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母国第一故乡,开拓海外“第二故乡”,尤其以跨国并购方式开辟“第二故乡”,是企业呼应时代趋势稳健踏上国际化征程的可行战略。超越第一故乡所养成的文化惯性与战略惰性,通过“第二故乡”助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重构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是“第二故乡”战略最需要面对的关键挑战,因此“主动归零”与晤性洞见是践行“第二故乡”战略不可或缺的认知范式,是锻造和更新企业国际化能力的必要前提。
组织学习是企业持续进化及不断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在VUCA特征(变化,不确定,复杂,模糊)愈加凸显的新全球化时代,组织学习的重要意义更为显著。尤其是当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深度震荡,不同文化的交织融合不断深化,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如何合理处置企业赖以发展壮大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模式?如何面对跨越国界之后遭遇的新情景新问题?如果在VUCA的环境中穿透现象的迷雾,抓住直抵问题本质的规律?这些问题的解答,均涉及到企业的认知范式更新,或者叫组织学习的范式转移,即超越传统的以确定性为基本假设的认知模式,如理性取向,线性思维和逻辑性分析等,转而拥抱不确定性环境中更为重要的模糊性、多义性、矛盾统一的认知原则与方式。这种新的认知范式需要通过“主动归零”或自我否定与“反向学习”( unlearning)得以实现,即以质疑、搁置和弱化步骤策略性取舍原有认知范式,为内观、启发和洞见的悟性思维过程打开方便之门,从而实现对原有认知范式的创造性继承和获取解决新问题的新洞见,进而帮助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国际化进程中,持续提升自身认知与竞争力。
时至今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到了又一个风云诡谲的新阶段。一方面既有的全球化格局在深化各连接体关系的同时,也在深深撕裂着从上一波全球化浪潮中并未收益多少的社会群体与充分受益群体的关系,这一矛盾致使全球政治格局整体呈现右倾保守的趋势,经济上则呈现保护主义、逆全球化及发展疲软的形态。另一方面,新的力量也在旧有全球化格局中酝酿萌发,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依旧,新的适应全球化进程的理念、模式孕育其中,这些又为全球化的未来增添了希望的亮色。在新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母国第一故乡,开拓海外“第二故乡”,尤其以跨国并购方式开辟“第二故乡”,是企业呼应时代趋势稳健踏上国际化征程的可行战略。超越第一故乡所养成的文化惯性与战略惰性,通过“第二故乡”助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重构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是“第二故乡”战略最需要面对的关键挑战,因此“主动归零”与悟性洞见是践行“第二故乡”战略不可或缺的认知范式,是锻造和更新企业国际化能力的必要前提。
“第二故乡”战略
面对全球化“新常态”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价值链震荡,乃至可能出现的脱钩、重构,新全球化时代的全球化企业有两条战略路径来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变革。一是夯实企业生于兹长于兹所在母国的根基(第一故乡可以是在发达国家,也可在发展中国家);二是需要深耕與原本第一故乡截然相反的“全球落差”(global divide,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巨大鸿沟)的另外一方, “以他乡为故乡”,建立“第二故乡”新家园。全球化企业对“全球分裂”应有清醒认识和长远谋划。对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而言,把中国市场作为“第二故乡”的首选, “可能是保证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长期发展的最佳选择。此外,中国企业国际化眼前最佳选择正是全力布局欧洲”,通过跨国并购等方式将欧洲市场作为“第二故乡”的首选,实现中国企业和欧洲企业的优势互补,合和共赢,用欧洲企业所长的技术、品牌撬动中国的庞大市场,中国企业也从中获得自身能力和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落差”基本条件下, “第二故乡”是指与原本第一故乡截然相反的“全球落差”的另外一方,对其有如对第一故乡市场一样的深刻了解和洞察,深谙经营这一市场的规则;同时又对其在情感上赋予深厚的期望与眷恋,像呵护故土一样维护这一市场的未来。对待“第二故乡”,全球化企业采取的战略举措和方式方法,与在第一故乡的经营运作并无二异。第二故乡和第一故乡之间,形成互补互利,互为杠杆的协作关系,既能实现企业全球化触角的最大延伸,又能实现全球本地化( glocal)的深度扎根。因此, “第二故乡”的理念和方法与以前以第一故乡为中心的现有国际化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区别。从全球政治经济的视角审视第二故乡理念,可以明显看出它突破原有国际化方式弊端的潜力,从而有利于弥补解决“全球落差”所导致的世界范围的各种不平等问题,其中包括全球价值链重构问题。
在当前全球政治格局与经济版图中, “第二故乡”必要性的逻辑起点在于全球不对称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全球落差”,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个世界”之间的巨大鸿沟与非对称性落差,后者专指发达国家相对发展中国家所具备的各种优势。这些非对称性落差来自于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两个世界”在资源库存( resourcepool,包括有形与无形资源)与制度规则(game rule,包括正式与非正式制度)两大维度的重大落差。特别需要指出,非正式制度落差的根源来自“两个世界”在近代史中的区别,以及各自传统文化的长期差异。正是以上鸿沟与不对称性, “第二故乡”才具有跨国企业战略创业与转型的重要意义,撬动并利用这种不对称性落差所产生的独特价值,也有别于西方企业过去主流跨国经营的动机与机制,即全球化的价值来源并非仅仅追求短期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更关键的是,通过消除各种不对称落差,获得不同国家、地区间的共同发展,以共同繁荣的共享增量为首要目标。
一些先知先行的中外企业已经探索出“第二故乡”战略的可行模式,向我们生动展示了“第二故乡”战略的独特魅力。全球知名动力及控制系统供应商丹麦企业丹佛斯,自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就一直将中国市场当作“第二故乡”。丹佛斯前全球总裁裁雍根·柯劳森( Jorgen M.Clausen)在丹佛斯进驻中国之初,就提出“要使中国成为我们的第二故乡”;他在建成丹佛斯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时说, “我希望把它建成有丹麦特色的中国企业,我更愿意让人把它看作一个中国当地的工厂,而不是一家有点中国特色的外国企业而已。”在“第二故乡”理念的指引下,丹佛斯在中国的20多年里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业务范围遍布全国,拥有13个销售办事处、8家法人实体、3个生产基地;在3000多名丹佛斯中国区员工中,中国员工占到95%;第二故乡中国区的销售额占丹佛斯集团的前三,员工数量占到第二。此外,华为现在是一家典型的从中国崛起的全球化企业,其国际化的步伐很早就已迈出,而在欧洲市场的突破,是华为国际化征程中的重要一步。华为为赢取欧洲市场战略,确定了“在欧洲,为欧洲”的“第二故乡”理念,以严格遵守欧洲市场的游戏规则为核心,开始了自身经营管理全方位的脱胎换骨的变革。华为最终在对标欧洲市场规则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提升了技术研发能力,规范了企业国际化运作的水平,通过市场单点突破,逐步在欧洲市场扎下根,与作为“第二故乡”主体的欧洲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格局。2019年7月18日,任正非在接受意大利主流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欧洲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在欧洲的投资非常大,我们视欧洲为第二本土。”这些例子都与全球价值链重构息息相关。 实施方式:跨国并购与“隐形整合”
实现“第二故乡”战略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全新项目投资(也称“绿地”投资);二是并购现有企业。相较而言,以获取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为主要目标的逆袭并购,更能有效撬动跨国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因而,逆袭并购被视为新兴经济体企业全球化的重要步骤,甚至被视为新兴经济体企业战略创业的核心战略,所以逆袭并购也是“第二故乡”战略最为可行的策略。对中国企业而言,在以欧洲为主的发达国家的“逆袭并购”,非常有利于中國企业在新全球化背景下的长远发展。
跨国并购的难点在并购后的整合,并购后整合的难点在文化整合。在面临巨大资源、制度环境及文化差异的逆袭并购中,并购后整合的难度更是难上加难。然而以中国全球化企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企业,却在逆袭并购的整合中探索出了一条迥异于西方跨国企业传统主流整合模式的新的有效整合模式,即“隐形整合”模式( invisible-touch integrationmodel)。该整合模式兼顾稳定性与灵活性,通过无为而治和和合不同,实现并购双方长期合和共生的并购后整合策略。 “隐形”指的是这一整合模式,表面上没有传统意义上强势凌厉的整合,而在深层次上又进行着巧妙的融合,并购双方在看似无明显整合行动的表面之下,其实进行着大量的互动、沟通、试探、碰撞与融合,进而在某些满足协作或整合的具体领域进行合作。最能宣示这种整合或合作成效的便是双方共同研发新技术、共同开发新产品、共同开拓新市场。如果用婚姻来比喻跨国并购,那么并购价值得以体现的关键就在于婚后有了孩子,并将孩子健康快乐地哺育成人。
“隐形整合”模式,是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跨国并购整合方式,既“顶”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也有“立”中国现实实践的“地”。“隐形整合”模式一方面承接“阴阳平衡”、“无为而治”、 “和而不同”、 “共生共赢”等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理念;另一方面还扎根于中国企业实现跨国并购整合的成功实践经验。这对于通过跨国并购打造“第二故乡”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从文化和哲学视角来看,通过并购组成企业共同体的双方,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大前提下,共同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化解彼此冲突,实现优势互补,进而在求同存异阴阳平衡的作用下,由短期利益共同体升华为长期命运共同体。因此,要保持双方关系求同存异的阴阳平衡,第一需要深化彼此的信任,第二要提振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并购整合的可行机制与实操步骤,保证良好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协同效应。“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是“隐形整合”过程的内在机制,即通过“主动让贤”与“充分授权”将并购方本身缺乏吸收能力的不利因素变成“顺势而为,能者多劳”的有益作用。换言之, “隐形整合”模式中的“无为而治”机制不是并购方被动地放弃对被并购方的互动与整合,而是主动地将整合权授予对方,巧妙地让对方反过来促使并购方以平等协商方式开展并购后整合过程。 “隐形整合”模式的整体思路来自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而不同”概念,即通过“阴阳平衡”和“无为而治”建立并购双方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将纵向从属管控的传统科层关系转化为横向平等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尤其是双方取长补短,相互赋能,以此实现并购双方全面综合、长期持续的共生共赢。第一故乡和“第二故乡”共生共赢的独特理念,也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渊源。北宋张载在《正蒙·太和篇》曾说: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首“哲学四句教”的意思是:一切现象均有与其对立的现象或方面,而相对立的现象或方面,必然存在与其相反的行为方式;相反的行为方式不可避免会带来矛盾、冲突甚至斗争,但最后一定是通过“和”来调整和化解矛盾冲突,这也就是老子说的“冲气以为和”。两个故乡的融合,同样需要经历一个矛盾调解,相互适应,最终和谐共赢的过程。 “隐形整合”模式在实践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思维观念中的前瞻性与自治性,使得采取这一模式的“逆袭并购”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通过国际创业实现战略转型,同时在“隐形整合”模式的作用下,实现构成两个故乡的并购双方长期共生共赢。
在通过跨国并购建设“第二故乡”实践方面,中国跨国企业中已有成功典范。比如,吉利通过并购沃尔沃,已成功地打造在欧洲的“第二故乡”,并充分利用两个故乡的互补性实现企业共同体的长足发展。并购之后,吉利采取了典型的隐形整合策略,获得了超乎意料的阶段性成功。从2010年“穷小子”吉利与“公主”沃尔沃成功牵手,2013年吉利与沃尔沃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到现在成立合资公司,曾经的“穷小子”吉利与“欧洲公主”沃尔沃,在面对未来市场变局的发展战略上,探索出了绑定两者成为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切入点,两个故乡的良性互动,为企业共同体未来的发展预留了无限想象空间。其他的成功案例还包括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潍柴动力并购德国林德液压,均胜电子并购德国普瑞及其他五家德国和美国一系列企业。这些成功案例表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可以有效运用隐形整合模式。表面上没有凌厉的整合举动,而在深层启动上采取局部先行、整体逐步展开的方法。一般采取“自治”或“放权”的方式,表面形态是“轻型整合”,而更深层次的特征则是“主动让贤”式的更高明整合,即收购方积极授权被收购方,努力创造条件让被收购方更好发挥积极主动性与自发创造性,并从中获取并购交易增值与协同效益,因此这种整合方式就是巧妙的战略性“隐形整合”模式。该模式既有中国企业在短期内并购经验及吸收能力相对缺乏等原因,反过来他们又顺势而为,通过“主动让贤”的方式贯彻“无为而洽”,以及通过“和而不同”实现双方合作共生伙伴关系。不难看出,这与全球价值链重构息息相关。
认知范式: “主动归零”与悟性洞见
“第二故乡”战略(包括跨国并购的“隐形整合”模式)的成功实施,首先需要在组织层面的能力创新,而能力创新需要以认知创新为基础。具体而言,全球化企业需要对“第二故乡”的重要性形成充分认识,确立在新全球化时代要求打造“第二故乡”的坚定信念。突破企业战略定位的原有认知,形成创新的认知范式及行动方式,进而促进组织能力的提升与转型。这涉及到两个关键维度:一是企业已有的成功经验所提炼形成的成熟知识范式,以及该知识体系所支撑的能力模式与行为方式;二是相对知之甚少的新环境所提出的新挑战,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突破式创新能力的特殊要求,归结起来就是面对新情景所需要的探索式学习( exploration)能力,而探索式学习需要对已有成熟知识范式的“主动归零”( unlearning),以此作为前提条件,即通过“主动归零”开启作为探索式学习核心内容的悟性洞见,进而产生突破式创新。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跨国企业所需的知识范式,其中成熟知识范式来自第一故乡,探索式学习与“主动归零”及悟性洞见则是“第二故乡”战略对认知范式的要求。因为“第二故乡”战略要求跨国企业突破在第一故乡形成的成熟知识范式,而突破原有成熟知识范式必须“主动归零”,才可能产生“第二故乡”的悟性洞见,即对“第二故乡”的探索式学习,最后形成有效的“第二故乡”战略实践。 知识与信息的占有本身越来越不如获取和处理知识及信息的方法重要,有效利用多元知识和各种信息的不同组合、不同链接得出创新思路与模式,才是当代学习的真谛。德鲁克认为, “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主动归零”与悟性洞见正是探索式学习的根本属性,即打破现有知识的疆域,保留其核心内涵,通过顿悟或大幅思路跳跃的启发,实现突破式创新。这一认知范式契合“第二故乡”战略实施场景的学习要求。在以VUCA为核心特征的当今时代,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高速发展的条件下,这一认知范式显得更为重要。
“主动归零”:突破路径依赖
“主动归零”或“归零式”学习,是指对第一故乡的心理依赖与原有认知范式的策略性部分放弃,相当于人体在跳跃之前,采用起跳准备的姿势,集聚起跳的力量。正如在企业跨出第一故乡的“舒适圈”之时,如果不能有效地取舍已有成熟知识范式,只是盲目自信认为从第一故乡获取的经验与认知仍然适用“第二故乡”,那就必然在环境迥异的异国他乡遭遇处处碰壁与不断失误。
“第二故乡”战略背景下的“主动归零”,包括质疑( suspect)、搁置( suspend)和弱化(surrender)三个步骤,即归零的3S步骤(详见《不确定性时代呼唤“非理性”》,本刊2016年11期)。第一步,主动对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模式保持某种程度的怀疑,质疑这些曾经有效的认知范式是否还适用于全新环境。对过往的怀疑,是对新环境与新问题的敬畏。因为盲目相信原有的经验知识与认知范式,容易导致对新环境与新问题独特本质的忽视,或者过于片面地看待新环境与新问题,强行按照已有成功经验行事,就难免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尴尬。第二步,通过对新环境与新问题的初步接触之后,原有经验知识与认知范式中與新环境与新问题不相适应的内容就会凸显出来,此时就需对那些不相适应的原有经验知识与认知范式采用暂时性搁置,即不再采用原有经验知识与认知范式解读与应对新环境与新问题。换言之,面对新环境与新问题,我们必须努力避免采用原有经验知识与认知范式的惯性,防止其对全新洞见产生的阻碍作用。如果没有原有经验知识与认知范式的暂时性搁置,全新洞见无法顺利产生。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原有经验知识与认知范式中对解读与应对新环境与新问题无益、甚至冲突的部分内容进行弱化处理,即逐步摒弃。这并不是指对原有经验知识与认知范式全盘否定与彻底抛弃,而只是在新环境与新问题的特定条件下对其进行选择性处置,摒弃其中部分内容,同时保留其他部分内容,而这种摒弃还是逐步自然产生的,即长期不用之后的自然弱化。弱化的另一面,就是对那些有助于解读新环境与应对新问题的新认知范式的逐步强化与自然建立。总之, “主动归零”强调对原有经验知识与认知范式的策略性“放下”,打破先入之见,不让其妨碍全新洞见的产生。没有“放下”,就不可能抓住智慧的灵光闪现,而归零到极致,就能另辟蹊径,促使全新洞见倏然而生。这也是阴阳互动与转化的展现。这与马奇有关愚蠢的理念密切相关(详见《与马奇对话》与《马奇:德鲁克之后的顶级管理大师》,本刊2016年5期),也与乔布斯“永无止境,痴心不改” ( stay hungry,stayfoolish)的名言异曲同工。
无论是外国企业进入中国,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打造“第二故乡”的过程不可避免涉及对第一故乡认知范式的处理。毋庸赘言,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第一故乡认知范式,均为不可取的极端方式,因而阴阳平衡视角是获取正确认知的基本前提。 “主动归零”为全球化企业提供了方向,即面对第一故乡积累的成熟认知范式时,需要从主动怀疑,到选择性搁置,再到有意识的弱化。这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在打造打造“第二故乡”时因强认知路径依赖而陷入举措失当的泥潭,还可以使企业充分利用“第二故乡”所提供的全新机会构建全新认知范式,尤其是将两个故乡所产生的两种认知范式阴阳平衡地融合起来,就能形成更高层面的全球综合认知范式。这正是国际企业管理领域的核心内容,即国内(第一故乡)资源与国际(“第二故乡”)资源的互动与融合。
悟性洞见:拥抱无限可能
“主动归零”或归零式学习是面对原有经验知识与认知范式的策略性取舍,而悟性洞见则是面向新环境与新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结果。将这两者融合起来,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思维范式。西方研究思维范式的主流学者认为,人类只有两大思维范式,即习惯式自动反应思维模式(intuitive routine,又称第一思维系统)和逻辑式理性分析思维模式(rational analysis,又称第二思维系统);前者依赖经验积累,后者依靠理论推理,而且两者都具有定义明确、思路连贯统一的线性特征。但是,高度VUCA环境使这两种思维范式的效用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满足探索性学习与突破式创新的认知范式,而悟性思维恰好具备这种认知范式的特征:在“主动归零”或放下的基础上,采用直觉式想象( intuitive imagination),通过比喻或类比的启发,获得全新的思路。悟性思维因而可以称为第三思维系统。比喻或类比是悟性思维中非常重要的手段,是受启发所得洞见呈现为人类对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所能表达的最佳形式载体。悟性思维的核心构建包括直觉、想象和比喻或类比。直觉是以获取洞见为目的、潜意识与显意识互动共同作用的启发过程;想象是超越已知事物以便获得新形象或新意义的思维过程;比喻或类比则是将已有知识与其他事物的巧妙关联及其延伸,以独特的映射关系揭示某种本质或获得特定启发的思维方法。可以才用一个独特比喻来比拟悟性思维,即直觉是高速公路,想象是驾驶员,比喻或类比是汽车。通过悟性获得洞见,这三者缺一不可,且需要密切配合衔接。
我们将“悟”视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方法论,而与此对应的是“道”为本体论(即本体具备既客观又主观的双重属性),还有阴阳为认识论(即世间万物具备悖论双方相生相克);此三者共同构成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基础。悟性思维作为第三思维系统的独特魅力与重要意义,在与西方认知思维的对比中凸显得更加明显。詹姆斯·马奇教授( JamesMarch)在1980年代初期曾对西方文明的根基做过深入剖析,指出: “我们关于智力的文化观念和决策理论有三个共同、显而易见并且相互关联的基本认知:外生的目的、推理必须完全一致,以及理性首要地位……这三大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绝大部分西方现代史以及对历史的阐释之中。它们被广泛接受,很可能与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被嵌入到文化中的思考方式高度相关。”在工业时代的过去,以及后工业时代初期的当下,客观性、逻辑性与理性的线性思维范式主导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但是,在高度VUCA的时代,西方思维范式日显捉襟见肘,而东方思维范式似乎更胜一筹。法国当代著名学者莫瑞( Morin)指出: “以逻辑实证论( logic positivism)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哲学不得不扮演‘认识论警察’的角色……禁止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必须审视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模糊多义性以及自相矛盾的状态。”混沌、失序、不确定性恰恰是后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仅靠西方线性的理性分析思维,似乎难以担当化解现代社会难题的重任。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了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径,尤其在组织管理领域,中国传统哲学蕴涵的相生相克(阴阳)、主客合一(天人合一)、悟性等洞见,非常契合后现代组织管理的全新特征。展望未来,人类社会从信息时代逐渐跨人人工智能时代,尤其是未来人机融合时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意义可能会得到更加彰显,2016年3月任正非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就曾预言: “西方的机械唯物论,形而上学的时代要过去了,要进入中国的哲学时代,也就是玄学。” 从文字结构看, “悟”正是自我(吾)回到本心(十)之意,强调回归本心、回到问题原点。作为直觉洞察力,悟性思维是人类认知活动的至高境界,强调放下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执见,以直觉、想象、比喻为基础,从整体和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内部的相关特征,从万物相通联系的无限可能性视角拓展认知,通过捕捉以前尚未发现的微妙联系去洞见事物的本质,进而探索、预见和创造新的机遇。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分类,悟性思维可分为顿悟和渐悟两种。顿晤( sudden insight).指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或思考某一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由于某种偶然因素的启发,创新的答案突然在头脑中产生。例如阿基米德躺进浴盆的瞬间,看见水溢出水盆而顿悟出浮力原理。顿悟思维方式的产生及完成过程,必须以思维者具有足够的思考养料的储备为前提,方可对某一问题在百思不得其解时而突然有所领悟。渐悟( gradual insight)是指“灵感”式的洞见产生前的酝酿孵化过程,顿悟与渐悟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是一个对立统一(即相生相克)的阴阳平衡关系。二者之间区别主要在于渐悟是“茅塞顿开”或“恍然大悟”之顿悟的必要条件,而顿悟常以渐晤的结果形式出现。
简而言之,悟性思维是在“主动归零”的基础上,采取非二元对立的内观方法,运用比喻想象,获得对问题本质的洞见。这是人类第三类认知范式。回溯悟性的文化渊源,在儒释道的典籍中均有关悟性的精辟论述。日本著名禅学思想家铃木大拙曾指出“悟可以解释为对事物本性的一种直觉察照,与分析或逻辑的理解完全相反”。中国当代文化学者杨义认为,讲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不讲悟性或感悟的现代形式,就没有讲到要紧处;悟性是沟通中西方学术的重要思维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所具有的优势;东方的感悟性和西方的分析性,在人类思想史上双峰并峙,可以相提并论、互释互补。总之,悟性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方法论,与阴阳作为认识论,以及天人合一作为本体论三者共同构成中国传统哲学体系,是产生创造性认知的重要源泉,对新全球化时代的企业国际化举措具有宝贵的启迪意义。将悟性思维应用于“第二故乡”研究,我们可以将一步阐释悟性的具体过程。如果“主动归零”的具体过程包含3S(质疑、搁置、弱化三个步骤),悟性洞见过程包含内观( introspect)、启发(inspire)和洞见( insight)三个步骤(31过程)。第一个步骤是内观。面对“第二故乡”新情景与新问题时,在“主动归零”3S步骤基础之上,首先要做到“反躬自省”,或者“反求诸己”。这是一种经过刻意修炼习得的能力。通过向内审视自己打造“第二故乡”的初心使命,锚定所遭遇新问题的本质和原点,清醒洞察新问题得以解决的边界和底线,将新问题聚敛到不可再拆分的极限。换言之,内观的过程犹如爆破之前内聚的过程, “内观”越彻底、到位,集聚的爆破能量量级就越高,爆破之后释放的能量也就越大,类似核聚变。第二个步骤是启发。在内观聚焦新问题达到临界状态之后,认知活动以想象力为抓手捕获思维碰撞的火花,获得局部或模糊的对新问题解决的本质洞见。孔子在《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不达到思考和表达的临界点,就不要去引导。这正是“启发”的出处。在“第二故乡”建设过程中,组织层面的探索、尝试、再探索、再尝试……会持续不断地演进下去,从中就有新的启发被捕获,如同伊隆·马斯克( Elon Musk)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些启发大多是临时陛的、碎片化的,但对于解决局部的具体问题,可能已经足够,但对于全局陛的系统陛认知,还需要经历下一步洞见的过程。这高度符合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的“徘徊”哲学(即由预感、勇气、直觉、好奇心所引导,并由一种深深的信念所驱动,而非线性的重大创新似乎需要前期“徘徊”)。第三个步骤是洞见,即在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主要依靠比喻或类比把对新问题内观的基底、启发的火花,以高度凝练的形象化意象表达出来,从而深刻传递对新问题的全新认知,以及其解决思路的全新感知。总之,以“主动归零”3S步骤(质疑、搁置、弱化)为基础,悟性洞见包含内观、启发、洞见31步骤。
“主动归零”与组织即兴(organizationalimprovising),以及组织韧性(organizationalresilience),均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主动归零”对组织即兴与组织韧性具有积极影响。具体而言,组织即兴是指组织应对情境变化(尤其是VUGA条件)而采用的即兴发挥与临场应变。这恰恰需要直觉创新与惯性突破,因此与“主动归零”异曲同工。此外,组织韧性是指在逆境或危难中(尤其是预料之外的失败或挑战)生存下来,而且有时还能变得更强(即“反脆弱”一打击越大,越发坚固)。这常常需要倒逼逆袭与即兴发挥.通过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化逆境危机为创新变革良机。这也与“主动归零”一脉相承。值得注意,以上三个概念都与动态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外,这些概念与“蓝军战略”(蓝军与红军相对)与“蓝海战略”(蓝海与红海相对)具有内在关联,也与奇正双管齐下概念( ambidexterity)高度相关。最后,所有概念或多或少具体体现了阴阳平衡(相生相克)思维。
综上所述, “主动归零”3S阐明了置身新环境时对待第一故乡原有经验知识与认知范式的机制,悟性思维3I破解了在“主动归零”基础上在“第二故乡”获取有关新问题本质洞见的难题,而两者的融合构成了认知跃迁的闭环,尤其是为跨国企业从第一故乡升华转型到“第二故乡”提供了连接两者的梯子。因此,在“第二故乡”战略推行过程中,从“主动归零”3S步骤跳跃到悟性思维3I步骤的全过程具体勾画了跨国企业从第一故乡升华转型到“第二故乡”的认知跃迁全景图,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特色,尤其是中国传统道家哲学(详见图1)。这与动态能力分类(即应用导向动态能力与探索导向动态能力),以及两类动态能力之间的阴阳平衡(请见本刊2019年11月相关文章),有着不谋而合的内在联系。
总结
新全球化时代要求企业采取新的国际化战略,以顺应新时代进程的内在规律。开辟“第二故乡”对于无论扎根中国的外国企业,还是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均能够帮助企业在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中更为稳妥地实现全球布局,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重构条件下。“第二故乡”战略的谋划和实施需要认知范式的全面转型,从理性逻辑线陛思维跃升到非线陛悟性思维。认知跃迁要求拿捏有度地“主动归零”,巧妙灵活地开启悟性,采用探索式学习达到突破式创新,从而实现跨国企业成功打造“第二故乡”。正如苏轼《题西林壁》所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面对复杂多变因而模棱两可的情景时,我们必须跳出“三界”之外,才能有重大突破。換言之,只有放松,才能“放下”;只有“放下”,才能突破,因此在高度VUCA时代,企业管理呼唤“主动归零”与悟性洞见,也同样呼唤阴阳平衡(相生相克)思维。这与中国传统道家哲学高度吻合,而在中国企业现代实践中的体现就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灰度”哲学与海尔创始人张瑞敏的“水”哲学。
此外,在开辟“第二故乡”的多种路径之中,对现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跨国并购是—条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捷径”,可资大幅缩短技术、品牌、渠道及管理积累的周期,尤其可能凭此在新的赛道上获取先发的优势。然而,并购后整合是“在钢丝绳上跳舞”的高难度动作,因此“隐形整合”模式非常值得后来者借鉴。总之,打造“第二故乡”是新全球化时代企业应对时代挑战的有效战略选择;跨国并购与“隐形整合”模式是建设“第二故乡”的有效路径,而“主动归零”与悟陛洞见是开辟“第二故乡”过程中需要依凭的必要认知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