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源于问题,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关键词:问题;情境;探究;兴趣
中国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3-083-01
语文新课程教学要求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探究性活动。这里的探究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这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体验探究活动,不仅可以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呢?我认为方法是多样的。我根据探究的基本特征之一——探究源于问题,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中学语文课本中,不少课文里面存有一些理解困难的词语或句子,如二十年前,首次教人教版课本上的《屈原列传》,对课文中的“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中的“夺”和“不与”字的解释就按照注解“抢”、“不给”教给了学生,学生也是习惯性地全盘接受,没有一个质疑者。后来仔细一想,上官大夫、屈原何许人也,怎么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发生“抢”与“不给”的行为呢?明明不符合生活逻辑,课文下面的注解显然有牵强附会之嫌疑。后来读到了他人的一篇文章对此作了解释“夺”解释为“改变”,“不与”解释为“不同意”细想一下,比较符合生活逻辑,与现在苏教版“《史记》选读”解释同。而我1991年第二次教《屈原列传》时,人教版课本对此注解仍然没有修改。今年又教选修本《屈原列传》,预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了。每个同学都查字典,翻资料,上百度,去图书馆。同学们在第二天的课堂发言中把“夺”的义项找全了,根据语境一致认为“改变”“不同意”好,并举出了例句。如李密《陈情表》中的“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中的“夺”,也理解了《忠义千秋》中“守祖训教儿孙轻财重德,忆往事心惊颤母夺儿志”中的“夺”的意思。更为可贵的是:同学们真正理解了以理解文,是指要根据事实常理去理解文意。作者是根据生活的逻辑、事理常情来创作诗文的,这就给我们解读诗文提供了一种参照的思路。如果解出的意义有悖于常理,不合逻辑,就需要回过头来再作仔细的推敲。
这次活动之后,我又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看《项脊轩志》中的这一句话“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中的“借书满架”该怎样译。很快就有同学拿来了身边的教辅资料说译为“借来的书堆满了书架”。我告诉他教学参考书上也是这么译的,可你再想想这符合事理常情吗?这位同学回去和同学们一商量,探究活动展开了。两天后,不同的答案及解释相继送来,诸如:其一,归有光的祖父曾经做过官,可谓是书香门第了。在封建社会里,此类人家的藏书一定为数不少,自家的图书堆满书架是不足为奇的。为什么还要借书呢?其二,归有光是个读书人,借书本不为奇,可总不能借而不还吧。其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徐中玉、金启华主编)下册选的《项脊轩志》中写的是“积书满架”这“借”通“积”,可解释为“书架上堆满了书”。其四,也有人搬来了湖南省岳阳县教研室易均的观点:按《辞海》注,“借”亦通“藉”,其中读为“籍”的“藉”就是“狼藉”。《辞海》注为:“错乱不整貌。”“按狼籍与狼藉同”,并转引古注云:“故凡物之纵横散乱者谓之狼藉”。据此,这里的“借书”应解为“纵横交错的书”。也有说“借”通“籍”,“借书”就解释为“书籍”。虽然我也没能给学生一个十分准确的答案,但学生通过探究,至少认识到根据语境结合事理常情,自己所找到的解释总比“借来的书”的解释要合理得多,读书不可以“尽信书”,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
其实语文课本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句中的“检”,第四版较之第一版就多了注解“同‘敛’,收敛,积蓄”。而我们的教参上仍然解释为“制止”。那么,这个“检”到底是不是通假字呢?这样的解释符合不符合语境呢?《项脊轩志》中“一日,大母过余曰”中的“过”为什么译为“看望”要比“拜访”好呢?等等。
语文学科如此,其他学科又何尚不是如此。
中学生探究活动的展开,离不开老师的指导,特别是对于农村普通中学的学生。他们由于条件的限制,阅读视野狭窄,思考问题缺乏深度,甚至大部分学生就没有思考问题的习惯,缺乏探究意识,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如果离开了老师的指导,他们的探究活动有可能就无法展开,更谈不上带着兴趣去主动探究了。
上述几例的分析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只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发现不少素材,就能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不少问题情境,就能做好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引路人。不要忽视教学中遇到的小问题,学生的探究兴趣,往往可能就是被这些小问题激发出来的。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就能被调动起来,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就会慢慢地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创新意识就能增强。
关键词:问题;情境;探究;兴趣
中国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3-083-01
语文新课程教学要求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探究性活动。这里的探究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这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体验探究活动,不仅可以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呢?我认为方法是多样的。我根据探究的基本特征之一——探究源于问题,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中学语文课本中,不少课文里面存有一些理解困难的词语或句子,如二十年前,首次教人教版课本上的《屈原列传》,对课文中的“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中的“夺”和“不与”字的解释就按照注解“抢”、“不给”教给了学生,学生也是习惯性地全盘接受,没有一个质疑者。后来仔细一想,上官大夫、屈原何许人也,怎么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发生“抢”与“不给”的行为呢?明明不符合生活逻辑,课文下面的注解显然有牵强附会之嫌疑。后来读到了他人的一篇文章对此作了解释“夺”解释为“改变”,“不与”解释为“不同意”细想一下,比较符合生活逻辑,与现在苏教版“《史记》选读”解释同。而我1991年第二次教《屈原列传》时,人教版课本对此注解仍然没有修改。今年又教选修本《屈原列传》,预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了。每个同学都查字典,翻资料,上百度,去图书馆。同学们在第二天的课堂发言中把“夺”的义项找全了,根据语境一致认为“改变”“不同意”好,并举出了例句。如李密《陈情表》中的“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中的“夺”,也理解了《忠义千秋》中“守祖训教儿孙轻财重德,忆往事心惊颤母夺儿志”中的“夺”的意思。更为可贵的是:同学们真正理解了以理解文,是指要根据事实常理去理解文意。作者是根据生活的逻辑、事理常情来创作诗文的,这就给我们解读诗文提供了一种参照的思路。如果解出的意义有悖于常理,不合逻辑,就需要回过头来再作仔细的推敲。
这次活动之后,我又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看《项脊轩志》中的这一句话“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中的“借书满架”该怎样译。很快就有同学拿来了身边的教辅资料说译为“借来的书堆满了书架”。我告诉他教学参考书上也是这么译的,可你再想想这符合事理常情吗?这位同学回去和同学们一商量,探究活动展开了。两天后,不同的答案及解释相继送来,诸如:其一,归有光的祖父曾经做过官,可谓是书香门第了。在封建社会里,此类人家的藏书一定为数不少,自家的图书堆满书架是不足为奇的。为什么还要借书呢?其二,归有光是个读书人,借书本不为奇,可总不能借而不还吧。其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徐中玉、金启华主编)下册选的《项脊轩志》中写的是“积书满架”这“借”通“积”,可解释为“书架上堆满了书”。其四,也有人搬来了湖南省岳阳县教研室易均的观点:按《辞海》注,“借”亦通“藉”,其中读为“籍”的“藉”就是“狼藉”。《辞海》注为:“错乱不整貌。”“按狼籍与狼藉同”,并转引古注云:“故凡物之纵横散乱者谓之狼藉”。据此,这里的“借书”应解为“纵横交错的书”。也有说“借”通“籍”,“借书”就解释为“书籍”。虽然我也没能给学生一个十分准确的答案,但学生通过探究,至少认识到根据语境结合事理常情,自己所找到的解释总比“借来的书”的解释要合理得多,读书不可以“尽信书”,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
其实语文课本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句中的“检”,第四版较之第一版就多了注解“同‘敛’,收敛,积蓄”。而我们的教参上仍然解释为“制止”。那么,这个“检”到底是不是通假字呢?这样的解释符合不符合语境呢?《项脊轩志》中“一日,大母过余曰”中的“过”为什么译为“看望”要比“拜访”好呢?等等。
语文学科如此,其他学科又何尚不是如此。
中学生探究活动的展开,离不开老师的指导,特别是对于农村普通中学的学生。他们由于条件的限制,阅读视野狭窄,思考问题缺乏深度,甚至大部分学生就没有思考问题的习惯,缺乏探究意识,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如果离开了老师的指导,他们的探究活动有可能就无法展开,更谈不上带着兴趣去主动探究了。
上述几例的分析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只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发现不少素材,就能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不少问题情境,就能做好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引路人。不要忽视教学中遇到的小问题,学生的探究兴趣,往往可能就是被这些小问题激发出来的。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就能被调动起来,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就会慢慢地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创新意识就能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