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发展的总战略,涉及面广,头绪繁杂,需要解决的难题多,但其中首要的是“人”。
人才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如果不走创新驱动的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是维持组织竞争优势的唯一资源。产业兴旺要有人干,生态宜居要有人气,乡风文明要有人育,治理有效要有人为,生活富裕要有人享。必须有更多的人,尤其是有就业有收入的年轻人扎根农村,才可能让村庄变成产业兴旺的村庄、田园风光的村庄、乡风文明的村庄、文化传承的村庄和治理有效的村庄。
振兴需要人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党的领导、政府的支持、市场的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更需要农民的参与。建立城乡要素互相流动的体制机制,尤其是要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引进先进生产要素,吸引更多的资源、技术和适宜的人口等生产要素回归乡村,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谋划者、实施者和参与者。通过广大农民的努力,建设优美乡村,夯实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破解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妇幼化等问题,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发展不充分的难题,让乡村生活更加美好。
振兴成果属于人民。乡村振兴20字方针中,生活富裕是根本,农民必须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最终受益者。
乡村振兴必须正视人才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人才从哪里来。目前,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左右上升。但是,即使到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70%,我国农村也还有4亿多人。似乎乡村不缺人。然而,在关注农村人口总量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4亿多人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尤其需要关注农村人口的结构如何。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2.4%。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农村缺年轻人成为不争的事实。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但需要年轻人,还需要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就农业产业发展而言,现代农业已经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需要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及社会行业的差距,导致当前的现象是“70后不愿种田,80后不会种田,90后不谈种田”,“老人农业”现象严重。
“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形态逐渐从封闭静止走向开放流动,农民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大规模进城打工,农村空心化导致人才缺乏,影响基层干部的选拔,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儿童,很多村基层组织基本靠50—60岁的人维持,有的乡村超过60%以上的党员年龄都在50岁以上,组织管理能力不足。现阶段,农村中青年优秀人才尤其是优秀管理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以及乡贤紧缺,成为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最大难题。
人才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之策
一要优化干事创业营商环境。经典的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迁移理论已经揭示,伴随现代化发展,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基本态势是从农村流向城镇、从农业产业流向非农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镇或非农产业就业,致使农村空心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村缺少适宜的创业就业机会、营商环境更差的结果。“事业留人”绝不是一句口号,要让乡村人丁兴旺、人才振兴,就必须“引得进、有发展、住得好、留得住”,优化乡村干事创业的营商环境,让人才有信心和决心扎根乡村创业就业。事实上,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返乡下乡双创人员已有700多万人,其中80%以上搞的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二要净化生活工作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环境”成为引才招智、吸人留人的重要因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人才竞争力。每个人才心灵深处,都充盈着“诗意栖居”的追求和向往。农村的田园风光、诗意山水、民俗风情、农耕文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慢生活,这些都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最优生态。由此,必须加大力度净化生活工作生态环境,让乡村更加美丽。
三要助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医疗、教育、卫生、体育以及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事业发展状况,事关人们的吃住行和生老病育等,也是人才选择就业创业和居住地必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进而成为乡村“引人、留人”的关键点之一。因此,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乡村里的人不仅可以享受乡村优美的风光、恬静的环境,还可以与城镇人口一样得到无太大差异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城里人”羡慕的对象,那么,就不愁乡村不振兴。
四要着力于产村人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就是要在乡村“聚财气、集人气、养生气”,意味着必须将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和人口相对集聚通盘考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只有产业兴才有乡村旺;产业发展是就业的基础,也是人才集聚的依托;也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避免“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有新貌少新人,有新景无新生活”。只有把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人的成长融合起来,乡村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才可能引得进、有发展、留得住,人气才能集聚,生气才能养成。
五要重视年轻人才开发使用。年轻人预示着未来,没有适宜数量年轻人的聚集,就没有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内外兼修,拓宽渠道,既要引进外部人才,尤其是要鼓励城镇人才“上山下乡”,到广阔的乡村大展宏图,又要积极培育乡村本土人才,還要引导本地在外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和乡贤回乡创业就业,回馈家乡。要转变观念,明确方向,创新形式,育用结合,要敢于、善于使用年轻人,让年轻人在使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六要健全人才持续发展机制。最为根本的是要按照“事业吸人、环境诱人、感情引人、政策招人、责任催人、利益留人”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构建乡村人才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让人才在乡村有事可干、有美景可享、有感情可寄,有政策受惠、有责任压身、有利可得。(作者单位:中共榆树市委党校)
人才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如果不走创新驱动的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是维持组织竞争优势的唯一资源。产业兴旺要有人干,生态宜居要有人气,乡风文明要有人育,治理有效要有人为,生活富裕要有人享。必须有更多的人,尤其是有就业有收入的年轻人扎根农村,才可能让村庄变成产业兴旺的村庄、田园风光的村庄、乡风文明的村庄、文化传承的村庄和治理有效的村庄。
振兴需要人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党的领导、政府的支持、市场的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更需要农民的参与。建立城乡要素互相流动的体制机制,尤其是要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引进先进生产要素,吸引更多的资源、技术和适宜的人口等生产要素回归乡村,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谋划者、实施者和参与者。通过广大农民的努力,建设优美乡村,夯实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破解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妇幼化等问题,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发展不充分的难题,让乡村生活更加美好。
振兴成果属于人民。乡村振兴20字方针中,生活富裕是根本,农民必须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最终受益者。
乡村振兴必须正视人才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人才从哪里来。目前,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左右上升。但是,即使到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70%,我国农村也还有4亿多人。似乎乡村不缺人。然而,在关注农村人口总量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4亿多人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尤其需要关注农村人口的结构如何。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2.4%。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农村缺年轻人成为不争的事实。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但需要年轻人,还需要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就农业产业发展而言,现代农业已经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需要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及社会行业的差距,导致当前的现象是“70后不愿种田,80后不会种田,90后不谈种田”,“老人农业”现象严重。
“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形态逐渐从封闭静止走向开放流动,农民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大规模进城打工,农村空心化导致人才缺乏,影响基层干部的选拔,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儿童,很多村基层组织基本靠50—60岁的人维持,有的乡村超过60%以上的党员年龄都在50岁以上,组织管理能力不足。现阶段,农村中青年优秀人才尤其是优秀管理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以及乡贤紧缺,成为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最大难题。
人才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之策
一要优化干事创业营商环境。经典的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迁移理论已经揭示,伴随现代化发展,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基本态势是从农村流向城镇、从农业产业流向非农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镇或非农产业就业,致使农村空心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村缺少适宜的创业就业机会、营商环境更差的结果。“事业留人”绝不是一句口号,要让乡村人丁兴旺、人才振兴,就必须“引得进、有发展、住得好、留得住”,优化乡村干事创业的营商环境,让人才有信心和决心扎根乡村创业就业。事实上,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返乡下乡双创人员已有700多万人,其中80%以上搞的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二要净化生活工作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环境”成为引才招智、吸人留人的重要因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人才竞争力。每个人才心灵深处,都充盈着“诗意栖居”的追求和向往。农村的田园风光、诗意山水、民俗风情、农耕文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慢生活,这些都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最优生态。由此,必须加大力度净化生活工作生态环境,让乡村更加美丽。
三要助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医疗、教育、卫生、体育以及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事业发展状况,事关人们的吃住行和生老病育等,也是人才选择就业创业和居住地必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进而成为乡村“引人、留人”的关键点之一。因此,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乡村里的人不仅可以享受乡村优美的风光、恬静的环境,还可以与城镇人口一样得到无太大差异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城里人”羡慕的对象,那么,就不愁乡村不振兴。
四要着力于产村人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就是要在乡村“聚财气、集人气、养生气”,意味着必须将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和人口相对集聚通盘考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只有产业兴才有乡村旺;产业发展是就业的基础,也是人才集聚的依托;也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避免“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有新貌少新人,有新景无新生活”。只有把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人的成长融合起来,乡村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才可能引得进、有发展、留得住,人气才能集聚,生气才能养成。
五要重视年轻人才开发使用。年轻人预示着未来,没有适宜数量年轻人的聚集,就没有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内外兼修,拓宽渠道,既要引进外部人才,尤其是要鼓励城镇人才“上山下乡”,到广阔的乡村大展宏图,又要积极培育乡村本土人才,還要引导本地在外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和乡贤回乡创业就业,回馈家乡。要转变观念,明确方向,创新形式,育用结合,要敢于、善于使用年轻人,让年轻人在使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六要健全人才持续发展机制。最为根本的是要按照“事业吸人、环境诱人、感情引人、政策招人、责任催人、利益留人”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构建乡村人才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让人才在乡村有事可干、有美景可享、有感情可寄,有政策受惠、有责任压身、有利可得。(作者单位:中共榆树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