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鼻内窥镜下电凝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鼻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鼻腔填塞组)30例和观察组(鼻内窥镜下电凝组)3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对于出血的控制效果和不适感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于出血的控制效果和不适感程度评估结果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窥镜下电凝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对于出血的控制较好,且造成的不适感也相对较轻。
[关键词] 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应用价值
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较为重要,患者对于出血的控制需求极高,而临床中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及鼻腔填塞治疗均是常用方法,临床关于治疗效果的研究也较多[1],但是众多研究结果的差异则提示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极为必要。本文中我们即就鼻内窥镜下电凝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并与鼻腔填塞组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现将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鼻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鼻腔填塞组)30例和观察组(鼻内窥镜下电凝组)30例。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2.0±5.9)岁,出血部位:鼻中隔后段15例,中鼻道10例,其他5例。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2.2±5.8)岁,出血部位:鼻中隔后段15例,中鼻道10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统计数据比较,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鼻腔填塞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鼻腔前中部出血,以前鼻孔填塞治疗,对于鼻腔后部出血行后鼻孔填塞治疗。观察组则遵照常规的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步骤进行干预,患者于仰卧位下接受治疗,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后在鼻内窥镜辅助下寻找出血点,并将出血点以电凝的方式进行处理止血,注意此过程的电凝情况。然后将两组患者对于出血的控制效果和不适感程度进行比较。然后将两组患者对于出血的控制效果和不适感程度进行比较。
1.3评价标准
①出血控制效果评估:患者出血得到有效控制,未再复发,且鼻黏膜恢复较好为痊愈,患者出血得到有效控制,鼻黏膜恢复较好,偶见少量出血为有效,未达到有效的标准即为无效[2]。总有效为前两项之和。②不适感程度根据视觉模拟评估标准进行评估,由患者从0~10分中选取最能代表根据自身感觉的分值,其中0~3分表示轻度不适,4~6分为中度不适,7~10分则为重度不适[3]。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4.0,其中的除年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外,文中的其他统计所得数据均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处理,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痊愈24例,痊愈率为80.00%,有效3例,有效率为10.00%,无效3例,无效率为10.00%,总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治疗后痊愈29例,痊愈率为96.67%,有效1例,有效率为3.33%,无效0例,无效率为0.00%,总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10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2.2两组患者的不适感程度比较
对照组中轻度不适者10例,占33.33%,中度不适者18例,占60%,重度不适者2例,占6.67%;观察组中轻度不适者28例,占93.33%,中度不适者2例,占6.67%,重度不适者0例,占0.00%。观察组中轻度不适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顽固性鼻出血的出血控制需求极为迫切,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研究较多,对于鼻腔填塞及鼻内窥镜下电凝的研究均较多,尤其是鼻内窥镜下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尤其多,但是对于两类方法的比较性研究及单项研究的结果差异均较为明显,故认为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的价值较高 [4]。综上所述,我們认为鼻内窥镜下电凝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对于出血的控制较好,且造成的不适感也相对较轻。
参考文献
[1] 李雪萍,王兰,洪小平.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在顽固性鼻出血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 河北医学,2013,19(3):349-352.
[2] 李元庆.鼻内镜下微创止血方法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11(29):166-167.
[3] Gottumukkala R,Kadkhodayan Y,Moran CJ,et al.Impact of vessel choice on outcomes of polyvinyl alcohol embolization for intractable idiopathic epistaxis[J]. J Vasc Interv Radiol,2013,24(2):234-239.
[4] 王永生.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4):136-137,139.
[关键词] 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应用价值
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较为重要,患者对于出血的控制需求极高,而临床中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及鼻腔填塞治疗均是常用方法,临床关于治疗效果的研究也较多[1],但是众多研究结果的差异则提示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极为必要。本文中我们即就鼻内窥镜下电凝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并与鼻腔填塞组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现将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鼻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鼻腔填塞组)30例和观察组(鼻内窥镜下电凝组)30例。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2.0±5.9)岁,出血部位:鼻中隔后段15例,中鼻道10例,其他5例。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2.2±5.8)岁,出血部位:鼻中隔后段15例,中鼻道10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统计数据比较,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鼻腔填塞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鼻腔前中部出血,以前鼻孔填塞治疗,对于鼻腔后部出血行后鼻孔填塞治疗。观察组则遵照常规的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步骤进行干预,患者于仰卧位下接受治疗,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后在鼻内窥镜辅助下寻找出血点,并将出血点以电凝的方式进行处理止血,注意此过程的电凝情况。然后将两组患者对于出血的控制效果和不适感程度进行比较。然后将两组患者对于出血的控制效果和不适感程度进行比较。
1.3评价标准
①出血控制效果评估:患者出血得到有效控制,未再复发,且鼻黏膜恢复较好为痊愈,患者出血得到有效控制,鼻黏膜恢复较好,偶见少量出血为有效,未达到有效的标准即为无效[2]。总有效为前两项之和。②不适感程度根据视觉模拟评估标准进行评估,由患者从0~10分中选取最能代表根据自身感觉的分值,其中0~3分表示轻度不适,4~6分为中度不适,7~10分则为重度不适[3]。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4.0,其中的除年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外,文中的其他统计所得数据均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处理,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痊愈24例,痊愈率为80.00%,有效3例,有效率为10.00%,无效3例,无效率为10.00%,总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治疗后痊愈29例,痊愈率为96.67%,有效1例,有效率为3.33%,无效0例,无效率为0.00%,总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10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2.2两组患者的不适感程度比较
对照组中轻度不适者10例,占33.33%,中度不适者18例,占60%,重度不适者2例,占6.67%;观察组中轻度不适者28例,占93.33%,中度不适者2例,占6.67%,重度不适者0例,占0.00%。观察组中轻度不适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顽固性鼻出血的出血控制需求极为迫切,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研究较多,对于鼻腔填塞及鼻内窥镜下电凝的研究均较多,尤其是鼻内窥镜下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尤其多,但是对于两类方法的比较性研究及单项研究的结果差异均较为明显,故认为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的价值较高 [4]。综上所述,我們认为鼻内窥镜下电凝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对于出血的控制较好,且造成的不适感也相对较轻。
参考文献
[1] 李雪萍,王兰,洪小平.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在顽固性鼻出血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 河北医学,2013,19(3):349-352.
[2] 李元庆.鼻内镜下微创止血方法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11(29):166-167.
[3] Gottumukkala R,Kadkhodayan Y,Moran CJ,et al.Impact of vessel choice on outcomes of polyvinyl alcohol embolization for intractable idiopathic epistaxis[J]. J Vasc Interv Radiol,2013,24(2):234-239.
[4] 王永生.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4):136-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