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类历史选择题的做法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试卷固定的题型之一,它可以综合考查历史概念、历史基本事实、历史结论、阶段性特征等内容,是一种设题手段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泛的多功能题型。此类题型要求同学们要稳固地牢记基本知识,全面综合地调动多重因素综合运用;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能力。综观最近几年高考,该题型在多变的基础上求稳求技巧,呈现出“类型化”的特点,笔者试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课为个案,探讨近些年几道高考选择题的做法。
  <F:\高中生2015\学法指导\2015-5-高二0\Image\文综图标.tif> [ 因果关系类]
  例1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解析  本题为因果类最佳型选择题。注意关键信息是“直接原因”。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灾难连连,要重建欧洲只能走联合统一道路。法、德、意等六国与英国相比,遭受战争的伤害更大,这是它们率先联合的直接原因。选择A项。
  答案  A
  点拨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活动大都具有因果关系。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有:①根本原因:指引起结果的种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原因。一般应从引起历史事件的重大方面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内因等。②主要原因:指各种原因中最主要的、往往起重要作用的原因。在命题中,有“最主要”和“主要”两种,前者与“根本原因”相同,后者要注意分析出属于主要的所有因素。③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前者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因素,后者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原因。④直接原因:指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直接”的含义是指不经过中间环节,要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直接原因与“导火线”基本相同。
  <F:\高中生2015\学法指导\2015-5-高二0\Image\文综图标.tif> [ 历史评价类]
  例2  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解析  欧元在欧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故A项正确;“消除了贸易壁垒”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欧元的流通与贸易壁垒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欧元的流通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它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关系,像世贸组织、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可以推动对外贸易额的增加,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是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欧洲并不是居于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更谈不上这一地位的巩固,故D项错误。选择A项。
  答案  A
  点拨  正确评价历史现象要坚持以下几点:在评价历史时首先要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凡是促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人和事都是进步的,反之,则是消极落后的;其次要注意运用两个观点:①历史的观点:把历史事件、人物、地点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评论,不能以我们现在的眼光苛求于古人。②辩证的观点:全面、一分为二地考察、分析评价对象,厘清评价对象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和落后性。③坚持论从史出,注重证据意识。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学习和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分清教材所述历史事实和观点之间的关系,用事实证实观点,用观点统领事实,史论结合;二要重视证据的价值,注意保持质疑教材既有历史结论的好习惯。
  <F:\高中生2015\学法指导\2015-5-高二0\Image\文综图标.tif> [ 图片类]
  例3  下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F:\高中生2015\学法指导\2015-5-高二0\Image\image11.jpeg>情景,它反映的是(   )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解析  冷战结束是指苏联解体,与题中波兰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华约解体是在1991年是通过签订议定书的方式宣告的,与题干波兰开放边境线无关,故B项错误;北约是军事政治集团,规定进行“集体防御”,与波兰开放边境线无关,故C项错误;波兰开放本国边境线,意味着淡化了国家的界限,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相符,且从图片中的欧盟旗帜亦可得出答案,故D项正确。选择D项。
  答案  D
  点拨  要想解答好此类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抓住图片中关键性地名、国家、人物、事件等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试题的相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作出综合性判断,从而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②注意“以图证史”,图片既是载体,又是获取最大信息的来源。在准确提炼出历史地图中的信息的基础上,再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弄清图片的用意及其所包含的隐性知识。③不要轻易的放掉任何一个有用信息,既要兼顾图片的所有知识,也要充分挖掘题目主干的信息,做到互相补充。④对图片知识认知后,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是高考注意的能力考查要求,为此,分析历史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进行逻辑判断是成功解答图片类型选择题的关键点和落脚点。   <F:\高中生2015\学法指导\2015-5-高二0\Image\文综图标.tif> [ 史学研究方法类]
  例4  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解析  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观点不正确,故A项错误;根据“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可以得出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和“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可以得出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故C项正确;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本身表述有误,故D项错误。选择C项。
  答案  C
  点拨  高考大纲明确了考核的四大类十二项目标,这十二项目标中谈到:“考查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基于历史事件要以挑剔的“慧眼”加以观察。
  在这其中,以下几点尤为关键:历史研究的对象、过程和素养大致包括史料、史实、史观、史论、史实、史识五大要素。史料就是历史研究的材料,只要其中包含历史信息,都可以列入历史研究的范围。史料有多种分类方法,同学们必须清楚什么是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以及“多重证据法”。史实的全称是历史事实,须清楚如何发现史实,以及由此形成求真唯实的学习态度。史观是人们研究历史时所持的根本观点,高中生必须清楚并能够熟练使用唯物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几种史观,同时更要能够在唯物史观的统领下,科学地分析历史现象。史论是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现象等的评论,同学们必须明白论从史出的原则,养成“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
  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很多时候,高考的试题考查类型远比我们设想的扑朔迷离,不可捉摸。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其他文献
一个孩子,或有心,亦或天真,告诉了大人们远处是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当人们抬头之时,便领略到了赫然于眼前的美妙之景。  抬头之时,妙景即至。  抬头之时,我们放宽了眼界。  中国历史上,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人抬起了头,才发现了国家的落后,由此,才倡导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等一系列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行动。与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只会弯腰低头的时代相比,我们会发现,国人只有抬起
期刊
同学们可能发现了,近两年在大家使用的新教材内容里没有河流补给的知识点,但是在新教材必修一“陆地水”章节部分做题训练或考试的过程中会常常见到河流的补给类型练习题,有点棘手,不用紧张,下面我们就河流补给类型的有关内容一起来总结,并探讨下做此类型题目的规律和方法。  河流水是地球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水体的相互关系如下:  常见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如下几种方式:  [流量][月份][雨量][0][
期刊
语言作为文本的载体,是最直观也是最丰富的呈现。纵观近几年高涉及外国小说阅读的考题,我们发现,针对语言的考查,多借助小说人物语言或作家语言来解读人物形象、分析心理活动和挖掘主题思想等,将语言与小说的这些要素熔于一炉综合考查。  看下面的题干:  ①(病人)“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病人到底要说什么?试做补充。  ②分析X段文字的语言特点。  ③小说开头/结尾/第X段xxx的话有哪些作用?  分
期刊
高考政治试题的设问中多数都有明确的主体要求,这类试题常见的设问有两种情况,一是从“为什么”角度考查某一主体做某件事情的原因;二是从怎么办角度考查某一或某些主体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等。因此,“主体分析法”是应对该类试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主体分析法,首先要明确行为主体是什么,解题时结合设问要求、材料信息,把行为主体作为切入点,然后分层分义作答。  
期刊
有些图表型主观题,材料内容比较抽象、离同学们实际有点远,设问大多为“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政治现象或道理”“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政治信息如何理解或看待这一现象或问题”等。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深入分析现象背后隐藏的实质性问题,不能仅仅进行简单的总结性、归类性、表面性表述,更要运用教材理论进行表达。   [ 由表及里
期刊
近几年来,图形题已在新课标高考文综政治题目的各种题型中广泛运用,特别是在经济生活领域。图形题以严谨、科学的方式,以数据和图形为载体来表现环境、资源、产业以及热点问题发展过程等信息,可全面考查同学们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综合的能力。因此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总喜欢出一些图形题,而我们的一些同学总感觉图形论述题难解,本文就简单介绍一下图形论述题。  
期刊
近几年来,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对这些新史观我们应有初步的了解。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要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   [ 全球史观]  例1 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
期刊
所谓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上下文。高考完形填空试题中,语境题是考查同学们感知语言材料时所具备的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的综合性试题,要求同学们在解答试题时,以语篇为根本,根据试题所处的语言环境来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该类题型着重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在高考完形填空试题中,语境题所占比例最大,约在50%以上。考查对具体语境的理解是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完形填空
期刊
河湖水体附近沙丘问题,近年来在高考中多次出现在,所考察的核心知识相同,但考察区域不同。此类试题,将河湖水体的相关知识与沙丘的形成与影响相结合,背后的地理原理都在课本上有迹可循,但是同学们难以综合运用两部分内容,导致得分困难。下面,通过一道同学们熟悉的高考题,带领大家学习此类试题的处理方式。  先来看2014年全国卷I第36题:  例1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
期刊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before是一个较为常用的虚词,它既可用作介词又可用作副词,还可以用作从属连词。其作为从属连词的用法是整个高中阶段语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各地的高考都倾向于考查这一用法。现将其作为从属连词的用法归纳如下:  1. 表示“在……之前”,用来说明主从句所描述动作发生的顺序。  Mary had cleaned the classroom before she went hom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