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随着职教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下降,本文通过阐述培养他们的听课能力、读书能力、做题能力、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这六个方面来讲解怎样教会职教学生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学 思考 认知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156-02
我们做教师的没有人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理不懂的,可许多中小学的教师为了高的升学率,不遗余力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想方设法地提高学习成绩,把目光紧紧地盯在学生的名次和班级名次上,把学生引入到茫茫的应试题海中,而忽视至少是很少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古人早就告诫过我们“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让学生获得很好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更为重要。学生一旦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学习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会“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学习能力就是学生渡过知识江河之“舟楫”,他们就能横渡知识的江河。学习能力就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他们就可在知识的宝库里漫游。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他们在工作中还要再学习,不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显然是不行的。中国人为什么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那样快?就是超强的学习能力在起作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国家提出了“工匠精神”的宏伟战略目标。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就是各行各业要有技艺精湛的名师巧匠支撑,要创新,在品牌中铸入民族之魂。我们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就是国家明天的名师,名匠,他们今天的学习能力必然会影响到工作之后的技术能力。可见,学习能力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小学、中学、职业学校和大学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各有其特点。那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怎样培养呢?
一、培养他们的听课能力
学生在学生阶段获取的知识大多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听课能力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的程度。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能力会影响到学生。我在讲一个公式时,这个公式包含13个参数。我对学生说,这些参数中有3个不好处理,其余的你们自己都可以选择。我现在就领你们来看看这3个参数怎样查表和查图,学生一下子注意力集中了,你会明显的感到他们心里的劲头。我讲参数的意义,讲参数在查图、查表应注意的细节。这样讲课,教师从容、洒脱,学生也听得清楚、轻松,避免了教师和学生课堂上都忙着翻图表,书声哗哗响,课堂闹哄哄的乱像。
教师讲课除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趣味性等因素,讲清本次课的内容外还要重视进行课后的归纳总结,这样可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去“粗”取“精”,轻“次”重“主”的学习,对加强记忆也有益处。教师一次课,归纳起来就是讲一个或几个问题,因此,教师只需要让学生弄明白、记住几个重要概念和结论就行了。教师讲完一次课要归纳总结,讲完一个章节要归纳总结,講完一门课在总复习时也要归纳总结,最好列出一个表或画出一个图来,廓清课本内容的“脉络”。教师这样地去讲课,久而久之,就能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能够把书本由“厚”变“薄”。在学生时,我学《材料力学》这门课几次课后,一天老师问我们,《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的分水岭是什么?我们一下子眼睛瞪得好大,这个分水岭到底是什么呀?老师一语点着,《理论力学》是把受力物体视为不变形体,是研究外力的,而《材料力学》是把受力物体视为变形体,研究变形和受力间的关系。老师高屋建瓴,我们如醍醐灌顶。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超前思维。超前思维,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总是走在教师的前面,在教师讲解这一步时,学生就要推想下一步该怎么做。这样学生听课就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求知欲和听课兴趣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学生运用已知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二、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好多学生读书有个不好的习惯,读书时不是字斟句酌地细嚼慢咽,而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结果常常是越看越看不懂,越看越觉得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读得太快,太粗,浅尝辄止,欲速而不达。我们吃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细嚼慢咽,这样才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胃肠也不容易出问题。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把这个道理讲给学生,要他们在读书时切记不要图快,逐字逐句地去读。读懂第一句再去读第二句,并要注意琢磨句间的联系。读完一段,想一想,再去读下一段。尤其是概念定律,一定要逐字逐句细细推敲。因为概念、定律中的每句话都很严谨,每一个字和词都在揭示事物的本质,若读书的过程中马虎,就会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或错误。这样去读书学生才不会觉得书难读、难懂,收获自然会多一些。读书很苦,很累,让人头疼的感觉就不会再有了,他们觉得读书是件轻松快乐的事,变得爱读书,从而自觉地去读书学习。课本语言有三种语言,汉字语言、数学语言和图示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深对一些重点字、词的理解,以利于真正明白书中一句话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读懂一个数学表达式,让学生在读懂的过程中认识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和鲜明性。引导学生边看文字边看图,看了图再看文字,文图并读,认识图示语言的作用和表达上的直观,形象,简约的特点。若有的图是表达动态内容的,就要学生在看图时,让图“动”起来,才有助于课本内容的理解,真正起到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示范作用。我在学《机电一体化》这门课的时候,我的老师一天对我们说,下个章节要用到傅立叶级数,我们的同学哄地一下叫开了。老师说不要紧,到时候我给你们补补就好了。结果,学完了那一章,我们感觉才真正学懂了傅立叶级数,发现了傅立叶级数在处理电信号上还有这样的作用,从而认识到了数学在科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要教学生重视读书标记,教会做标记的方法。标记做好了,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有着重要作用,也便于以后的复习或查阅。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读自己的书,就是因为自己的书多次翻阅,在书上做过自己熟识的标记,使书有了“灵性”,读起来便觉得顺手、亲切。做标记,一定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要认真、负责,哪些地方应该画“_____”号,哪些地方应该画“■”号,哪些地方应画“◆”号和“·”着重号,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斟酌再三再去下笔,切记不可胡涂乱画。否则,尽管做了标记,也不会对学习产生多少帮助。 三、培养学生做题的能力
学生做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消化、吸收过程,也是对他们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的检验。做题能力包括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三个方面。做题前要学生反复读题,明确题目中告诉了哪些东西,要求回答或求解什么问题。学生可以不抄题,但必须写出已知条件和要求解的问题,让“埋”在题目中的问题明显暴露出来,有利于分析求解。在做题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课堂上的例题讲解十分重要,教师若能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巧设悬念,诱发动机、循思设问、引导探索,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由已知条件抵达求解结果的彼岸,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证的欲望和勤于思考的积极性。在求解过程中,许多学生只是求解步骤的罗列、堆砌,满足于得出答案。同一道题,看似都做完了,答案也对,但从做题的具体过程中不难发现做题能力差异悬殊。我曾遇到一位学生,他在做题时不仅善于恰当地运用“依”、“由”、“且”、“得”、“故”这些表现逻辑关系的关联词,又步骤简洁,书写规范流畅,从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这位学生做题思路的敏捷和清晰,真正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在运算能力方面,学生在写乘除混合运算式时,不是先把诸如150000改写为 进行数字处理,而是忙于按计算器,浪费时间,容易出错。我在做例题时,对需要进行单位换算、数字处理的数字有意识地用红颜色粉笔写出来,引起学生注意。单位一致了,数字也变得简约,运算起来十分轻松、方便。有针对性的例题示范教学,就是教师把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让学生从中得体会,尝甜头,这样教师的做题方法和能力就会自然的转化给学生,变为他们自己的一种习惯,一种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经常听到有的教师抱怨说:“教材内容太多,学时太少,课堂上紧赶慢赶也讲不完。”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使教學的学时不断减少,这是个现实问题。讲授不得法,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若是凡是课本上的内容不分主次轻重的讲下去,那是很不妥当的。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在教学生时,你告诉他东方,却不能由此推想而知道西、北、南另外三方的人,我就不再教他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一直为我们的同仁所重视,心里清楚,但在实际讲授时有不少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把“东、西、南、北”四方都讲了,使学生无三可反,这样怎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把教材内容划分出精讲、粗讲和不讲(留给学生自学)三部分。精讲,力求把重点、难点讲清楚,并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对教材中有关叙述性而又不难理解的内容,诸如方法分类、应用实例等等,学生可以看得懂,教师就没必要在课堂上详细讲述,大胆地交给学生自学,教师可出几道思考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去看书,去思考。下次课再提问,检查他们自学的效果。对学生自学中没完全弄清楚的问题教师再讲,必要时指导他们讨论,最后再作总结。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懒惰”了,学生就会勤快。
五、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倡导的一种学习方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顾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迷惑,若只是空想而不去钻研就会使人倦怠。思考,是把书本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知识的桥梁。知识只有思考透了,真正理解了才不觉得繁难、庞杂,而变得简单。只有自己融会贯通的知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死记硬背的东西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我们常说一句话,“一层窗户纸捅破了!”我们读书就是捅窗户纸的过程。我们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开始人和问题好像隔着层纸,朦朦胧胧的,怎么也看不清楚。我们每思考一次就仿佛手蘸着水抹窗户纸一次,抹一次,窗户纸就薄一次,看得就清楚一点,抹的次数多了,这层纸破了。我们惊呼,“原来是这样的!这样简单!”你看到的也许会对你原来理解或想像的是肯定,也许是颠覆。瓦特看到水开壶盖啪啪响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要把这些道理讲给学生,引导和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善于比较,善于思考,会思考。教学中,我常课后除了布置作业,还要留思考题,让学生在领悟中追根求源,探索知识最本质的东西,不断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讲联轴器、轴承支座、泵、压缩机和各种化工设备的结构时,索性就把学生带到实验、实习场地去,在那里面对实物讲,教师既省时省力学生又看得直观、真切,容易看得明白。讲单级单吸离心泵,我先让学生看泵的结构,弄清什么是单级单吸,再让学生看泵的吸口和排口的大小,让学生摸泵壳内流体通道,然后,我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排口的直径比吸口的直径小?2、为什么流体通道从吸口到排口越来越小?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最后我再讲解。讲塔设备的结构,我让学生看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这几种塔的塔盘结构,比较结构特点。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它们各自的结构特点差异很大,但传质、传热有什么共同特点呢?我让学生翻到书中讲各种塔设备工作原理部分找出关键的一句话,要学生画出来,并在“鼓泡”两个字下画出重点符号。弄清设备的结构很重要,学生弄清楚了结构,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适用的场合就很轻松。讲管路连接,面对一张复杂的管路图,学生一开始就傻眼了,觉得很难,无从下手。我对学生说,任何复杂的东西都是若干的简单元素的叠加组合。我让学生先按图用一个弯头连接两根管子,各种走向的反复练习。再让他们画出管路图,完成由管路画出管路图的转化。学生掌握了这些,玩熟了,有了基础,也有了信心,我像让学生练习弯头连接那样让学生再用三通连接三根管子,学生很轻松的就完成了,稍讲了阀门连接的方法,让学生分组按图连接管路。我检查后发现完成得很好,再让学生单独完成。这次课,学生真正掌握了按图连接管路,他们有了成就感,快乐的情绪满满。
“名师出高徒”,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只是重视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智慧,让学生灵性。这个智慧就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方法传授往往很容易,一教就会。能力的培养就不那样简单了,需要时间,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我们作教师的,每一个都重视,像“跑接力”那样,这个努力了,下一个也要努力,坚持做下去,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艰巨而卓绝的任务。这样,我们才是教学的真正带头人,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领路人,一盏明灯,一只火把,教师这个称号才会散射出绚烂的光华。不然,我们离高师、贤师的距离就会越远、越大,就会惹来“懒和尚撞钟”之嫌,落下平庸无能的骂名来!
参考文献:
[1]刘金山,浅析培养职教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2011,(1).
[2]张桂香,谈谈如何激发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
【关键词】自学 思考 认知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156-02
我们做教师的没有人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理不懂的,可许多中小学的教师为了高的升学率,不遗余力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想方设法地提高学习成绩,把目光紧紧地盯在学生的名次和班级名次上,把学生引入到茫茫的应试题海中,而忽视至少是很少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古人早就告诫过我们“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让学生获得很好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更为重要。学生一旦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学习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会“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学习能力就是学生渡过知识江河之“舟楫”,他们就能横渡知识的江河。学习能力就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他们就可在知识的宝库里漫游。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他们在工作中还要再学习,不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显然是不行的。中国人为什么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那样快?就是超强的学习能力在起作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国家提出了“工匠精神”的宏伟战略目标。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就是各行各业要有技艺精湛的名师巧匠支撑,要创新,在品牌中铸入民族之魂。我们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就是国家明天的名师,名匠,他们今天的学习能力必然会影响到工作之后的技术能力。可见,学习能力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小学、中学、职业学校和大学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各有其特点。那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怎样培养呢?
一、培养他们的听课能力
学生在学生阶段获取的知识大多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听课能力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的程度。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能力会影响到学生。我在讲一个公式时,这个公式包含13个参数。我对学生说,这些参数中有3个不好处理,其余的你们自己都可以选择。我现在就领你们来看看这3个参数怎样查表和查图,学生一下子注意力集中了,你会明显的感到他们心里的劲头。我讲参数的意义,讲参数在查图、查表应注意的细节。这样讲课,教师从容、洒脱,学生也听得清楚、轻松,避免了教师和学生课堂上都忙着翻图表,书声哗哗响,课堂闹哄哄的乱像。
教师讲课除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趣味性等因素,讲清本次课的内容外还要重视进行课后的归纳总结,这样可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去“粗”取“精”,轻“次”重“主”的学习,对加强记忆也有益处。教师一次课,归纳起来就是讲一个或几个问题,因此,教师只需要让学生弄明白、记住几个重要概念和结论就行了。教师讲完一次课要归纳总结,讲完一个章节要归纳总结,講完一门课在总复习时也要归纳总结,最好列出一个表或画出一个图来,廓清课本内容的“脉络”。教师这样地去讲课,久而久之,就能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能够把书本由“厚”变“薄”。在学生时,我学《材料力学》这门课几次课后,一天老师问我们,《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的分水岭是什么?我们一下子眼睛瞪得好大,这个分水岭到底是什么呀?老师一语点着,《理论力学》是把受力物体视为不变形体,是研究外力的,而《材料力学》是把受力物体视为变形体,研究变形和受力间的关系。老师高屋建瓴,我们如醍醐灌顶。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超前思维。超前思维,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总是走在教师的前面,在教师讲解这一步时,学生就要推想下一步该怎么做。这样学生听课就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求知欲和听课兴趣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学生运用已知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二、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好多学生读书有个不好的习惯,读书时不是字斟句酌地细嚼慢咽,而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结果常常是越看越看不懂,越看越觉得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读得太快,太粗,浅尝辄止,欲速而不达。我们吃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细嚼慢咽,这样才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胃肠也不容易出问题。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把这个道理讲给学生,要他们在读书时切记不要图快,逐字逐句地去读。读懂第一句再去读第二句,并要注意琢磨句间的联系。读完一段,想一想,再去读下一段。尤其是概念定律,一定要逐字逐句细细推敲。因为概念、定律中的每句话都很严谨,每一个字和词都在揭示事物的本质,若读书的过程中马虎,就会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或错误。这样去读书学生才不会觉得书难读、难懂,收获自然会多一些。读书很苦,很累,让人头疼的感觉就不会再有了,他们觉得读书是件轻松快乐的事,变得爱读书,从而自觉地去读书学习。课本语言有三种语言,汉字语言、数学语言和图示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深对一些重点字、词的理解,以利于真正明白书中一句话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读懂一个数学表达式,让学生在读懂的过程中认识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和鲜明性。引导学生边看文字边看图,看了图再看文字,文图并读,认识图示语言的作用和表达上的直观,形象,简约的特点。若有的图是表达动态内容的,就要学生在看图时,让图“动”起来,才有助于课本内容的理解,真正起到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示范作用。我在学《机电一体化》这门课的时候,我的老师一天对我们说,下个章节要用到傅立叶级数,我们的同学哄地一下叫开了。老师说不要紧,到时候我给你们补补就好了。结果,学完了那一章,我们感觉才真正学懂了傅立叶级数,发现了傅立叶级数在处理电信号上还有这样的作用,从而认识到了数学在科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要教学生重视读书标记,教会做标记的方法。标记做好了,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有着重要作用,也便于以后的复习或查阅。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读自己的书,就是因为自己的书多次翻阅,在书上做过自己熟识的标记,使书有了“灵性”,读起来便觉得顺手、亲切。做标记,一定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要认真、负责,哪些地方应该画“_____”号,哪些地方应该画“■”号,哪些地方应画“◆”号和“·”着重号,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斟酌再三再去下笔,切记不可胡涂乱画。否则,尽管做了标记,也不会对学习产生多少帮助。 三、培养学生做题的能力
学生做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消化、吸收过程,也是对他们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的检验。做题能力包括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三个方面。做题前要学生反复读题,明确题目中告诉了哪些东西,要求回答或求解什么问题。学生可以不抄题,但必须写出已知条件和要求解的问题,让“埋”在题目中的问题明显暴露出来,有利于分析求解。在做题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课堂上的例题讲解十分重要,教师若能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巧设悬念,诱发动机、循思设问、引导探索,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由已知条件抵达求解结果的彼岸,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证的欲望和勤于思考的积极性。在求解过程中,许多学生只是求解步骤的罗列、堆砌,满足于得出答案。同一道题,看似都做完了,答案也对,但从做题的具体过程中不难发现做题能力差异悬殊。我曾遇到一位学生,他在做题时不仅善于恰当地运用“依”、“由”、“且”、“得”、“故”这些表现逻辑关系的关联词,又步骤简洁,书写规范流畅,从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这位学生做题思路的敏捷和清晰,真正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在运算能力方面,学生在写乘除混合运算式时,不是先把诸如150000改写为 进行数字处理,而是忙于按计算器,浪费时间,容易出错。我在做例题时,对需要进行单位换算、数字处理的数字有意识地用红颜色粉笔写出来,引起学生注意。单位一致了,数字也变得简约,运算起来十分轻松、方便。有针对性的例题示范教学,就是教师把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让学生从中得体会,尝甜头,这样教师的做题方法和能力就会自然的转化给学生,变为他们自己的一种习惯,一种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经常听到有的教师抱怨说:“教材内容太多,学时太少,课堂上紧赶慢赶也讲不完。”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使教學的学时不断减少,这是个现实问题。讲授不得法,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若是凡是课本上的内容不分主次轻重的讲下去,那是很不妥当的。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在教学生时,你告诉他东方,却不能由此推想而知道西、北、南另外三方的人,我就不再教他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一直为我们的同仁所重视,心里清楚,但在实际讲授时有不少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把“东、西、南、北”四方都讲了,使学生无三可反,这样怎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把教材内容划分出精讲、粗讲和不讲(留给学生自学)三部分。精讲,力求把重点、难点讲清楚,并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对教材中有关叙述性而又不难理解的内容,诸如方法分类、应用实例等等,学生可以看得懂,教师就没必要在课堂上详细讲述,大胆地交给学生自学,教师可出几道思考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去看书,去思考。下次课再提问,检查他们自学的效果。对学生自学中没完全弄清楚的问题教师再讲,必要时指导他们讨论,最后再作总结。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懒惰”了,学生就会勤快。
五、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倡导的一种学习方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顾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迷惑,若只是空想而不去钻研就会使人倦怠。思考,是把书本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知识的桥梁。知识只有思考透了,真正理解了才不觉得繁难、庞杂,而变得简单。只有自己融会贯通的知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死记硬背的东西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我们常说一句话,“一层窗户纸捅破了!”我们读书就是捅窗户纸的过程。我们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开始人和问题好像隔着层纸,朦朦胧胧的,怎么也看不清楚。我们每思考一次就仿佛手蘸着水抹窗户纸一次,抹一次,窗户纸就薄一次,看得就清楚一点,抹的次数多了,这层纸破了。我们惊呼,“原来是这样的!这样简单!”你看到的也许会对你原来理解或想像的是肯定,也许是颠覆。瓦特看到水开壶盖啪啪响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要把这些道理讲给学生,引导和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善于比较,善于思考,会思考。教学中,我常课后除了布置作业,还要留思考题,让学生在领悟中追根求源,探索知识最本质的东西,不断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讲联轴器、轴承支座、泵、压缩机和各种化工设备的结构时,索性就把学生带到实验、实习场地去,在那里面对实物讲,教师既省时省力学生又看得直观、真切,容易看得明白。讲单级单吸离心泵,我先让学生看泵的结构,弄清什么是单级单吸,再让学生看泵的吸口和排口的大小,让学生摸泵壳内流体通道,然后,我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排口的直径比吸口的直径小?2、为什么流体通道从吸口到排口越来越小?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最后我再讲解。讲塔设备的结构,我让学生看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这几种塔的塔盘结构,比较结构特点。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它们各自的结构特点差异很大,但传质、传热有什么共同特点呢?我让学生翻到书中讲各种塔设备工作原理部分找出关键的一句话,要学生画出来,并在“鼓泡”两个字下画出重点符号。弄清设备的结构很重要,学生弄清楚了结构,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适用的场合就很轻松。讲管路连接,面对一张复杂的管路图,学生一开始就傻眼了,觉得很难,无从下手。我对学生说,任何复杂的东西都是若干的简单元素的叠加组合。我让学生先按图用一个弯头连接两根管子,各种走向的反复练习。再让他们画出管路图,完成由管路画出管路图的转化。学生掌握了这些,玩熟了,有了基础,也有了信心,我像让学生练习弯头连接那样让学生再用三通连接三根管子,学生很轻松的就完成了,稍讲了阀门连接的方法,让学生分组按图连接管路。我检查后发现完成得很好,再让学生单独完成。这次课,学生真正掌握了按图连接管路,他们有了成就感,快乐的情绪满满。
“名师出高徒”,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只是重视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智慧,让学生灵性。这个智慧就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方法传授往往很容易,一教就会。能力的培养就不那样简单了,需要时间,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我们作教师的,每一个都重视,像“跑接力”那样,这个努力了,下一个也要努力,坚持做下去,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艰巨而卓绝的任务。这样,我们才是教学的真正带头人,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领路人,一盏明灯,一只火把,教师这个称号才会散射出绚烂的光华。不然,我们离高师、贤师的距离就会越远、越大,就会惹来“懒和尚撞钟”之嫌,落下平庸无能的骂名来!
参考文献:
[1]刘金山,浅析培养职教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2011,(1).
[2]张桂香,谈谈如何激发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