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活动体现的是自主、有趣、整合,这不是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而是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难度更大,涉及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育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园通过学习研究,引导教师从巧妙运用观察记录研究入手,提升教师观察指导技能,从而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一、会观察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曾作过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她的论述说明了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观察和记录。经过探索实践,我们总结出了几种有效的观察方法。
1.全面观察
全面观察法主要是观察区域的整体,如幼儿进区的情况、游戏中幼儿是否出现状况、区域中材料的使用情况等,对整个活动区整体的状况进行全面、大致的观察。
2.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法是有一位教师到某个区域中,对幼儿个人或该区域中的一组幼儿进行重点观察,主要观察该区幼儿的情绪、个性行为、材料使用、同伴合作、目标是否达成等情况,详尽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
活动实录一:
野生动物园建造开始了。帆帆说:“我们先把动物放在中间。”琪琪说:“我们先来做小动物的家吧!”欣格说:“我来搭大树。”只见孩子们既分工又合作,政泽说:“我来搭楼梯,好让小动物走上去。”嘉豪说:“我要搭一个山洞,让小动物钻来钻去玩。”(教师观察到孩子们起初的想法是根据动物的喜好来建构)。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设想,积极行动起来。大概7分钟之后,孩子们把小动物送到了搭好的动物园,只听见帆帆又着急地说:“不行,不行,把所有动物放在一起要打架的,他们都是肉食动物。”欣格说:“要分开。”孩子们根据动物的特性继续建构,给每种动物造了一个舒适的家。(第二次教师观察到,孩子们通过已有的野生动物知识经验提升了动物园的建构方案)。
最后搭建围墙,雨沁和占科还一起搭建了动物园大门。一个小朋友说:“野生动物园里的动物如果跳出墙去,这个围墙应该再高点。”大家立刻行动起来,还在高墙边又开了四扇门,作为入口和出口。(大班孩子生活经验丰富了,给孩子们提供完全自主的活动空间,结果令老师惊讶。)
以上定点观察案例是基于教师把握孩子兴趣点讨论生成的内容,活动中呈现出孩子们较好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游戏水平。
3.跟踪观察
当区域活动中要同时了解二、三个区域的详细活动情况,我们就采用跟踪观察的办法,先用几分钟的时间观察该区幼儿的活动,并对接下来的活动情况有一种推断,后进入另一区观察,这样轮回跟踪观察也能达到细致观察的效果。有时,对一个区或一个孩子的发展,几次区域活动连续跟踪观察也非常必要。
活动实录二:
早上,娃娃点心店的两位妈妈们忙开了,她们把所有的盘子和碗整齐地排列在桌上,还把茶杯、勺子也整齐的放好。老师过去问;“今天娃娃家有什么事情?”黄科音快乐地说:“今天小兔生日了,我们要给它开个生日派对!”(因老师要关注室外的表演区,决定对这个创意活动用跟踪观察法记录孩子们的游戏过程)。
一会儿,老师离开表演区再次走近娃娃家时,听到两个妈妈正在热情邀请刚刚来的男孩子(徐一杰、汪晨宇):“快来!今天小兔生日,我们在给它开生日会。”于是,两个孩子快乐地加入到了生日派对中。盘子和碗里也逐渐多了许多蔬菜、水果和点心,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老师从这个场面猜想到今天的生日会会逐渐热闹起来)。老师第三次接近娃娃家观察的时候,发现又加入了王彦心、滕泽昊等几位孩子,生日会更加像样了,等同伴把桌上都摆满的时候,又发现汪晨宇正在专心地用商店里买来的各种点心糖果盒子搭蛋糕,好有想法啊!于是,孩子们抱来小兔,快乐地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引起了其他区域孩子羡慕的目光。
二、巧记录
教师对区域活动中幼儿进行观察后不能忽视记录,如果只是单纯的观察,很多重要的细节和很多的教育好机会因为过了一些时间而被遗忘,失去了引导和教育的时机,所以在观察的同时教师要把观察的情况详细地巧记录,在记录时可以采用多种记录形式相结合。
1.明确记录内容
区域活动该记录什么呢?面对教师对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什么存在着很多的困惑,我们通过“教师记录——案例分析——专家指导——教师记录”的循环过程,帮助教师明确了记录内容。
首先,教师要明确今天我要观察记录的目标是什么,要重点观察记录的是哪个区域,在那个区域中所投入的有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对我要达成的目标有什么帮助,孩子是否喜欢等。其次,要观察记录活动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幼儿活动让教师意外的情景。最后,观察记录教师的指导和孩子的反应,幼儿与教师的谈话和教师对幼儿的指导的行为。
2.探索记录方法
传统的区域活动记录主要以教师看、脑子记或简单的书面记录为最常用的方法,很多的记录流于形式,实用价值比较低。为了更好地发挥记录作用,我们尝试了以下记录法。
(1)照片或DV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照片或DV的记录方式已盛行,这种形式能更加具体形象地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一些情况,是幼儿活动情况的再现,对幼儿活动评价能起很大的作用。
(2)表格形式记录。表格式的记录是最通用的记录办法,因为此法对提高教师的教育反思技能帮助很大,并能帮助教师积累写作素材。经过多次实践修改,我们体会到目前使用的记录表具有简约普适、切实可行的特点(样表参考见附表)。这个记录法主要是活动后填写,为教育研究所用。
(3)幼儿活动记录。区域游戏中让幼儿自己记录活动的情况是大家都在尝试使用的方法,这个记录法能避免教师因观察不过来而忽视孩子们操作探究的过程与结果,但教师提供给孩子的记录表格要简单、明了,目标过程清晰。 (4)幼儿作品记录。无论是角色游戏、美工操作、科学探究、建构等活动区,都会产生幼儿的作品,将孩子们的作品经过艺术加工成为独特的装饰或补充为游戏区的材料,无疑是对孩子最好的评价。目前,我园大部分的环境装饰都是孩子们的作品提炼的,区域活动中的材料也有一部分是孩子的作品加工而成的。
三、能指导
区域活动是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的师幼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一个隐性的和灵活机动的指导方式。这种指导方式对我们老师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判断能力、灵活处理能力及自我反思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1.把握时机巧妙介入
幼儿在游戏中应有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的权力与可能。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言谈举止及行为表现,学会等待,寻找适宜的介入时机,在幼儿真正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指导。我们研究发现,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将要放弃、发生争执、有求于师”等现象时,教师要恰当巧妙地介入效果最好;其他更多的机会要留给幼儿带着自己的种种设想试验、观察,寻找答案、发现秘密。在其与同伴的交流探讨中,向孩子提出新的挑战,继续引发孩子新的思考。
2.利用评价有效提升
实践中我们发现,区域活动评价对提升孩子们的游戏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我们展开了区域活动评价系列研究,总结出一套实用、便捷、有效的评价方法,整个过程是教师通过情景再现、经验交流、解决问题、活动生成四个步骤开展师幼互动。
(1)再现活动情景。区域活动结束了,教师借孩子们整理材料之际,一边观察孩子整理情况,一边将刚拍摄的活动照片或DV拷贝到电脑中,打开大屏幕,等孩子们围坐过来的时候,活动情景已经展现在孩子们眼前,分享交流与评价生成环节就开始了。
(2)介绍活动经验。我们把分享交流游戏的过程当成幼儿能力、个性发展的过程,分享时有侧重点,通过某一个点与幼儿进行深入的分享与讨论。游戏分享也成了同伴之间互相学习的好机会,教师通过分享让幼儿个体的经验上升为幼儿集体的经验。
(3)问题呈现与解决问题。在游戏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问题,呈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提高幼儿处事能力与增长幼儿见识的大好时机。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说说“碰到什么问题了?”或孩子们主动提出问题的方法展现游戏过程中的问题契机;然后采用“怎么办?”的问话调动集体智慧,让孩子们都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智囊团,让孩子们利用自身经验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在幼儿确实找不到办法时,教师以游戏角色身份同出主意,这样达成的问题策略是集体认同的,也是孩子们会主动遵守或积极尝试的。
(4)生成活动新思路。游戏是一个持续积累经验的过程,游戏分享是对本次游戏内容的总结和提升,同时游戏分享中讨论的问题也可以作为下次游戏的起点。在游戏分享环节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需要什么材料、缺少哪些经验、想要玩什么主题的游戏等。教师持续地关注,可以使游戏情节不断丰富,使幼儿的游戏水平不断提高。
会观察、巧记录、能指导,是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基本要求,我们通过学习、互动、反思、交流、提升,帮助教师从区域活动的困惑中走出来,引领教师走上了组织区域活动自信、清晰的道路上,进入到了快乐、自主、有效的游戏意境中。
附表:
一、会观察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曾作过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她的论述说明了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观察和记录。经过探索实践,我们总结出了几种有效的观察方法。
1.全面观察
全面观察法主要是观察区域的整体,如幼儿进区的情况、游戏中幼儿是否出现状况、区域中材料的使用情况等,对整个活动区整体的状况进行全面、大致的观察。
2.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法是有一位教师到某个区域中,对幼儿个人或该区域中的一组幼儿进行重点观察,主要观察该区幼儿的情绪、个性行为、材料使用、同伴合作、目标是否达成等情况,详尽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
活动实录一:
野生动物园建造开始了。帆帆说:“我们先把动物放在中间。”琪琪说:“我们先来做小动物的家吧!”欣格说:“我来搭大树。”只见孩子们既分工又合作,政泽说:“我来搭楼梯,好让小动物走上去。”嘉豪说:“我要搭一个山洞,让小动物钻来钻去玩。”(教师观察到孩子们起初的想法是根据动物的喜好来建构)。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设想,积极行动起来。大概7分钟之后,孩子们把小动物送到了搭好的动物园,只听见帆帆又着急地说:“不行,不行,把所有动物放在一起要打架的,他们都是肉食动物。”欣格说:“要分开。”孩子们根据动物的特性继续建构,给每种动物造了一个舒适的家。(第二次教师观察到,孩子们通过已有的野生动物知识经验提升了动物园的建构方案)。
最后搭建围墙,雨沁和占科还一起搭建了动物园大门。一个小朋友说:“野生动物园里的动物如果跳出墙去,这个围墙应该再高点。”大家立刻行动起来,还在高墙边又开了四扇门,作为入口和出口。(大班孩子生活经验丰富了,给孩子们提供完全自主的活动空间,结果令老师惊讶。)
以上定点观察案例是基于教师把握孩子兴趣点讨论生成的内容,活动中呈现出孩子们较好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游戏水平。
3.跟踪观察
当区域活动中要同时了解二、三个区域的详细活动情况,我们就采用跟踪观察的办法,先用几分钟的时间观察该区幼儿的活动,并对接下来的活动情况有一种推断,后进入另一区观察,这样轮回跟踪观察也能达到细致观察的效果。有时,对一个区或一个孩子的发展,几次区域活动连续跟踪观察也非常必要。
活动实录二:
早上,娃娃点心店的两位妈妈们忙开了,她们把所有的盘子和碗整齐地排列在桌上,还把茶杯、勺子也整齐的放好。老师过去问;“今天娃娃家有什么事情?”黄科音快乐地说:“今天小兔生日了,我们要给它开个生日派对!”(因老师要关注室外的表演区,决定对这个创意活动用跟踪观察法记录孩子们的游戏过程)。
一会儿,老师离开表演区再次走近娃娃家时,听到两个妈妈正在热情邀请刚刚来的男孩子(徐一杰、汪晨宇):“快来!今天小兔生日,我们在给它开生日会。”于是,两个孩子快乐地加入到了生日派对中。盘子和碗里也逐渐多了许多蔬菜、水果和点心,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老师从这个场面猜想到今天的生日会会逐渐热闹起来)。老师第三次接近娃娃家观察的时候,发现又加入了王彦心、滕泽昊等几位孩子,生日会更加像样了,等同伴把桌上都摆满的时候,又发现汪晨宇正在专心地用商店里买来的各种点心糖果盒子搭蛋糕,好有想法啊!于是,孩子们抱来小兔,快乐地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引起了其他区域孩子羡慕的目光。
二、巧记录
教师对区域活动中幼儿进行观察后不能忽视记录,如果只是单纯的观察,很多重要的细节和很多的教育好机会因为过了一些时间而被遗忘,失去了引导和教育的时机,所以在观察的同时教师要把观察的情况详细地巧记录,在记录时可以采用多种记录形式相结合。
1.明确记录内容
区域活动该记录什么呢?面对教师对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什么存在着很多的困惑,我们通过“教师记录——案例分析——专家指导——教师记录”的循环过程,帮助教师明确了记录内容。
首先,教师要明确今天我要观察记录的目标是什么,要重点观察记录的是哪个区域,在那个区域中所投入的有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对我要达成的目标有什么帮助,孩子是否喜欢等。其次,要观察记录活动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幼儿活动让教师意外的情景。最后,观察记录教师的指导和孩子的反应,幼儿与教师的谈话和教师对幼儿的指导的行为。
2.探索记录方法
传统的区域活动记录主要以教师看、脑子记或简单的书面记录为最常用的方法,很多的记录流于形式,实用价值比较低。为了更好地发挥记录作用,我们尝试了以下记录法。
(1)照片或DV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照片或DV的记录方式已盛行,这种形式能更加具体形象地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一些情况,是幼儿活动情况的再现,对幼儿活动评价能起很大的作用。
(2)表格形式记录。表格式的记录是最通用的记录办法,因为此法对提高教师的教育反思技能帮助很大,并能帮助教师积累写作素材。经过多次实践修改,我们体会到目前使用的记录表具有简约普适、切实可行的特点(样表参考见附表)。这个记录法主要是活动后填写,为教育研究所用。
(3)幼儿活动记录。区域游戏中让幼儿自己记录活动的情况是大家都在尝试使用的方法,这个记录法能避免教师因观察不过来而忽视孩子们操作探究的过程与结果,但教师提供给孩子的记录表格要简单、明了,目标过程清晰。 (4)幼儿作品记录。无论是角色游戏、美工操作、科学探究、建构等活动区,都会产生幼儿的作品,将孩子们的作品经过艺术加工成为独特的装饰或补充为游戏区的材料,无疑是对孩子最好的评价。目前,我园大部分的环境装饰都是孩子们的作品提炼的,区域活动中的材料也有一部分是孩子的作品加工而成的。
三、能指导
区域活动是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的师幼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一个隐性的和灵活机动的指导方式。这种指导方式对我们老师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判断能力、灵活处理能力及自我反思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1.把握时机巧妙介入
幼儿在游戏中应有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的权力与可能。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言谈举止及行为表现,学会等待,寻找适宜的介入时机,在幼儿真正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指导。我们研究发现,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将要放弃、发生争执、有求于师”等现象时,教师要恰当巧妙地介入效果最好;其他更多的机会要留给幼儿带着自己的种种设想试验、观察,寻找答案、发现秘密。在其与同伴的交流探讨中,向孩子提出新的挑战,继续引发孩子新的思考。
2.利用评价有效提升
实践中我们发现,区域活动评价对提升孩子们的游戏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我们展开了区域活动评价系列研究,总结出一套实用、便捷、有效的评价方法,整个过程是教师通过情景再现、经验交流、解决问题、活动生成四个步骤开展师幼互动。
(1)再现活动情景。区域活动结束了,教师借孩子们整理材料之际,一边观察孩子整理情况,一边将刚拍摄的活动照片或DV拷贝到电脑中,打开大屏幕,等孩子们围坐过来的时候,活动情景已经展现在孩子们眼前,分享交流与评价生成环节就开始了。
(2)介绍活动经验。我们把分享交流游戏的过程当成幼儿能力、个性发展的过程,分享时有侧重点,通过某一个点与幼儿进行深入的分享与讨论。游戏分享也成了同伴之间互相学习的好机会,教师通过分享让幼儿个体的经验上升为幼儿集体的经验。
(3)问题呈现与解决问题。在游戏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问题,呈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提高幼儿处事能力与增长幼儿见识的大好时机。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说说“碰到什么问题了?”或孩子们主动提出问题的方法展现游戏过程中的问题契机;然后采用“怎么办?”的问话调动集体智慧,让孩子们都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智囊团,让孩子们利用自身经验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在幼儿确实找不到办法时,教师以游戏角色身份同出主意,这样达成的问题策略是集体认同的,也是孩子们会主动遵守或积极尝试的。
(4)生成活动新思路。游戏是一个持续积累经验的过程,游戏分享是对本次游戏内容的总结和提升,同时游戏分享中讨论的问题也可以作为下次游戏的起点。在游戏分享环节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需要什么材料、缺少哪些经验、想要玩什么主题的游戏等。教师持续地关注,可以使游戏情节不断丰富,使幼儿的游戏水平不断提高。
会观察、巧记录、能指导,是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基本要求,我们通过学习、互动、反思、交流、提升,帮助教师从区域活动的困惑中走出来,引领教师走上了组织区域活动自信、清晰的道路上,进入到了快乐、自主、有效的游戏意境中。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