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从对茶的文字溯源进行了探讨,从发生学的角度对茶起源于祭品、药物、食物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茶与茶具最初的发展历程,即从茶之源到茶为饮,再到器为茶用,最后到专用茶具的确立。
【关键词】茶文化;茶;茶具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一、茶之源
(一)文字溯源
茶是一种常青灌木,其叶有锯齿,呈椭圆,可以为饮。从词源的角度来考量,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对茶的称谓和写法也极其复杂,“荼,槚,蔎,茗,荈,搽”等,其中,以茶为最普遍,流传最广。文献中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但论记载最早的文献,当属《尔雅》:“槚,苦茶。” 但“茶”字多义,容易引起误解。“茶”是形声字,从草余声,草字头是义符,说明它是草本。但从《尔雅》起,已发现茶是木本,用茶指茶名实不符,故借用“槚”,但槚本指楸、梓之类树木,借为茶也会引起误解。所以,在“槚,苦茶”的基础上,造一“搽”字。康熙字典中的对茶的记载:“茶,春藏药,可以为饮。”可以看到,茶,是一种可以做药,也可以饮料的植物,并且根据不同的制作方式,茶可以加工为绿茶、红茶、黑茶等,口味和功效也会大有不同。
(二)起源之说
饮茶能帮助人们陶冶情操、去除杂念,符合东方哲学中“清静恬淡”、“天人合一”、“涤除玄鉴”的思想。文人雅士亦将品茶亦被视为一种生活礼仪,一种生活艺术,一种生活方式。从文字溯源来看,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利用茶。但是我们的祖先为何要利用茶呢?从什么时候开始饮茶的呢?一般来说,主流观点包括祭品说、药物说、食物说三种说法。
1.起源于祭品
《诗经》中有许多关于祭祀的记载,由此可见,早在先秦之前,祭祀就已经成为一项重要活动。祭品就是祀神供祖时用的物品,祭品的不同,不仅反映了地域、民族生活方式的不同,更是彰显了农业对中华文明的巨大意义。当时已有许多植物作为祭品,茶便是其中之一,后来有人尝食发现食而无害,所以有学者提出“茶由祭品转而菜食,继而药用,最终为饮”。从发生学的角度说,祭祀是一种非常神圣的礼典,献给神灵和祖先的各种物品必定不会随意取材,理应拿出最好的物品祭献。祭品通常都需要兼顾稀有性、有效性、普遍性,才能登上台面,表达对神灵或先祖的诚意。如此说来,茶肯定是得先被发现利用,而后具有一定的功效,才能被作为祭品祭祀给神灵。
2.起源于药物
通过科学研究发现,茶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目前发现的已有近500种。主要成分有茶碱、咖啡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钙、锰、铁、氟、碘、磷等多种矿物质。具有良好的食疗价值、药理作用和保健作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由秦汉期间众多学者第一次系统总结、搜集、整理而成。所以说,早在上古神农时代,就已经发现了茶叶可以解毒治病的功效。所以大多学者和文献都赞同茶起源于药这个说法。如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陆羽这段话表面了他认同了《神农百草经》的记载,即赞成了药物起源说。
3.起源于食物
俗話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民以食为天,以茶为菜的记载,屡见不鲜。古时文献就有关于人们在食用后发现茶叶具有良好的味觉口感,经常将茶菜煮成羹,配以调料而食。《晏子春秋》记载:“晏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今天,基诺族仍有一道以茶为菜的典型——“凉拌茶”。基诺族人将新鲜茶叶揉软、搓细,摆盘,再配上酸笋、酸蚂蚁及各种调料,即做成“凉拌茶”待客。所以,诸多学者认为茶起源于食。
研究历史,要把历史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考查。诚然,“药物说”的理论支撑很充分,但在那个时代,还未进入农耕社会或刚刚步入农耕社会,大家过的都是“茹毛饮血”的生活,作为老百姓,首先看重的是食物,人们为了吃饱,在采摘植物食用时偶然发现了茶能食用,然后在食用中发现了其提神解毒的功效。所以,可以得出“食物说”的观点更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
二、器为茶用
茶,需要一种载体才能为人所饮,这种载体就是茶具。茶具,一般来说只指饮茶的器具,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历史上的茶具包括从采茶、制茶、煮茶、泡茶、品茶等中所以与茶相关的所有器具。汉代《僮约》中记载“武阳买茶……烹茶尽具”,这是我国关于茶具的最早记载。“武阳买茶”表明了在当时已有商贩开始出售茶叶,“烹茶尽具”表明了烹煮好茶并用洁净好茶具。这里的“茶具”煮茶器具还是饮茶的器具,是专用茶具还是与酒器、碗通用的器具?目前并无定论。“晋四王起事,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这里的“瓦盂”,在古代是指盛饭用的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是茶具、食具并未细分。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在生活中看到“一器多用”的影子。
但是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对茶具就有“茶具”与“茶器”之分,他认为在采制、烘焙、贮藏时所用的工具就是具,即在制茶过程中使用的叫茶具;在烧水、碾茶、煮茶过程中使用的是茶器,即在饮茶过程中使用的叫茶器。这表明在唐代,采茶和饮茶器具的界限是严格区分的。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茶具”,在内涵上还是有区别的。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早期的饮茶器具,是与酒器、食器相共享的,茶具和其他器具一样,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一方面随着技术、材料、审美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饮用方式的变化,也极大促进了茶器的发展。
三、专用茶具的诞生
回望茶文化的发展,当其成为一种根植于生活的文化,从量变到质变,一步步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时候,专用茶具的诞生就具有历史必然性了。唐代以前,茶称为“茗饮”,食用时通常采用烹煮法,茶如同煮汤一样,放上各种调料而成为餐食。在这种方式下,自然一个碗就足以,不会有太多的“盛汤形式”。出土的文物,也并没有将茶具、酒具、餐具等严格区分,“一器多用”的使用状态盛行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瓷器诞生了。因其具备耐磨不透水的物理特性,以及色彩鲜艳、质地光滑、造价低廉等优点,奠定了专用茶具的物质基础。茶产业的繁荣昌盛,所谓“不可一日无茶”,奠定了饮茶的群众基础。最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佛学、禅学即所谓茶道的发展,又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当饮茶成为品茶时,茶的物理功效变逐渐转向了精神功效,从食用、药用到以茶为雅、为乐。“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香”、“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等等, 咏人咏事咏境,因茶而发着,不胜枚举。这表明饮茶已从粗放煮饮进入了精煎细品阶段。文人雅士的品茶雅兴为茶具的独立创造了条件。一件雅致精美的茶具,有助于提高茶色、茶香、茶味,其本身又且有很高的艺术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茶经》“四之器”中记载的关于炙、贮、煮、饮及配套器具共20余件。如风炉,一种用以生火煮水的炉子,炉身有三孔,用于通气。上有三架,用以承受茶壶之重。炉底有一个口,用以通气出灰,其下可放灰承接灰。采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去百疾的设计思路,对应了饮茶能使五脏调和,百病消散的药理功能,可谓是别具匠心。
1987年4月,法门寺地宫出土一套盛唐时期的茶具,包括茶匙、茶碗、茶盆、茶笼、茶罗子、茶碾、茶炉、茶托等,包括了从贮茶、烘茶、烹茶到饮茶等全部饮茶流程所使用的器具。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间最早、组合最全、等级最高的御用茶具。这是僖宗皇帝恩赐佛寺之物。《茶经》四之器和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 分别代表了文人雅士和宫廷贵族使用的茶具,系统地表明了在唐代已具有专用茶具,而且配套齐全,且非常注重工艺和形式美感。
四、 结语
所有艺术的发展,都是分类日渐明显,形式由少到多,工艺由粗到精,茶具也不例外。在科学、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化的脚步正在加速前进,但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消亡,而是融合,是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交叉融合,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茶具的文化内涵和设计内涵。对于茶文化的发展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找出其发展的本质规律。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第11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
[2](清)张玉书.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12.
[3](唐)陆羽著,钟强主编.茶经(经典珍藏本)[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10,2.
[4]朱郁华.无茶不文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5.
[5]王颜,杜文玉.论唐宋时期的文思院与文思院使[J].江汉论坛,2009,4.
作者简介:杨钦(1990-),男,汉族,江西省南昌市,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学。
【关键词】茶文化;茶;茶具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一、茶之源
(一)文字溯源
茶是一种常青灌木,其叶有锯齿,呈椭圆,可以为饮。从词源的角度来考量,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对茶的称谓和写法也极其复杂,“荼,槚,蔎,茗,荈,搽”等,其中,以茶为最普遍,流传最广。文献中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但论记载最早的文献,当属《尔雅》:“槚,苦茶。” 但“茶”字多义,容易引起误解。“茶”是形声字,从草余声,草字头是义符,说明它是草本。但从《尔雅》起,已发现茶是木本,用茶指茶名实不符,故借用“槚”,但槚本指楸、梓之类树木,借为茶也会引起误解。所以,在“槚,苦茶”的基础上,造一“搽”字。康熙字典中的对茶的记载:“茶,春藏药,可以为饮。”可以看到,茶,是一种可以做药,也可以饮料的植物,并且根据不同的制作方式,茶可以加工为绿茶、红茶、黑茶等,口味和功效也会大有不同。
(二)起源之说
饮茶能帮助人们陶冶情操、去除杂念,符合东方哲学中“清静恬淡”、“天人合一”、“涤除玄鉴”的思想。文人雅士亦将品茶亦被视为一种生活礼仪,一种生活艺术,一种生活方式。从文字溯源来看,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利用茶。但是我们的祖先为何要利用茶呢?从什么时候开始饮茶的呢?一般来说,主流观点包括祭品说、药物说、食物说三种说法。
1.起源于祭品
《诗经》中有许多关于祭祀的记载,由此可见,早在先秦之前,祭祀就已经成为一项重要活动。祭品就是祀神供祖时用的物品,祭品的不同,不仅反映了地域、民族生活方式的不同,更是彰显了农业对中华文明的巨大意义。当时已有许多植物作为祭品,茶便是其中之一,后来有人尝食发现食而无害,所以有学者提出“茶由祭品转而菜食,继而药用,最终为饮”。从发生学的角度说,祭祀是一种非常神圣的礼典,献给神灵和祖先的各种物品必定不会随意取材,理应拿出最好的物品祭献。祭品通常都需要兼顾稀有性、有效性、普遍性,才能登上台面,表达对神灵或先祖的诚意。如此说来,茶肯定是得先被发现利用,而后具有一定的功效,才能被作为祭品祭祀给神灵。
2.起源于药物
通过科学研究发现,茶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目前发现的已有近500种。主要成分有茶碱、咖啡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钙、锰、铁、氟、碘、磷等多种矿物质。具有良好的食疗价值、药理作用和保健作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由秦汉期间众多学者第一次系统总结、搜集、整理而成。所以说,早在上古神农时代,就已经发现了茶叶可以解毒治病的功效。所以大多学者和文献都赞同茶起源于药这个说法。如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陆羽这段话表面了他认同了《神农百草经》的记载,即赞成了药物起源说。
3.起源于食物
俗話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民以食为天,以茶为菜的记载,屡见不鲜。古时文献就有关于人们在食用后发现茶叶具有良好的味觉口感,经常将茶菜煮成羹,配以调料而食。《晏子春秋》记载:“晏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今天,基诺族仍有一道以茶为菜的典型——“凉拌茶”。基诺族人将新鲜茶叶揉软、搓细,摆盘,再配上酸笋、酸蚂蚁及各种调料,即做成“凉拌茶”待客。所以,诸多学者认为茶起源于食。
研究历史,要把历史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考查。诚然,“药物说”的理论支撑很充分,但在那个时代,还未进入农耕社会或刚刚步入农耕社会,大家过的都是“茹毛饮血”的生活,作为老百姓,首先看重的是食物,人们为了吃饱,在采摘植物食用时偶然发现了茶能食用,然后在食用中发现了其提神解毒的功效。所以,可以得出“食物说”的观点更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
二、器为茶用
茶,需要一种载体才能为人所饮,这种载体就是茶具。茶具,一般来说只指饮茶的器具,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历史上的茶具包括从采茶、制茶、煮茶、泡茶、品茶等中所以与茶相关的所有器具。汉代《僮约》中记载“武阳买茶……烹茶尽具”,这是我国关于茶具的最早记载。“武阳买茶”表明了在当时已有商贩开始出售茶叶,“烹茶尽具”表明了烹煮好茶并用洁净好茶具。这里的“茶具”煮茶器具还是饮茶的器具,是专用茶具还是与酒器、碗通用的器具?目前并无定论。“晋四王起事,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这里的“瓦盂”,在古代是指盛饭用的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是茶具、食具并未细分。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在生活中看到“一器多用”的影子。
但是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对茶具就有“茶具”与“茶器”之分,他认为在采制、烘焙、贮藏时所用的工具就是具,即在制茶过程中使用的叫茶具;在烧水、碾茶、煮茶过程中使用的是茶器,即在饮茶过程中使用的叫茶器。这表明在唐代,采茶和饮茶器具的界限是严格区分的。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茶具”,在内涵上还是有区别的。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早期的饮茶器具,是与酒器、食器相共享的,茶具和其他器具一样,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一方面随着技术、材料、审美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饮用方式的变化,也极大促进了茶器的发展。
三、专用茶具的诞生
回望茶文化的发展,当其成为一种根植于生活的文化,从量变到质变,一步步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时候,专用茶具的诞生就具有历史必然性了。唐代以前,茶称为“茗饮”,食用时通常采用烹煮法,茶如同煮汤一样,放上各种调料而成为餐食。在这种方式下,自然一个碗就足以,不会有太多的“盛汤形式”。出土的文物,也并没有将茶具、酒具、餐具等严格区分,“一器多用”的使用状态盛行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瓷器诞生了。因其具备耐磨不透水的物理特性,以及色彩鲜艳、质地光滑、造价低廉等优点,奠定了专用茶具的物质基础。茶产业的繁荣昌盛,所谓“不可一日无茶”,奠定了饮茶的群众基础。最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佛学、禅学即所谓茶道的发展,又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当饮茶成为品茶时,茶的物理功效变逐渐转向了精神功效,从食用、药用到以茶为雅、为乐。“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香”、“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等等, 咏人咏事咏境,因茶而发着,不胜枚举。这表明饮茶已从粗放煮饮进入了精煎细品阶段。文人雅士的品茶雅兴为茶具的独立创造了条件。一件雅致精美的茶具,有助于提高茶色、茶香、茶味,其本身又且有很高的艺术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茶经》“四之器”中记载的关于炙、贮、煮、饮及配套器具共20余件。如风炉,一种用以生火煮水的炉子,炉身有三孔,用于通气。上有三架,用以承受茶壶之重。炉底有一个口,用以通气出灰,其下可放灰承接灰。采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去百疾的设计思路,对应了饮茶能使五脏调和,百病消散的药理功能,可谓是别具匠心。
1987年4月,法门寺地宫出土一套盛唐时期的茶具,包括茶匙、茶碗、茶盆、茶笼、茶罗子、茶碾、茶炉、茶托等,包括了从贮茶、烘茶、烹茶到饮茶等全部饮茶流程所使用的器具。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间最早、组合最全、等级最高的御用茶具。这是僖宗皇帝恩赐佛寺之物。《茶经》四之器和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 分别代表了文人雅士和宫廷贵族使用的茶具,系统地表明了在唐代已具有专用茶具,而且配套齐全,且非常注重工艺和形式美感。
四、 结语
所有艺术的发展,都是分类日渐明显,形式由少到多,工艺由粗到精,茶具也不例外。在科学、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化的脚步正在加速前进,但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消亡,而是融合,是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交叉融合,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茶具的文化内涵和设计内涵。对于茶文化的发展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找出其发展的本质规律。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第11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
[2](清)张玉书.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12.
[3](唐)陆羽著,钟强主编.茶经(经典珍藏本)[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10,2.
[4]朱郁华.无茶不文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5.
[5]王颜,杜文玉.论唐宋时期的文思院与文思院使[J].江汉论坛,2009,4.
作者简介:杨钦(1990-),男,汉族,江西省南昌市,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