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时间出门在外,深切体会到在家的好处。除非有事,一般不想出门,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的新绿,真是一种安宁的幸福。有时候也听歌。最近喜欢上了松隆子,特别是那首著名的《花のように》。歌曲表达的是对少女情怀的回忆。在看词听曲的过程中,眼前会浮现出一副场景:一对少年少女邂逅在夏日里却又分开,男孩的白色衬衣、风铃的声音和向日葵花开的小路,成为女孩心中无法抹去的心事。大和味浓郁的曲调,在松隆子轻柔安静的声音里,很容易让人产生怀念的感觉:
風が運ぶ風鈴の音に振り返れば夏空
白いシャツの少年がいたヒマワリの小徑
君は何処へ消えたのちょっとまってと言ったきり
わたし何処を見てたの 眩しい方ばかり
听歌本来是一种声音的愉悦。可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历史学者就是那么无趣。在反复听这首歌的时候,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歌词中,白色衬衣、风铃和向日葵花开的小路营造出了一种氛围。可是就常识来说,在那条夏日的小路上,一定还有很多其他事物,比如路边的房子、酒馆、便利店、自动贩卖机、行人,但很多年后回忆时,这些都消失了。很显然,记忆在这里是有选择性的。这些经过选择的意象,在听众脑海中形成了一个过去的“场景”。那么,这个“场景”是不是真实的呢?
在舒缓优美的歌声里,联想到这种问题,可能有点煞风景。我本来也并非如此无趣之人,问题出在最近经常思考历史文本与场景再现的关系,不免有点走火入魔。举一个例子。南宋孟元老有一本怀念汴梁旧京生活的名著——《东京梦华录》。作者自述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为了使后生“得睹当时之盛”而撰此书。我发现,书中回忆起汴梁来,就明显有作者选择性的记忆,比如卷三开首“马行街北诸医铺”说:
两行金紫医官药铺,如杜金钩家,曹家独胜元,山水李家口齿咽喉药,石鱼儿班防御,银孩儿柏郎中家医小儿,大鞋任家产科。其余香药铺席,官员宅舍,不欲遍记。夜市比州桥又盛百倍,车马阗拥,不可驻足。
他记下了很多药铺的店号,从史料学上说已弥足珍贵。而“不欲遍记”的显然更多。而且,我很想知道,卖咽喉药的李家是何时搬来的?店铺摆设如何?记述中却没有提到。这还只是静态的。至于店铺老板的家庭关系如何?小儿科家的小猫和产科家的小狗是否也偶然邂逅过,有了“那个夏日”的感觉?这些可能连作者也不知道了。但这些都可能是药铺街的日常生活。说到这儿,很自然地想起了《清明上河图》。这些药铺出现在图中了吗?图画应当是白天某个场景的理想化,那么晚上呢?孟元老不是说汴梁夜市“又盛百倍”吗?拼合文本和图画,确实构想出了一副汴梁的生活场景。可是,这真是汴梁吗?
这让我想起自己“那个夏日”的经历,当然,与少年情怀无关。2008年的8月12日到15日,我留在德岛体验著名的阿波舞。表演舞蹈的“连”很多,每晚五六点钟开始,在街头各个“演舞场”自由演出。我每晚流连于各个“演舞场”,却无法看到所有表演。无论在哪儿,都必然会错过其他地方。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有关阿波舞的介绍书中,大都会提到“娱茶平”、“阿呆”等“有名连”,它们是阿波舞的正统。现场却并非如此。有很多“无名连”,像“双陆”、“蜘助”、“龙美”等,在传统舞的基础上有所变异,反而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由此来说,介绍书里提倡正统就是有选择性的。我在想,如果很多年后我也写一本《阿波梦华录》,会记下些什么呢?当然,记下自己看过的、体验过的,特别是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可是这些经过选择的“场景”,与“那个夏日”是一致的吗?
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旅行之前,都会认真阅读目的地的旅行书。日本的旅行指南做得特别好,每个地方都会有“观光案内所”,有各种各样详尽的图文指南供免费取用。从史料学角度来说,这些指南是极好的史料,将来研究者可以根据它们写出很多讨论地域空间的论文。不过,不管指南如何详尽,照片如何精美,每次到达旅行地的时候,还是会发现与原先想象的“场景”并不符合。8月的一天,我去了安芸的宫岛。去之前阅读旅行指南,水中鸟居的图片让我有了自己的想象。去了以后才发现,由于潮水涨落的关系,鸟居在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看上去是很不一样的。当然不能说旅行指南的图片是误导性的。图片是真实的,可鸟居的风景是动态的。这让我想到,旅行书印象与事实的差距,一方面是由于介绍和图片是有“选择性”的;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最重要的,真实的场景总是细节充盈而流动,根本就无法用文字或图片真正还原。
语言在真实的场景面前是如此贫乏。由于不可能记述一切,人们总是喜欢选择那些“代表性”的人物和场景,以为这就是历史。中国古代的史书就总是记录大人物的重要事迹。随便举一个例子,《晋书》的王导传开始说: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即丘子。司空刘寔寻引为东閤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并不行。后参东海王越军事。
这是正史传记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开首。从这些记述中我们知道了什么?他的祖父、父亲的名字和官职,他开始做官后的履历表。他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代,就只有八个字的评语。如果你稍读正史,还会发现那位张公的称赞,其实是一个史传叙述的“套话”。每位大人物小时候,照例会安排一位名人来预言将来的。很显然,史传叙事是有选择性的。王导的童年、少年时代当然不是空白。我想他一定也有过儿童的灿漫、少年的烦恼。他在学塾时代是否也像现代的大学生们一样,幻想着工作和爱情?这些都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如果不知道这些,又怎么敢说了解这位东晋的名相?
必须记住这一点,文字是在有选择地记述过去。它们就像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一样,看上去是真实的,实际上已经走味了。那么,又该怎样在其中咂出更丰富的味道来呢?我们可能需要借助一些东西来想象古代。宾福德在他那本谈考古材料解释的书里,就表达过类似看法:如果我们不知道石器时代的人是如何生活和产生废弃物的,在面对考古遗存时,又怎敢说真正懂得“它是什么意思”(原书第二编标题)?他为此跑到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那里,和他们一起生活,通过观察他们而试图想象过去。他是幸运的。对于我们研究文字时代的人而言,又到哪里去想象呢?我们是一个随时创造又随时丢弃的民族,去西安想象大唐可能吗?从前读孙棨的《北里志》,怎么也无法在脑中复原北里的生活场景。后来多次有机会在京都逗留,住所附近是著名的岛原。一天泡澡后跟朋友一起去那里散步,走在昏黄暧昧的小路上,就突然想起了长安的北里。再有,以前读《洛阳伽蓝记》,怎么也想象不出洛阳怎么会有那么多寺院,空间布局怎样展开?当在京都逗留之后,这个疑问也得到了消解。——一个城市内原来是这样容纳如此多寺院的。
如果不能亲身到能够唤起想象的地方去,只有借助于尽可能细致的文字和图像记录。由于对民族史有点兴趣,我一直在寻求能帮助我想象早期南方社会的东西。后来发现,时代较晚的材料由于细节更丰富,很有帮助。比如《岭外代答》和《百夷图》,就能帮助想象汉晋时代“南蛮”的生活。民国以前的调查报告,由于其科学的眼光和更丰富的细节,也很值得一读。从林耀华的《凉山夷家》里,我就获得了很多南方山地族群的认识。最近还喜欢上了读台湾的历史和民族调查,中研院民族所和近代史所的网站成为我经常访问的地方。细节越丰富越有助于想象过去。我想,虽然“那个夏日”在歌曲中只留下了几个特殊的意象,通过观察现在的那条小路,读一点介绍小路的书,那些被忽略的细节还是会浮现出来。虽然并非全部,也能让想象的场景更为具体。
所以,每一个想要真正理解历史的人,都应该首先学会观察身边的社会。在司门口拥挤的人流里,可以想象长安东市的场景:它并不像文本所描述的那样刻板,而是流动而喧闹的,充满了各种各样有趣的细节。同样,在每年珞珈山樱花盛开时节的人流里,也可以想象长安春游的盛况。这样就仿佛回到了过去……
いまだ遙か旅の最中あの夏は遠く
花のように風のようにいつまでも胸にあるよ
戻れるなら戻れるならあの夏のあの日
風が運ぶ風鈴の音に振り返れば夏空
白いシャツの少年がいたヒマワリの小徑
君は何処へ消えたのちょっとまってと言ったきり
わたし何処を見てたの 眩しい方ばかり
听歌本来是一种声音的愉悦。可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历史学者就是那么无趣。在反复听这首歌的时候,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歌词中,白色衬衣、风铃和向日葵花开的小路营造出了一种氛围。可是就常识来说,在那条夏日的小路上,一定还有很多其他事物,比如路边的房子、酒馆、便利店、自动贩卖机、行人,但很多年后回忆时,这些都消失了。很显然,记忆在这里是有选择性的。这些经过选择的意象,在听众脑海中形成了一个过去的“场景”。那么,这个“场景”是不是真实的呢?
在舒缓优美的歌声里,联想到这种问题,可能有点煞风景。我本来也并非如此无趣之人,问题出在最近经常思考历史文本与场景再现的关系,不免有点走火入魔。举一个例子。南宋孟元老有一本怀念汴梁旧京生活的名著——《东京梦华录》。作者自述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为了使后生“得睹当时之盛”而撰此书。我发现,书中回忆起汴梁来,就明显有作者选择性的记忆,比如卷三开首“马行街北诸医铺”说:
两行金紫医官药铺,如杜金钩家,曹家独胜元,山水李家口齿咽喉药,石鱼儿班防御,银孩儿柏郎中家医小儿,大鞋任家产科。其余香药铺席,官员宅舍,不欲遍记。夜市比州桥又盛百倍,车马阗拥,不可驻足。
他记下了很多药铺的店号,从史料学上说已弥足珍贵。而“不欲遍记”的显然更多。而且,我很想知道,卖咽喉药的李家是何时搬来的?店铺摆设如何?记述中却没有提到。这还只是静态的。至于店铺老板的家庭关系如何?小儿科家的小猫和产科家的小狗是否也偶然邂逅过,有了“那个夏日”的感觉?这些可能连作者也不知道了。但这些都可能是药铺街的日常生活。说到这儿,很自然地想起了《清明上河图》。这些药铺出现在图中了吗?图画应当是白天某个场景的理想化,那么晚上呢?孟元老不是说汴梁夜市“又盛百倍”吗?拼合文本和图画,确实构想出了一副汴梁的生活场景。可是,这真是汴梁吗?
这让我想起自己“那个夏日”的经历,当然,与少年情怀无关。2008年的8月12日到15日,我留在德岛体验著名的阿波舞。表演舞蹈的“连”很多,每晚五六点钟开始,在街头各个“演舞场”自由演出。我每晚流连于各个“演舞场”,却无法看到所有表演。无论在哪儿,都必然会错过其他地方。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有关阿波舞的介绍书中,大都会提到“娱茶平”、“阿呆”等“有名连”,它们是阿波舞的正统。现场却并非如此。有很多“无名连”,像“双陆”、“蜘助”、“龙美”等,在传统舞的基础上有所变异,反而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由此来说,介绍书里提倡正统就是有选择性的。我在想,如果很多年后我也写一本《阿波梦华录》,会记下些什么呢?当然,记下自己看过的、体验过的,特别是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可是这些经过选择的“场景”,与“那个夏日”是一致的吗?
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旅行之前,都会认真阅读目的地的旅行书。日本的旅行指南做得特别好,每个地方都会有“观光案内所”,有各种各样详尽的图文指南供免费取用。从史料学角度来说,这些指南是极好的史料,将来研究者可以根据它们写出很多讨论地域空间的论文。不过,不管指南如何详尽,照片如何精美,每次到达旅行地的时候,还是会发现与原先想象的“场景”并不符合。8月的一天,我去了安芸的宫岛。去之前阅读旅行指南,水中鸟居的图片让我有了自己的想象。去了以后才发现,由于潮水涨落的关系,鸟居在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看上去是很不一样的。当然不能说旅行指南的图片是误导性的。图片是真实的,可鸟居的风景是动态的。这让我想到,旅行书印象与事实的差距,一方面是由于介绍和图片是有“选择性”的;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最重要的,真实的场景总是细节充盈而流动,根本就无法用文字或图片真正还原。
语言在真实的场景面前是如此贫乏。由于不可能记述一切,人们总是喜欢选择那些“代表性”的人物和场景,以为这就是历史。中国古代的史书就总是记录大人物的重要事迹。随便举一个例子,《晋书》的王导传开始说: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即丘子。司空刘寔寻引为东閤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并不行。后参东海王越军事。
这是正史传记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开首。从这些记述中我们知道了什么?他的祖父、父亲的名字和官职,他开始做官后的履历表。他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代,就只有八个字的评语。如果你稍读正史,还会发现那位张公的称赞,其实是一个史传叙述的“套话”。每位大人物小时候,照例会安排一位名人来预言将来的。很显然,史传叙事是有选择性的。王导的童年、少年时代当然不是空白。我想他一定也有过儿童的灿漫、少年的烦恼。他在学塾时代是否也像现代的大学生们一样,幻想着工作和爱情?这些都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如果不知道这些,又怎么敢说了解这位东晋的名相?
必须记住这一点,文字是在有选择地记述过去。它们就像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一样,看上去是真实的,实际上已经走味了。那么,又该怎样在其中咂出更丰富的味道来呢?我们可能需要借助一些东西来想象古代。宾福德在他那本谈考古材料解释的书里,就表达过类似看法:如果我们不知道石器时代的人是如何生活和产生废弃物的,在面对考古遗存时,又怎敢说真正懂得“它是什么意思”(原书第二编标题)?他为此跑到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那里,和他们一起生活,通过观察他们而试图想象过去。他是幸运的。对于我们研究文字时代的人而言,又到哪里去想象呢?我们是一个随时创造又随时丢弃的民族,去西安想象大唐可能吗?从前读孙棨的《北里志》,怎么也无法在脑中复原北里的生活场景。后来多次有机会在京都逗留,住所附近是著名的岛原。一天泡澡后跟朋友一起去那里散步,走在昏黄暧昧的小路上,就突然想起了长安的北里。再有,以前读《洛阳伽蓝记》,怎么也想象不出洛阳怎么会有那么多寺院,空间布局怎样展开?当在京都逗留之后,这个疑问也得到了消解。——一个城市内原来是这样容纳如此多寺院的。
如果不能亲身到能够唤起想象的地方去,只有借助于尽可能细致的文字和图像记录。由于对民族史有点兴趣,我一直在寻求能帮助我想象早期南方社会的东西。后来发现,时代较晚的材料由于细节更丰富,很有帮助。比如《岭外代答》和《百夷图》,就能帮助想象汉晋时代“南蛮”的生活。民国以前的调查报告,由于其科学的眼光和更丰富的细节,也很值得一读。从林耀华的《凉山夷家》里,我就获得了很多南方山地族群的认识。最近还喜欢上了读台湾的历史和民族调查,中研院民族所和近代史所的网站成为我经常访问的地方。细节越丰富越有助于想象过去。我想,虽然“那个夏日”在歌曲中只留下了几个特殊的意象,通过观察现在的那条小路,读一点介绍小路的书,那些被忽略的细节还是会浮现出来。虽然并非全部,也能让想象的场景更为具体。
所以,每一个想要真正理解历史的人,都应该首先学会观察身边的社会。在司门口拥挤的人流里,可以想象长安东市的场景:它并不像文本所描述的那样刻板,而是流动而喧闹的,充满了各种各样有趣的细节。同样,在每年珞珈山樱花盛开时节的人流里,也可以想象长安春游的盛况。这样就仿佛回到了过去……
いまだ遙か旅の最中あの夏は遠く
花のように風のようにいつまでも胸にあるよ
戻れるなら戻れるならあの夏のあの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