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教育发展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抓手,也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教育是关键,乡村民族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在少数民族地区办好职业教育,是加强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阐述职业教育在振兴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建设发展中肩负的使命和任务。
  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挖掘和开发乡村人力资本,通过职业教育培育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新型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这不仅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才保障,农业科技的推广也可以直接为社会服务。推动“三农”进步必须从职业教育着手,优先发展民族教育,以教育为依托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自己的“三农”队伍。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任务
  民族地区的乡村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新时代“三农”问题也需要依靠教育来解决。乡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是乡村实用型人才的主要培育者,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纽带。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解决乡村人才匮乏问题、提高乡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肩负着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乡风文明新气象、服务乡村绿色发展、服务农民收入增长四大任务。
  (一)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体系不是单纯的农业生产,它包括科技型产业类型、全产业链、农业形态、广泛农业类型,还融合了农产品精加工和农业旅游。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经济己经形成了一条龙式的全产业链,从农业生产到农产品精加工再到产品销售,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农业产业的粮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肥料等方面也都包含着科技因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就业部门,而且关乎粮食安全问题。
  (二)服务乡风文明新气象
  我国农村、农业文明自近代以来经过百年曲折变迁,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尽沧桑,农业发展态势呈现出多样化形式。部分农村传统社会规范和固有文化己经不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和提升,对封建迷信需要摒弃,对传统优秀文化需要坚守世代相传。对新时期出现的不良风气应纠正和取缔。建设幸福、富裕的乡村需要乡风文明作保障,还需要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文化,新文化建设是以“继承传统文化精髓,摒弃传统文化糟泊”为前提的持续文化创新。农民作为乡村主体,在“新文化、新风貌”文化风气的熏陶下,改变了自身对待事物的方式,改变了自身的能动性。“新文化、新风貌”赋予农民和谐的生活与发展环境。
  (三)服务乡村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的本质强调在立足于自然的状况下创造经济增长,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对自然过度索取、不对自然造成破坏。自然是人的生命之源,所以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作指导,.通过保护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来实现适合乡村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遵循"生态宜居"原则,以尊重自然为前提,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快速增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宝贵财富,也是其最大优势。
  (四)服务农民收入增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教育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影响农民收入的最基本因素是产业与就业。在我国各种类型的教育中与“产业”和“就业”关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就是职业教育。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实施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的支撑意义。而这些培训对农民收入增长会产生很大的价值。因此,只有夯实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才能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效能,这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资源,才能切实服务于农民收入增长。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策略
  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办学规模、办学条件都有了新的飞跃。虽然在发展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职业院校重视正规化教育,重视学历教育,对服务社会的更广泛性重视程度不足。乡村振兴战略要塑造美丽幸福新农村,这是一项改变乡村风貌的巨大工程,需要发展农业产业则对人才与技术有着巨大需求。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学方面按服务“三农”的要求实施教学改革,并建立一支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增加教师培训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优化教师结构,不断的增进教学交流,促进教师素质水平提升。其次,政府要全面统筹规划职业教育资源,制定阶段性行动目标,升级、改造、搭建区域职业教育教学平台,优化激励机制,职业教育需要多元协同治理,加强多方联动,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职业院校要推进资源有效配置,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本质功能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得以体现。职业院校在履行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时不仅考验着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潜能,对教育资源的统筹运作能力和职业教育的优势也是一种考验和衡量。
  (二)民族地区的职教院校办学应立足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
  在創新专业课程和实践平台建设时应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的定位,顺应“三农”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植物生理、农业机械、电子商务、农经管理等农学知识,培育助推精准脱贫的关键力量,着力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以培育爱农学农的农业生力军来破解乡村人才瓶颈的问题。并紧密结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实际问题,以促进就业和人才培养为教学重点,最大化开发民族地区人资源。课程专业应围绕”助农富“这一思路进行设计,课程设置应与培育目标相一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大力提倡以市场为导向,最大限度满足乡村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上找准着力点力求新的突破。
  (三)在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时应围绕“授农技”而开展
  在专业师资配置中以实践性教师为主,增加涉农类专业教师,在涉农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创新中,积极鼓励并组织教师参与到其中,不断的扩展和充实兼职教师师资库,积极引进涉农类管理人员充实专业教师队后。引导教师学习农业知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认同涉农课程,在了解和掌握涉农知识的基础上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并把所掌握的涉农知识的传授作为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关键内容。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助推乡村振兴文化支撑的关键
  乡村产业的兴旺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这需要融合职业教育培养具有“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的农民,这三大要素是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由此可见,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重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学科专业至关重要。将乡村文化特色融入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体系里,这对传承乡村本身的特色文化属性、建设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具有助推作用,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保障,通过着重开发能体现乡落特色文化的学科专业,以此激发乡村发展的外在推力与内生动力。并将静态保护的文化资源转向开发利用,职业院校要与其深度联合发展新型文化体系,促使经济价值与乡村文化价值的相统一。在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上以民族地区特有的村落文化的纹样装饰、造型设计为中心,将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从学习内容的时代性导向出发,不仅使学生真正领会乡村文化的精髄,通过对丰富的村落文化资源的拆解、融合、摄取,更能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情,促使其扎根于乡村,从而推动农村产业化的发展。
   四、结语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鼓励将课堂放到农村家庭农场或者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生产一线,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使农业从业者能够较快地了解农业经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的现状和要求,有助于提高农业从业者的创业能力。(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其他文献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居民数量大约5.7亿,占全国人口数量的41%以上,农村人口消费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新农村消费特点有所改变。本文将结合新农村消费基本特点,对目前新农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据2019年经济网报道,由于近年来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农村消费
期刊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目前高等学校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下,思政教育课程有了新的要求,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内容,具有一定稳定性和灵活性。这样的要求需要课程本身对学生们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本文将在提升课程亲和力的角度探索思维融合路径。   一、引言   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作为高校思政教育重要理论内容,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变化,教
期刊
当代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要从多层面进行,在辅导员-学生,思政老师-学生层面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投入新的方法,开辟新的路径,努力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基于当前教育大环境的基本形式,综合考虑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加强高等院校基层党建,充分调动高等院校党员的积极性,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生党员的宣传监督作用。通过基层党建的不断完善和强化,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一、高校基层党务工作中
期刊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对民办高校教师期权激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高校目前薪酬制度和激励状况不太满意,对期权激励的接受度受对期权激励的了解程度、工作性质、对学校的信任度以及效益关联度的满意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一、引言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在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民办高校作为
期刊
在21世纪,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重要一环。因此经济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经济法作为调整各类经济体之间和人民之间的基本利益,调整生产与再生产的关系的基本法律,它确保了经济社会的高速且有序的发展。经济法和社会都具有和谐,稳定,有序的特点,本质上,经济法和和谐社会在理念上和特点上具有高度契合性。本文结合了我国实际国情,以经济法
期刊
现阶段,在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医疗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作为医疗体系的主体基层公立医院势必要从我做起,加大内部管理,在履行基本公益性的同时,通过精细化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去调动所有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服务水准。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探讨,然后给出相应的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一、引言   在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及医改不断向前推
期刊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与进步,給新时期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创新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成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高职院校数量占据高校总数的50%,高职党员数量占比量很大,是党的思想与组织建设的重要阵地。本篇文章主要对高职党建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创新策略,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近几年,高职院校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推
期刊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低龄阶段教育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重点课题。在低龄阶段教育中,小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前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关联性越发紧密。社会各界对小学阶段教育的关注度开始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意识到小学阶段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是从教育效果来看,家长似乎没有很强的意识去参
期刊
医院的财务管理是确保医院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医院的经营方式、方法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财务预算若出现漏洞,会使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受到严重的影响。由于医院的经营管理活动不同于其它的企业,其财务预算管理与其他企业也不相同。财务预算管理是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和经营发展。文章就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和预算管理重点进行了阐述
期刊
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工业经济正转向数字经济,我国大力布局“新基建”,有利于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国家大力部署“新基建”的政策背景,浅析河南省布局“新基建”的优势和存在的短板,对发展“新基建”带来的便利与风险进行思考,并提出河南省发展“新基建”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前言   21世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从互联网的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