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高中阶段学习的重难点科目,化学学科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正逐步向着综合化、趣味化、生活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此时,如何创新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思路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准确结合就成了化学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从初中到高中,化学学科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高一的学生来说,中学阶段一年的基础性学习无法满足内容更加丰富、实践性与生活性更强的高中阶段课程,这也导致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度偏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到位请情况发生。与此同时,高中化学教学也是以课堂为为主要渠道,以课本为主要内容来源的传统授课模式,这一形式忽视了化学实验的操作性与学生的探索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基础知识较为庞杂的化学学科成为了“理科中的文科。”
从课程安排上看,化学学科的课时略少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科课程,每周课时安排大概在六节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但相对稀疏的课程不利于化学课堂教学的连续性与知识的集中性学习。另外,虽然教材内容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授课过程缺乏创新意识,多以照搬课本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很难吸引学生的听课热情。从授课形式上看,课堂活动少、学生之间互动不足的现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模式削弱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一)优化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各种授课方式围绕的中心。想改变原有的授课模式,就必须率先完成教材内容的优化,通过化学教学内容的创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内容的安排上看,教材编写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托,结合社会科技的发展进程及时调整相关内容。这种情况下,高中化学课程就必须改变知识点晦涩枯燥的现状,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信息技术等内容结合起来,赋予课程更大的实用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在初高中的衔接时期能更快的适应化学知识点的难度变化。
此外,对教材内容的优化还表现在实验内容与反思内容的增加上。传统教材中,相关知识点中涉及的化学实验经常被一笔带过,这使得学生无法深入了解这一反应发生的原理,也无法再解答相关问题时形成正确而完整的思路,同时,以文字和公式为主的化学教材也缺少吸引学生的内容,导致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不高。内容优化后,实验成为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引入、知识点讲解、课后复习等部分,学生都能看到相关实验的图示详解,这使化学学习更加直观生动,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二)转变课堂教学理念
转变课堂教学理念,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学课堂是教学模式创新情况下教师力求达成的一个目标。课堂教学以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点为目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则强调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分析思考能力,以此实现理论知识与动手实验能力的同步发展。因此,必须将教学理念从培养知识性人才向培养知识与能力均衡型人才上发展,让学生完成从知识者向能力者职能方向的转变。
此时,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在化学课堂中发挥的作用,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使之在自己的引导下探索出正确、高效的学习道路,并养成主动学习的课堂主体意识。可以说,教学理念的转变实际上是教学态度的一种转变。它放大了化学学科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使之成为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锻炼的平台。
(三)创新教学方式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并非是对传统授课方法的一味否定,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增强高中化学课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首先,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学习金属活动顺序表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各种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情况。如金属钠,在遇水时就会出现旋转、放热等现象,而铜、铁等金属就不会出现类似情况。通过对比不同金属遇水时的反应情况,交代不同金属的活跃程度,从而为后续学习的置换反应打好基础。高中化学课堂上的情景构设通常以化学实验为引,通过新奇的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实验现象与结果入手,深入分析各种物质的化学属性。这一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学习积极性也会更高。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实现。从能力培养方面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整体性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阅读教材、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意味着课堂进度的调整与授课模式的转变。面对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逐步放手,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在讨论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而实现授课方式的整体性变化。
三、结束语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善原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要逐步克服高一学生对化学的陌生和恐惧心理,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入手,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技能,并构建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可以说,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正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分析思维养成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丰富授课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化学学习的兴趣才能最终实现化学课程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万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模式构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2]吴长寿.如何让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充满信心[J].才智.2010(18)
[3]黄云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4):82-83.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从初中到高中,化学学科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高一的学生来说,中学阶段一年的基础性学习无法满足内容更加丰富、实践性与生活性更强的高中阶段课程,这也导致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度偏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到位请情况发生。与此同时,高中化学教学也是以课堂为为主要渠道,以课本为主要内容来源的传统授课模式,这一形式忽视了化学实验的操作性与学生的探索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基础知识较为庞杂的化学学科成为了“理科中的文科。”
从课程安排上看,化学学科的课时略少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科课程,每周课时安排大概在六节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但相对稀疏的课程不利于化学课堂教学的连续性与知识的集中性学习。另外,虽然教材内容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授课过程缺乏创新意识,多以照搬课本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很难吸引学生的听课热情。从授课形式上看,课堂活动少、学生之间互动不足的现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模式削弱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一)优化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各种授课方式围绕的中心。想改变原有的授课模式,就必须率先完成教材内容的优化,通过化学教学内容的创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内容的安排上看,教材编写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托,结合社会科技的发展进程及时调整相关内容。这种情况下,高中化学课程就必须改变知识点晦涩枯燥的现状,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信息技术等内容结合起来,赋予课程更大的实用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在初高中的衔接时期能更快的适应化学知识点的难度变化。
此外,对教材内容的优化还表现在实验内容与反思内容的增加上。传统教材中,相关知识点中涉及的化学实验经常被一笔带过,这使得学生无法深入了解这一反应发生的原理,也无法再解答相关问题时形成正确而完整的思路,同时,以文字和公式为主的化学教材也缺少吸引学生的内容,导致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不高。内容优化后,实验成为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引入、知识点讲解、课后复习等部分,学生都能看到相关实验的图示详解,这使化学学习更加直观生动,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二)转变课堂教学理念
转变课堂教学理念,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学课堂是教学模式创新情况下教师力求达成的一个目标。课堂教学以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点为目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则强调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分析思考能力,以此实现理论知识与动手实验能力的同步发展。因此,必须将教学理念从培养知识性人才向培养知识与能力均衡型人才上发展,让学生完成从知识者向能力者职能方向的转变。
此时,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在化学课堂中发挥的作用,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使之在自己的引导下探索出正确、高效的学习道路,并养成主动学习的课堂主体意识。可以说,教学理念的转变实际上是教学态度的一种转变。它放大了化学学科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使之成为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锻炼的平台。
(三)创新教学方式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并非是对传统授课方法的一味否定,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增强高中化学课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首先,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学习金属活动顺序表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各种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情况。如金属钠,在遇水时就会出现旋转、放热等现象,而铜、铁等金属就不会出现类似情况。通过对比不同金属遇水时的反应情况,交代不同金属的活跃程度,从而为后续学习的置换反应打好基础。高中化学课堂上的情景构设通常以化学实验为引,通过新奇的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实验现象与结果入手,深入分析各种物质的化学属性。这一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学习积极性也会更高。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实现。从能力培养方面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整体性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阅读教材、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意味着课堂进度的调整与授课模式的转变。面对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逐步放手,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在讨论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而实现授课方式的整体性变化。
三、结束语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善原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要逐步克服高一学生对化学的陌生和恐惧心理,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入手,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技能,并构建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可以说,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正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分析思维养成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丰富授课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化学学习的兴趣才能最终实现化学课程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万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模式构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2]吴长寿.如何让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充满信心[J].才智.2010(18)
[3]黄云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