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日强:安溪中国茶都华星茶行总经理
从下岗工人到大茶商
今年52岁的陈日强,是安溪中国茶都华星茶行的总经理、高级评茶师。他是安溪祥华乡福洋村人,那里是安溪铁观音的主产区,陈日强从小就对茶很感兴趣。
2000年,为谋生计,陈日强成了安溪县剑斗化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2000年下半年的一场变故改变了他的一生,他成了下岗工人,因此被迫下海。经过详细的市场信息查询,他觉得做茶买卖成功的概率或许更高些,因为他对乌龙茶最熟悉。
可是,在2000年之前的安溪乌龙茶却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而在2000年之后,乌龙茶之乡——安溪也经历了一个大转折期。百万安溪人都在思考,茶产业这条道路是否可以走下去?同年12月18日,安溪中国茶都创建的消息传遍茶乡,陈日强抓住了这个时机,成为首批入驻茶都的茶商之一。
一年后,安溪中国茶都的茶业开始步入正道。陈日强也顺势而上,他创制的铁观音首次参赛,即荣获中国茶都秋季茶王赛优质奖。趁热打铁,他又连续在厦门、北京等都市开设连锁分店,不仅如此,他的产品还远销到了欧美日韩等国家。2005年,他又分别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的中国名茶评比和厦门中日韩星级茶王电视公开赛上荣膺茶王。
品质决定成败。今年6月,云南省大理市茶商李銮清到茶都转了3天,对于到底跟哪家茶商订货?一番犹豫之后,最终选择了华星茶行。不仅是因为他看中了陈日强铁观音的独特品质,更看重他诚信店的牌子。不单单是李銮清,在东京开办茶艺馆的日本人西岗克己,从2001年起就跟陈日强打交道,每年都会有批量的春秋茶交易,都是先将日元订金转帐给陈日强,后提货。
就这样,历经6年拼搏,从安溪走出来的下岗工人陈日强终于成了一个人人羡慕、资产近百万的大茶商。他的经历也在茶乡下岗工人群体中引起巨大的反响。 ◎
■文·本刊特约记者 赵郭峰 谢德炳
刘洪彬:山东省阳信县农民苗木经纪人
苗木经纪只为民利
刘洪彬1992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林果专业,毕业后在基层一直从事林果技术研究推广服务工作。他在进村串户搞服务时,发现不少农民有通过植树增收致富的想法,但苦于因为购买不到理想的苗木而放弃。于是,一个担当农民苗木经纪的想法在他心里萌发了,他在到各地传授农业技术的同时,了解农民需要的苗木种类,并一一记在笔记本上。随后他就奔赴全国各地的苗木基地,为需要苗木的农民联系调运。
翟王镇的农民李同民说:“去年3月份,我想在承包的20亩涝洼地里栽速生杨,可不知啥品种好,哪里有苗木,就找到刘经理,说明情况后,他打了一个电话,三天后20000株苗木运到了家门口让我挑选,比我自己买树苗少花1000多元,之后他还教会了我管理技术。”刘洪彬介绍说:“什么地栽什么数种,很多农民拿不准,我就亲自到实地查看后说给他们听,以免农民盲目栽植造成损失。2003年,商店镇有位叫张大海的农民选择了一片涝洼地想栽植3000多株桃树,当桃树苗运来后,他想起了我,给我打了电话,听了我的话把桃树栽到了一片高地块里,那一年秋后接连下了几场大雨,他想栽桃树的那片洼地成了汪洋,桃树怕涝,那年他真要是把树栽进去,3000多株树就会涝死,光树苗成本损失就是近万元啊!”
几年来,刘洪彬为联系调运苗木足迹踏遍了阳信、惠民、邹平、博兴、沾化等县,还多次到过河北、江苏、大连等地。问他这些年当苗木经纪累不累,挣了多少钱,他说:“习惯了,没感到累,挣钱吗?”他笑了笑,“我早给自己定了个标准,联系一株树只收1—2分钱的费用,有的树苗还不到1分钱,我是人,还有老婆孩子,要生活啊,但我没忘自己是共产党员,干苗木经纪不能光图挣钱,更不能赚昧心钱。 ◎
■文·本刊特约记者 赵文岐
彭品全:重庆铜梁县团林村党支部书记
敢为人先投资百万为荒山披绿
团林村位于海拔900米以上的毓青山上,土地贫瘠,水源奇缺,曾是该县闻名的贫困村。1990年,彭品全担任该村村支部书记后,带领村民开办乡镇企业、发展山羊养殖产业,终于使全村摆脱贫困面貌,彭品全因此在1994年被评为市劳模。也就在这一年,彭品全辞去村支书一职下海经商,先后经营煤矿、砖厂、建筑公司等生意。经过近10年打拼,彭品全已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老板”。与此同时,由于乡镇企业经营不景气,团林村的经济发展每况俞下,逐渐被周边村子拉开了距离。2004年底,能人彭品全被村民再次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再次当选村支书的彭品全带领村民们除着力振兴经营好砖厂和建筑生意外,还在村里办了一家石灰石厂、一家矿粉加工厂。同时,他还帮助村里的30多户农民发展起建材厂。短短一年时间,村里的经济就发生了巨变,村里有20多户农民依托这些企业搞起了运输业,其余的300多名劳动力几乎全部进了企业务工。去年底,该村集体收入超过了60万元,不仅还清了村里的30多万元欠债,还修起了村办公室和村民活动中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近1000元。
在村民富裕起来之后,彭品全作出一个大胆决定:将村里的5000多亩荒山坡全部承包过来,种上撑绿竹,恢复过去的绿水青山,让村民们在山青水秀的环境中生活得更惬意。从春节前开始,彭品全就聘请了60多名村民为其栽种竹子,截至目前,已种植了4000多亩撑绿竹。
彭品全说,由于大炼钢铁运动和开荒种地,村里树木基本被砍光,过去泉水淙淙、百鸟欢鸣的景象成了历史。现在,村民们富起来了,他作为村里的领头人,有责任重新把荒山绿化起来。据介绍,种植这5000多亩竹子,加上管护等费用,他的前期投入至少要150万元。彭品全的壮举得到县镇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派出技术员指导栽种,而且为其提供优质良种竹苗,还将他的林地纳入了退耕还林管理范围。 ◎
■文·本刊特约记者 赵武强 周雨
王辉:含山县仙踪镇葛集村村民
勇闯立体生态养殖致富路
含山县姚庙供销社职工王辉离岗回乡创业,发展立体生态养殖,在荒岗地上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王辉,有中国军人的坚强毅力,因曾是供销职工而具备了经商头脑,有传统农民的吃苦耐劳精神。他今年50岁,1979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1982年退伍回乡成了姚庙供销社的一名职工,在供销社工作了16年。1998年他离岗,从姚庙信用社贷款5万元,到老家仙踪镇葛集村承包40亩荒岗地创业。他在荒岗地上住窝棚、建鸭棚,当年饲养1500只樱桃谷大白鸭,获利2000多元。
养鸭必须有水,成堆的鸭粪也要科学处理。于是,他于1999年冬又从姚庙信用社贷款3万元,承包与荒岗地毗邻的20亩低洼田,把它深挖成鱼塘,2000年春投放了鲤鱼、家鱼10000多尾,在荒岗地上栽植大白桃、雪枣等优质果树900多棵,在果园内散养土鸡500多只,鸭粪作果树肥料和鱼饲料,土鸡吃果树上的害虫和地下的青草,形成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经过几年的打拼,他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经济效益也逐年上升,现在果树已进入盛果期,每年桃、枣收入5000多元,鱼塘收入10000多元,土鸡年出栏1500多只,收入4000多元,鸭子年出栏30000多只,收入50000多元,走上了致富路。
他兴奋地说;“这几年靠立体生态养殖收入,还清了所有债务,并把我的二个儿女都培养成了大学生。明年我准备在果园边建三间楼房,改善居住条件,享受享受。”不仅如此,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现在葛集村立体生态养殖从无到有,发展到15户,桃、枣20多亩,每年收入15000多元,鱼塘150多亩,收入80000多元,土鸡年出栏18000多只,收入16000多元,鸭子年出栏150000多只,收入300000多元,成了全县立体生态养殖基地。◎
■文·本刊特约记者 洪茂琼
从下岗工人到大茶商
今年52岁的陈日强,是安溪中国茶都华星茶行的总经理、高级评茶师。他是安溪祥华乡福洋村人,那里是安溪铁观音的主产区,陈日强从小就对茶很感兴趣。
2000年,为谋生计,陈日强成了安溪县剑斗化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2000年下半年的一场变故改变了他的一生,他成了下岗工人,因此被迫下海。经过详细的市场信息查询,他觉得做茶买卖成功的概率或许更高些,因为他对乌龙茶最熟悉。
可是,在2000年之前的安溪乌龙茶却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而在2000年之后,乌龙茶之乡——安溪也经历了一个大转折期。百万安溪人都在思考,茶产业这条道路是否可以走下去?同年12月18日,安溪中国茶都创建的消息传遍茶乡,陈日强抓住了这个时机,成为首批入驻茶都的茶商之一。
一年后,安溪中国茶都的茶业开始步入正道。陈日强也顺势而上,他创制的铁观音首次参赛,即荣获中国茶都秋季茶王赛优质奖。趁热打铁,他又连续在厦门、北京等都市开设连锁分店,不仅如此,他的产品还远销到了欧美日韩等国家。2005年,他又分别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的中国名茶评比和厦门中日韩星级茶王电视公开赛上荣膺茶王。
品质决定成败。今年6月,云南省大理市茶商李銮清到茶都转了3天,对于到底跟哪家茶商订货?一番犹豫之后,最终选择了华星茶行。不仅是因为他看中了陈日强铁观音的独特品质,更看重他诚信店的牌子。不单单是李銮清,在东京开办茶艺馆的日本人西岗克己,从2001年起就跟陈日强打交道,每年都会有批量的春秋茶交易,都是先将日元订金转帐给陈日强,后提货。
就这样,历经6年拼搏,从安溪走出来的下岗工人陈日强终于成了一个人人羡慕、资产近百万的大茶商。他的经历也在茶乡下岗工人群体中引起巨大的反响。 ◎
■文·本刊特约记者 赵郭峰 谢德炳
刘洪彬:山东省阳信县农民苗木经纪人
苗木经纪只为民利
刘洪彬1992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林果专业,毕业后在基层一直从事林果技术研究推广服务工作。他在进村串户搞服务时,发现不少农民有通过植树增收致富的想法,但苦于因为购买不到理想的苗木而放弃。于是,一个担当农民苗木经纪的想法在他心里萌发了,他在到各地传授农业技术的同时,了解农民需要的苗木种类,并一一记在笔记本上。随后他就奔赴全国各地的苗木基地,为需要苗木的农民联系调运。
翟王镇的农民李同民说:“去年3月份,我想在承包的20亩涝洼地里栽速生杨,可不知啥品种好,哪里有苗木,就找到刘经理,说明情况后,他打了一个电话,三天后20000株苗木运到了家门口让我挑选,比我自己买树苗少花1000多元,之后他还教会了我管理技术。”刘洪彬介绍说:“什么地栽什么数种,很多农民拿不准,我就亲自到实地查看后说给他们听,以免农民盲目栽植造成损失。2003年,商店镇有位叫张大海的农民选择了一片涝洼地想栽植3000多株桃树,当桃树苗运来后,他想起了我,给我打了电话,听了我的话把桃树栽到了一片高地块里,那一年秋后接连下了几场大雨,他想栽桃树的那片洼地成了汪洋,桃树怕涝,那年他真要是把树栽进去,3000多株树就会涝死,光树苗成本损失就是近万元啊!”
几年来,刘洪彬为联系调运苗木足迹踏遍了阳信、惠民、邹平、博兴、沾化等县,还多次到过河北、江苏、大连等地。问他这些年当苗木经纪累不累,挣了多少钱,他说:“习惯了,没感到累,挣钱吗?”他笑了笑,“我早给自己定了个标准,联系一株树只收1—2分钱的费用,有的树苗还不到1分钱,我是人,还有老婆孩子,要生活啊,但我没忘自己是共产党员,干苗木经纪不能光图挣钱,更不能赚昧心钱。 ◎
■文·本刊特约记者 赵文岐
彭品全:重庆铜梁县团林村党支部书记
敢为人先投资百万为荒山披绿
团林村位于海拔900米以上的毓青山上,土地贫瘠,水源奇缺,曾是该县闻名的贫困村。1990年,彭品全担任该村村支部书记后,带领村民开办乡镇企业、发展山羊养殖产业,终于使全村摆脱贫困面貌,彭品全因此在1994年被评为市劳模。也就在这一年,彭品全辞去村支书一职下海经商,先后经营煤矿、砖厂、建筑公司等生意。经过近10年打拼,彭品全已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老板”。与此同时,由于乡镇企业经营不景气,团林村的经济发展每况俞下,逐渐被周边村子拉开了距离。2004年底,能人彭品全被村民再次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再次当选村支书的彭品全带领村民们除着力振兴经营好砖厂和建筑生意外,还在村里办了一家石灰石厂、一家矿粉加工厂。同时,他还帮助村里的30多户农民发展起建材厂。短短一年时间,村里的经济就发生了巨变,村里有20多户农民依托这些企业搞起了运输业,其余的300多名劳动力几乎全部进了企业务工。去年底,该村集体收入超过了60万元,不仅还清了村里的30多万元欠债,还修起了村办公室和村民活动中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近1000元。
在村民富裕起来之后,彭品全作出一个大胆决定:将村里的5000多亩荒山坡全部承包过来,种上撑绿竹,恢复过去的绿水青山,让村民们在山青水秀的环境中生活得更惬意。从春节前开始,彭品全就聘请了60多名村民为其栽种竹子,截至目前,已种植了4000多亩撑绿竹。
彭品全说,由于大炼钢铁运动和开荒种地,村里树木基本被砍光,过去泉水淙淙、百鸟欢鸣的景象成了历史。现在,村民们富起来了,他作为村里的领头人,有责任重新把荒山绿化起来。据介绍,种植这5000多亩竹子,加上管护等费用,他的前期投入至少要150万元。彭品全的壮举得到县镇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派出技术员指导栽种,而且为其提供优质良种竹苗,还将他的林地纳入了退耕还林管理范围。 ◎
■文·本刊特约记者 赵武强 周雨
王辉:含山县仙踪镇葛集村村民
勇闯立体生态养殖致富路
含山县姚庙供销社职工王辉离岗回乡创业,发展立体生态养殖,在荒岗地上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王辉,有中国军人的坚强毅力,因曾是供销职工而具备了经商头脑,有传统农民的吃苦耐劳精神。他今年50岁,1979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1982年退伍回乡成了姚庙供销社的一名职工,在供销社工作了16年。1998年他离岗,从姚庙信用社贷款5万元,到老家仙踪镇葛集村承包40亩荒岗地创业。他在荒岗地上住窝棚、建鸭棚,当年饲养1500只樱桃谷大白鸭,获利2000多元。
养鸭必须有水,成堆的鸭粪也要科学处理。于是,他于1999年冬又从姚庙信用社贷款3万元,承包与荒岗地毗邻的20亩低洼田,把它深挖成鱼塘,2000年春投放了鲤鱼、家鱼10000多尾,在荒岗地上栽植大白桃、雪枣等优质果树900多棵,在果园内散养土鸡500多只,鸭粪作果树肥料和鱼饲料,土鸡吃果树上的害虫和地下的青草,形成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经过几年的打拼,他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经济效益也逐年上升,现在果树已进入盛果期,每年桃、枣收入5000多元,鱼塘收入10000多元,土鸡年出栏1500多只,收入4000多元,鸭子年出栏30000多只,收入50000多元,走上了致富路。
他兴奋地说;“这几年靠立体生态养殖收入,还清了所有债务,并把我的二个儿女都培养成了大学生。明年我准备在果园边建三间楼房,改善居住条件,享受享受。”不仅如此,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现在葛集村立体生态养殖从无到有,发展到15户,桃、枣20多亩,每年收入15000多元,鱼塘150多亩,收入80000多元,土鸡年出栏18000多只,收入16000多元,鸭子年出栏150000多只,收入300000多元,成了全县立体生态养殖基地。◎
■文·本刊特约记者 洪茂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