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文明的共有平台上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大家都尊重彼此的权利,不拔刀相向滥行强制,“君子国”的交易与“小人国”的交易,乃至君子与小人并存的“普通国”的交易部不会出轨,都可以使人们各得其所。
  
  
  利他与利己是假想的差异
  
  如今有人喜欢强调利己利他、性善性恶之别。这个区别有时被说成似乎是文化”上的:“西方文化”强调性恶论,“中国文化”或所谓儒家文化则强调性善论。有时又被说成是“主义”上的:一些左派朋友常喜欢批评右派主张人性“利己”,而他们则主张利他或利公。据说“资本主义”主张自私自利,计划经济则主张先人后己、大公无私。不管这些说法是在“中西”文化之别的意义上,还是在“左右”主义之别的意义上,大概讲的都是两个意思:
  第一作为事实判断,他们否认人性自利,强调现实中有许多高尚的人和高尚行为如雷锋、白求恩等等。近年流行的一部左派活报剧让一个女妖状的“美帝国主义者”怪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尽管这句话本是“国产”而且流行于国人不知“自由”为何物的时代,但据说“自由主义”或“西方文化”信的就是这个。
  第二作为价值判断,这些朋友说利已是恶,利他利公是善,应该抑前者而扬后者。人不应只顾自己,应该为别人、为整体利益而奉献,等等。
  这两种批评完全不得要领。“西方文化”就不必说了,西方文化本身就包括社会主义一支,马克思、恩格斯不都是西方人吗?如果讲“主义”,那么所谓人必定自利这个事实判断和人应该自利这个价值判断果真是“自由主义”的基础吗?有人常讲西方人都是崇尚自利的,果真如此你怎么能理解基督教在西方的影响?基督教崇拜谁?崇拜耶稣。而耶稣,不管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人,至少基督徒都相信他是一个为了拯救人类,不惜自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如果西方人“崇尚”自利,他们不应该崇拜耶稣,而应该崇拜犹大才对——犹大为了30个银币把耶稣出卖,才是自私的典型。“自私的”西方人为什么不崇拜犹大,而崇拜基督?自由主义者当然并非都是基督徒,它的人性根源是普世性的而不限于某个“文化”,但它大行其道的确是自基督教文明地区始,大量自由主义者同时也是基督徒,那么,据说是“自私”的主义者怎么会崇拜耶稣这样的无私者呢?
  在这里我也要反对一种流行的说法:以往体制的毛病,就是因为太过弘扬理想主义,从反右到“文革”都是鼓吹信仰鼓吹太多了。然而基督教讲信仰、鼓吹崇高,也许一点不下于某种意识形态。他们不但敬拜耶稣,还宣传很多圣徒,各种为拯救众生而受苦蒙难乃至上绞架、上火刑柱的殉教者。在中世纪的确有“以信仰为借口的专制”,但今天西方人同样是基督徒,其信仰、崇高却不再会带来专制,为什么?
  
  两种截然相反的“利他”
  
  显然,无论中西、左右,疾恶向善、赞赏利他是同样的。但同样无论中西左右,“利他”之为“善”都有个关键的前提,即这“利他”是在自由、自愿基础上发生的行为。
  是不是任何“利他”都是善?当然不一定!“利他”有时是恶,而且可能是大恶!这显而易见:我们一般认为雷锋做好事是自愿的,那么这是就善。但如果有人拿着刀逼你“利他”,这是好事吗?我自愿把我的东西给你,这叫慈善。如果你拿刀逼我把我的东西给你,这叫什么呢?这就叫抢劫。抢劫是不是善?当然不是。
  人类历史上有大量“被迫利他”的例子,奥斯威辛大门上的横额日:“劳动使人自由”,特雷布林卡集中营的门额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不是“好话”吗?但一旦这“好话”用强制的、剥夺自由的办法来实现,那就成为大恶之尤了!所以,以利他为善,首先有一个前提,即利他者是充分自由的。没有这个自由,利谁根本不由你,利他利己有什么必要划分?从普罗米修斯、耶稣一直到我们过去宣传的雷锋同志,都有大善之名,就是因为人们相信他们是自愿、而非被迫地作出了那些选择。而有些利他行为,人们之所以有不同的善恶评价,就是因为对其是否自由为之的判断不同,“自由利他是善,被迫利他为恶”的逻辑还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利他”行为的对象即受利者在这一过程中显然不是利他而是自利的。那么这自利是不是恶呢?一般人们也认为不是。否则就难办了:比如我是慈善家,我当然很光彩,但接受我慈善的人是不是坏人呢?当然不是。在自由的条件下利他是善,而接受此种善意者当然是在利己,但这也不是恶,因为他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但是如果相反,在不自由的条件下出现“利他”,比如土匪抢了一个人,也就是强迫这个人“利他”。那强迫者当然是大邪恶,而被强迫的苦主并非恶人,但是他只是值得同情,并不值得崇尚。无论中西、左右,人们从来不会把被抢劫的人当作“向善”的榜样。
  总而言之,以利己利他、性善性恶分“左右”,或者类似地,以“理想主义”(高调向善)与“现实主义”(不向善或不那么高调向善)来区分二者都是糊涂之论。现代文明中的左、右派,至少在这两点上并无区别:第一,他们都认自由利他为善,而受利者也不为恶。第二,他们都认强迫人利他为恶,而被强迫者也不为善。合而言之,“在自由的基础上承认利己而崇尚利他”应该是个共识。
  
  “君子国”里的市场经济
  
  由于过去以“理想”为借口的强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如今有些被认为属于“右派”的朋友更愿意宣传“现实主义”,不但讲人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自利的,而且说如果人都利他反而 不好。就像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中那个君子国,里面的人只知利他、不知利己。一般做买卖都是卖者欲贵,买者欲贱,而君子国相反,那里是卖者欲贱买者欲贵,于是吵得一塌糊涂。这个朋友于是说:你看如果双方都是坚决只利他、不利己,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吵得不可开交,也不是什么好事。
  另一个朋友,据说是“左派”,就反驳说:你逻辑有问题。如果贱买贵卖会产生矛盾,可以通过讨价还价解决。那么同样贱卖贵买会产生矛盾,为什么就不能通过讨价还价来解决呢?贱买贵卖的人可以做买卖,可以成交,为什么贱卖贵买的人就不能做买卖,就不能成交呢?为什么以此说利他主义行不通,利己主义才行得通?这是没有道理的!
  我觉得他问得非常好!他的反问说明:不管双方都是自利的,或者双方都是利他的,在逻辑上都会产生矛盾。但是有矛盾不要紧,可以通过自由协商解决。不仅人人自私的情况下可以设想市场经济,人人是雷锋我们不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吗?那就是李汝珍讲的“君子国”。现实中见不到“君子国”,是因为从经验上讲人人利他不太可能,而不是逻辑上利他主义和市场经济有什么矛盾。纯从逻辑上讲,“纯利他”的“君子国”不是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乃至在“纯市场经济”乃至“市场社会”(请注意《镜花缘》中的那个“君子国”根本没有“计划”和“专政”的影子)中存在吗?
  可怪的恰恰是:今天有人反对市场经济、至少是反对“纯市场经济”的理由,恰恰是说市场规则很不高尚,它只意味着性恶论,所以会败坏人心导致社会堕落云云。根据那个“左派”朋友质疑的逻辑,不正说明他们自己其实并不相信“性善论”吗?这怎么还好批判别人讲“性恶论”呢?
  这时另一个“左派”朋友回应道:凭什么说如果这些人都利他,就会争得不可开交?比如在公共汽车上,据他说过去人们道德很高尚,现在的道德就不行了。说以前我们经常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几个人谦让,互相让座,这就是君子。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像李汝珍写的那样争得不可开交,很快让座就让成了,很好嘛,没有什么矛盾。
  的确,一般来讲,自由利他引起的矛盾的确没有自由利己引起的矛盾厉害。这个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为什么让座很少引起争执?因为要找到一个接受你让的人应该说并不困难,因此不会发生争执,有点小争执也不会很激烈。这说明在经验上利他的确比利己脆弱,至少在陌生人之间是如此:要找到接受你让座的人,也就是愿意接受你的“利他”以自利的人并不困难,至少比相反的寻找容易。但是我这里要把逻辑再往前推一步:假定这些君子的利他像小人的利已一样坚决,甚至比后者更坚决,那也没什么,像李汝珍所说,自由交易一样可以解决问题。
  换句话说,在自由的条件下一切都好办:如果有人自愿利他、有人自愿利己,而且都出于自由意志,那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让座故事”。如果大家都利己,那就做交易,讨价还价而各得其所。如果大家都利他,也很简单,照样讨价还价,就像“君子国”中描写的那样。只要大家都尊重彼此的权利,不拔刀相向滥行强制,“君子国”的交易与“小人国”的交易,乃至君子与小人并存的“普通国”的交易都不会出轨,都可以使人们各得其所。这种秩序不是无矛盾,但保持相对和谐应当不成问题,起码总比滥行强制拔刀相向好。
  当然,通常“大家都利他”要比“大家都利己”少见,君子国比小人国少见。因此一些朋友强调人性利己。如果仅指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我想这合乎一般人的经验。不过自由主义的论证似乎并不依赖这种经验,无论市场经济还是民主政治都并不以“大家都利己”为前提。极而言之,即便在人皆利他的“君子国”中,自由主义仍然可以成立。不但如此,正如我还会提到的:我认为那种“大家都利己”的现实体验恰恰可以解释自由制度的建立无论在中在西都何以如此困难,需要理想主义的努力。而社会主义(指民主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其实也出自同样原因。
  
  搭建共有平台
  
  利己利他、性善性恶并不是“左右”分野的真正原因。在这方面争论恐怕是在制造假问题。“利他”和“自由”并不矛盾,而且真正高尚的“利他”就是以自由为前提的。这无论对于东方还是西方、对于文明的左派还是右派都是不言而喻的,应该说是共识。市场经济要讲“经济人预设”,但并不以事实上人们都自利甚或必须自利为前提。而福利国家不以此为前提就更不待言。至于民主政治在现代文明中实际上是市场经济与福利国家的共同背景,左右派的共有平台,当然就更不是“左右”的真正分野。
其他文献
美国东部时间1月10日晚,乔治·布什总统在白宫图书馆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分期分批向伊拉克增兵2.15万人。仅仅一周后,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表示,他可能会建议布什同样向阿富汗增派军队。乍看起来,美国似乎要实现新一轮的扩张,然而矛盾的迹象显示,最近半年来美国其实一直在收缩其全球战略。  这些迹象包括:北约去年7月31日刚从美军手中接管阿富汗南部的维和部队指挥权;同年8月7日,美国欣然答
自2017年起,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由考查人物传记转为考查新闻、报告、学术论文等文体,所使用的文本组合形式是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以间断性内容信息符号所组成的一组综合性阅读文本,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实质是信息阅读,其选文打破了单一文本的线性结构,缺少连贯性,增加了文本的复杂度。此外,从2017、2018年两套全国卷Ⅰ的实用类文本试题的命制来看,高考不仅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更侧重考查学生碎片
在格、俄和阿南三方的刺激下,梅萨协议升级版有可能沦为废纸一张。即使各方都能保持克制,阿南的未来地位问题也还是一个“未爆弹”,高加索的稳定仍然遥遥无期。与此同时,格鲁吉亚局势的溢出效应在波罗的海地区、波兰和乌克兰都有体现。    9月13日,俄军从格鲁吉亚西部波季至塞纳基一线撤出所有军事观察哨所,第比利斯方面已对此予以确认。俄罗斯的撤军行动成为落实“梅德韦杰夫-萨科奇协议”补充条款的关键一步,外界由
对于在西方全力反对下仍然锲而不舍的伊朗核计划,布什政府的一贯姿态,是华盛顿保留一切可以行使的手段,换言之,军事进攻始终是美国对伊朗的政策选项之一。尤其是在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派遣第二支核动力航空母舰分舰队进驻波斯湾、指责伊朗提供精良武器伤害驻伊拉克美军、逮捕伊朗驻伊拉克的外交官员、宣布对伊朗派遣到伊拉克的“特工”可以“格杀勿论”等等,华盛顿对德黑兰的军事行动似乎一触即发。之后西方媒体对美以两年一度的
今年9月18日,湖北监利村民朱建华把他收存的从1993年到2007年整整14年的农民负担卡与税费收据,托付到新沟调研的湖北省省委的同志寄给了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请俞书记帮忙一定要带去北京,带进17大。    因为有相当现代化的订单农业加工企业的支持,湖北监利县新沟镇看起来有些像一个小县城。而从镇上到交通村的路,仍然并不好走。  9月28日,一辆装了七八麻袋棉花的农民板车,在乡村路上吱吱哑哑地走了很
在普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在建立新体制上先行一步。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步趋于完善的时候,改革难度反而明显增加,这需要各级的决策者拿出应有的胆略和智慧。石狮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因此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至今年8月,随着各部委“三定”方案陆续出台,国务院的“大部制改革”已经完成阶段性任务。从这次的改革方向看,此轮机构改革明显参考了先前在海南推行的“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模式。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年贺词中将“促进社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列为 “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党政工作四个着力之一。种种迹象显示,执政党十七大将要召开的2007年,民生新政将成为新领导集体施政的最强音。  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新领导集体在人事上着力解决“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的体制痼疾。无论是2006年开始推行的一正二副模式,以加强党对政的领导,还是2007年中纪委全会决定的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范围,都是为之提供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这是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成功调控宏观经济的结果。中国完全可以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的软着陆。中国应该继续保持紧缩性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的方针,同时可以考虑更加积极、妥善地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以减轻结构调整的阵痛。    2008年走到今天,宏观经济的困境似乎并没有比2007年有多少好转,大局势下许多企业和个人不知何去何从。鉴于此,本刊访问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
公园地产大行其道    尽管在去年5月底经历了一次全面的扩建,但在王石明老人的眼里,蓬莱公园这个离他家步行不到10分钟的公共绿地,看起来却始终不像多出了几千平方米面积的样子。“以前公园小但视线很开阔,不像现在,大是大了点,但一眼望去都是高楼。”  其实他并不知道,能够多出这8000平方米的绿地也并不容易,当地政府所支付的代价,正是默许出让这块土地的开发商将商品住宅紧贴着公园修建,也就是所谓的“公园
不要在意“台独势力”多么激烈地反对陈云林访台或者反对两岸的融合,而应在意用两岸的互信和共识化解彼此的“心结”和“疑虑”。    令各界瞩目的大陆海协会长陈云林访台一事,终于有了定案。  两岸两会的副会长级预备性磋商,10月27日在深圳的五洲宾馆结束,陈云林访台各项主要事宜已达成共识。11月3日至7日,一个60多人的庞大代表团,并有随团记者30多人,将访台,并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会谈,协商解决两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