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随着思维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物理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物理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关于思维的概念、特征以及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
【关键词】 高中物理;思维
一、引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积极认识世界的内部动因,如果把学生的好奇心转移到探求科学知识上,好奇心就升华为求知欲,成为主动地追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积极创造情境,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好奇、好疑、好问,当学生的思维活动或结论超出了教师所设计或期望的轨道时,不要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模式之中,而应引导学生在课上或课下继续审视其观点。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思维或个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了,又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教学仪器做实验,或引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讲中外科学家创造发明的故事,或搞各种活动都能引起情境,把学生引入奇妙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热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每节课的教材特点,突出知识的形成及抽象概括过程,铺设学生的思维路线。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对抽象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形成物理概念和建立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高中物理实际上还是和初中物理一样在研究力、热、电、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现象,而物理概念是这些现象中某一类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规律是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到的。因此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关键是抓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和“推导”。引入不当、推导呆板、僵化,就可能变为老师武断地把学生往前“拖”,“拖不动就可能抱着学生或背着学生“走”,从而使学生变为死记结论。所以“引入”和“推导”不是看老师说了多少,而是看是否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如果老师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引入和推导,则“话不多”而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
“引入”的方法有:实验引入法(实验要求明显、新奇、巧妙)、类比引入法(类比要恰当、生动形象)、现象引入法(现象要典型、充分,这种方法也叫举例引入法)、问题引入法(也叫提问法,提问要富有启发性)和逻辑推理引入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概括,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
2.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应用逆向思维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人们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程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按事物发展的过程先后,从起因分析推断事物发展的结果,称为正向思路;按相反的程序称为逆向思维,即从事物发展的结果追溯起因。牛留信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从五个方面进行逆向思维:研究对象的逆向思维;条件的逆向思维;思维程序的逆向思维;因果关系的逆向思维;光路可逆的逆向思维。笔者认为这确实符合物理教学的实际,其实逆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处处时时都可进行,并结合正向思维开展,效果会更好。
(2)强化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
物理概念,规律是物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重点要强化其形成过程。这是因为学生在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中要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归纳和抽象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在这些思维活动中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理解对所建立的概念和规律的真正内涵和外延。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阶梯,化解难点,可以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化解难点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选择有效的途径,如借助实验室实验,以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来形象类比,分散难点,铺设问题台阶等,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深入。
3.利用习题培养学生思维
做习题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题目的潜在功能,恰当地对题目进行延伸、演变、拓广,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最佳状态,以适量的习题量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有人曾这样比喻:如果把知识比为“金子”,那么良好的思维方法就是金子的“开采机”。因此,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师启发思维才不是一句空话,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中学时期是学生思维活动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是形成良好思维方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意娃娃决教材中所采用的思维方法,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有意识的进行思维方法的传授。学生一旦掌握了思维方法就会大大增强其思维的科学性,会更有效的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并提高主动学习的水平。爱因斯坦就曾论述过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品质的重要性,他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在这方面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每个教师放在首位考虑的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时刻贯穿于素质教育中。然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时刻总结、分析,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思维,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叶澜,丁证霖。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 邵志芳。.思维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 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王志军(河北省隆尧县固城中学)
自主学习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学习形式。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改变方式,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要改变向学生直接讲授课本知识的传统做法,更加充分的备课,这种备课要能想到怎样去引导学生,要能想到在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或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要能随机应变,察言观色,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参与使学习一步步走向深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不要忘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本质要求。而千万不要越俎代庖,那些怕话题、活动展开后不可收拾,课堂难以控制,教学任务不能完成的种种想法和担心,恰恰反映了教师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对自主学习的目的还不够明确,工作的责任心还不够强,教学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还需要不断的提升改变自己。
二、注重培养,注重引导,提高能力
1、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通过预习不仅感性了解知识,列出知识要点,而且针对规律概念提出问题,探究原因,把不懂的问题留到课上解决,这样一来会大大的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效率自然而然提高了。
2、引导学生自定学习目标
彻底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局面,学生想学什么,才能学好什么。例如在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个题目后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的知识?你已经查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既是积极参与、独立思考的过程,也增强了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翁的意识。同时将教师心目中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探索目标。
3、引导学生自选探究方法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才能使他们能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新知。首先引导学生在问题中自主学习。尝试学习的基本精神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充分运用“先试先练”的有利时机,进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引导。训练学生经常自我设问,形成思路掌握方法。其次,引导学生在批判中学。鼓励学生要敢于向教师挑战,敢于向书本挑战,在批判性自学中形成创新思维。在自学课本的过程中,随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4、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这一点主要通过“三说”来实现。“敢说”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归纳、升华的精神,提倡想说就说,对不成熟、不完善的说法不刻意挑剔,创建学习过程中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会说”是在“敢说”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要求。学生说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内容方面的,还要包括思想方面及方法层面上的。“说会”是在“敢说”“会说”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以达到尝试教学的最终目的,举一反三,抓住事物的本质。
5、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提问,既要紧扣知识点,又要注意知识的连惯性,挖掘知识的内含,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产生探究的强烈的意向。如讲“欧姆定律”时,让学生想一想,怎样研究三者的关系?用什么样的实验来研究?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如何连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得出数据总结规律。另外在提问题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学生不是科学家,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有限,所以要循序渐进,否则问题太难学生探究不出什么就会失去兴趣,谈不上去创新。
6、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习题的处理不在是老师一味的讲,而是以重在思路的、方法的指导归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注意对习题的总结、分类,比如“浮力”部分涉及到的内容多,题型多,在教学中对这部分题要进行分类,遇到类似的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2)让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
(3)注意学科的渗透,编写跨学科的习题,特别是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习题,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见识,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实验激趣,自主探究,开发潜能
1、重视演示,激趣引导
初中生往往易被新奇有趣的现象吸引,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去做,老师指导,这样效果会更好。如在做“惯性小车”实验中,我让一位同学到讲台上当“司机”,其他同学情绪高涨,并且注意力比以往更集中。在讲“阿基米德原理”时,我让同学们大胆猜想,自己做实验,遇到问题同学们互相讨论,分析结果,这样一个抽象的原理,就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
2、自主探究,挖潜提质
初中教材中要求学生探究做的实验有十几个,而书上一般给出实验步骤表格,如果按照这些步骤去做往往局限了学生思维,不是探究而成了验证实验。在做实验之前,我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案,如“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有的同学提出能不能根据P=W/t的原理去测,经过讨论也是可行的。通过比较两种方案既总结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出现问题大家一起解决,这样一来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很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
3、学以致用,体验乐趣
教材中几乎每节后面都有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同学们特别感兴趣,在动手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通过思考查阅资料,提出合理的建议,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注意联系实际,关注生活,走进生活。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与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关键词】 高中物理;思维
一、引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积极认识世界的内部动因,如果把学生的好奇心转移到探求科学知识上,好奇心就升华为求知欲,成为主动地追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积极创造情境,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好奇、好疑、好问,当学生的思维活动或结论超出了教师所设计或期望的轨道时,不要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模式之中,而应引导学生在课上或课下继续审视其观点。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思维或个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了,又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教学仪器做实验,或引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讲中外科学家创造发明的故事,或搞各种活动都能引起情境,把学生引入奇妙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热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每节课的教材特点,突出知识的形成及抽象概括过程,铺设学生的思维路线。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对抽象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形成物理概念和建立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高中物理实际上还是和初中物理一样在研究力、热、电、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现象,而物理概念是这些现象中某一类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规律是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到的。因此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关键是抓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和“推导”。引入不当、推导呆板、僵化,就可能变为老师武断地把学生往前“拖”,“拖不动就可能抱着学生或背着学生“走”,从而使学生变为死记结论。所以“引入”和“推导”不是看老师说了多少,而是看是否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如果老师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引入和推导,则“话不多”而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
“引入”的方法有:实验引入法(实验要求明显、新奇、巧妙)、类比引入法(类比要恰当、生动形象)、现象引入法(现象要典型、充分,这种方法也叫举例引入法)、问题引入法(也叫提问法,提问要富有启发性)和逻辑推理引入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概括,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
2.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应用逆向思维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人们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程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按事物发展的过程先后,从起因分析推断事物发展的结果,称为正向思路;按相反的程序称为逆向思维,即从事物发展的结果追溯起因。牛留信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从五个方面进行逆向思维:研究对象的逆向思维;条件的逆向思维;思维程序的逆向思维;因果关系的逆向思维;光路可逆的逆向思维。笔者认为这确实符合物理教学的实际,其实逆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处处时时都可进行,并结合正向思维开展,效果会更好。
(2)强化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
物理概念,规律是物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重点要强化其形成过程。这是因为学生在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中要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归纳和抽象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在这些思维活动中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理解对所建立的概念和规律的真正内涵和外延。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阶梯,化解难点,可以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化解难点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选择有效的途径,如借助实验室实验,以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来形象类比,分散难点,铺设问题台阶等,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深入。
3.利用习题培养学生思维
做习题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题目的潜在功能,恰当地对题目进行延伸、演变、拓广,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最佳状态,以适量的习题量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有人曾这样比喻:如果把知识比为“金子”,那么良好的思维方法就是金子的“开采机”。因此,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师启发思维才不是一句空话,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中学时期是学生思维活动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是形成良好思维方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意娃娃决教材中所采用的思维方法,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有意识的进行思维方法的传授。学生一旦掌握了思维方法就会大大增强其思维的科学性,会更有效的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并提高主动学习的水平。爱因斯坦就曾论述过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品质的重要性,他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在这方面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每个教师放在首位考虑的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时刻贯穿于素质教育中。然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时刻总结、分析,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思维,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叶澜,丁证霖。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 邵志芳。.思维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 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王志军(河北省隆尧县固城中学)
自主学习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学习形式。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改变方式,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要改变向学生直接讲授课本知识的传统做法,更加充分的备课,这种备课要能想到怎样去引导学生,要能想到在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或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要能随机应变,察言观色,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参与使学习一步步走向深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不要忘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本质要求。而千万不要越俎代庖,那些怕话题、活动展开后不可收拾,课堂难以控制,教学任务不能完成的种种想法和担心,恰恰反映了教师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对自主学习的目的还不够明确,工作的责任心还不够强,教学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还需要不断的提升改变自己。
二、注重培养,注重引导,提高能力
1、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通过预习不仅感性了解知识,列出知识要点,而且针对规律概念提出问题,探究原因,把不懂的问题留到课上解决,这样一来会大大的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效率自然而然提高了。
2、引导学生自定学习目标
彻底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局面,学生想学什么,才能学好什么。例如在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个题目后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的知识?你已经查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既是积极参与、独立思考的过程,也增强了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翁的意识。同时将教师心目中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探索目标。
3、引导学生自选探究方法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才能使他们能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新知。首先引导学生在问题中自主学习。尝试学习的基本精神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充分运用“先试先练”的有利时机,进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引导。训练学生经常自我设问,形成思路掌握方法。其次,引导学生在批判中学。鼓励学生要敢于向教师挑战,敢于向书本挑战,在批判性自学中形成创新思维。在自学课本的过程中,随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4、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这一点主要通过“三说”来实现。“敢说”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归纳、升华的精神,提倡想说就说,对不成熟、不完善的说法不刻意挑剔,创建学习过程中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会说”是在“敢说”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要求。学生说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内容方面的,还要包括思想方面及方法层面上的。“说会”是在“敢说”“会说”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以达到尝试教学的最终目的,举一反三,抓住事物的本质。
5、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提问,既要紧扣知识点,又要注意知识的连惯性,挖掘知识的内含,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产生探究的强烈的意向。如讲“欧姆定律”时,让学生想一想,怎样研究三者的关系?用什么样的实验来研究?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如何连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得出数据总结规律。另外在提问题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学生不是科学家,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有限,所以要循序渐进,否则问题太难学生探究不出什么就会失去兴趣,谈不上去创新。
6、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习题的处理不在是老师一味的讲,而是以重在思路的、方法的指导归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注意对习题的总结、分类,比如“浮力”部分涉及到的内容多,题型多,在教学中对这部分题要进行分类,遇到类似的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2)让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
(3)注意学科的渗透,编写跨学科的习题,特别是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习题,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见识,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实验激趣,自主探究,开发潜能
1、重视演示,激趣引导
初中生往往易被新奇有趣的现象吸引,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去做,老师指导,这样效果会更好。如在做“惯性小车”实验中,我让一位同学到讲台上当“司机”,其他同学情绪高涨,并且注意力比以往更集中。在讲“阿基米德原理”时,我让同学们大胆猜想,自己做实验,遇到问题同学们互相讨论,分析结果,这样一个抽象的原理,就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
2、自主探究,挖潜提质
初中教材中要求学生探究做的实验有十几个,而书上一般给出实验步骤表格,如果按照这些步骤去做往往局限了学生思维,不是探究而成了验证实验。在做实验之前,我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案,如“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有的同学提出能不能根据P=W/t的原理去测,经过讨论也是可行的。通过比较两种方案既总结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出现问题大家一起解决,这样一来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很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
3、学以致用,体验乐趣
教材中几乎每节后面都有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同学们特别感兴趣,在动手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通过思考查阅资料,提出合理的建议,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注意联系实际,关注生活,走进生活。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与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