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玲珑质,妙壶化春茗——漫谈紫砂壶“玲珑提梁”的质感美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砂壶集实用、艺术、人文于一体,同时融入文学、绘画、书法、篆刻、金石等诸艺术于一身,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美感,它的美兼容并蓄,十分丰富,作为以紫砂泥抟造而成的艺术作品,它的质感美是相当明显,也是相当重要的。紫砂壶的质感美是一个相对宽泛的立题,其大致可以通过外在造型装饰和内在文化属性等来体现,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达到壶艺性能的全面展示与升华。
其他文献
摘 要 紫砂壶造型设计是技艺人员重要的基本功,关系到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文化包容性,这也是作品成功的前提之一。对于当今紫砂从业者而言,造型设计这门学问永无止境。在主题定位中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契合,提供不同的主题阐释与文化解读,这是当前壶艺勃兴繁荣的和谐环境中艺人的责任担当。唯有此,宜兴紫砂文化将以更加艳丽多姿的身影曼舞在艺术的殿堂中。本篇以紫砂“鱼水之恋套壶”为例,谈谈在主题定位中追求形式与内容契合后的
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尤其是氮肥和磷肥,生产和施用均为世界第一。世界化肥增长有一半的贡献来自于中国。
紫砂壶自诞生以来便一直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其文化属性决定了深刻的情感寓意,这也是其区别于一般手工艺品的独到之处所在。浸润着温暖的茶汤,紫砂壶氤氲岁月流长,将丰富的内容渗透进浓浓底蕴,从而生发出妙趣无限的共鸣力。  在漫长的紫砂壶发展历程中,陈曼生可以说是一位具有承上启下历史意义的重要文人,他将紫砂壶的人文意义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其中,“曼生十八式”就是由他设计,紫砂艺
宜兴紫砂壶数百年来不断发展,凝聚了历代紫砂艺人的智慧,历经创新、继承、再创新的过程,使得紫砂壶造型丰富、式样繁多,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审美情趣的紫砂壶爱好者都可寻得自己喜爱的款型。紫砂壶的造型类别,可分为几何形态、自然形态、筋纹形态,这三类造型几乎包容万物,这又是紫砂壶形制特别丰富的重要原因。但有的壶型兼有两种甚至三种形态,这种造型方法就是在圆形、方形壶上再装饰着别的形体,如“六方掇球壶”(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