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医学专业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度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及心理干预提供有效地理论依据。 方法: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度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二版(FACES II)等对512名医学生进行心理测评。 结果:①一般自我效能度在性别、是否为少数民族方面无显著差异。②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及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度呈正相关。③年龄/年级与一般自我效能度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家庭功能;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 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反映了个体应对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自信和能力,它属于人格的自我层面[1]。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一个人是否顺利、成功地从事某项活动是受其自我效能感影响,因为个体对其效能的感受制约着其活动的动机水平、活动的行为方式以及各种心理水平。
家庭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是个体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2],是衡量家庭系统运行效能的重要标志。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关注家庭功能发挥的结果,如Olson的环状模式理论强调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等,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起关键作用[3]。国外一些研究表明,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抑郁等内隐问题有显著影响,并发现学生的自尊与家庭功能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也有家庭是影响大学生精神健康及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4]。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他人或社会网络中获得一般或特定的支持性资源,而这种资源可以帮助个体应付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与危机。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具有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水平高的个体更容易适应过程中的困难。在一些针对毕业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可见社会支持在缓解个体消极体验、提高自我效能度的作用不可忽视[5]。
然而对于深层次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与一般自我效能度的关系,以及家庭功能与社会支持的相互作用关系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见,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的关系,试图揭示三者深层次的作用及影响机制,为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1年11月,选取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包括临床医学五年制、八年制、医学检验、医学技术、康复、护理6大专业三个年级的学生,共520人进行心理测评,获取有效问卷513份,有效率为98.7%;其中男生200人,女生312人,平均年龄为19.14岁。
1.2 研究工具。
1.2.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共有十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总分较高的测试结果说明被测者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刘继文等[6]对肖水源编制的SSRS信度效度的研究显示: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62~0.664,低于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表明量表结构效度较高;3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24~0.835,表明量表内容效度较高;总量表及3个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是0.896,0.849,0.825,0.833,表明量表信度较高。SSR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国内研究使用。
1.2.2 一般自我效能度量表(GSES)。为Schwarzer编制,共10个项目,涉及个人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该量表采用1-4级评分方式(1=完全不正确、2=有点正确、3= 多数正确、4=完全正确),10个项目的均分为量表总分,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效能越高,中文版的GSES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重测信度为0.83,具有较高信度,同时相关研究表明,中文版GSES同样具有单维性及很好的预测效度。周永安、赵静波等应用中文版GSES在广州高校大学生中进行研究同样表现出良好的信度、效度及多维度的特性[7]。
1.2.3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二版(FACES II)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二版(FACES II)由Olson等于1982年编制。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共有30个项目,大约需25分钟完成。FACESII主要评价两方面的家庭功能:(1)亲密度(Cohesion),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2)适应性(Adaptability),即家庭体系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我国应用的FACES II经过三次修订,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广泛应用于大学生人群的家庭行为方面的研究[8]。
1.3 研究方法。在征得学生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统一指导语,主试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精神科职业医师及我院获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学生。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与性别、少数民族与否的关系。 对性别、是否是少数民族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性别结果示:P=0.587>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男女性的一般自我效能度无差异。民族结果示:P=0.219>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同学的一般自我效能度无差异。
2.2 年龄、亲密度、适应性及社会支持对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的回归分析。 以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作应变量,以年龄、亲密度、适应性及社会支持4个因子作自变量, 应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与一般自我效能度呈负相关,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自我效能度逐渐降低;其他3个因子分别与一般自我效能度呈正相关,即亲密度越高、适应性越好、社会支持评分越高,一般自我效能度越高;而年龄和社会支持评分对一般自我效能作用显著(见表1)。建立的回归方程为:一般自我效能度=-0.45×年龄+0.007×亲密度+0.009×适应性+0.121×社会支持量表评分。 2.3 年龄-年级对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的影响。 由图1可见,年龄越大,一般自我效能度越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三个年级的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进行分析:结果P=0.00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个年级一般自我效能度均数:08级=3.16;09级=3.21;11级=3.31,可以得出结论: 年级越高,一般自我效能度越低。分别单独研究三个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均大于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同一年级中,不同年龄的学生的自我效能度没有差异。
在对20岁人群(61人)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结果P=0.135,提示三个年级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样,在对19~20岁人群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结果P=0.395,提示三个年级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同一年龄/年龄段下,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没有差异。
3 讨论
3.1 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在性别方面不存在差异,这一结果与已有结果并不一致,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9]。这可能与男女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有关。一直以来的传统文化观念下,社会对女性有许多歧视,这些因素会在人们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作用,使男性有许多优越感,从而使一般自我效能度相对较高。然而在当今社会条件下,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男女性的社会文化期望将会更多的趋向一致,而男女性对自己的理想性格设计也更加一致,即同时具有更强的工具性-自我坚持特质和情感-人际关系特制,也就是Bem所说的男女双性化。广大女性的综合实力不亚于男性,甚至超过男性,这让她们更独立自主,更加相信自我,对未来更有信心。
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在是否为少数民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这与董耘等[10]的研究是一致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成员只见长期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广泛交流,特别是在城市居住区这种交流尤为突出,相互融合、渗透,使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一样在一般自我效能感方面具有一定共同性。
3.2 医学生家庭亲密度与一般自我效能度呈正相关,这提示家庭亲密度越高,个体一般自我效能度越高,这与李惠民、安芹等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1]。亲密度高的家庭中父母可能会对个体所从事的活动给予更多支持,而这些支持对个体自我管理、自主意识的建立是不可缺少的。因而家庭亲密度高的家庭,不仅能在学习、交往方面给孩子提供一些具体指导和帮助,而且能给予子女家庭的温暖和情感交流与支持,让他们拥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这种模式会扩及到子女的生活及与他人交往中,从而获得更多社会支持,使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提高[12,13]。而家庭低亲密度意味着家庭成员之间缺乏相互帮助和支持,这种家庭会很容易让人感到无助、孤独、不安全,阻碍个体独立性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从而产生自卑和羞耻感,降低一般自我效能度。
3.3 医学生家庭适应性与一般自我效能度呈正相关,即适应性越好,一般自我效能度越高。适应性反映的是个体适应环境改变的能力。医学生在大学校园环境中经历的社会化过程涉及适应环境、减少不确定性、明确角色和目标以及建立人际关系等诸方面的问题[14]。这是一个同一性形成阶段,往往面临自我统合与角色混乱的矛盾,不清楚自己的责任、与他人关系、组织政策以及时间分配等[15]。适应性好的个体,不管有什么样的问题或不确定因素,还是处于新的环境中,都能有规律地、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进入角色,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
3.4 医学生社会支持评分与一般自我效能度显著正相关,表明社会支持越多的个体,一般自我效能度越高。社会支持评分高的个体,社交网络大,社交频率高,理解与感受社会支持总水平相对较高,更容易察觉到来自朋友、老师等家庭外部的支持,同时在遇到困难时更倾向于寻求他人帮助或依从他人指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个体减少影响自我效能度提高的孤独感以及焦虑情绪。同时,原本家庭功能较差的个体容易不自信、不被人欣赏和赞扬,进而觉得外界、他人不可靠,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采取回避的态度,这会妨碍与他人发展和维持亲密的关系,也很难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水平,进一步降低一般自我效能感。
3.5 医学生年龄/年级与一般自我效能度显著负相关,表明随着年龄/年级增长,一般自我效能度降低。年龄/年级小的个体,社会阅历相对不足,对一些问题、情况的把握不够,对很多事都会敢于去尝试,即使有可能失败,也敢于去拼,这就是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初生牛犊”。然而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个体对于自身能力以及外界情况的分析,同时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受挫,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个体自信不如从前,甚至低估自己的能力,伴随这种不自信的自卑和羞耻感,会让个体产生回避,使一般自我效能度进一步降低。
4 结论
医学专业本科生家庭功能,包括亲密度、适应性,以及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度呈正相关,而年龄与之呈明显负相关。因此,在大学生社区参与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我们应加强医学专业本科生人际信任等方面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开展人际信任、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减少学生孤独感、焦虑情绪,提高社会支持度,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失败,提高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降低各方面焦虑、抑郁情绪,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M].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60
[2] 李志勇,吴明证.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我和谐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346-348
[3] Bandura A.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Psychological,1977,84:191-215
[4] 徐洁,方晓义,张锦涛,等.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作用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79-85
[5] 周向欣,李齐.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人格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9):858-859
[6] 刘继文,李富业,连玉龙.社会支持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1-3
[7] 周永安,赵静波,张小远等.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广州高校大学生中应用情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2,20(5):722-724
[8] 曾棣,李合群,程子军.1798例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何适应性的家庭类型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4):254-255
[9] 孙淑晶,赵富才.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305-307
[10] 董耘,钟高峰,石文典.回族与汉族青少年自我结构模型比较研究[J].心理研究,2009,2(2):40-44
[11] 安芹,李旭珊.大学生新生学校适应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0):796-800
[12] 朱益,仇剑奎.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家庭环境的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5):276-277
[13] 冯现刚,王清.大学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11,7(24):75-78
[14] 杨芳中,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1-22
[15] Rizzo J R, House R J, Lirtzman S I.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70, 15(2): 150-163
【关键词】 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家庭功能;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 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反映了个体应对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自信和能力,它属于人格的自我层面[1]。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一个人是否顺利、成功地从事某项活动是受其自我效能感影响,因为个体对其效能的感受制约着其活动的动机水平、活动的行为方式以及各种心理水平。
家庭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是个体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2],是衡量家庭系统运行效能的重要标志。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关注家庭功能发挥的结果,如Olson的环状模式理论强调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等,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起关键作用[3]。国外一些研究表明,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抑郁等内隐问题有显著影响,并发现学生的自尊与家庭功能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也有家庭是影响大学生精神健康及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4]。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他人或社会网络中获得一般或特定的支持性资源,而这种资源可以帮助个体应付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与危机。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具有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水平高的个体更容易适应过程中的困难。在一些针对毕业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可见社会支持在缓解个体消极体验、提高自我效能度的作用不可忽视[5]。
然而对于深层次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与一般自我效能度的关系,以及家庭功能与社会支持的相互作用关系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见,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的关系,试图揭示三者深层次的作用及影响机制,为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1年11月,选取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包括临床医学五年制、八年制、医学检验、医学技术、康复、护理6大专业三个年级的学生,共520人进行心理测评,获取有效问卷513份,有效率为98.7%;其中男生200人,女生312人,平均年龄为19.14岁。
1.2 研究工具。
1.2.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共有十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总分较高的测试结果说明被测者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刘继文等[6]对肖水源编制的SSRS信度效度的研究显示: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62~0.664,低于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表明量表结构效度较高;3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24~0.835,表明量表内容效度较高;总量表及3个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是0.896,0.849,0.825,0.833,表明量表信度较高。SSR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国内研究使用。
1.2.2 一般自我效能度量表(GSES)。为Schwarzer编制,共10个项目,涉及个人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该量表采用1-4级评分方式(1=完全不正确、2=有点正确、3= 多数正确、4=完全正确),10个项目的均分为量表总分,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效能越高,中文版的GSES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重测信度为0.83,具有较高信度,同时相关研究表明,中文版GSES同样具有单维性及很好的预测效度。周永安、赵静波等应用中文版GSES在广州高校大学生中进行研究同样表现出良好的信度、效度及多维度的特性[7]。
1.2.3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二版(FACES II)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二版(FACES II)由Olson等于1982年编制。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共有30个项目,大约需25分钟完成。FACESII主要评价两方面的家庭功能:(1)亲密度(Cohesion),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2)适应性(Adaptability),即家庭体系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我国应用的FACES II经过三次修订,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广泛应用于大学生人群的家庭行为方面的研究[8]。
1.3 研究方法。在征得学生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统一指导语,主试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精神科职业医师及我院获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学生。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与性别、少数民族与否的关系。 对性别、是否是少数民族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性别结果示:P=0.587>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男女性的一般自我效能度无差异。民族结果示:P=0.219>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同学的一般自我效能度无差异。
2.2 年龄、亲密度、适应性及社会支持对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的回归分析。 以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作应变量,以年龄、亲密度、适应性及社会支持4个因子作自变量, 应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与一般自我效能度呈负相关,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自我效能度逐渐降低;其他3个因子分别与一般自我效能度呈正相关,即亲密度越高、适应性越好、社会支持评分越高,一般自我效能度越高;而年龄和社会支持评分对一般自我效能作用显著(见表1)。建立的回归方程为:一般自我效能度=-0.45×年龄+0.007×亲密度+0.009×适应性+0.121×社会支持量表评分。 2.3 年龄-年级对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的影响。 由图1可见,年龄越大,一般自我效能度越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三个年级的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进行分析:结果P=0.00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个年级一般自我效能度均数:08级=3.16;09级=3.21;11级=3.31,可以得出结论: 年级越高,一般自我效能度越低。分别单独研究三个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均大于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同一年级中,不同年龄的学生的自我效能度没有差异。
在对20岁人群(61人)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结果P=0.135,提示三个年级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样,在对19~20岁人群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结果P=0.395,提示三个年级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同一年龄/年龄段下,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没有差异。
3 讨论
3.1 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在性别方面不存在差异,这一结果与已有结果并不一致,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9]。这可能与男女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有关。一直以来的传统文化观念下,社会对女性有许多歧视,这些因素会在人们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作用,使男性有许多优越感,从而使一般自我效能度相对较高。然而在当今社会条件下,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男女性的社会文化期望将会更多的趋向一致,而男女性对自己的理想性格设计也更加一致,即同时具有更强的工具性-自我坚持特质和情感-人际关系特制,也就是Bem所说的男女双性化。广大女性的综合实力不亚于男性,甚至超过男性,这让她们更独立自主,更加相信自我,对未来更有信心。
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度在是否为少数民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这与董耘等[10]的研究是一致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成员只见长期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广泛交流,特别是在城市居住区这种交流尤为突出,相互融合、渗透,使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一样在一般自我效能感方面具有一定共同性。
3.2 医学生家庭亲密度与一般自我效能度呈正相关,这提示家庭亲密度越高,个体一般自我效能度越高,这与李惠民、安芹等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1]。亲密度高的家庭中父母可能会对个体所从事的活动给予更多支持,而这些支持对个体自我管理、自主意识的建立是不可缺少的。因而家庭亲密度高的家庭,不仅能在学习、交往方面给孩子提供一些具体指导和帮助,而且能给予子女家庭的温暖和情感交流与支持,让他们拥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这种模式会扩及到子女的生活及与他人交往中,从而获得更多社会支持,使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提高[12,13]。而家庭低亲密度意味着家庭成员之间缺乏相互帮助和支持,这种家庭会很容易让人感到无助、孤独、不安全,阻碍个体独立性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从而产生自卑和羞耻感,降低一般自我效能度。
3.3 医学生家庭适应性与一般自我效能度呈正相关,即适应性越好,一般自我效能度越高。适应性反映的是个体适应环境改变的能力。医学生在大学校园环境中经历的社会化过程涉及适应环境、减少不确定性、明确角色和目标以及建立人际关系等诸方面的问题[14]。这是一个同一性形成阶段,往往面临自我统合与角色混乱的矛盾,不清楚自己的责任、与他人关系、组织政策以及时间分配等[15]。适应性好的个体,不管有什么样的问题或不确定因素,还是处于新的环境中,都能有规律地、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进入角色,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
3.4 医学生社会支持评分与一般自我效能度显著正相关,表明社会支持越多的个体,一般自我效能度越高。社会支持评分高的个体,社交网络大,社交频率高,理解与感受社会支持总水平相对较高,更容易察觉到来自朋友、老师等家庭外部的支持,同时在遇到困难时更倾向于寻求他人帮助或依从他人指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个体减少影响自我效能度提高的孤独感以及焦虑情绪。同时,原本家庭功能较差的个体容易不自信、不被人欣赏和赞扬,进而觉得外界、他人不可靠,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采取回避的态度,这会妨碍与他人发展和维持亲密的关系,也很难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水平,进一步降低一般自我效能感。
3.5 医学生年龄/年级与一般自我效能度显著负相关,表明随着年龄/年级增长,一般自我效能度降低。年龄/年级小的个体,社会阅历相对不足,对一些问题、情况的把握不够,对很多事都会敢于去尝试,即使有可能失败,也敢于去拼,这就是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初生牛犊”。然而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个体对于自身能力以及外界情况的分析,同时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受挫,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个体自信不如从前,甚至低估自己的能力,伴随这种不自信的自卑和羞耻感,会让个体产生回避,使一般自我效能度进一步降低。
4 结论
医学专业本科生家庭功能,包括亲密度、适应性,以及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度呈正相关,而年龄与之呈明显负相关。因此,在大学生社区参与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我们应加强医学专业本科生人际信任等方面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开展人际信任、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减少学生孤独感、焦虑情绪,提高社会支持度,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失败,提高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降低各方面焦虑、抑郁情绪,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M].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60
[2] 李志勇,吴明证.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我和谐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346-348
[3] Bandura A.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Psychological,1977,84:191-215
[4] 徐洁,方晓义,张锦涛,等.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作用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79-85
[5] 周向欣,李齐.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人格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9):858-859
[6] 刘继文,李富业,连玉龙.社会支持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1-3
[7] 周永安,赵静波,张小远等.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广州高校大学生中应用情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2,20(5):722-724
[8] 曾棣,李合群,程子军.1798例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何适应性的家庭类型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4):254-255
[9] 孙淑晶,赵富才.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305-307
[10] 董耘,钟高峰,石文典.回族与汉族青少年自我结构模型比较研究[J].心理研究,2009,2(2):40-44
[11] 安芹,李旭珊.大学生新生学校适应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0):796-800
[12] 朱益,仇剑奎.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家庭环境的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5):276-277
[13] 冯现刚,王清.大学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11,7(24):75-78
[14] 杨芳中,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1-22
[15] Rizzo J R, House R J, Lirtzman S I.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70, 15(2): 15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