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对照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理念,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就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了反思,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已慢慢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反之,另有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学习兴趣的激励,也就谈不上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因此,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中背着沉重的负担,越被动,学习效果越不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成为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在不断地反思,探究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潜能,最终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怎样才能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自己也做一名成功、快乐的老师,那将是多么幸福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做一名教师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吧。而到底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师本人对自己的经验分析则会带来重大的收获。”因此,有必要结合自身的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实践,对照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进行反思,以寻找和发现与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教学行为,有效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使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化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作为教学原则之一。教师要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支配自身教学行为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和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一)确立正确的师生观
正如第斯多惠所说;一个优秀教师的全部教育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走到学生中间去,成为他们的益友知己,教学相长,成为共同发展的学习者。作为教师,要从“怎样去教好学生”的观念中转变过来,树立“怎样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能力”的新理念。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引导者和助学者。
因此,笔者在课堂上更好地创设有效教学情景,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以提高教学实效。例如,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的主角让给学生。在开学初就让学生按座位分为四人小组,并由学生自拟组名及组训,并经组员一致同意遵照执行。平时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讨论,竞赛积分,甚至家庭作业检查情况也计入小组总分。把课堂教学变成了友好的竞技场,每个人都很投入地参与其中,又乐在其中。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又不失时机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注重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目标,而这一目标又是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态度,注重情感教学。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力因素构成学习操作系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情感能调节学习的自信心和焦虑感,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减缓学习疲劳。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更取决于他们的非智力的因素。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流露出的情感的影响,教师的人格品质和言谈举止,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会把对教师的情感连带到其教授的课程上来。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课上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课下与学生平等交流,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上课要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只有树立了民主化的教学观,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空间。因此笔者时刻提醒自己,精神饱满,笑容满面地踏上讲台,声音洪亮,神情专注地上好每一节课, 在任何时候都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杜绝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尤其是对一些上课开小差的学生,应智慧地运用课堂上正在学习的知识,结合该学生目前状况来造句,使该生在一片善意的笑声中幡然醒悟,既化解了尴尬又增添了课堂的趣味。课上做到平等待人,和蔼可亲,多用鼓励的话语来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代表桑代克提出的“联结说”认为:学习是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经过多次重复,错误反映逐步减少而正确反映增多。他认为“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学习是结合,人之所以长于学习,即因他形成这许多结合”,这种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即学习的过程就是错误的过程。据此,教师应摆正心态,善待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错误,运用启发和激励性原则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切忌急躁情绪,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产生畏惧心理。
二、教学模式的改变
1从活跃课堂气氛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英国的埃克斯利认为;呆板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尽管他拥有够糊一间房子的证书也是白搭。因此,笔者努力用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来活跃课堂气氛。
2从提问方式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使学生获得持续的兴趣,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笔者精心备课,兼顾全体学生的不同层次,将问题化繁为简,把知识融合提炼,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地为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问题,尽可能给每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使学习活动符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到。从而使学生找到自信,有成就感,消除畏惧心理,增强参与意识,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从课堂教学的形式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笔者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过分强调严明、有序的课堂纪律,而是注重营造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分组后,充分发挥学生争强好胜,经常以竞赛等形式,让每个人都很投入地参与其中,开展学习竞赛,小组抢答,调动学习兴趣。 任何学生都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这不失为一个激发学习兴趣的好办法。例如,针对学生怕做阅读理解题这一现象,将报刊阅读采取课前准备,课上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抢答问题的形式来进行,最后对较难理解部分稍加讲解和点拨,这就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教学目的的最终实现
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由被动转为主动,最终达到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被动学习是桑代克根据其动物实验建立的S-R(刺激-反应)理论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是机械的过程,学习者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的主要过程限于提出问题给予刺激,学生做出相应的反应,之后是操作和练习。主动学习出自托尔曼的认知学习实验,即认知范式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学习者作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出现,学习不是机械的记忆信息,而是理解信息的过程。
外语主动学习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外语学习的主体,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耳听、眼看、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培养自辨、自律、自主学习能力和迁移知识和运用技能的能力,发展智力、情感、意志,从而达到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要最大程度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要提倡并鼓励发散性思维,不设置唯一答案,不要以诱导或暗示的方式把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因此,笔者从细节入手,设置一些较明确的预习任务,使学生养成温故知新的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同时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留给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内外遇到问题都不急着给学生解释,而是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自我反思的能力。
总之,调动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这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终达到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段廷婷.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师的新理念[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07).
3刘雪,高彦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策略[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08).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已慢慢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反之,另有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学习兴趣的激励,也就谈不上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因此,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中背着沉重的负担,越被动,学习效果越不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成为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在不断地反思,探究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潜能,最终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怎样才能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自己也做一名成功、快乐的老师,那将是多么幸福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做一名教师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吧。而到底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师本人对自己的经验分析则会带来重大的收获。”因此,有必要结合自身的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实践,对照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进行反思,以寻找和发现与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教学行为,有效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使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化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作为教学原则之一。教师要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支配自身教学行为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和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一)确立正确的师生观
正如第斯多惠所说;一个优秀教师的全部教育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走到学生中间去,成为他们的益友知己,教学相长,成为共同发展的学习者。作为教师,要从“怎样去教好学生”的观念中转变过来,树立“怎样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能力”的新理念。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引导者和助学者。
因此,笔者在课堂上更好地创设有效教学情景,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以提高教学实效。例如,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的主角让给学生。在开学初就让学生按座位分为四人小组,并由学生自拟组名及组训,并经组员一致同意遵照执行。平时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讨论,竞赛积分,甚至家庭作业检查情况也计入小组总分。把课堂教学变成了友好的竞技场,每个人都很投入地参与其中,又乐在其中。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又不失时机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注重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目标,而这一目标又是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态度,注重情感教学。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力因素构成学习操作系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情感能调节学习的自信心和焦虑感,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减缓学习疲劳。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更取决于他们的非智力的因素。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流露出的情感的影响,教师的人格品质和言谈举止,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会把对教师的情感连带到其教授的课程上来。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课上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课下与学生平等交流,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上课要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只有树立了民主化的教学观,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空间。因此笔者时刻提醒自己,精神饱满,笑容满面地踏上讲台,声音洪亮,神情专注地上好每一节课, 在任何时候都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杜绝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尤其是对一些上课开小差的学生,应智慧地运用课堂上正在学习的知识,结合该学生目前状况来造句,使该生在一片善意的笑声中幡然醒悟,既化解了尴尬又增添了课堂的趣味。课上做到平等待人,和蔼可亲,多用鼓励的话语来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代表桑代克提出的“联结说”认为:学习是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经过多次重复,错误反映逐步减少而正确反映增多。他认为“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学习是结合,人之所以长于学习,即因他形成这许多结合”,这种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即学习的过程就是错误的过程。据此,教师应摆正心态,善待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错误,运用启发和激励性原则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切忌急躁情绪,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产生畏惧心理。
二、教学模式的改变
1从活跃课堂气氛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英国的埃克斯利认为;呆板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尽管他拥有够糊一间房子的证书也是白搭。因此,笔者努力用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来活跃课堂气氛。
2从提问方式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使学生获得持续的兴趣,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笔者精心备课,兼顾全体学生的不同层次,将问题化繁为简,把知识融合提炼,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地为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问题,尽可能给每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使学习活动符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到。从而使学生找到自信,有成就感,消除畏惧心理,增强参与意识,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从课堂教学的形式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笔者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过分强调严明、有序的课堂纪律,而是注重营造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分组后,充分发挥学生争强好胜,经常以竞赛等形式,让每个人都很投入地参与其中,开展学习竞赛,小组抢答,调动学习兴趣。 任何学生都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这不失为一个激发学习兴趣的好办法。例如,针对学生怕做阅读理解题这一现象,将报刊阅读采取课前准备,课上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抢答问题的形式来进行,最后对较难理解部分稍加讲解和点拨,这就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教学目的的最终实现
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由被动转为主动,最终达到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被动学习是桑代克根据其动物实验建立的S-R(刺激-反应)理论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是机械的过程,学习者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的主要过程限于提出问题给予刺激,学生做出相应的反应,之后是操作和练习。主动学习出自托尔曼的认知学习实验,即认知范式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学习者作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出现,学习不是机械的记忆信息,而是理解信息的过程。
外语主动学习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外语学习的主体,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耳听、眼看、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培养自辨、自律、自主学习能力和迁移知识和运用技能的能力,发展智力、情感、意志,从而达到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要最大程度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要提倡并鼓励发散性思维,不设置唯一答案,不要以诱导或暗示的方式把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因此,笔者从细节入手,设置一些较明确的预习任务,使学生养成温故知新的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同时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留给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内外遇到问题都不急着给学生解释,而是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自我反思的能力。
总之,调动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这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终达到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段廷婷.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师的新理念[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07).
3刘雪,高彦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策略[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