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职业教育的总体把握和综合理念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高职毕业生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培养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学生,不断加强职业观教育。
关键词:职业观;高职院校;内涵
在2014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实施举措,也标志着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成为一项国家战略。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和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市场的压力不断增加,培养有别于本科院校的具有职业观素养的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何为职业观
职业观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特定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社会对从事某种专业工作人员的较为恒定的角色认定。这个定义本身就分为两种层次,前半句是对职业深入分析之后得到的统一共识,后半部分是职业给人们带来最直观的第一反应。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剧烈的碰撞,特别是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一部分行业和一部分人中间,特别是青年学生,职业道德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缺失。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不高,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有不良行为习惯,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要使学生胜任工作,不仅具备岗位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充分的保证学生有正确的思想指导,保证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从社会的需求看,就业岗位需求具有一定文化,掌握一定的技能,有责任心,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才。
在没有有效引导和全面认识的情况下人们通常只会得到一个片面的结论,如果在整体环境中缺乏更充分的教育和更全面的讨论,可能因为片面认知导致的错误观点会根深蒂固,重者会干扰学生择业倾向,耽误未来的人生走向,轻者会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无法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工作,造成生活中的障碍。
二、职业观培养的内涵
美国发展协会认为,分为五个类别,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基本胜任力主要指阅读,写作,计算的能力。沟通能力指一个人表达倾听的能力。适应能力指一个人解决问题,创造性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人们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因为国家现状尚未达到同工同酬的理想环境,职业本身存在的差异会让教师对职业观认识的平铺直叙显得空洞没有说服力,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这必要的隐瞒和启发性的引导,让学生更多的看到职业积极的一面,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最起码也要听到正面的声音,以免受到身边的片面看法先入为主,影响对正面观点的接受。
帮助高职生全面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但是在高中生选择职业教育时,他们对职业教育了解的并不多,不明确各种职业岗位对从业者要求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过思考,又由于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水平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所以高职教育应贯穿整个教育的全程,从各个方面培养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职业观培养的内容
(一)平等职业观
凡是正当的职业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努力奋斗,都能够有所作为。黄炎培先生对平等职业观作了精辟的注释:“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有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就比如大家对运动员的职业观认识就有“为了实现人类突破自身极限而训练,最终达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的,并在国际大赛中有所表现为国争光的一群人”和“吃青春饭,用五六年挣一辈子的钱然后挥霍享用的一群人。”等认识。现在,越来越多的刚刚毕业的年轻人盲目追捧财富,认为只有获得巨大的物质财富才是成功,才是高贵的职业,这是拜金主义的体现。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应当摒弃职业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努力成才,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自主择业观
培养自主择业观即根据个人的特点和条件,为自己量身制定目标,从而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适当的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强大动力。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设立目标是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关键点就是对自我的准确定位和明确认知,高职毕业生就要从就业形势、社会需求、自身情况和职业发展等各方面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
(三)竞争就业观
培养竞争就业观即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改变就业观念,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个人职业发展。有些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一味追求高收入和安稳的工作环境,缺乏竞争意识,怕吃苦,怕挫折;有些毕业生不能正确调整就业期望值,结果导致期望值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高不成低不就”;还有些大学毕业生存在依赖心理,缺乏自主竞争意识。高职院校毕业生应树立竞争就业观,勇于竞争,善于竞争,并且要苦练内功,积极准备,主动出击,坚定信心,不断适应市场需求。
三、总结
高等职业院校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观教育,使高职生更好的成长,必须突出办学的职业特色,进行职业观教育。从办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过程中确定职业观教育的内容,从知识到技能、能力到道德品质等,落实职业观教育高等职业院校采取的主要措施为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搞好学生的职业实践活动,设置适应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搞好学生的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锻炼的机会。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重点课题《高職院校学生职业观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类别:省教育厅规划课题,课题编号:ZJB1316059。
参考文献
[1]王静.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卢红学.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形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3]王珍、张树桂、张福珍等.职业指导[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5.
作者简介
李晔,女,1986年10月生,大庆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科研管理。
(作者单位:大庆职业学院)
关键词:职业观;高职院校;内涵
在2014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实施举措,也标志着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成为一项国家战略。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和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市场的压力不断增加,培养有别于本科院校的具有职业观素养的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何为职业观
职业观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特定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社会对从事某种专业工作人员的较为恒定的角色认定。这个定义本身就分为两种层次,前半句是对职业深入分析之后得到的统一共识,后半部分是职业给人们带来最直观的第一反应。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剧烈的碰撞,特别是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一部分行业和一部分人中间,特别是青年学生,职业道德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缺失。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不高,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有不良行为习惯,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要使学生胜任工作,不仅具备岗位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充分的保证学生有正确的思想指导,保证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从社会的需求看,就业岗位需求具有一定文化,掌握一定的技能,有责任心,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才。
在没有有效引导和全面认识的情况下人们通常只会得到一个片面的结论,如果在整体环境中缺乏更充分的教育和更全面的讨论,可能因为片面认知导致的错误观点会根深蒂固,重者会干扰学生择业倾向,耽误未来的人生走向,轻者会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无法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工作,造成生活中的障碍。
二、职业观培养的内涵
美国发展协会认为,分为五个类别,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基本胜任力主要指阅读,写作,计算的能力。沟通能力指一个人表达倾听的能力。适应能力指一个人解决问题,创造性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人们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因为国家现状尚未达到同工同酬的理想环境,职业本身存在的差异会让教师对职业观认识的平铺直叙显得空洞没有说服力,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这必要的隐瞒和启发性的引导,让学生更多的看到职业积极的一面,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最起码也要听到正面的声音,以免受到身边的片面看法先入为主,影响对正面观点的接受。
帮助高职生全面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但是在高中生选择职业教育时,他们对职业教育了解的并不多,不明确各种职业岗位对从业者要求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过思考,又由于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水平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所以高职教育应贯穿整个教育的全程,从各个方面培养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职业观培养的内容
(一)平等职业观
凡是正当的职业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努力奋斗,都能够有所作为。黄炎培先生对平等职业观作了精辟的注释:“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有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就比如大家对运动员的职业观认识就有“为了实现人类突破自身极限而训练,最终达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的,并在国际大赛中有所表现为国争光的一群人”和“吃青春饭,用五六年挣一辈子的钱然后挥霍享用的一群人。”等认识。现在,越来越多的刚刚毕业的年轻人盲目追捧财富,认为只有获得巨大的物质财富才是成功,才是高贵的职业,这是拜金主义的体现。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应当摒弃职业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努力成才,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自主择业观
培养自主择业观即根据个人的特点和条件,为自己量身制定目标,从而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适当的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强大动力。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设立目标是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关键点就是对自我的准确定位和明确认知,高职毕业生就要从就业形势、社会需求、自身情况和职业发展等各方面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
(三)竞争就业观
培养竞争就业观即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改变就业观念,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个人职业发展。有些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一味追求高收入和安稳的工作环境,缺乏竞争意识,怕吃苦,怕挫折;有些毕业生不能正确调整就业期望值,结果导致期望值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高不成低不就”;还有些大学毕业生存在依赖心理,缺乏自主竞争意识。高职院校毕业生应树立竞争就业观,勇于竞争,善于竞争,并且要苦练内功,积极准备,主动出击,坚定信心,不断适应市场需求。
三、总结
高等职业院校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观教育,使高职生更好的成长,必须突出办学的职业特色,进行职业观教育。从办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过程中确定职业观教育的内容,从知识到技能、能力到道德品质等,落实职业观教育高等职业院校采取的主要措施为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搞好学生的职业实践活动,设置适应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搞好学生的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锻炼的机会。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重点课题《高職院校学生职业观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类别:省教育厅规划课题,课题编号:ZJB1316059。
参考文献
[1]王静.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卢红学.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形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3]王珍、张树桂、张福珍等.职业指导[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5.
作者简介
李晔,女,1986年10月生,大庆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科研管理。
(作者单位:大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