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学者、台湾大学教授傅佩荣先生8月初前往孔子故乡曲阜,拜谒孔庙,旋即转赴北京,举办学术讲座。在济南大明湖畔,记者与傅佩荣先生进行了一番对话。
访谈录:
得半部《论语》而治天下
记者:之前您是否同大陆电视台合作过?另外,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参加山东电视台的《新杏坛》?
傅:去年9月我曾在央视作了两集《易经》的试讲,后来因某种原因停了。可能是觉得《易经》比较迷信吧?(笑)目前央视正邀我去做《论语》,30集。另外去年上海电视台请我做了5集《易经》,现在在做《庄子》。而这次来山东,主要因为这里是儒家的故乡,我研究孔子太久太久了,有关论著都出了十多本。作为一个孔学者,不来一次孔子的家乡怎么行。
记者:北宋开国宰相赵普曾说“得半部《论语》而治天下”,您认为儒学真的好到可以治理社会吗?
傅:赵普这么说,是有其原因的,因为宋朝重视读书人。我举个例子:孔子曾在鲁国做司寇,就是管理治安的官员,后来又升至代理总理。他任职五年,鲁国大治,真正做到了路不拾遗,男女分途。齐国惧怕鲁国的强大,遂赠送80名美女120匹骏马给当时的鲁定公。鲁定公耽于此,在祭祀的时候,开始疏远孔子,由于孔子没有收到祭肉,他在55岁这年,辞职不干了。孔子曾使一个分崩离析的国家变得蒸蒸日上,所以我认为,如果给孔子一个机会,他一定可以把天下治理好。
记者:儒家的普世精神在操作层面真的有如此巨大的意义么?
傅:把儒家的精神放操作层面不是不可能。孔子自己可以做得那么好,却得不到国君的信任,他自己也觉得失败,只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大同只是理想,而儒家强调的是“修己而养百姓”,这一点尧舜都很难做到,而儒家是这么认为,即行善有利己的要求——不仅仅是利他。放到操作层面,儒家精神主要可以分为三点:内心感受要真诚,对方期待要沟通,社会规范要遵守。儒家认为,做到这三点,社会一定能安定下来,而其中,“内心感受要真诚”是儒家最为看重的。
儒家是替罪羔羊
记者:近代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都是把矛头指向儒家和孔子,你如何判读当时知识分子阶层对儒学普遍性的批判?
傅:儒家被批判,我列出两个原因。一是儒家成了替罪羊。百年积弱给国人带来的刺激与痛楚,让他们在精神上去寻找某种出气筒,很不幸,儒家在这时成为了替罪羔羊,人们要儒家来负全责。第二,两千年来儒家没有被真正理解过。我欣赏谭嗣同说的话:“中国两千年之政治,实为秦政;两千年之学,实为荀学”。也就是说秦始皇创建的国家与制度对中国两千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就是说,你所懂的孔子也许不是真正的孔子。
我打个比方:儒家的为官之道就是:以道事君,不可辄止。就是说,大臣用“道”为君主做事,如果不行,那就不做官——我说的“大臣”,是俯瞰天下的那种人,而不是“具臣”,那种人只是具体做事、领薪水而已——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其实不是儒家。另外,孟子说过,大人者,言不必行,行不必果,唯义所在。也就是说,只要合乎“道”,未必一定要守信。你看看,儒家是不是非常有批判性?
记者:如果请您用一句话来评价孔子,您会怎么说?
傅:一个人,如果没有富贵,你会怎么办?如果受了委曲,你会怎么办?所以我同意孟子的话:孔子,自生民以来所未有。也就是说,自人类社会以来,还没有人比得过孔子,即使古代圣君尧舜禹都不能跟他比。而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就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他只做了五年官,去世后其弟子却为其守丧整整三年,你看,如果孔子不是那样的人,他的弟子为什么这么尊重他呢?
记者:能再讲一讲孔子不为人知的故事么?
傅:比如,可能有很多人好奇,孔子平时以什么为生呢?很多人都猜,说孔子大概是靠“束脩”吧!在《论语》里面有这样的话,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翻译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你自己带着肉干来找我,我是没有不教(你)的。但这话听起来有点尴尬,好像是补习班老板的话。事实上我们也知道,他收的束脩并不是指的学费。我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呢?经过研究之后发现,“束脩”一词在当时指的是15岁。所以遵从古代一位学者的见解,孔子的话的意思是说15岁以上的人来找我,我是没有不教的。他这样说是因为他自己15岁立志求学,到处拜访老师教他,那他后来自己开始回馈社会。
那他到底是怎么生活呢?据我的研究,他后来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帮助别人办丧事。很多人说这好像是很奇怪的行业,但事实上古人最重视的就是丧礼。从一个人过世到埋进坟墓,要经过五十几道手续,很少有人能搞得清楚,这通通得请专家吧,孔子就是这样的专家。并且我再补充一点,《论语》里面的材料太丰富了。孔子有个习惯,他说:“沽酒,市脯,不食”,市面上买的酒,买的肉食他不吃,那你送肉干不就白送了吗?并且司马迁说,孔子有三千弟子,每个人送十束肉干,三万束肉干怎么吃呢?所以这些都足以说明孔子本身有正当的职业。
有乡愁,有断层,所以有“国学热”
记者:您认为儒学在如今有怎样的普世意义,比如在两岸问题上?作为中国人,应该如何去学孔子?
傅:孔子认为管仲是贤人,因为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用外交手段避免了战争。孔子是反对战争的。去年到北京讲学时,曾有一个人站起来很激烈地问我,儒家观点是世界大同,那如何解释两岸尚未统一的问题?说实话,这问题是很难回答的,因为我不愿卷入当今台湾的政治斗争中去。我回答:“儒家学术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宝库,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的人都应该去学习它。而对于我们自己而言,中国正在崛起,而哪一个大国可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呢?”当时就是全场鼓掌啊。我就是这么认为,正如儒家所说的,人性向善,择善固己。所以我不愿意跟人争论。
简介
傅佩荣,1950 年生,祖籍上海。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台湾大学哲学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向欧洲人讲授《论语》两年。其“哲学与人生”课在台大开设17年来座无虚席,受教者上万人,被大学生社团推选为最佳通识课。自1990年以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讲座。
最近几年来,傅教授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为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他的著作目前有80多部,目前已出和即出的有《哲学与人生》、《孔子的生活智慧》、《心灵导师》、《论语解读》、《庄子解读》等,以及有声书系列:《孟子讲座》、《易经讲座》、《重建心灵》等。
傅佩荣与“国学热”
笔者在采访傅佩荣前听到有人如此评价这位半老头子:人们或许不太了解国学究竟在学些什么,但是一定都知道有个国学专家叫傅佩荣。他对台湾年轻人的影响可以称之为“开启心灵之窗”。
在采访中笔者还看到在大陆只有“超女”、“快男”等才会出现的场景:数十位“粉丝”围着傅佩荣起立振臂,齐声高呼“我们永远支持你”。据了解,这些人是傅佩荣的“铁杆拥蹙”,十年来不管“傅老师”走到哪,他们都紧紧相随。相较于“粉丝”的名号,他们更愿意称自己为“爱智团”,其中有白发老人,也有在读大学生,而我们所谓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在其中为数甚多。
在采访中傅佩荣一直坚持自己对孔子的解读是“正说”——易中天曾将自己的讲座称为“趣说”——我说的每一句话,作的每一个结论,都可以在《论语》中找到出处。
据笔者观察,傅佩荣的讲课,其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他能够信手拈来《论语》中某处不为人知之句,然后用讲故事的方式加以阐释,而这些表述往往能突破以往人们对孔子的传统看法。另外,他一改正襟危坐的“老夫子”形象,在交谈中富于攻击性:谈到得意处他习惯手往前一抓,然后用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对方,让提问者辩无可辩,心悦诚服。
如同易中天一样,人们在傅佩荣的讲课中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古人,而不是那个千年不变的老夫子。在他的故事中,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古代贤人也会遇到现在人的种种问题。很多上班族竟然会听着他的课寻找身边人物的原型,进行对号入座,分析研究,进而摸索出一整套人际交往、升迁腾达和揣测别人心思的应对策略。此外,出身哲学的他,也在台湾如火如荼的“生命教育”中提出一些建言,诸如苦难及生死等等重大的生命问题,都是“生命教育”必须予以响应的,观众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现实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忠告。从这里我们不难理解傅佩荣获得如此多拥蹙的原由。
这样的讲座一与电视媒体相结合,便能以最快速度在大众之中形成规模效应。笔者与傅佩荣先后交谈三次,发现其所讲有不少重复之处,而台湾“爱智团”十年跟随傅佩荣听其讲课,其中必定不乏重复之言,但这种“国学热”的规模效应一旦形成,其延续周期远非“快男”、“超女”所能比。
正如易中天所承认,他所做的仅仅是文化普及,反叛的是脱离大众的学术。而傅佩荣也说:让人们引发兴趣,才能起到传播效果。国学如此之热来源与“断层”与“乡愁”,人们忽然发现两千年前的东西并不像自己以前读时那么生涩、离当下的生活那么遥远。
也许时至今日,研究学术文化如何通过媒介而得到迅速普及,以及两者的结合与“学院派”所崇尚的严肃学术之间的血脉与冲突,可以成为传播学者一个新课题了吧!
访谈录:
得半部《论语》而治天下
记者:之前您是否同大陆电视台合作过?另外,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参加山东电视台的《新杏坛》?
傅:去年9月我曾在央视作了两集《易经》的试讲,后来因某种原因停了。可能是觉得《易经》比较迷信吧?(笑)目前央视正邀我去做《论语》,30集。另外去年上海电视台请我做了5集《易经》,现在在做《庄子》。而这次来山东,主要因为这里是儒家的故乡,我研究孔子太久太久了,有关论著都出了十多本。作为一个孔学者,不来一次孔子的家乡怎么行。
记者:北宋开国宰相赵普曾说“得半部《论语》而治天下”,您认为儒学真的好到可以治理社会吗?
傅:赵普这么说,是有其原因的,因为宋朝重视读书人。我举个例子:孔子曾在鲁国做司寇,就是管理治安的官员,后来又升至代理总理。他任职五年,鲁国大治,真正做到了路不拾遗,男女分途。齐国惧怕鲁国的强大,遂赠送80名美女120匹骏马给当时的鲁定公。鲁定公耽于此,在祭祀的时候,开始疏远孔子,由于孔子没有收到祭肉,他在55岁这年,辞职不干了。孔子曾使一个分崩离析的国家变得蒸蒸日上,所以我认为,如果给孔子一个机会,他一定可以把天下治理好。
记者:儒家的普世精神在操作层面真的有如此巨大的意义么?
傅:把儒家的精神放操作层面不是不可能。孔子自己可以做得那么好,却得不到国君的信任,他自己也觉得失败,只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大同只是理想,而儒家强调的是“修己而养百姓”,这一点尧舜都很难做到,而儒家是这么认为,即行善有利己的要求——不仅仅是利他。放到操作层面,儒家精神主要可以分为三点:内心感受要真诚,对方期待要沟通,社会规范要遵守。儒家认为,做到这三点,社会一定能安定下来,而其中,“内心感受要真诚”是儒家最为看重的。
儒家是替罪羔羊
记者:近代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都是把矛头指向儒家和孔子,你如何判读当时知识分子阶层对儒学普遍性的批判?
傅:儒家被批判,我列出两个原因。一是儒家成了替罪羊。百年积弱给国人带来的刺激与痛楚,让他们在精神上去寻找某种出气筒,很不幸,儒家在这时成为了替罪羔羊,人们要儒家来负全责。第二,两千年来儒家没有被真正理解过。我欣赏谭嗣同说的话:“中国两千年之政治,实为秦政;两千年之学,实为荀学”。也就是说秦始皇创建的国家与制度对中国两千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就是说,你所懂的孔子也许不是真正的孔子。
我打个比方:儒家的为官之道就是:以道事君,不可辄止。就是说,大臣用“道”为君主做事,如果不行,那就不做官——我说的“大臣”,是俯瞰天下的那种人,而不是“具臣”,那种人只是具体做事、领薪水而已——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其实不是儒家。另外,孟子说过,大人者,言不必行,行不必果,唯义所在。也就是说,只要合乎“道”,未必一定要守信。你看看,儒家是不是非常有批判性?
记者:如果请您用一句话来评价孔子,您会怎么说?
傅:一个人,如果没有富贵,你会怎么办?如果受了委曲,你会怎么办?所以我同意孟子的话:孔子,自生民以来所未有。也就是说,自人类社会以来,还没有人比得过孔子,即使古代圣君尧舜禹都不能跟他比。而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就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他只做了五年官,去世后其弟子却为其守丧整整三年,你看,如果孔子不是那样的人,他的弟子为什么这么尊重他呢?
记者:能再讲一讲孔子不为人知的故事么?
傅:比如,可能有很多人好奇,孔子平时以什么为生呢?很多人都猜,说孔子大概是靠“束脩”吧!在《论语》里面有这样的话,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翻译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你自己带着肉干来找我,我是没有不教(你)的。但这话听起来有点尴尬,好像是补习班老板的话。事实上我们也知道,他收的束脩并不是指的学费。我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呢?经过研究之后发现,“束脩”一词在当时指的是15岁。所以遵从古代一位学者的见解,孔子的话的意思是说15岁以上的人来找我,我是没有不教的。他这样说是因为他自己15岁立志求学,到处拜访老师教他,那他后来自己开始回馈社会。
那他到底是怎么生活呢?据我的研究,他后来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帮助别人办丧事。很多人说这好像是很奇怪的行业,但事实上古人最重视的就是丧礼。从一个人过世到埋进坟墓,要经过五十几道手续,很少有人能搞得清楚,这通通得请专家吧,孔子就是这样的专家。并且我再补充一点,《论语》里面的材料太丰富了。孔子有个习惯,他说:“沽酒,市脯,不食”,市面上买的酒,买的肉食他不吃,那你送肉干不就白送了吗?并且司马迁说,孔子有三千弟子,每个人送十束肉干,三万束肉干怎么吃呢?所以这些都足以说明孔子本身有正当的职业。
有乡愁,有断层,所以有“国学热”
记者:您认为儒学在如今有怎样的普世意义,比如在两岸问题上?作为中国人,应该如何去学孔子?
傅:孔子认为管仲是贤人,因为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用外交手段避免了战争。孔子是反对战争的。去年到北京讲学时,曾有一个人站起来很激烈地问我,儒家观点是世界大同,那如何解释两岸尚未统一的问题?说实话,这问题是很难回答的,因为我不愿卷入当今台湾的政治斗争中去。我回答:“儒家学术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宝库,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的人都应该去学习它。而对于我们自己而言,中国正在崛起,而哪一个大国可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呢?”当时就是全场鼓掌啊。我就是这么认为,正如儒家所说的,人性向善,择善固己。所以我不愿意跟人争论。
简介
傅佩荣,1950 年生,祖籍上海。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台湾大学哲学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向欧洲人讲授《论语》两年。其“哲学与人生”课在台大开设17年来座无虚席,受教者上万人,被大学生社团推选为最佳通识课。自1990年以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讲座。
最近几年来,傅教授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为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他的著作目前有80多部,目前已出和即出的有《哲学与人生》、《孔子的生活智慧》、《心灵导师》、《论语解读》、《庄子解读》等,以及有声书系列:《孟子讲座》、《易经讲座》、《重建心灵》等。
傅佩荣与“国学热”
笔者在采访傅佩荣前听到有人如此评价这位半老头子:人们或许不太了解国学究竟在学些什么,但是一定都知道有个国学专家叫傅佩荣。他对台湾年轻人的影响可以称之为“开启心灵之窗”。
在采访中笔者还看到在大陆只有“超女”、“快男”等才会出现的场景:数十位“粉丝”围着傅佩荣起立振臂,齐声高呼“我们永远支持你”。据了解,这些人是傅佩荣的“铁杆拥蹙”,十年来不管“傅老师”走到哪,他们都紧紧相随。相较于“粉丝”的名号,他们更愿意称自己为“爱智团”,其中有白发老人,也有在读大学生,而我们所谓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在其中为数甚多。
在采访中傅佩荣一直坚持自己对孔子的解读是“正说”——易中天曾将自己的讲座称为“趣说”——我说的每一句话,作的每一个结论,都可以在《论语》中找到出处。
据笔者观察,傅佩荣的讲课,其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他能够信手拈来《论语》中某处不为人知之句,然后用讲故事的方式加以阐释,而这些表述往往能突破以往人们对孔子的传统看法。另外,他一改正襟危坐的“老夫子”形象,在交谈中富于攻击性:谈到得意处他习惯手往前一抓,然后用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对方,让提问者辩无可辩,心悦诚服。
如同易中天一样,人们在傅佩荣的讲课中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古人,而不是那个千年不变的老夫子。在他的故事中,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古代贤人也会遇到现在人的种种问题。很多上班族竟然会听着他的课寻找身边人物的原型,进行对号入座,分析研究,进而摸索出一整套人际交往、升迁腾达和揣测别人心思的应对策略。此外,出身哲学的他,也在台湾如火如荼的“生命教育”中提出一些建言,诸如苦难及生死等等重大的生命问题,都是“生命教育”必须予以响应的,观众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现实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忠告。从这里我们不难理解傅佩荣获得如此多拥蹙的原由。
这样的讲座一与电视媒体相结合,便能以最快速度在大众之中形成规模效应。笔者与傅佩荣先后交谈三次,发现其所讲有不少重复之处,而台湾“爱智团”十年跟随傅佩荣听其讲课,其中必定不乏重复之言,但这种“国学热”的规模效应一旦形成,其延续周期远非“快男”、“超女”所能比。
正如易中天所承认,他所做的仅仅是文化普及,反叛的是脱离大众的学术。而傅佩荣也说:让人们引发兴趣,才能起到传播效果。国学如此之热来源与“断层”与“乡愁”,人们忽然发现两千年前的东西并不像自己以前读时那么生涩、离当下的生活那么遥远。
也许时至今日,研究学术文化如何通过媒介而得到迅速普及,以及两者的结合与“学院派”所崇尚的严肃学术之间的血脉与冲突,可以成为传播学者一个新课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