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贵州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快发展,职业教育为贵州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相互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同时,贵州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学校配套设施不全、师资队伍较弱、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贵州职业教育要取得发展,必须要做到合理布局规划,做好系统性、规范化、政策倾向性管理,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促进贵州职业院校的健康稳步发展。
关键词:贵州 职业教育 发展现状 对策研究
随着贵州工业强省战略和大数据平台的逐步建立,贵州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步提高,贵州职业教育作为贵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顺理成章地成为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的一线社会机构培养人才,为促进贵州社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就目前贵州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来说,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因素,在学校硬软件设施、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应把握好国家政策机遇和创新发展,深化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遍地开花,内涵不足 贵州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快,其原因在于,贵州省经济发展较缓慢,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贵州职业教育起步于1980年,据省教育厅统计数据,目前,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90万余人,较2012年增加22%,其中高技能人才16万多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17.8%。中等职业学校229所,高等职业院校24所。全省现有高职高专在校生近20万人,其规模已占到普通高等教育的近一半。按照省有关要求,为促进贵州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进程,省政府决定在贵州省实施9年义务教育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即“9 3”计划,建立清镇职教城,预计容纳中高等职业学生2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在2013-2015年间,每年完成招生计划27万、30万、33万人。
目前,贵州职业教育已出现迅猛发展态势,但内涵却表现出明显不足。
首先是层次不高,主要表现为学校配套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不尽合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学校无法提供健全的实训设备。学生踏入社会后,只掌握了理论知识,而没有得到很好的高仿实训,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也摆脱不了打杂的命运。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硬软件设施的缺乏,学生又不愿意接受纯理论的知识讲解,导致学生在学校无法掌握与学历相对应的知识,学无所成,跟社会脱节,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是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整体规划指导。贵州要实现工业强省战略,职业教育专业开设就不能仅限于计算机、财务、旅游等大众化的专业,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与实业相关的专业,如化工、机械制造等实用专业;同时,应该针对贵州农业发展现状,开设与农业相关的如养殖、畜牧等农技专业,这样更有利于解决贵州省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技术指导要求。目前,贵州没有针对性的高职人才需求专业设置指导意见,缺乏教育体制下贵州职业教育特色专业,不能满足贵州经济发展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
再次是发展滞后,近年来贵州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网络普及、资源共享和人才流转促进西部地区迅速发展,东中部地区的优秀人才和资源不断涌入贵州。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和政策因素开发新的项目和引进外资,大大推进了贵州经济发展,但是由于职业教育的先天不足,发展滞后,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部分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跟企业合作,但由于缺乏专业团队,跟新生事物不能接轨,人才培养仍然是滞后于企业需求,不能满足人才兴黔的目的。
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 尽管贵州省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先天性不足,但是发展职业教育还是有很多有利条件,包括职业教育先天不足和教育软实力、人口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需求等为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随着贵州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中高职教育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财政投入加大,教育教学设施朝着国际化教育方向发展,培养方式订单化。这就使得贵州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计划性和持续性。随着人才在全国的流动性不断加快,贵州这个欠发达地区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投入到教育事业,提高了教师素质,壮大了师资队伍,为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成为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最主要条件。
为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程,国务院在2014年5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初步设定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初级发展目标,并明确“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世界水平的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时,为保证《决定》的顺利实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分步走”战略和初级发展目标。《规划》强调,到2015年,中国应该要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达到2250万人,高职教育在校生数达到1390万人。同时《规划》还特别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任务,包括基本完成新一轮专业设置改革,扩大学生选专业、转专业的自主权,建立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和动态调整预警机制;基本建成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宽带和校园网覆盖所有职业院校;所有职业院校都要开设10门以上社区课程等。强调各地要进行跟踪指导检查,及时研究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等,贵州职业教育也要抓住这个大好的机遇,推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除了政策因素,贵州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需求都对贵州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人口结构是贵州发展教育的潜在条件,经济落后是贵州教育发展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是贵州教育发展的“火车头”。贵州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贵州急需要改变现状,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贵州 “工业强省”的战略决策,企业大量入驻贵州,加大了中高型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些因素都构成了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 对策与探索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普遍呈现出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这就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努力适应现代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当前社会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要统筹规划,贵州职业教育在规模和质量上较全国落后,各方面还达不到优化标准,规划不尽合理,遍地开花,但内涵不足,大部分职业教育都是本着赚钱的目的,特别是部分政府外开办的职业教育或培训机构,更是不顾政府规划要求,学校远离实训基地,闭门造车,脱离实际,以至于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实训机会,距离企业的标准越来越远。对于贵州的职业教育,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应该进行系统性规划,划定区域,集中办学,这样不仅能相互促进,还能达到资源的共享,避免资源的重复性和瘫痪性。贵州现如今已经对中等职业院校做出了规划,如9 3计划的清镇职教城,集中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化、系统化,各地区应该以此为模块,加强教学园区建设,增强和职业院校的沟通。但是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政府及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指导,规划好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对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作出相应的规划,比如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等。
二是要统筹政策,政府及主管部门要认真制定和落实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把握好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地做好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划,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制定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计划,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给职业院校毕业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一个技能型人才能力的游标卡尺,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职业教育步入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政府及主管部门应严格要求职业院校坚持以国家制定的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制定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并鼓励学生更多地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取得就业优势。企业也必须按照“不培训、不持证”不能上岗的原则,真正达到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是要统筹资源,贵州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所教学资源齐全的职业院校,贵州的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应该要认真解读《决定》内容,认真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有关政策,加强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和宏观指导,增加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重点打造几所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实现资源共享,打破职业院校相对独立的局面。贵州目前建立了一系列的教育园区,这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贵州来说,建立教育园区是政府的一个明智之举,它是真正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贵州教育园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是贵阳花溪大学城,属于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园区,但是其中也融入了部分职业教育;另一个则是清镇职教城,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等职业教育集中地,是贵阳市9 3教育示范园区,它将贵阳市的大部分中等职业教育集中到一起,为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学互通、师资互补提供了可能,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快速提升,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的。作为贵州职业教育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该借鉴大学城和职教城的经验,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园区,集中发展贵州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资源共享、学分互通,为实现贵州职业教育繁荣发展绘制美好蓝图,保障职业教育平台高质量运行。
就目前中国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归根结底,就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本身质量的缺陷;二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三就是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当然,贵州职业教育也逃脱不了这些因素。首先,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不齐全、实训基地达不到实训目的,直接导致职业教育本身质量偏低。其次,进入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低,态度不端正,学习主动性不强,进入职业院校就为了一个大专文凭,毕业后部分学生的知识技能普遍停留在高中阶段,缺乏职业资格培训意识。再次,目前大部分社会企事业单位在人才认可方面对学历的要求都较高,用人单位招聘限定应聘者需本科以上文凭,忽视了对职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以学历论人才的行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
所以,不仅仅是贵州,就中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来说,应该要破除职业教育的旧的体制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要加快制定新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引入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提升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制定一个相应的学位证书,比如,2014年6月20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就为1103位学生颁发了“工士”学位证书,它相当于本科副学士学位,有了这样一个学位证书,职业教育毕业学生就进入到了学位通道,这就为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参与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也能为将来构建“工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学位体系提前做好准备,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试验,是我国国内出现的首个“工士”学位。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制定出相应的职业教育学位管理长远机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日程,同时也是值得其他职业教育院校借鉴和深思的一项举措。除此之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应该实现中、高、本的贯通培养,达到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实用型研究生人才教育的连贯培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创新的未来。
目前我国由于政策原因,职业教育院校未能自办企业,学生没有真正实训基地,实践经验不足,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只能停留在课堂教师的口头教授,领会性、理论性的理解无法实验。尽管现在大部分职业教育院校都声称自己有足够的实训实践合作基地,但是学生真正到了实训基地时,只能得到一些简单的、基本的事务性工作,企业或者是工厂不会安排学生做专业的、核心的工作,不能达到检验学生职业技能的真正目的。 所以,教育部门应该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职业教育院校创办一般性企业,实现知识创新和实践地真正融合,真正做到职业教育的实验性要求,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引入企业化管理制度,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创建具有世界水平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对“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作出了相应的要求,并强调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
作为面向企业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如果单靠课堂讲授和书本信息的传递,是远远不够的,职业院校办学的本质是为社会企业培养人才,没有企业参与,没有企业管理制度的学习,职业教育无疑是失败的。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只有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培养、技能历练、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走好产教融合这条路子,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还能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深化产教融合,对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这对于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创建世界一流职业教育意义深远。
结束语
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同时,引入学位制度,提升职业教育学历层次,达到中职、高职、本科的贯通培养,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保障毕业就业的社会公平性。另外,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创办一般性企业,实现实训实习的真实性,真正面向社会,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北京.国发[2014]19号
[2]肖化移.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刘悦.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7).
[4]周光琴.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04(3).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E].教职成[2005]1号.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E].教职成[2012]5号.
[7]省教育厅.贵州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规划(试行)[E].教高[2008]5号.
[8]侯长林.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本文系贵州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规划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5GH0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贵州 职业教育 发展现状 对策研究
随着贵州工业强省战略和大数据平台的逐步建立,贵州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步提高,贵州职业教育作为贵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顺理成章地成为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的一线社会机构培养人才,为促进贵州社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就目前贵州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来说,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因素,在学校硬软件设施、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应把握好国家政策机遇和创新发展,深化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遍地开花,内涵不足 贵州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快,其原因在于,贵州省经济发展较缓慢,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贵州职业教育起步于1980年,据省教育厅统计数据,目前,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90万余人,较2012年增加22%,其中高技能人才16万多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17.8%。中等职业学校229所,高等职业院校24所。全省现有高职高专在校生近20万人,其规模已占到普通高等教育的近一半。按照省有关要求,为促进贵州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进程,省政府决定在贵州省实施9年义务教育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即“9 3”计划,建立清镇职教城,预计容纳中高等职业学生2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在2013-2015年间,每年完成招生计划27万、30万、33万人。
目前,贵州职业教育已出现迅猛发展态势,但内涵却表现出明显不足。
首先是层次不高,主要表现为学校配套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不尽合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学校无法提供健全的实训设备。学生踏入社会后,只掌握了理论知识,而没有得到很好的高仿实训,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也摆脱不了打杂的命运。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硬软件设施的缺乏,学生又不愿意接受纯理论的知识讲解,导致学生在学校无法掌握与学历相对应的知识,学无所成,跟社会脱节,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是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整体规划指导。贵州要实现工业强省战略,职业教育专业开设就不能仅限于计算机、财务、旅游等大众化的专业,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与实业相关的专业,如化工、机械制造等实用专业;同时,应该针对贵州农业发展现状,开设与农业相关的如养殖、畜牧等农技专业,这样更有利于解决贵州省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技术指导要求。目前,贵州没有针对性的高职人才需求专业设置指导意见,缺乏教育体制下贵州职业教育特色专业,不能满足贵州经济发展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
再次是发展滞后,近年来贵州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网络普及、资源共享和人才流转促进西部地区迅速发展,东中部地区的优秀人才和资源不断涌入贵州。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和政策因素开发新的项目和引进外资,大大推进了贵州经济发展,但是由于职业教育的先天不足,发展滞后,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部分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跟企业合作,但由于缺乏专业团队,跟新生事物不能接轨,人才培养仍然是滞后于企业需求,不能满足人才兴黔的目的。
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 尽管贵州省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先天性不足,但是发展职业教育还是有很多有利条件,包括职业教育先天不足和教育软实力、人口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需求等为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随着贵州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中高职教育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财政投入加大,教育教学设施朝着国际化教育方向发展,培养方式订单化。这就使得贵州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计划性和持续性。随着人才在全国的流动性不断加快,贵州这个欠发达地区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投入到教育事业,提高了教师素质,壮大了师资队伍,为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成为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最主要条件。
为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程,国务院在2014年5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初步设定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初级发展目标,并明确“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世界水平的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时,为保证《决定》的顺利实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分步走”战略和初级发展目标。《规划》强调,到2015年,中国应该要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达到2250万人,高职教育在校生数达到1390万人。同时《规划》还特别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任务,包括基本完成新一轮专业设置改革,扩大学生选专业、转专业的自主权,建立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和动态调整预警机制;基本建成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宽带和校园网覆盖所有职业院校;所有职业院校都要开设10门以上社区课程等。强调各地要进行跟踪指导检查,及时研究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等,贵州职业教育也要抓住这个大好的机遇,推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除了政策因素,贵州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需求都对贵州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人口结构是贵州发展教育的潜在条件,经济落后是贵州教育发展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是贵州教育发展的“火车头”。贵州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贵州急需要改变现状,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贵州 “工业强省”的战略决策,企业大量入驻贵州,加大了中高型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些因素都构成了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 对策与探索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普遍呈现出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这就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努力适应现代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当前社会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要统筹规划,贵州职业教育在规模和质量上较全国落后,各方面还达不到优化标准,规划不尽合理,遍地开花,但内涵不足,大部分职业教育都是本着赚钱的目的,特别是部分政府外开办的职业教育或培训机构,更是不顾政府规划要求,学校远离实训基地,闭门造车,脱离实际,以至于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实训机会,距离企业的标准越来越远。对于贵州的职业教育,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应该进行系统性规划,划定区域,集中办学,这样不仅能相互促进,还能达到资源的共享,避免资源的重复性和瘫痪性。贵州现如今已经对中等职业院校做出了规划,如9 3计划的清镇职教城,集中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化、系统化,各地区应该以此为模块,加强教学园区建设,增强和职业院校的沟通。但是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政府及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指导,规划好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对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作出相应的规划,比如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等。
二是要统筹政策,政府及主管部门要认真制定和落实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把握好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地做好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划,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制定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计划,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给职业院校毕业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一个技能型人才能力的游标卡尺,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职业教育步入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政府及主管部门应严格要求职业院校坚持以国家制定的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制定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并鼓励学生更多地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取得就业优势。企业也必须按照“不培训、不持证”不能上岗的原则,真正达到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是要统筹资源,贵州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所教学资源齐全的职业院校,贵州的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应该要认真解读《决定》内容,认真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有关政策,加强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和宏观指导,增加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重点打造几所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实现资源共享,打破职业院校相对独立的局面。贵州目前建立了一系列的教育园区,这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贵州来说,建立教育园区是政府的一个明智之举,它是真正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贵州教育园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是贵阳花溪大学城,属于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园区,但是其中也融入了部分职业教育;另一个则是清镇职教城,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等职业教育集中地,是贵阳市9 3教育示范园区,它将贵阳市的大部分中等职业教育集中到一起,为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学互通、师资互补提供了可能,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快速提升,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的。作为贵州职业教育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该借鉴大学城和职教城的经验,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园区,集中发展贵州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资源共享、学分互通,为实现贵州职业教育繁荣发展绘制美好蓝图,保障职业教育平台高质量运行。
就目前中国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归根结底,就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本身质量的缺陷;二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三就是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当然,贵州职业教育也逃脱不了这些因素。首先,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不齐全、实训基地达不到实训目的,直接导致职业教育本身质量偏低。其次,进入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低,态度不端正,学习主动性不强,进入职业院校就为了一个大专文凭,毕业后部分学生的知识技能普遍停留在高中阶段,缺乏职业资格培训意识。再次,目前大部分社会企事业单位在人才认可方面对学历的要求都较高,用人单位招聘限定应聘者需本科以上文凭,忽视了对职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以学历论人才的行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
所以,不仅仅是贵州,就中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来说,应该要破除职业教育的旧的体制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要加快制定新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引入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提升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制定一个相应的学位证书,比如,2014年6月20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就为1103位学生颁发了“工士”学位证书,它相当于本科副学士学位,有了这样一个学位证书,职业教育毕业学生就进入到了学位通道,这就为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参与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也能为将来构建“工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学位体系提前做好准备,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试验,是我国国内出现的首个“工士”学位。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制定出相应的职业教育学位管理长远机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日程,同时也是值得其他职业教育院校借鉴和深思的一项举措。除此之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应该实现中、高、本的贯通培养,达到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实用型研究生人才教育的连贯培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创新的未来。
目前我国由于政策原因,职业教育院校未能自办企业,学生没有真正实训基地,实践经验不足,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只能停留在课堂教师的口头教授,领会性、理论性的理解无法实验。尽管现在大部分职业教育院校都声称自己有足够的实训实践合作基地,但是学生真正到了实训基地时,只能得到一些简单的、基本的事务性工作,企业或者是工厂不会安排学生做专业的、核心的工作,不能达到检验学生职业技能的真正目的。 所以,教育部门应该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职业教育院校创办一般性企业,实现知识创新和实践地真正融合,真正做到职业教育的实验性要求,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引入企业化管理制度,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创建具有世界水平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对“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作出了相应的要求,并强调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
作为面向企业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如果单靠课堂讲授和书本信息的传递,是远远不够的,职业院校办学的本质是为社会企业培养人才,没有企业参与,没有企业管理制度的学习,职业教育无疑是失败的。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只有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培养、技能历练、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走好产教融合这条路子,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还能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深化产教融合,对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这对于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创建世界一流职业教育意义深远。
结束语
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同时,引入学位制度,提升职业教育学历层次,达到中职、高职、本科的贯通培养,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保障毕业就业的社会公平性。另外,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创办一般性企业,实现实训实习的真实性,真正面向社会,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北京.国发[2014]19号
[2]肖化移.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刘悦.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7).
[4]周光琴.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04(3).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E].教职成[2005]1号.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E].教职成[2012]5号.
[7]省教育厅.贵州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规划(试行)[E].教高[2008]5号.
[8]侯长林.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本文系贵州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规划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5GH0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