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大师钱穆说:“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文化具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那么一所学校独有的文化就是学校全体成员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在学校教育教学的互动交往中其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的生成的过程,是学校大多数成员生成方式的体现。作为校长,塑造积极的学校文化是追求,是使命。我和团队把“花儿朵朵开 朵朵放光彩”的办学理念、把学校建设成“花园、学园、家园、乐园”的办学目标、把“合作、开放、超越”的校园精神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塑造民主对话、开拓创新、勇于接受挑战的学校文化,并从环境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方面进行细化,引领并实现教师成长、学校发展。
一、构建健康、安全、保护的环境文化
人的成长是基于一定环境的,杜威说:“要想改变学生,必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学生也被改变。”因58%的学生来自于外来务工家庭,忙碌的家长缺失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注,我从校园物质环境上改变,渗透“花儿朵朵开,朵朵放光彩”,进而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环境,达到育人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优质化。
二、构建奉献、专业、内涵的教师文化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因此,在队伍建设中我们尊重教师、激励教师、发展教师。坚持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提高并重,真诚做人与真实做事并重,个人努力与集体合作并重的原则,以师德教育为切入点,以比武竞赛为抓手构建和谐的花园里团队。
一是自我引领,激发每位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原动力。把指定书目学习和自选书目学习相结合,把通识学习和学科专业学习相结合,把学习专业理论和借鉴成功经验相结合,把理论引领和教学反思相结合,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自我提升。我们通过送书、荐书、读书、议书使阅读、思考、交流成为教师的习惯,在阅读中促进自身的内涵发展。
二是互助引领,关注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导向力。
首先,通过组织评选 “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首席班主任、教师”、“感动花园里人物”、“和谐班组”活动,树立典型,宣传身边优秀师德事迹;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开展“誓师大会”、“师德讨论”等活动,对教师的成长起到导向、激励、创新以及共同发展的促进作用。
其次,每学期通过以研代训、以赛代训,开展研究课、说课、评课、书法、朗诵、基本功等活动;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同期待:毕业3-5年适应、储备期的“新秀课”、工作5-10年成长的“希望课”、10年以上绽放的“创新课”、首席教师“风采课”,以具体课例为样本,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实际学习效果为评价标准,锤炼教师的教学技能素养。
最后,搭建各种平台,滋养、丰厚教师的文化素养。学习提高的平台:校长讲座、师徒结对、发挥校本教研、集体备课的作用、每月一次“成长路上与你为伴”,由学校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交流成长事迹。
展示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在各个场合勇于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成立社团,增进交流;鼓励他们多动笔,勤反思,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比赛,赛中成长;庆祝“五四”,新年联欢、共话“重阳”等节日,让全体教师感受彼此的才艺,在共融中共进。
三是“专家引领”,提高每位教师适应教育形势的内在应变力。请天津市语言文字专家、请教研员、请油田名师到校听课、评课,作专题报告、指导教师备课、上课,改变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让教师走出校园,到鞍山、长春、青岛、南京、宜昌等地感受前沿教育信息,在聆听名师的讲座中、在观摩名家的教学中、在与专家的互动中去感悟、去学习,从而走出自己的教学之路。
三、构建特色、活力、多元的课程文化
学校文化渗透在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着学校的质量和品味,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内在推动力。在以师生为主体,尊重差异,开发潜能的课程文化建设中,我们以学校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优化课程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形成个性的课程文化。
四、构建平等、关爱、尊重的行为文化
在学校文化的塑造中,校长是先行者。每天我会早早地站在校门口迎接入校的师生: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问候的话语;课间会和学生们跳绳、谈天;每天听一节课、转一圈校园、发现并解决问题、深入一个办公室、参加教研、集体备课,使自己的行为成为积极的文化符号,跃动在师生心中。
多元的社会必然有多元的价值观,将大家的价值观统一在一起并展现在行为上的就是学校科学、公平、合理的制度文化。民主管理,集体研究,科学决策。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达到三位一体。各种评估方案教师都全程参与,积极献策,开放讨论;对教师的评价坚持学生、家长的参与,坚持个人与教研组、年级组的挂钩。定期召开教代会,积极回复教师提案,做到政务公开,阳光运用权力。
我们坚信尊重与信任就是力量,教师间、干群间的相互尊重与信任有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要满足教师归属和爱的需要,才能使教师达到“自我实现”。关心教师的生活、思想、专业成长,使教师感觉到自己有人关心,家事有人问,专业成长有人管。教师有困难、家里“红、白”事,班子要第一时间到达,给予全力帮助;教师参加比赛,班子要集众人之智,第一时间给予协调和指导。
细致了解每个教师特点,肯定他们所做出的不同贡献,使每位教师都有成功之感。体育张老师酷爱文艺,就开设“曲艺班”,融快板、说唱为一体,令师生耳目一新;体育李老师开设雕刻班,学生刻纸、木雕已初见成效;语文田老师钩织技艺纯熟,就给她施展的平台。书法突出的教师作为“书法专家”指导书写;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就作为“朗诵专家”指导声情并茂地朗诵;绘画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美术专家”,指导简笔画,艺术字……教师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感受着职业的幸福。
发掘教师中的先进典型,利用各种仪式及时加以表扬。如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的事迹介绍;在全国说课、讲课、才艺比赛中获奖教师的现场再现;升旗仪式上的颁奖;全体会之前表扬我们身边动人的琐事之美。我们认可每位教师为学校做出的积极贡献,使教师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给教师前进的力量。
学校文化具有无形的“势能”,改变了教师的思想,影响了教师的行为。是学校文化使得人们之间获得了彼此认同,是学校文化温暖了彼此的心灵,是学校文化使教师主动成长。
一、构建健康、安全、保护的环境文化
人的成长是基于一定环境的,杜威说:“要想改变学生,必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学生也被改变。”因58%的学生来自于外来务工家庭,忙碌的家长缺失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注,我从校园物质环境上改变,渗透“花儿朵朵开,朵朵放光彩”,进而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环境,达到育人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优质化。
二、构建奉献、专业、内涵的教师文化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因此,在队伍建设中我们尊重教师、激励教师、发展教师。坚持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提高并重,真诚做人与真实做事并重,个人努力与集体合作并重的原则,以师德教育为切入点,以比武竞赛为抓手构建和谐的花园里团队。
一是自我引领,激发每位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原动力。把指定书目学习和自选书目学习相结合,把通识学习和学科专业学习相结合,把学习专业理论和借鉴成功经验相结合,把理论引领和教学反思相结合,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自我提升。我们通过送书、荐书、读书、议书使阅读、思考、交流成为教师的习惯,在阅读中促进自身的内涵发展。
二是互助引领,关注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导向力。
首先,通过组织评选 “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首席班主任、教师”、“感动花园里人物”、“和谐班组”活动,树立典型,宣传身边优秀师德事迹;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开展“誓师大会”、“师德讨论”等活动,对教师的成长起到导向、激励、创新以及共同发展的促进作用。
其次,每学期通过以研代训、以赛代训,开展研究课、说课、评课、书法、朗诵、基本功等活动;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同期待:毕业3-5年适应、储备期的“新秀课”、工作5-10年成长的“希望课”、10年以上绽放的“创新课”、首席教师“风采课”,以具体课例为样本,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实际学习效果为评价标准,锤炼教师的教学技能素养。
最后,搭建各种平台,滋养、丰厚教师的文化素养。学习提高的平台:校长讲座、师徒结对、发挥校本教研、集体备课的作用、每月一次“成长路上与你为伴”,由学校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交流成长事迹。
展示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在各个场合勇于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成立社团,增进交流;鼓励他们多动笔,勤反思,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比赛,赛中成长;庆祝“五四”,新年联欢、共话“重阳”等节日,让全体教师感受彼此的才艺,在共融中共进。
三是“专家引领”,提高每位教师适应教育形势的内在应变力。请天津市语言文字专家、请教研员、请油田名师到校听课、评课,作专题报告、指导教师备课、上课,改变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让教师走出校园,到鞍山、长春、青岛、南京、宜昌等地感受前沿教育信息,在聆听名师的讲座中、在观摩名家的教学中、在与专家的互动中去感悟、去学习,从而走出自己的教学之路。
三、构建特色、活力、多元的课程文化
学校文化渗透在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着学校的质量和品味,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内在推动力。在以师生为主体,尊重差异,开发潜能的课程文化建设中,我们以学校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优化课程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形成个性的课程文化。
四、构建平等、关爱、尊重的行为文化
在学校文化的塑造中,校长是先行者。每天我会早早地站在校门口迎接入校的师生: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问候的话语;课间会和学生们跳绳、谈天;每天听一节课、转一圈校园、发现并解决问题、深入一个办公室、参加教研、集体备课,使自己的行为成为积极的文化符号,跃动在师生心中。
多元的社会必然有多元的价值观,将大家的价值观统一在一起并展现在行为上的就是学校科学、公平、合理的制度文化。民主管理,集体研究,科学决策。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达到三位一体。各种评估方案教师都全程参与,积极献策,开放讨论;对教师的评价坚持学生、家长的参与,坚持个人与教研组、年级组的挂钩。定期召开教代会,积极回复教师提案,做到政务公开,阳光运用权力。
我们坚信尊重与信任就是力量,教师间、干群间的相互尊重与信任有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要满足教师归属和爱的需要,才能使教师达到“自我实现”。关心教师的生活、思想、专业成长,使教师感觉到自己有人关心,家事有人问,专业成长有人管。教师有困难、家里“红、白”事,班子要第一时间到达,给予全力帮助;教师参加比赛,班子要集众人之智,第一时间给予协调和指导。
细致了解每个教师特点,肯定他们所做出的不同贡献,使每位教师都有成功之感。体育张老师酷爱文艺,就开设“曲艺班”,融快板、说唱为一体,令师生耳目一新;体育李老师开设雕刻班,学生刻纸、木雕已初见成效;语文田老师钩织技艺纯熟,就给她施展的平台。书法突出的教师作为“书法专家”指导书写;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就作为“朗诵专家”指导声情并茂地朗诵;绘画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美术专家”,指导简笔画,艺术字……教师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感受着职业的幸福。
发掘教师中的先进典型,利用各种仪式及时加以表扬。如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的事迹介绍;在全国说课、讲课、才艺比赛中获奖教师的现场再现;升旗仪式上的颁奖;全体会之前表扬我们身边动人的琐事之美。我们认可每位教师为学校做出的积极贡献,使教师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给教师前进的力量。
学校文化具有无形的“势能”,改变了教师的思想,影响了教师的行为。是学校文化使得人们之间获得了彼此认同,是学校文化温暖了彼此的心灵,是学校文化使教师主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