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概十年前,我在一家报纸做了一期《天堂盛宴》的专题,纪念1997年的谢世名人。就在这一年,一些光辉的名字陆续离我们而去。有被称为“贫民窟里的阳光”的特蕾莎修女;有曾经因为无书可读而觉得生命像黄昏一样暗淡下去的王小波;有唱着“乡村路带我回家”的约翰·丹佛;有高歌梦断,以“我的未来不是梦”滋养一代人心灵的张雨生……甚至连“垮掉的一代”的标志性人物艾·金斯堡也在这一年仓促谢幕了。
“你宛若风里的蜡烛,永不随日落而褪色,也不随雨水而消逝,你的足迹永远印在英伦翠绿的山峦,纵使你的烛光熄灭,你的传奇也将永存不息……”相信许多人都记得这首《风中之烛》(《Candle in the Wind》),正是这首情意悠长的挽歌,送走了那朵早谢的英伦玫瑰,又将她的芬芳永久地留存人心。
转眼间黛妃已经逝去十年。大街之上,依旧车来车往。那些醉心于你侬我侬的才子佳人以及宫廷情史的猎奇者,继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纪念她、消费她,各取所需。然而,所有关于黛妃的证据抑或谣言,在她死后都无一例外地消褪了颜色,渐渐变成了一纸风行的传说。
为纪念黛妃过世十周年,电影、音乐会、新闻纪录片近期陆续出笼。黛安娜幼时的保姆也首度打破沉默,回忆起她幼年时的天真羞怯以及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憧憬。黛安娜从小住在诺福克郡一座向王室租赁的豪华庄园里,由于距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庄园很近,所以经常和安德鲁与爱德华两位小王子玩在一块。据说,九岁的时候,黛安娜曾经对一位女仆说:“除非碰到深爱的人,否则我绝不踏入婚姻,因为婚姻少了爱,一定以离婚收场,而我绝不离婚。”
黛安娜小时候满脑筋想的就是幸福婚姻,梦想有朝一日嫁给查尔斯王子。若干年以后,当人们为黛安娜从灰姑娘变成众人瞩目的王妃而欢呼时,却忽略另一个残酷的现实——对于青春活泼的黛妃来说,婚姻本不自由,更何况深宫更是牢笼。
回忆黛安娜一生,更多人只能记得起三件事:婚礼、情变与葬礼。1980年7月29日,19岁的黛安娜与比她年长12岁的查尔斯王储举行世界瞩目的世纪婚礼,开始了她童话般的一生。童话中的黛安娜美艳、驰名、富有,也让那些争抢花边新闻的帕帕拉齐踩足油门,尽日迷狂。婚礼进行时,上百万英国民众涌上伦敦街头。两家英国电视台进行了长达六七个小时现场直播,全球至少有7亿观众收看了电视转播。1997年9月,约有25亿人收看了葬礼。
然而,对我这个坐在电视机前通过CNN全程旁观了这场“死亡party”的局外人而言,当年的葬礼更无所谓悲喜。准确地说,十年前的我更像是在一场精心设计的盛大节日中度过的。当观测新闻变成了审美,有一种感受却是真实的——“人生因为有美,所以注定是悲剧(王尔德语)。”
若干年后,当我在巴黎求学,住在塞纳河边,时常会路过阿尔玛桥。1997年8月31日,黛安娜便是在附近的快速隧道里遇上车祸,从此香消玉殒。对于追逐自由的她来说,一切仿佛天意——隧道出口的上方刚好是“自由火炬”(FLAMME DE LA LIBERTE)的雕塑。1989年,为了感谢法国人当年赠送“自由女神”像的深情厚谊,美国人复制了女神像上的火炬并将它当作礼物回赠给了巴黎人。谁也不会料到,在阿尔玛桥畔寂寂寞寞立了近十年的自由火炬会因为一场车祸变成了“DI小姐”(法国人对黛安娜的呢称)的纪念碑。每当我路过这里,总会看到三三两两的行人,在这碑前留影、涂鸦或献花。记得在卡米拉与查尔斯王子宣布订婚时,更有电视台与电台的记者到现场搜集民意。问到我时,我只说那是查尔斯的自由。我不知道我的那个回答是不是让记者有些失望。
如今,那座金黄的火炬上已经爬满了黛妃的名字,刻下了人们对自由与美的纵情沉醉——我们一边感慨“不要轻言死去的人们,那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一边在心底轻唱,甘心以爱与美的名义,将逝者从死神那里引渡回来。记忆让玫瑰归来,或者从不曾让她离去。在那里,记忆与美同在,记忆是不折不扣的护花使者。
“你宛若风里的蜡烛,永不随日落而褪色,也不随雨水而消逝,你的足迹永远印在英伦翠绿的山峦,纵使你的烛光熄灭,你的传奇也将永存不息……”相信许多人都记得这首《风中之烛》(《Candle in the Wind》),正是这首情意悠长的挽歌,送走了那朵早谢的英伦玫瑰,又将她的芬芳永久地留存人心。
转眼间黛妃已经逝去十年。大街之上,依旧车来车往。那些醉心于你侬我侬的才子佳人以及宫廷情史的猎奇者,继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纪念她、消费她,各取所需。然而,所有关于黛妃的证据抑或谣言,在她死后都无一例外地消褪了颜色,渐渐变成了一纸风行的传说。
为纪念黛妃过世十周年,电影、音乐会、新闻纪录片近期陆续出笼。黛安娜幼时的保姆也首度打破沉默,回忆起她幼年时的天真羞怯以及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憧憬。黛安娜从小住在诺福克郡一座向王室租赁的豪华庄园里,由于距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庄园很近,所以经常和安德鲁与爱德华两位小王子玩在一块。据说,九岁的时候,黛安娜曾经对一位女仆说:“除非碰到深爱的人,否则我绝不踏入婚姻,因为婚姻少了爱,一定以离婚收场,而我绝不离婚。”
黛安娜小时候满脑筋想的就是幸福婚姻,梦想有朝一日嫁给查尔斯王子。若干年以后,当人们为黛安娜从灰姑娘变成众人瞩目的王妃而欢呼时,却忽略另一个残酷的现实——对于青春活泼的黛妃来说,婚姻本不自由,更何况深宫更是牢笼。
回忆黛安娜一生,更多人只能记得起三件事:婚礼、情变与葬礼。1980年7月29日,19岁的黛安娜与比她年长12岁的查尔斯王储举行世界瞩目的世纪婚礼,开始了她童话般的一生。童话中的黛安娜美艳、驰名、富有,也让那些争抢花边新闻的帕帕拉齐踩足油门,尽日迷狂。婚礼进行时,上百万英国民众涌上伦敦街头。两家英国电视台进行了长达六七个小时现场直播,全球至少有7亿观众收看了电视转播。1997年9月,约有25亿人收看了葬礼。
然而,对我这个坐在电视机前通过CNN全程旁观了这场“死亡party”的局外人而言,当年的葬礼更无所谓悲喜。准确地说,十年前的我更像是在一场精心设计的盛大节日中度过的。当观测新闻变成了审美,有一种感受却是真实的——“人生因为有美,所以注定是悲剧(王尔德语)。”
若干年后,当我在巴黎求学,住在塞纳河边,时常会路过阿尔玛桥。1997年8月31日,黛安娜便是在附近的快速隧道里遇上车祸,从此香消玉殒。对于追逐自由的她来说,一切仿佛天意——隧道出口的上方刚好是“自由火炬”(FLAMME DE LA LIBERTE)的雕塑。1989年,为了感谢法国人当年赠送“自由女神”像的深情厚谊,美国人复制了女神像上的火炬并将它当作礼物回赠给了巴黎人。谁也不会料到,在阿尔玛桥畔寂寂寞寞立了近十年的自由火炬会因为一场车祸变成了“DI小姐”(法国人对黛安娜的呢称)的纪念碑。每当我路过这里,总会看到三三两两的行人,在这碑前留影、涂鸦或献花。记得在卡米拉与查尔斯王子宣布订婚时,更有电视台与电台的记者到现场搜集民意。问到我时,我只说那是查尔斯的自由。我不知道我的那个回答是不是让记者有些失望。
如今,那座金黄的火炬上已经爬满了黛妃的名字,刻下了人们对自由与美的纵情沉醉——我们一边感慨“不要轻言死去的人们,那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一边在心底轻唱,甘心以爱与美的名义,将逝者从死神那里引渡回来。记忆让玫瑰归来,或者从不曾让她离去。在那里,记忆与美同在,记忆是不折不扣的护花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