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动手实践对孩子的学习,特别是数学学习是极其重要的。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把“动手实践”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如何让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更扎实、更合理、更高效呢?
准备好教具学具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在课堂上适时地合理地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围绕某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亲自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学生会学得轻松、愉快、有趣、高效,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形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彻底改变“耳听口说”这种简单化的学习模式,要精心准备教具,充分利用数学学具,让学生在遇到难点问题时,能随时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
如果没有与教材配套的学具,也可以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去自制,这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难得机会。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角的分类”一课之前,笔者就安排学生在家提前做好一个活动角。课前展示时发现,有的学生做的角比老师做得还要大气。又如:小学六年级“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要做这一实验前,可分小组让学生自制圆锥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再组织学生验证。这样的学具教学,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动手欲望,是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积极性,促进手脑并用的良好机会。
动手操作带动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善于把握好每一个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深挖每一种操作材料的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大限度地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服务。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好钢用在刀刃上,才是最锋利的。只有准确把握动手实践的恰当时机,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先请同学们计算出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再提问:“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学生表示说不清楚,求知欲瞬间被激发出来,于是就想出了很多办法去验证。这个教学片段里,教师把学生的动手操作用在了学生想知却不知、似懂又非懂之时,起到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
丰富实践材料 动手实践是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法则、推导公式的重要途径,使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操作得出自己的结论。为此,就要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变为灵活主动地去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在教学中要丰富实践活动的材料,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实践过程、发现数学规律,做到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如果学生的动手实践变成了简单地执行老师的任务,变成了一种对书本的模仿与复制,只需手的运动而无需脑的兴奋,那么它的效果将会大大降低,也就难以实现举一反三。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出示了足够多的不同长度的小棒,供学生挑选搭建一个长方体“骨架”。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动手操作,更要动脑思考,使动手操作富有实效。通过最后的追问、辨析,使学生对“棱的特征”有了进一步认识。
精心设计实践性作业
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课堂学习中的一个环节,更是一种贯穿课堂始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意识。它不能只局限在小课堂中,更应该延伸到整个家庭和社会当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性作业,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引申到生活实践之中去,避免书本知识和生活中的知识脱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了“对称、平移、旋转”之后,布置学生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的知识设计一幅图案画;在学习了“游戏的公平性”之后,组织学生在课后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公平的扑克或摸牌游戏,并和好朋友玩一玩;在教学“克的认识”后,可以利用天平让学生动手称一称“一本数学书重多少克”“一块橡皮、一把小刀各重多少克”。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学生们不仅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循序渐进,保持指导的连续性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养成教育的一部分,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慢慢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阶段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所以每个年级动手操作的难易程度也应不尽相同。通常,越低年级的学生,越适合于动手操作活动来辅助学习,理解知识;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抽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但对于有些难懂易错的知识,学生还是需要动手操作的。教师要准确把握好尺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锻炼,让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例如:小学数学中的“图形与几何”内容比较抽象,但是如果能够通过画图、拼摆的形式把图形展现出来,又往往变得形象起来。可是,在教学中确有不少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就想不到或者不会通过画图等操作来解决,而是仅凭自己的想象力来完成,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发生。这时,教师就要适时进行指导,指导他们动手实践来解决问题,进而形成动手实践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曹埠小学)
准备好教具学具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在课堂上适时地合理地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围绕某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亲自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学生会学得轻松、愉快、有趣、高效,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形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彻底改变“耳听口说”这种简单化的学习模式,要精心准备教具,充分利用数学学具,让学生在遇到难点问题时,能随时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
如果没有与教材配套的学具,也可以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去自制,这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难得机会。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角的分类”一课之前,笔者就安排学生在家提前做好一个活动角。课前展示时发现,有的学生做的角比老师做得还要大气。又如:小学六年级“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要做这一实验前,可分小组让学生自制圆锥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再组织学生验证。这样的学具教学,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动手欲望,是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积极性,促进手脑并用的良好机会。
动手操作带动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善于把握好每一个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深挖每一种操作材料的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大限度地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服务。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好钢用在刀刃上,才是最锋利的。只有准确把握动手实践的恰当时机,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先请同学们计算出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再提问:“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学生表示说不清楚,求知欲瞬间被激发出来,于是就想出了很多办法去验证。这个教学片段里,教师把学生的动手操作用在了学生想知却不知、似懂又非懂之时,起到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
丰富实践材料 动手实践是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法则、推导公式的重要途径,使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操作得出自己的结论。为此,就要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变为灵活主动地去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在教学中要丰富实践活动的材料,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实践过程、发现数学规律,做到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如果学生的动手实践变成了简单地执行老师的任务,变成了一种对书本的模仿与复制,只需手的运动而无需脑的兴奋,那么它的效果将会大大降低,也就难以实现举一反三。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出示了足够多的不同长度的小棒,供学生挑选搭建一个长方体“骨架”。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动手操作,更要动脑思考,使动手操作富有实效。通过最后的追问、辨析,使学生对“棱的特征”有了进一步认识。
精心设计实践性作业
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课堂学习中的一个环节,更是一种贯穿课堂始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意识。它不能只局限在小课堂中,更应该延伸到整个家庭和社会当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性作业,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引申到生活实践之中去,避免书本知识和生活中的知识脱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了“对称、平移、旋转”之后,布置学生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的知识设计一幅图案画;在学习了“游戏的公平性”之后,组织学生在课后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公平的扑克或摸牌游戏,并和好朋友玩一玩;在教学“克的认识”后,可以利用天平让学生动手称一称“一本数学书重多少克”“一块橡皮、一把小刀各重多少克”。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学生们不仅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循序渐进,保持指导的连续性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养成教育的一部分,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慢慢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阶段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所以每个年级动手操作的难易程度也应不尽相同。通常,越低年级的学生,越适合于动手操作活动来辅助学习,理解知识;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抽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但对于有些难懂易错的知识,学生还是需要动手操作的。教师要准确把握好尺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锻炼,让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例如:小学数学中的“图形与几何”内容比较抽象,但是如果能够通过画图、拼摆的形式把图形展现出来,又往往变得形象起来。可是,在教学中确有不少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就想不到或者不会通过画图等操作来解决,而是仅凭自己的想象力来完成,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发生。这时,教师就要适时进行指导,指导他们动手实践来解决问题,进而形成动手实践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曹埠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