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弱势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日益成为在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这部分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高校弱势群体的点性特征进行研究指出了教育对策,提供了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弱势群体;群体特征;教育方式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改革步伐的加速迈进,弱势群体问题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其中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弱势群体人数比重的增加。据统计,当前我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接近30%,特困生的比例约占10%-15%,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高校弱势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日益成为在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这部分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当务之急,因为这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1.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1 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迫切需要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字眼,这两个新名词在重要文献中的出现,体现出心理和谐对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作用,大学生虽然不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群体,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其中的弱势群体。因此,“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也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工作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要求,指导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向尊重、关注、理解大学生的内心感受和精神需求,缓解大学生在求学、生活、就业等问题上面临的心理压力,最终达到促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的目标愿景。
1.2 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在当前就业压力增加的现实情况下,教育实用主义思想日渐兴盛并改变着高等教育办学者和实践者的思维模式和教育方式,甚至不少人把教育看成是功利主义的工具,忽视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自我发展而一味强调将学生的精神追求、个性特征、道德情操从属于专业知识当作谋取职业的全部砝码。当代文化教育学创始人斯普朗格曾经明确指出:“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背负着经济或者身心的沉重枷锁,更容易产生将学习当作谋求生存技能的敲门砖的片面想法,陷入现实与理想的两难境地,最终失去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
1.3 是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要求
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应当是探索真理、身心发展、自由成才的宽阔平台,作为教育的高级阶段,在这里可以通过高层次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选择、争鸣、创新涵养自身的学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这里应该是理解人、尊重人,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的摇篮,尊重大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性,尊重能够使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处于困境、逆境中的弱势大学生感受到内心的充实,被关怀、被温暖、被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应该表现为对人的尊严、权利、人格、价值、情感、命运的终极关怀和深切思索。作大学生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教会他们正确地自我评价、自我尊重、自我完善的方法,通过多交流、多沟通,在思想的交流中教会他们学会信心、坚强、力量,克服悲伤、自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
2.弱势群体的典型特征
高校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身或者外界的因素造成的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存在着劣势,并由于长期困苦境遇和自身性格缺陷造成的具有某些类型特征的群体。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后的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的加剧,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开始出现多元化取向,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和冲击。首先,大学生作为思想和心智都没有完全成熟的特殊群体,受社会上种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极易陷入多重价值标准交织中不能自拔,导致价值迷失和心理失衡的恶果。其次,由于当前社会阶层分化趋势明显,出现了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的弱势群体。这部分家庭的子女在进入大学之后,往往因为自身的家庭原因比同龄人背负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再次,部分学生自身生理或心理的缺陷往往成为桎梏其身心发展的枷锁。
正是由于这些隐患的存在,一旦某一突发事件超出大学生心理承受的最大值,往往就会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杀、犯罪现象频发。仅今年5月份,就有四名北京高校的学子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在扼腕叹息之余不禁也要追问:面对人生的瓶颈,他们为何要选择各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焦虑?虽然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千差万别,但其中不乏共同之处。这些大学生往往之前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一旦遇到挫折,例如就业困难、成绩落后、感情失意、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等,便自认为遭遇了生命中无法逾越的挫折和打击,无法承受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产生无法面对的挫败感,最终成为引发犯罪和自杀的“导火索”。面对人生中的挫折,绝大多数人选择积极面对,而他们却走上了极端,或危害社会或戕害生命,酿成悲剧。由此可见,面对自身挫折與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刺激,这些缺乏阅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学生们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抑郁、厌世等各种心理障碍。这种隐性因素既是潜伏的犯罪动机,也是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的心理根源。
3.创新教育理念及模式
3.1 倡导和谐教育理念
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和谐教育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大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大学生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他们感恩、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风貌以及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教育他们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态度看待生命中暂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引导他们珍惜父母给予的生命、社会给予的学习机会,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沉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是要以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回报父母。
3.2 关注个体价值实现
充分关注每一个弱势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在做好勤工助学、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实现自我发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从学习、从劳动、从付出、从自己的创造和对社会与别人的关爱中获得幸福。要引导他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在为祖国和民族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3.3 注重人文关怀精神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校园环境和为人师表潜移默化作用的影响,引导学生尊重传统道德、树立正确的伦理规范,用文明知识陶冶人、培养人、塑造人,正确处理张扬自我与尊重他人、爱护传统与勇于创新、拥有热情与学会选择、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此外,以“帮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弘扬新风”为宗旨,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机会开展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的活动,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3.4 健全心理防护网络
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卫生班级、院系、学校三级防护网络,一级(班级)防护网络主要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指导下,依靠班级心理委员的力量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并及时掌握部分问题学生的心理变化动向,做到最大限度对心理隐患的早预防、早知道、早汇报、早治疗,减少、防治心理疾病的发生;二级(院系)防护网络主要是院系心理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与学生联系密切的优势对一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突然遭遇亲人过世、学习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困难,胆怯、自卑、失恋等一些初期心理疾病,甚至偏执、抑郁、焦虑、敌对等心理障碍进行一对一的有效心理疏导;三级(学校)防护网络是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健康发展协会等运行单位为载体,利用专业知识帮助和治疗心理问题学生走出阴霾,回复健康,并按照“提高认识、把握规律、破解难题、健全保障”的要求,建立健全普查、干预、治疗、监测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采取卡片式跟踪服务的方式,随时掌握受助者心理情况,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对于情况严重者建议转入医学治疗。
参考文献
[1]谢祥清.素质教育导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薛晓明.弱势群体概念之辨析[J].生产力研究,2003,(6).
[3]孟秋艳.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教育探索,2006,(10).
[4]孙国栋,施国光.中华民族精神和素质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5]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6]欧盛端.论高校主体性德育及其实施[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7]王立新,郑宽明,王文礼.大学生素质教育简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8]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
[9]涂瑛辉.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特点及教育对策[J].科技技术(学术版),2006,(12).
【关键词】弱势群体;群体特征;教育方式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改革步伐的加速迈进,弱势群体问题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其中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弱势群体人数比重的增加。据统计,当前我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接近30%,特困生的比例约占10%-15%,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高校弱势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日益成为在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这部分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当务之急,因为这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1.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1 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迫切需要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字眼,这两个新名词在重要文献中的出现,体现出心理和谐对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作用,大学生虽然不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群体,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其中的弱势群体。因此,“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也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工作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要求,指导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向尊重、关注、理解大学生的内心感受和精神需求,缓解大学生在求学、生活、就业等问题上面临的心理压力,最终达到促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的目标愿景。
1.2 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在当前就业压力增加的现实情况下,教育实用主义思想日渐兴盛并改变着高等教育办学者和实践者的思维模式和教育方式,甚至不少人把教育看成是功利主义的工具,忽视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自我发展而一味强调将学生的精神追求、个性特征、道德情操从属于专业知识当作谋取职业的全部砝码。当代文化教育学创始人斯普朗格曾经明确指出:“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背负着经济或者身心的沉重枷锁,更容易产生将学习当作谋求生存技能的敲门砖的片面想法,陷入现实与理想的两难境地,最终失去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
1.3 是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要求
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应当是探索真理、身心发展、自由成才的宽阔平台,作为教育的高级阶段,在这里可以通过高层次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选择、争鸣、创新涵养自身的学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这里应该是理解人、尊重人,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的摇篮,尊重大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性,尊重能够使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处于困境、逆境中的弱势大学生感受到内心的充实,被关怀、被温暖、被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应该表现为对人的尊严、权利、人格、价值、情感、命运的终极关怀和深切思索。作大学生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教会他们正确地自我评价、自我尊重、自我完善的方法,通过多交流、多沟通,在思想的交流中教会他们学会信心、坚强、力量,克服悲伤、自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
2.弱势群体的典型特征
高校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身或者外界的因素造成的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存在着劣势,并由于长期困苦境遇和自身性格缺陷造成的具有某些类型特征的群体。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后的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的加剧,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开始出现多元化取向,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和冲击。首先,大学生作为思想和心智都没有完全成熟的特殊群体,受社会上种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极易陷入多重价值标准交织中不能自拔,导致价值迷失和心理失衡的恶果。其次,由于当前社会阶层分化趋势明显,出现了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的弱势群体。这部分家庭的子女在进入大学之后,往往因为自身的家庭原因比同龄人背负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再次,部分学生自身生理或心理的缺陷往往成为桎梏其身心发展的枷锁。
正是由于这些隐患的存在,一旦某一突发事件超出大学生心理承受的最大值,往往就会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杀、犯罪现象频发。仅今年5月份,就有四名北京高校的学子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在扼腕叹息之余不禁也要追问:面对人生的瓶颈,他们为何要选择各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焦虑?虽然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千差万别,但其中不乏共同之处。这些大学生往往之前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一旦遇到挫折,例如就业困难、成绩落后、感情失意、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等,便自认为遭遇了生命中无法逾越的挫折和打击,无法承受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产生无法面对的挫败感,最终成为引发犯罪和自杀的“导火索”。面对人生中的挫折,绝大多数人选择积极面对,而他们却走上了极端,或危害社会或戕害生命,酿成悲剧。由此可见,面对自身挫折與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刺激,这些缺乏阅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学生们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抑郁、厌世等各种心理障碍。这种隐性因素既是潜伏的犯罪动机,也是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的心理根源。
3.创新教育理念及模式
3.1 倡导和谐教育理念
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和谐教育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大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大学生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他们感恩、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风貌以及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教育他们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态度看待生命中暂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引导他们珍惜父母给予的生命、社会给予的学习机会,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沉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是要以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回报父母。
3.2 关注个体价值实现
充分关注每一个弱势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在做好勤工助学、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实现自我发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从学习、从劳动、从付出、从自己的创造和对社会与别人的关爱中获得幸福。要引导他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在为祖国和民族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3.3 注重人文关怀精神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校园环境和为人师表潜移默化作用的影响,引导学生尊重传统道德、树立正确的伦理规范,用文明知识陶冶人、培养人、塑造人,正确处理张扬自我与尊重他人、爱护传统与勇于创新、拥有热情与学会选择、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此外,以“帮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弘扬新风”为宗旨,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机会开展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的活动,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3.4 健全心理防护网络
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卫生班级、院系、学校三级防护网络,一级(班级)防护网络主要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指导下,依靠班级心理委员的力量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并及时掌握部分问题学生的心理变化动向,做到最大限度对心理隐患的早预防、早知道、早汇报、早治疗,减少、防治心理疾病的发生;二级(院系)防护网络主要是院系心理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与学生联系密切的优势对一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突然遭遇亲人过世、学习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困难,胆怯、自卑、失恋等一些初期心理疾病,甚至偏执、抑郁、焦虑、敌对等心理障碍进行一对一的有效心理疏导;三级(学校)防护网络是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健康发展协会等运行单位为载体,利用专业知识帮助和治疗心理问题学生走出阴霾,回复健康,并按照“提高认识、把握规律、破解难题、健全保障”的要求,建立健全普查、干预、治疗、监测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采取卡片式跟踪服务的方式,随时掌握受助者心理情况,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对于情况严重者建议转入医学治疗。
参考文献
[1]谢祥清.素质教育导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薛晓明.弱势群体概念之辨析[J].生产力研究,2003,(6).
[3]孟秋艳.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教育探索,2006,(10).
[4]孙国栋,施国光.中华民族精神和素质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5]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6]欧盛端.论高校主体性德育及其实施[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7]王立新,郑宽明,王文礼.大学生素质教育简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8]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
[9]涂瑛辉.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特点及教育对策[J].科技技术(学术版),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