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十一梦》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张恨水先生在抗战期间创作而成的一部杰作。作品虽然表面上讲些荒诞不经的故事,其实影射真人真事,对当时重庆政府的腐败给予了有力的鞭笞。作品寓意深远,含蓄蕴藉,冲破了旧小说的樊篱,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标志着作者的小说创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散点透视的结构方法
《八十一梦》写了十四个梦,每个梦都有特定场景和人物。这些表面看起来不相关联的场景和人物,通过作品的主人翁“我”串联起来,组成了一幅绝妙的社会生活图画,集中鲜明地表明了作品主题:政府腐败,社会黑暗,民不聊生。
由于作品采用了散点透视的结构方法,所以作品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十分广阔。作者创作起来洒脱自由,读者欣赏起来舒畅痛快。作者笔触从北京到南京,从汉口到重庆,从国内到国外,从朝廷到市井,从政界到商场,纵横几万里,宇宙之大,笔笔入画。作者梦境从民国到清朝,从“五四”到唐宋,从当朝政要、市井草民到王侯将相和历史故人,上下几千年,历历在目。《在钟馗帐下》空谈误国,官僚阶层腐败堕落;《退回去廿年》人浮于事,任人唯亲;《狗头国一瞥》私相授受,崇洋媚外;《上下古今》,叩问历史,反思兴衰;《星期日》,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生财有道》囤积居奇,发国难财……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各种社会丑态云集在一个画面上,整个社会的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结构方法增加了作品的厚度。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利用作品提供的时空,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时空的间隙就像国画中的布白,读者可以再创造,从而扩大了作品的艺术空间和厚度,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无真非幻的大写意
作者终生从事新闻职业,朋友极多,信息极广,各行各业,三教九流都有接触,所以他写小说的题材都是来自社会人生,反映的是时代脉搏。小说有两个境界,一种是叙述人生,一种是幻想人生。作者自认为走的是一条叙述人生的创作道路。难怪从《春明外史》到《金粉世家》,不少人都要对照当时人和当时事加以索隐。其实小说这东西,究竟不是历史,它不必以斧敲钉,以钉入木,那样实实在在。小说中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一群人影。但只是一群人影,决不是原班人马。张恨水在谈到《金粉世家》写作时说:“我根据写《春明外史》的经验,知道以当时人,运用当时社会背景写小说,要特别加以小心。”“所以我取《金粉世家》的背景,它全是空中楼阁。空中楼阁怎么能成为背景呢?再换个譬喻,乃是取的蜃楼海市。蜃楼海市是个幻影,略有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虽然是个幻影,但并不是海怪或者神仙布下的疑阵,它是太阳摄取的真实城市山林的影子,而在海上反映出来。”这段话既是作者的创作心得,也是小说的艺术规律。
《八十一梦》在重庆发表时,正值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肆虐之时。舆论封锁,新闻检查,根本没有言论自由,人身安全都难以保证。而《八十一梦》之所以能够从夹缝中脱颖而出,主要是作者充分运用小说创作的艺术规律,虚化背景,采用了无真非幻大写意的手法。
首先托之于梦,折射生活。作者在《疯狂》写得无法完篇的时候,觉得在当时的形势之下,用平常的手法写小说,而又要替人民呼吁,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之,他使用了中国文人的老套,“寓言十九托之于梦。”既是梦,就不嫌荒唐,放手写来,将神仙鬼物一齐写在书里。《天堂之游》、《我是孙悟空》、《狗头国一瞥》等篇,最能引起读者共鸣。书里写了一个豪门,有一条路可通半空,给它添上个横额“孔道通天”。孙悟空和一位通天圣母斗法而失败。狗头国的人,上至国王、小至百姓,私相授受为亲,奴颜婢膝,崇洋媚外等等。《八十一梦》在报上连载的那些日子里,所有被揭发、被谴责的一撮人都觉得脸上无光,很不好过。因此动用权力,对作者百般刁难,威逼恫吓。然而只因小说究竟是小说,纵然书中所写人物耳熟能详,呼之欲出,毕竟是含沙射影,并没有指名道姓,谁敢公开承认那就是写自己。梦境,一个虚幻而又真实的背景,它既是生活的反映,又是作者可以任意发挥,大显神通的舞台。
其次是精心选材,取舍有度。在抗战期间,大后方的文艺,总免不了一套抗战八股,很难引起人民的共鸣。作者认为“文艺不一定要喊着打败日本,那些间接有助于胜利的问题,那些直接间接有害于抗战的表现,我们都应当说出来。”于是作者另辟蹊径,选择抗战期间前后方人民迫切感受的生活问题为题材,给予充分的表现。他根据自己人耳闻目睹的生活事实,把自己人的愤慨情绪贯注笔端。重庆政府的无能,官场的腐败,买办商人的囤积居奇,保长小吏的敲诈勒索,劳苦群众的怨声载道,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在十四个梦中。
三、嬉笑怒骂的影射与讽刺
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有一批寓言小说,他们取材于神魔梦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如《西游记》、《枕中记》、《镜花缘》、《封神演义》等。张恨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题材与手法杨柳翻新,巧为化用。《八十一梦》古今错杂,时空颠倒,阴阳交汇,人神鬼交流,现实世界与梦幻世界相通,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伯夷、叔齐、孔子、子路、唐明皇、史可法、苏东坡,文学人物李师师、梁山好汉、牛魔王、潘金莲、西门庆、猪八戒齐聚一堂,上天入地,穿行古今,荒诞得出人意料,意象却紧贴现实。读者一看潘金莲颐指气使,就联想到了“孔二小姐”飞扬跋扈;一看狗头国的蝇蝇苟苟,就联想国民党大员的奴颜眉骨与崇洋媚外。小说讽刺意味弥漫于整个作品的情境氛围之中。
四、心领神会的暗喻与象征
张恨水深谙中国文化传统,在《八十一梦》中充分运用了暗喻与象征的手法,读者可以心领神会。如作品塑造浑谈国里人,只知整天开会浑谈讨论。议政堂大小会场有七十二所。会场设有大鼓,旁边写到“睡眠未过半数,禁止使用”。敌人都兵临城下了,浑谈国的人还在不停地开会争吵是战是和。敌人破城而入,浑谈国人被困野外山林,饥渴难忍,他仍然成立了“临渴掘井讨论委员会”,“求水设计委员会小组会议”,开会浑谈直至全部困死。这里的描写自然而然使读者联想到了国民党政府的丢城失地,病入膏肓、积重难返。形象生动,鞭辟入里,作者的憎恶溢于言表。在语言方面,作者充分运用汉语谐音的特点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像吴士干(无事干)、万士通(万事通)、魏发才(为发财)、邓进才(等进财)、郁席赞(有隙钻)、钱维重(钱为重)等人物跃然纸上,使读者阅而哂之,苦笑之后,发人深省,品味之后,甚为愤慨。
单位:河南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一、散点透视的结构方法
《八十一梦》写了十四个梦,每个梦都有特定场景和人物。这些表面看起来不相关联的场景和人物,通过作品的主人翁“我”串联起来,组成了一幅绝妙的社会生活图画,集中鲜明地表明了作品主题:政府腐败,社会黑暗,民不聊生。
由于作品采用了散点透视的结构方法,所以作品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十分广阔。作者创作起来洒脱自由,读者欣赏起来舒畅痛快。作者笔触从北京到南京,从汉口到重庆,从国内到国外,从朝廷到市井,从政界到商场,纵横几万里,宇宙之大,笔笔入画。作者梦境从民国到清朝,从“五四”到唐宋,从当朝政要、市井草民到王侯将相和历史故人,上下几千年,历历在目。《在钟馗帐下》空谈误国,官僚阶层腐败堕落;《退回去廿年》人浮于事,任人唯亲;《狗头国一瞥》私相授受,崇洋媚外;《上下古今》,叩问历史,反思兴衰;《星期日》,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生财有道》囤积居奇,发国难财……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各种社会丑态云集在一个画面上,整个社会的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结构方法增加了作品的厚度。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利用作品提供的时空,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时空的间隙就像国画中的布白,读者可以再创造,从而扩大了作品的艺术空间和厚度,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无真非幻的大写意
作者终生从事新闻职业,朋友极多,信息极广,各行各业,三教九流都有接触,所以他写小说的题材都是来自社会人生,反映的是时代脉搏。小说有两个境界,一种是叙述人生,一种是幻想人生。作者自认为走的是一条叙述人生的创作道路。难怪从《春明外史》到《金粉世家》,不少人都要对照当时人和当时事加以索隐。其实小说这东西,究竟不是历史,它不必以斧敲钉,以钉入木,那样实实在在。小说中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一群人影。但只是一群人影,决不是原班人马。张恨水在谈到《金粉世家》写作时说:“我根据写《春明外史》的经验,知道以当时人,运用当时社会背景写小说,要特别加以小心。”“所以我取《金粉世家》的背景,它全是空中楼阁。空中楼阁怎么能成为背景呢?再换个譬喻,乃是取的蜃楼海市。蜃楼海市是个幻影,略有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虽然是个幻影,但并不是海怪或者神仙布下的疑阵,它是太阳摄取的真实城市山林的影子,而在海上反映出来。”这段话既是作者的创作心得,也是小说的艺术规律。
《八十一梦》在重庆发表时,正值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肆虐之时。舆论封锁,新闻检查,根本没有言论自由,人身安全都难以保证。而《八十一梦》之所以能够从夹缝中脱颖而出,主要是作者充分运用小说创作的艺术规律,虚化背景,采用了无真非幻大写意的手法。
首先托之于梦,折射生活。作者在《疯狂》写得无法完篇的时候,觉得在当时的形势之下,用平常的手法写小说,而又要替人民呼吁,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之,他使用了中国文人的老套,“寓言十九托之于梦。”既是梦,就不嫌荒唐,放手写来,将神仙鬼物一齐写在书里。《天堂之游》、《我是孙悟空》、《狗头国一瞥》等篇,最能引起读者共鸣。书里写了一个豪门,有一条路可通半空,给它添上个横额“孔道通天”。孙悟空和一位通天圣母斗法而失败。狗头国的人,上至国王、小至百姓,私相授受为亲,奴颜婢膝,崇洋媚外等等。《八十一梦》在报上连载的那些日子里,所有被揭发、被谴责的一撮人都觉得脸上无光,很不好过。因此动用权力,对作者百般刁难,威逼恫吓。然而只因小说究竟是小说,纵然书中所写人物耳熟能详,呼之欲出,毕竟是含沙射影,并没有指名道姓,谁敢公开承认那就是写自己。梦境,一个虚幻而又真实的背景,它既是生活的反映,又是作者可以任意发挥,大显神通的舞台。
其次是精心选材,取舍有度。在抗战期间,大后方的文艺,总免不了一套抗战八股,很难引起人民的共鸣。作者认为“文艺不一定要喊着打败日本,那些间接有助于胜利的问题,那些直接间接有害于抗战的表现,我们都应当说出来。”于是作者另辟蹊径,选择抗战期间前后方人民迫切感受的生活问题为题材,给予充分的表现。他根据自己人耳闻目睹的生活事实,把自己人的愤慨情绪贯注笔端。重庆政府的无能,官场的腐败,买办商人的囤积居奇,保长小吏的敲诈勒索,劳苦群众的怨声载道,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在十四个梦中。
三、嬉笑怒骂的影射与讽刺
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有一批寓言小说,他们取材于神魔梦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如《西游记》、《枕中记》、《镜花缘》、《封神演义》等。张恨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题材与手法杨柳翻新,巧为化用。《八十一梦》古今错杂,时空颠倒,阴阳交汇,人神鬼交流,现实世界与梦幻世界相通,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伯夷、叔齐、孔子、子路、唐明皇、史可法、苏东坡,文学人物李师师、梁山好汉、牛魔王、潘金莲、西门庆、猪八戒齐聚一堂,上天入地,穿行古今,荒诞得出人意料,意象却紧贴现实。读者一看潘金莲颐指气使,就联想到了“孔二小姐”飞扬跋扈;一看狗头国的蝇蝇苟苟,就联想国民党大员的奴颜眉骨与崇洋媚外。小说讽刺意味弥漫于整个作品的情境氛围之中。
四、心领神会的暗喻与象征
张恨水深谙中国文化传统,在《八十一梦》中充分运用了暗喻与象征的手法,读者可以心领神会。如作品塑造浑谈国里人,只知整天开会浑谈讨论。议政堂大小会场有七十二所。会场设有大鼓,旁边写到“睡眠未过半数,禁止使用”。敌人都兵临城下了,浑谈国的人还在不停地开会争吵是战是和。敌人破城而入,浑谈国人被困野外山林,饥渴难忍,他仍然成立了“临渴掘井讨论委员会”,“求水设计委员会小组会议”,开会浑谈直至全部困死。这里的描写自然而然使读者联想到了国民党政府的丢城失地,病入膏肓、积重难返。形象生动,鞭辟入里,作者的憎恶溢于言表。在语言方面,作者充分运用汉语谐音的特点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像吴士干(无事干)、万士通(万事通)、魏发才(为发财)、邓进才(等进财)、郁席赞(有隙钻)、钱维重(钱为重)等人物跃然纸上,使读者阅而哂之,苦笑之后,发人深省,品味之后,甚为愤慨。
单位:河南济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