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创作教学是指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培养发展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运用各种音乐素材学习音乐的教学活动。正如《标准》所指出: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创作经验发挥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音乐教学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因此,我们中小学生音乐创作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为学生提供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机会
关键词:小学 音乐 创作教学
正文
音乐课堂内外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在当今世界 教育的“创作性教学”潮流中,可有些老师,家长认为孩子们的音乐创作不过是“乱弹琴”、“瞎胡唱”毫无价值,只有作曲家的创作才有价值。其实不然,那时音乐创作历来被认为是神秘摸测的,普通学校并不是为培养音乐家的“音乐创作”教学,而是以“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为主体,以“即兴表演”、“即兴演奏”和“创造音乐”等即兴创作活动为基础的。其目的是为了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就笔者认为创作教学本质特征是要使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象通过身体或乐器自由地表现出来。它重视的是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不是最终结果的相同答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音乐创作教学,会事半功倍。
一、低段的音乐创作:我主要实施节奏和歌词创编的创作
低段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好奇,求知欲是创造的种子,是创造的内驱力。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图片,歌舞,游戏想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创造活动
1、与学生的生活情景结合起来。
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讲创编能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在轻松的情境中学习极大有效地提高了效率。如人音版第一册,第二单元跳绳,我们可以在拓展的时候出示各式各样的活动器具如:皮球、毽子、呼啦圈、篮球、乒乓球等等 。我拿出自己最喜欢的皮球拍起来,口中念念有词:
花皮 球,真轻 巧,轻轻 一拍 跳起 来。
你拍 拍,我拍 拍,大家 玩得 多愉 快。
然后对学生说:这是我为花皮球编的一首儿歌,以后我能一边拍皮球一边念着我为它编的儿歌了。你能为这些玩具编一首儿歌吗?”
然后我把玩具分配给各个小组,让小组集体玩。并要求学生边玩边观察玩具。并在学生玩的时候放背景音乐《跳绳》让他们在熟悉的音乐中思考,并能从音乐的节奏中得到启发。
在个小组讨论过程中,我对每个小组做了了解和指导。最后 我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如学生会编出:
呼啦 圈 圆又 圆 ,转起 声来,嘶嘶 响。
你转 转 我转 转, 看谁 转的,快又 长。
学生编的儿歌虽很稚嫩,但在这样轻松愉悦地情境中锻炼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与潜能。
2、巧心引导,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我们都知道,技能是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出来的。音乐的源头,是人类情感表露的欲望。在教学中,必须把课堂活动的“中心地位”让给学生,教师“退居二线”,由“前台”退到“后幕”,由受业者、主导者改扮为发掘者、引导者的角色,其作用“显性”转为“隐性”。它不是问答式,也不是启发式,而是教师引导,以学生的活动和创造为主,学生自己动、奏、跳、在音乐中展现创作天性。
在我执教的一年级学生十分喜欢观看我表演,我就巧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创编节奏,鼓励学生“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根据他们不同的节奏型,我来创编相应的的动作,学生看到自己的节奏能看到老师优美的舞蹈,极大地激发了他创作节奏的兴趣。学生在一次次的探索与我的表演中,学生的创作潜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让一部份同学创编节奏,一部分同学为创编好的节奏创编合适的动作,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提高了节奏创编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二、中段主要采用游戏进行片段的创作:如旋律接龙,节奏接龙.
中段的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大,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在教学中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来吸引学生参与到音乐创造活动中来,
1、创编旋律游戏
奥尔夫认为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创作天性。节奏、旋律和问答及接龙让学生轻轻松松地进入了音乐创作状态,引导学生用一个节奏或旋律乐句为上句进行一问一答的简单创作;或重复上句最后的材料,創作新的乐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 如:在人音版第五册中出现了“鱼咬尾”的旋律接龙。教学时我巧用成语接龙和节奏接龙的游戏引导孩子发现规律,进而理解“鱼咬尾”,最后得出结论:前句旋律的尾音与后句旋律的首音相同。孩子在掌握规律后大胆的进行创作。
教学中还可以经常进行旋律倒影游戏,游戏前老师应该向学生交代游戏方法。学生以“倒影”方式模仿教试所唱旋律进行即兴作曲,旋律方向必须相反,但小结数和节奏必须一样。学生在旋律接龙游戏中,不仅感知了旋律的走向,而且学生的即兴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地发挥。
三、高段主要采用命题音乐创作活动命题创作
1、高段学生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欲望增强,获得知识的信息量途径增多,形成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教学中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高段主要采用是多种多样的命题创作,既在演唱、演奏形式上,也在其他表现形式上。教师提供参与情景、条件,并提出创作要求及提示创作方法,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可以为教师指定的歌曲、乐曲设计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演唱形式的选择、打击乐器的选择、乐器音乐的选择、节奏型的选择、演奏形式的选择;也可以用形体动作、图形、颜色等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觉;还可以发展、制造简单的乐器,或利用生活中以及伸手可及的音源,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进行创作,并通过学生自己的创造与实践,检验其艺术效果。
2、巧用道具,激发学生创编热情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可以作为一种乐器演奏,乐器、道具的制作。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制作一件乐器或响器,参与到歌曲的伴奏、乐曲的演奏中,制造一定的声势,创造一定的音响效果。鼓励学生大担创新,引导他们自己编排、表演小型音乐节目,其中包括内容的设计、音乐的选材、道具的制作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合作、与社会共处的意识,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如:六年级的第二单元《草原牧歌》,我就让学生制作了筷子舞蹈的道具,进而在音乐中领略筷子舞的韵味,并且让他们把筷子舞和前一单元所学的《大中国》中的秧歌相结合,自己编一段舞蹈,学生自己找搭档,设计了不同的造型和动作。老师能引导学生把这些不经意的创作用于自己的表演中,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参考文献:
《音乐新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文系音韵 —第三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小学 音乐 创作教学
正文
音乐课堂内外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在当今世界 教育的“创作性教学”潮流中,可有些老师,家长认为孩子们的音乐创作不过是“乱弹琴”、“瞎胡唱”毫无价值,只有作曲家的创作才有价值。其实不然,那时音乐创作历来被认为是神秘摸测的,普通学校并不是为培养音乐家的“音乐创作”教学,而是以“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为主体,以“即兴表演”、“即兴演奏”和“创造音乐”等即兴创作活动为基础的。其目的是为了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就笔者认为创作教学本质特征是要使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象通过身体或乐器自由地表现出来。它重视的是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不是最终结果的相同答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音乐创作教学,会事半功倍。
一、低段的音乐创作:我主要实施节奏和歌词创编的创作
低段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好奇,求知欲是创造的种子,是创造的内驱力。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图片,歌舞,游戏想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创造活动
1、与学生的生活情景结合起来。
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讲创编能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在轻松的情境中学习极大有效地提高了效率。如人音版第一册,第二单元跳绳,我们可以在拓展的时候出示各式各样的活动器具如:皮球、毽子、呼啦圈、篮球、乒乓球等等 。我拿出自己最喜欢的皮球拍起来,口中念念有词:
花皮 球,真轻 巧,轻轻 一拍 跳起 来。
你拍 拍,我拍 拍,大家 玩得 多愉 快。
然后对学生说:这是我为花皮球编的一首儿歌,以后我能一边拍皮球一边念着我为它编的儿歌了。你能为这些玩具编一首儿歌吗?”
然后我把玩具分配给各个小组,让小组集体玩。并要求学生边玩边观察玩具。并在学生玩的时候放背景音乐《跳绳》让他们在熟悉的音乐中思考,并能从音乐的节奏中得到启发。
在个小组讨论过程中,我对每个小组做了了解和指导。最后 我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如学生会编出:
呼啦 圈 圆又 圆 ,转起 声来,嘶嘶 响。
你转 转 我转 转, 看谁 转的,快又 长。
学生编的儿歌虽很稚嫩,但在这样轻松愉悦地情境中锻炼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与潜能。
2、巧心引导,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我们都知道,技能是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出来的。音乐的源头,是人类情感表露的欲望。在教学中,必须把课堂活动的“中心地位”让给学生,教师“退居二线”,由“前台”退到“后幕”,由受业者、主导者改扮为发掘者、引导者的角色,其作用“显性”转为“隐性”。它不是问答式,也不是启发式,而是教师引导,以学生的活动和创造为主,学生自己动、奏、跳、在音乐中展现创作天性。
在我执教的一年级学生十分喜欢观看我表演,我就巧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创编节奏,鼓励学生“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根据他们不同的节奏型,我来创编相应的的动作,学生看到自己的节奏能看到老师优美的舞蹈,极大地激发了他创作节奏的兴趣。学生在一次次的探索与我的表演中,学生的创作潜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让一部份同学创编节奏,一部分同学为创编好的节奏创编合适的动作,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提高了节奏创编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二、中段主要采用游戏进行片段的创作:如旋律接龙,节奏接龙.
中段的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大,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在教学中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来吸引学生参与到音乐创造活动中来,
1、创编旋律游戏
奥尔夫认为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创作天性。节奏、旋律和问答及接龙让学生轻轻松松地进入了音乐创作状态,引导学生用一个节奏或旋律乐句为上句进行一问一答的简单创作;或重复上句最后的材料,創作新的乐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 如:在人音版第五册中出现了“鱼咬尾”的旋律接龙。教学时我巧用成语接龙和节奏接龙的游戏引导孩子发现规律,进而理解“鱼咬尾”,最后得出结论:前句旋律的尾音与后句旋律的首音相同。孩子在掌握规律后大胆的进行创作。
教学中还可以经常进行旋律倒影游戏,游戏前老师应该向学生交代游戏方法。学生以“倒影”方式模仿教试所唱旋律进行即兴作曲,旋律方向必须相反,但小结数和节奏必须一样。学生在旋律接龙游戏中,不仅感知了旋律的走向,而且学生的即兴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地发挥。
三、高段主要采用命题音乐创作活动命题创作
1、高段学生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欲望增强,获得知识的信息量途径增多,形成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教学中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高段主要采用是多种多样的命题创作,既在演唱、演奏形式上,也在其他表现形式上。教师提供参与情景、条件,并提出创作要求及提示创作方法,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可以为教师指定的歌曲、乐曲设计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演唱形式的选择、打击乐器的选择、乐器音乐的选择、节奏型的选择、演奏形式的选择;也可以用形体动作、图形、颜色等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觉;还可以发展、制造简单的乐器,或利用生活中以及伸手可及的音源,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进行创作,并通过学生自己的创造与实践,检验其艺术效果。
2、巧用道具,激发学生创编热情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可以作为一种乐器演奏,乐器、道具的制作。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制作一件乐器或响器,参与到歌曲的伴奏、乐曲的演奏中,制造一定的声势,创造一定的音响效果。鼓励学生大担创新,引导他们自己编排、表演小型音乐节目,其中包括内容的设计、音乐的选材、道具的制作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合作、与社会共处的意识,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如:六年级的第二单元《草原牧歌》,我就让学生制作了筷子舞蹈的道具,进而在音乐中领略筷子舞的韵味,并且让他们把筷子舞和前一单元所学的《大中国》中的秧歌相结合,自己编一段舞蹈,学生自己找搭档,设计了不同的造型和动作。老师能引导学生把这些不经意的创作用于自己的表演中,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参考文献:
《音乐新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文系音韵 —第三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