,但秉持的基本原则都是一样的,就看各自的喜好了。
  记得有一年和朋友特意去小西湖吃“辣子牛肉面”。十几勺红灿灿的辣子……下肚后5秒,满脸辣起了红豆豆,要的就是这种撕心裂肺的效果……兰州人对牛肉面的任性,外地人真的不懂。
  其实,那些连外地人都耳熟能详的大招牌,兰州人一般是不去的,它们为了适应全国各地食客的口味,特意做了改良。兰州人还是认散布在各个巷弄胡同里的草根牛肉面。接地气,对口味,来劲!
  近几年,青海化隆等地的“青拉”风生水起,几十万人打着兰州拉面的招牌,卖着他们口中的“正宗兰州拉面”,甚至时常传出“青拉”与“兰拉”为了争夺地盘,争抢客源而产生摩擦、纠纷。两地为了给各自正名也吵得不亦乐乎。
  客观来说,“青拉”的遍地燎原在某种程度上推广了兰州牛肉面,扩大了兰州牛肉面的知名度,同时也让数十万青海人民发家致富,这是好事情。
  与此同时,人们也要问,兰州牛肉面真正的主人兰州人为何守着金蛋却让别人孵出了凤凰?兰州人让兰州牛肉面遍地开花不是更加顺理成章吗?
  也许,正是因着兰州人对待牛肉面是近乎宗教般的虔诚,他们不容自己对百年来靠着良心与诚信代代相传的兰州牛肉面工艺有丝毫懈怠与亵渎。
  离开了纯天然的蓬灰,离开了河西走廊的面粉,离开了黄河水,離开了世代对传统工艺的传承,离开了这一方水土,兰州牛肉面还能是那碗兰州人的牛肉面吗?
  其实,欧洲有很多传承了几百年的传统手工艺作坊,他们没有扩张,没有遍地开花的加盟,不是不能,而是不想。有些文化的传承是不需要一窝蜂似的繁花似锦,太多的吹捧与宣扬反而是摧毁。
  不管孰是孰非,兰州牛肉面在给甘肃以及青海等地的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需要看到在兰州牛肉面的故乡,有很多虔诚的穆斯林还在坚守着,他们宁愿驻守故土,宁愿少赚一点,寂寞一点,也要坚定守卫兰州牛肉面的精髓与灵魂。
  兰州牛肉面作为一个城市、一个群体的信仰,就像兰州人一样倔强耿直地存在着。这里有粗砺的风沙,也有婉约的母亲河,有剽悍的汉子,也有温柔的“莎莎”(美女)。在这一方古老而现代、僵硬又柔软的水土,一碗牛肉面让四面八方的人走到一起,喝着黄河水,唱着秦腔与“花儿”,舞起太平鼓,坚定而乐观。
  牛肉面是什么
  牛肉面对兰州人来说是一首诗
  一缕乡愁
  一声娘亲的呼唤
  一只父亲的羊皮筏子
  一种萦绕心头的情怀
  一个百折不回的信仰
  一首流淌在心底的歌谣
  ……
  在山的那边河的那边
  有一群兰州人
  他们活泼又聪明
  他们爱吃牛肉面
  他们吃完了面
  撸了鼻子
  喊着“满福”
  满心快乐又欢喜
  ……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探讨了西部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建设意义、现状和实现方法, 提出了西部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几点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地方文献;数字化;元数据  中图分类号 G250.7  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区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记载着这一地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社会变迁、民俗变化等历史资料, 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承载着一个地方社会文化的传承发
期刊
[摘要]文化内涵相似的高原藏区是连接他者文化的公共地带,具备强烈的文化共通性与渗透性,“藏回”则是极为典型的代表性实例。在有选择的空间迁移中,伴随着文化接触,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民族间的文化涵化现象。部分族群在融合环境中刻意保留并继承着原有的民族身份,一部分族群则通过民族认同的方式与他族巧妙地融为一体。  [关键词]文化走廊;文化融合;“藏回”  基金项目:2015年度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
期刊
本文系2015年海南省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资金项目——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国家形象目前存在着与经济实力不相匹配、国际社会对我国仍然有一定程度上的误读和曲解等问题。想要树立和我国国家实力相匹配的国家形象,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塑造与传播,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国内外媒体的新闻议程与传播特点。习近
期刊
[摘要]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是博物馆功能不断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参照国内外博物馆成功的教育经验,探索出分层观众、因人施教,精选内容、突出特色,内外结合、优化队伍,方法求变、注重效果等强化现代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与手段,效果显著。  [关键词]县级博物馆;靖远县博物馆;教育功能  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起源与现状  博物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博物馆公民素质教育功能的起源,最早也可追溯到19世纪中
期刊
[摘要]空中乘务员经常会在飞机上遇到一些乘客的“刁难”行为,用最舒心的语言和乘客进行良好地沟通是体现空中乘务员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发现了一种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与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所以有人把它称作“爱的语言”。本文从非暴力沟通的提出,空乘人员应用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及效果、意义,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空乘沟通方式进项探讨。  [关键
期刊
世相漫畫(2)
期刊
2016年12月19日下午,北山之下,黄河之滨,寒风凛冽,树叶凋零,西北师范大学办公楼1609会议室却温暖和煦,其乐融融。中亚文化交流座谈会正在进行。  座谈会由《丝绸之路》杂志社举办,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副校长乔古杜洛夫、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教授尤索博夫,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田澍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武和平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曹进教授等应邀参加了此次座谈
期刊
在诸多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的民族居住格局中,回族传统聚落“回坊”因其鲜明的异域色彩、强烈的宗教气息和严谨的民居分布特点而独树一帜,成为中阿民族交流、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历史见证。遗憾的是,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即使在回族分布相对集中的西北地区,大多数典型的回族聚居区域也已经融入现代社会,基本丧失了原有的独特风貌。不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杨和乡的纳家户村却是硕果仅存
期刊
立秋之后,天气转凉。远在青岛的杨闻宇驰函,以即将付梓的散文集《月落长河》征序于我。几乎没有考虑,我便愉快地应允了。我倒不以为自己是写序的合适人选,只是觉得我俩大学时代酷爱文学,毕业后又在不同岗位上舞文弄墨,心地相通,相互砥砺,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不管怎么说,我都应当勉力而为。  一  闻宇出版散文集10余部,主要作品我大半读过,还写过短评。此次应征,我首先想到杜甫的“庾信文章老更成”的诗句,其明显
期刊
2017年6月7日,习近平主席再次来到热情的草原之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开启2017年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的揭幕仪式。这是习主席四年内第三次访问哈萨克斯坦,第十六次会见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今年恰逢中哈建交25周年,在这1/4个世纪里,中哈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而毫不动摇,实现了从睦邻友好关系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到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迅猛发展。  从驼铃声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