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建构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才进步,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构和谐健全的人格成为社会发展和教育活动的根本价值取向。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思想政治课的这些特殊教育功能,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产生直接的正面的影响,成为塑造青少年和谐人格的主要教育渠道。
一、从教师独语走向师生对话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大多通过教师讲解、讲演、讲述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一支粉笔一张嘴式的“独语”是一种宗教式宣讲,凭借军事化纪律管理作支撑,要求学生洗耳恭听做好笔记掌握知识而不注重学生内心的感受;没有对话,听不到不同的声音。这种“独语”仅仅把政治课堂看成了应试的工具,只教书不育人,漠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课堂教学应变单向教育为双向交流。新课程视野下的师生对话则是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争论等方式,使学生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对话中,体验到知识、自由、尊重、宽容与关爱,同时得到激励、召唤、指导与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情感体验;丰富多彩的交往不仅可以扩充认知领域,优化认知结构,增进相互理解,而且可以开阔胸怀、淡化冲突、净化不良情绪。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我们最重视师生接近,最重视以人教人。”“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真正的人格教育。”所以,高中政治课堂必须从教师“独语”走向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面向社会、面向新生活和丰富多彩的个性生命。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说理疏导、情感陶冶、品德实践、榜样示范、论文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方法,多一点人生点拨、多一点平等交流、多一点情感共鸣,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和谐人格的独特发展。
二、从文本理论走向新鲜生活
对未成年学生来说,高中政治课教材高头讲章多、喜闻乐见的话题相对少。高中生在政治课堂上,常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着高头讲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所以,学生的人格被分裂为两个不相关的世界。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建构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政治课的课堂不是远离尘世的空中楼阁,一旦出现了与现实的脱节,这块领地就必然是“理论的沙砾堆砌的沙漠”。生活世界是鲜活的人文世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未分化的整体世界,而不是理论的、逻辑的、分割的碎片。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政治课堂教学充分吸收生活世界的直观性、本真性、体验性,要求教师密切联系生活实践,恰当举例、分析问题和解说,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建构人格。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的教學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特征,反映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拿哲学教学来说,哲学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向导,哲学教学决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充实和扩展与鲜活的生活、生命有关的哲学内容,可以是:兴旺的哲学家族、纷争的哲学前沿、捣鬼的哲学悖论、风趣的哲学大师等。这就是创新地使用教材。教师在明确基本价值取向引导的基础上,可以精选与生活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案例、典故、观点,使学生不仅仅获得知识,还让学生直面生活中的道德冲突。通过课堂预设的情景,呼唤学生的良知,鼓舞学生的斗志、矫正不良的言行。
三、从灌输说教走向自主建构
在《词源》中灌输被解释为“灌注输送”,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是在久远的教育历史中形成的,在科技理性横行之下,教育的塑造人格价值逐渐失落,工具意识逐渐增强,教育时而成为社会政治工具,时而成为社会经济工具,使学校成为社会人才和劳动力的生产机器,灌输成为教育中固化人的心灵的一种高效率的手段。强制性的灌输与素质教育的真谛是背道而驰的,是一种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多样性、无视人的自由与尊严的教育。杜威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饮水。”同时他的结论是:“任何主张将(道德)知识灌注在一无所有的心灵上的各种教育方法,都应该被扬弃。”人格是个人身心发展的体现和需要。马克思说:“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冲动。”个人习得和谐人格,实质是个人向善的自然追求,也是社会所期望的个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人格建构是强化和内化的统一,是个体心理结构“自组织”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注重创新,寓教于乐、寓教于境,引导学生自我完善。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思想政治课的这些特殊教育功能,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产生直接的正面的影响,成为塑造青少年和谐人格的主要教育渠道。
一、从教师独语走向师生对话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大多通过教师讲解、讲演、讲述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一支粉笔一张嘴式的“独语”是一种宗教式宣讲,凭借军事化纪律管理作支撑,要求学生洗耳恭听做好笔记掌握知识而不注重学生内心的感受;没有对话,听不到不同的声音。这种“独语”仅仅把政治课堂看成了应试的工具,只教书不育人,漠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课堂教学应变单向教育为双向交流。新课程视野下的师生对话则是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争论等方式,使学生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对话中,体验到知识、自由、尊重、宽容与关爱,同时得到激励、召唤、指导与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情感体验;丰富多彩的交往不仅可以扩充认知领域,优化认知结构,增进相互理解,而且可以开阔胸怀、淡化冲突、净化不良情绪。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我们最重视师生接近,最重视以人教人。”“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真正的人格教育。”所以,高中政治课堂必须从教师“独语”走向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面向社会、面向新生活和丰富多彩的个性生命。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说理疏导、情感陶冶、品德实践、榜样示范、论文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方法,多一点人生点拨、多一点平等交流、多一点情感共鸣,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和谐人格的独特发展。
二、从文本理论走向新鲜生活
对未成年学生来说,高中政治课教材高头讲章多、喜闻乐见的话题相对少。高中生在政治课堂上,常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着高头讲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所以,学生的人格被分裂为两个不相关的世界。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建构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政治课的课堂不是远离尘世的空中楼阁,一旦出现了与现实的脱节,这块领地就必然是“理论的沙砾堆砌的沙漠”。生活世界是鲜活的人文世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未分化的整体世界,而不是理论的、逻辑的、分割的碎片。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政治课堂教学充分吸收生活世界的直观性、本真性、体验性,要求教师密切联系生活实践,恰当举例、分析问题和解说,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建构人格。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的教學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特征,反映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拿哲学教学来说,哲学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向导,哲学教学决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充实和扩展与鲜活的生活、生命有关的哲学内容,可以是:兴旺的哲学家族、纷争的哲学前沿、捣鬼的哲学悖论、风趣的哲学大师等。这就是创新地使用教材。教师在明确基本价值取向引导的基础上,可以精选与生活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案例、典故、观点,使学生不仅仅获得知识,还让学生直面生活中的道德冲突。通过课堂预设的情景,呼唤学生的良知,鼓舞学生的斗志、矫正不良的言行。
三、从灌输说教走向自主建构
在《词源》中灌输被解释为“灌注输送”,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是在久远的教育历史中形成的,在科技理性横行之下,教育的塑造人格价值逐渐失落,工具意识逐渐增强,教育时而成为社会政治工具,时而成为社会经济工具,使学校成为社会人才和劳动力的生产机器,灌输成为教育中固化人的心灵的一种高效率的手段。强制性的灌输与素质教育的真谛是背道而驰的,是一种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多样性、无视人的自由与尊严的教育。杜威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饮水。”同时他的结论是:“任何主张将(道德)知识灌注在一无所有的心灵上的各种教育方法,都应该被扬弃。”人格是个人身心发展的体现和需要。马克思说:“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冲动。”个人习得和谐人格,实质是个人向善的自然追求,也是社会所期望的个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人格建构是强化和内化的统一,是个体心理结构“自组织”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注重创新,寓教于乐、寓教于境,引导学生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