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计算教学的价值观进行了重新定位,怎样进行有效的计算教学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学生对数学认知的“发生”和“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要使计算教学更有效,我们首先要遵循这些规律。找准每一个教学流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发生点”。
一、有效的情境引入——激活“认知点”
计算课的情境是比较难找的,在众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仅仅是为了引出数学算式,这样的情境是低效的。计算课中情境的创设应该能够让学生“触景深思”,激活原有的认知起点。这样的情境对学生“有意义地理解数学”极有裨益,也能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计算不再枯燥无味。
例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买铅笔(20以内退位减法)》一课,教材创设了小白兔到袋鼠妈妈的文具店里去买铅笔的情境。这一情境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的,但是,如果光是利用这一插图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只能达到引出“15-9”这一算式的效果。教学中,我将这一情境图进行了处理,把15支铅笔摆放成10支一捆,散的5支。这样的处理,能让学生知道要算“15-9”,必须把10支一捆的铅笔拆开。这一情境既蕴含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十几减9”,又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为学生探索“十几减9”的方法作了有效的铺垫。
二、有效的独立尝试——设计“操作点”
有效学习的启动是从学生的独立学习开始的,在计算课中这一点显得更为突出。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由于计算算理的抽象性,即使他们能熟练地进行计算,但并不意味着能明白算理。因此,教学中我们要设计动手操作环节,使学生获得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
例如,一年级下册《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我让学生通过操作,独立探究“56+30”:
①摆小棒算:5捆和3捆合起来是8捆,再加6根是86根。
师追问:5捆和3捆合起来是8捆,也就是先算多少加多少?(50+30=80)
②拨计数器算:先拨56,再在十位上拨3颗珠,合起来是86。
师追问: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3颗珠?根据拨珠过程,思考先算的是什么?(50+30=80)
③直接口算:50+30=80,80+6=86,
教师小结:比较这三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先算50+30=80,再算80+6=86)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可以先算十位上的数,再加个位上的数。
由于把操作活动与知识教学紧密联系,学生更容易把抽象的数学思维直观化,再加上老师的不断追问与引导,沟通小棒操作、计数器演示和抽象叙述之间的联系,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理清算理。
三、有效的算法优化——捕捉“共鸣点”
算法优化需要一个过程,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算法优化是建立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出多样化算法的“共鸣点”,从而有效地促进算法的优化。
例如,在进行《9加几》的教学中,计算9+5时学生想出了很多种算法:①从9往后数,再数5个是14。②先从5根小棒中拿出一根与9根合成10根(一捆),再用一捆加上剩下的4根合成14根。(9+1=10 10+4=14)③把9根小棒分成5根和4根,5根和5根合成一捆10根,再合上剩下的4根,一共是14根。(5+5=10 10+4=14)④先算10+5得15,再用15-1得14。
接着,对他们的方法进行反思与比较:“用你们自己喜欢的算法算一算,比比谁最快?9+2,9+9,9+4,9+8,9+7,9+6,9+3。”学生通过多次对比计算,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凑十法”这种高效的算法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并在不断的比较中,认识到差距,形成迫切要将算法最优化的内需力。
这时再引导学生对以上算式进行排序,比较每道题什么没变,什么变了,它们的变化有规律吗?学生发现,一个加数都是9,没变;另一个加数和和变了。和总比另一个加数少1。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引导比较,学生很快发现了“9加几”算得最快的方法就是“凑十法”:9加几,和的个位就比几少1。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体验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感悟了最优化的算法。
四、有效的技能训练——促成“内化点”
计算课是离不开练习的,但是,并不是给学生做越多的计算题越好,而是要在保证一定数量的练习的前提下,找到能促进学生内化算理的着力点。
例如,在教学《乘法结合律》时,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利用这一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在给学生进行适量的基础练习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25×4÷25×4,不少学生这样做:25×4÷25×4=100÷100=1,这是由于受“25×4=100”的干扰,使学生忽略了运算的顺序造成错误。在接下去的教学中,我针对这一题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终让学生明白错的原因,这样就达到了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有效地促成了学生对乘法结合律这一知识的内化。
(责编 林 剑)
一、有效的情境引入——激活“认知点”
计算课的情境是比较难找的,在众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仅仅是为了引出数学算式,这样的情境是低效的。计算课中情境的创设应该能够让学生“触景深思”,激活原有的认知起点。这样的情境对学生“有意义地理解数学”极有裨益,也能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计算不再枯燥无味。
例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买铅笔(20以内退位减法)》一课,教材创设了小白兔到袋鼠妈妈的文具店里去买铅笔的情境。这一情境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的,但是,如果光是利用这一插图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只能达到引出“15-9”这一算式的效果。教学中,我将这一情境图进行了处理,把15支铅笔摆放成10支一捆,散的5支。这样的处理,能让学生知道要算“15-9”,必须把10支一捆的铅笔拆开。这一情境既蕴含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十几减9”,又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为学生探索“十几减9”的方法作了有效的铺垫。
二、有效的独立尝试——设计“操作点”
有效学习的启动是从学生的独立学习开始的,在计算课中这一点显得更为突出。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由于计算算理的抽象性,即使他们能熟练地进行计算,但并不意味着能明白算理。因此,教学中我们要设计动手操作环节,使学生获得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
例如,一年级下册《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我让学生通过操作,独立探究“56+30”:
①摆小棒算:5捆和3捆合起来是8捆,再加6根是86根。
师追问:5捆和3捆合起来是8捆,也就是先算多少加多少?(50+30=80)
②拨计数器算:先拨56,再在十位上拨3颗珠,合起来是86。
师追问: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3颗珠?根据拨珠过程,思考先算的是什么?(50+30=80)
③直接口算:50+30=80,80+6=86,
教师小结:比较这三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先算50+30=80,再算80+6=86)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可以先算十位上的数,再加个位上的数。
由于把操作活动与知识教学紧密联系,学生更容易把抽象的数学思维直观化,再加上老师的不断追问与引导,沟通小棒操作、计数器演示和抽象叙述之间的联系,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理清算理。
三、有效的算法优化——捕捉“共鸣点”
算法优化需要一个过程,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算法优化是建立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出多样化算法的“共鸣点”,从而有效地促进算法的优化。
例如,在进行《9加几》的教学中,计算9+5时学生想出了很多种算法:①从9往后数,再数5个是14。②先从5根小棒中拿出一根与9根合成10根(一捆),再用一捆加上剩下的4根合成14根。(9+1=10 10+4=14)③把9根小棒分成5根和4根,5根和5根合成一捆10根,再合上剩下的4根,一共是14根。(5+5=10 10+4=14)④先算10+5得15,再用15-1得14。
接着,对他们的方法进行反思与比较:“用你们自己喜欢的算法算一算,比比谁最快?9+2,9+9,9+4,9+8,9+7,9+6,9+3。”学生通过多次对比计算,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凑十法”这种高效的算法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并在不断的比较中,认识到差距,形成迫切要将算法最优化的内需力。
这时再引导学生对以上算式进行排序,比较每道题什么没变,什么变了,它们的变化有规律吗?学生发现,一个加数都是9,没变;另一个加数和和变了。和总比另一个加数少1。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引导比较,学生很快发现了“9加几”算得最快的方法就是“凑十法”:9加几,和的个位就比几少1。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体验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感悟了最优化的算法。
四、有效的技能训练——促成“内化点”
计算课是离不开练习的,但是,并不是给学生做越多的计算题越好,而是要在保证一定数量的练习的前提下,找到能促进学生内化算理的着力点。
例如,在教学《乘法结合律》时,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利用这一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在给学生进行适量的基础练习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25×4÷25×4,不少学生这样做:25×4÷25×4=100÷100=1,这是由于受“25×4=100”的干扰,使学生忽略了运算的顺序造成错误。在接下去的教学中,我针对这一题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终让学生明白错的原因,这样就达到了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有效地促成了学生对乘法结合律这一知识的内化。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