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行湖南永州市中支着力于民生就业难题,会同当地财政、人社、妇联、组织部、团委等部门(以下简称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助民生的作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2年3月末,永州市小额担保贷款余额9.77亿元,两年净增8.78亿元,贷款总量占湖南省的40%,位居全省各市(州)第一,带动约5万人就业再就业。该市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南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先进单位”,并在2011年湖南省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进会上做了经验介绍。最早的试点县被誉为“双牌模式”,其主要做法和成效得到了全国妇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宋秀岩和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的充分肯定,并被《金融时报》、《中国妇女报》推介。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今年人行永州市中支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方式为途径,凝聚“合力”、增强“内力”、增加“引力”、扩大“张力”,“四力”联发,以全方位激活民生金融“引擎”,民生金融服务迈出了新步伐。
一、主要做法
(一)联手职能部门,凝聚民生金融“合力”
针对近年来社会就业、创业难的严峻形势,永州市中支会同相关部门和承办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宣传力度,把扶持民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及时传达到基层民众。一是提请政府牵头发动。市、县两级人民银行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提请当地政府先后召开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进会,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和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出台了《永州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和农村青年带头致富金融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关于推广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成果的实施意见》,重点推广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二是举办就业创业培训班。全市妇联、人社、组织部和人民银行联合举办了以基层妇女、大学生村官、农民工为主要对象的培训班30多期,培训创业技能,宣讲贷款知识,指导申办贷款。三是发放宣传单。各承办金融机构通过柜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问答》宣传资料2万多份。四是典型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特别是妇女、大学生、农民工创业成功的事迹,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参加创业就业登记培训的人数较往年增加数倍。
(二)创新担保模式,增强民生金融“内力”
永州市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现有0.55亿元,按最高放大5倍的比例发放贷款,仍远远不能满足实际贷款需求。为缓解担保基金规模小、小额担保贷款需求大的矛盾,永州市中支联合相关部门制订了《永州市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实施细则》,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进行了细化和创新。一方面,突出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担保模式。在合理规避贷款风险的前提下,突破按担保基金最高放大5倍发放贷款的瓶颈,采取信用保证、工资担保、财产担保和担保基金担保等多种形式,对符合政策扶持条件的,由市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担保,或由符合条件的反担保人提供工资担保或财产担保即可发放贷款。另一方面,强调以项目为标的,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凡是能证明目前失业、待业,且有固定住所的本地户籍人员,无不良记录、信用良好,关键是从事种植、养殖和微利创业项目可行的,在提交合适的担保手续之后,都及时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并重点优先办理妇女、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贷款,有效缓解了担保不足和需求量大的矛盾。
(三)完善操作流程,增加民生金融“引力”
永州市中支牵头建立了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互通情况,掌握贷款审核发放每个环节的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创业贷款工作中的问题。针对小额担保贷款手续复杂、申办时间长的问题,联席会议商定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流程创新为两种:一种是借款人向就业担保中心申请——财政部门按规定审核贴息——承办银行发放贷款;一种是借款人向承办银行申请——就业担保中心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由财政部门按相关规定给予贷款贴息——承办银行负责发放贷款及贷款回收。同时,严格规定贷款审核、办结时限,人社、财政部门对贷款人的资格联合审查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承办银行审批抵信用和工资保证担保贷款须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且无论申请能否获批,审核方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履行告知义务,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创业者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贷款审批效率,极大调动了就业群体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四)丰富承办主体,扩大民生金融“张力”
为满足广大群众就业创业需求,增大民生金融的扩张力,永州市中支在协调有关部门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强业务合作之外,积极推动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开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既缓解了农合机构信贷资金紧缺的压力,又培育了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永州市农业银行3个县支行、邮政储蓄银行2个县支行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0万元,越来越多的县区商业银行提出了开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合作意向,从而多渠道、多层次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创业的资金需求。
二、主要成效
(一)以点带面,激活全民创业和再就业的“引擎”
到2012年3月末,永州市累计共为2.9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4亿元;贷款余额9.77亿元,占全省小额担保贷款总额的39.9%,总量居全省第一;其中,贷款5.58亿元支持妇女创业9414人,带动妇女就业32385人,贷款3.88亿元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8524人,贷款0.5亿元支持大学生创业880人。涌现出了全省大学生“村官”创业明星唐远辉,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双学双比女能手、巾帼创业明星欧桂兰、李翠玲等一大批种养殖业大户和创业富民的先进典型,带动约5万人就业再就业。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的重点扶持,以点带面的带动效应得到彰显,使一大批弱势群体通过创业实现了个人价值,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创业和再就业工作。
(二)以内引外,激活民间资本投资创业的“引擎”
据统计,得到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的创业再就业者平均每人贷款6.5万元,年人平获得财政贴息5500多元。小额担保贷款有效减轻了创业再就业者的经营成本,提升了创业项目的获利能力,同时激活了民间资本投资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当地民生就业和社会稳定,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以小搏大,激活金融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引擎”
小额担保贷款的推广,为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提供了空间。永州市12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了全市95%以上的小额担保贷款,利息收入有了稳定的保障,客户群体有了新的拓展,金融机构自身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形象也得到有力提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几点启示
(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是发挥民生金融“引擎”作用的方向。无论是信贷产品创新,还是贷款流程再造,银行信贷部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都应紧紧围绕民生和实体经济这一核心。只有找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作用。
(二)因地制宜的信贷服务创新是激活民生金融“引擎”的关键。经济基础条件的差距常导致财力不足的地区信贷担保业务发展滞后,这时有针对性的信贷业务创新往往能弥补客观的不足而较好地把信贷政策落到实处。永州市创新担保反担保方式推广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以财政贴息放大信贷支持民生就业的杠杆效应,迎合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当地民生就业的迫切需求,因此取得了信贷政策与就业政策有机融合的良好成效。
(三)跨部门密切合作是激活民生金融“引擎”的保障。小额担保贷款涉及到财政、人社、妇联、金融机构等多个单位,且在一个单位内又涉及到多个部门,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较为复杂的社会性工作。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链条”的脱节都会导致贷款办理耗时费力甚至停滞夭折。永州市中支积极争取市政府领导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及时加强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小额担保贷款业务深入发展得到了有效保障。
一、主要做法
(一)联手职能部门,凝聚民生金融“合力”
针对近年来社会就业、创业难的严峻形势,永州市中支会同相关部门和承办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宣传力度,把扶持民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及时传达到基层民众。一是提请政府牵头发动。市、县两级人民银行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提请当地政府先后召开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进会,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和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出台了《永州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和农村青年带头致富金融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关于推广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成果的实施意见》,重点推广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二是举办就业创业培训班。全市妇联、人社、组织部和人民银行联合举办了以基层妇女、大学生村官、农民工为主要对象的培训班30多期,培训创业技能,宣讲贷款知识,指导申办贷款。三是发放宣传单。各承办金融机构通过柜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问答》宣传资料2万多份。四是典型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特别是妇女、大学生、农民工创业成功的事迹,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参加创业就业登记培训的人数较往年增加数倍。
(二)创新担保模式,增强民生金融“内力”
永州市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现有0.55亿元,按最高放大5倍的比例发放贷款,仍远远不能满足实际贷款需求。为缓解担保基金规模小、小额担保贷款需求大的矛盾,永州市中支联合相关部门制订了《永州市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实施细则》,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进行了细化和创新。一方面,突出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担保模式。在合理规避贷款风险的前提下,突破按担保基金最高放大5倍发放贷款的瓶颈,采取信用保证、工资担保、财产担保和担保基金担保等多种形式,对符合政策扶持条件的,由市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担保,或由符合条件的反担保人提供工资担保或财产担保即可发放贷款。另一方面,强调以项目为标的,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凡是能证明目前失业、待业,且有固定住所的本地户籍人员,无不良记录、信用良好,关键是从事种植、养殖和微利创业项目可行的,在提交合适的担保手续之后,都及时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并重点优先办理妇女、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贷款,有效缓解了担保不足和需求量大的矛盾。
(三)完善操作流程,增加民生金融“引力”
永州市中支牵头建立了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互通情况,掌握贷款审核发放每个环节的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创业贷款工作中的问题。针对小额担保贷款手续复杂、申办时间长的问题,联席会议商定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流程创新为两种:一种是借款人向就业担保中心申请——财政部门按规定审核贴息——承办银行发放贷款;一种是借款人向承办银行申请——就业担保中心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由财政部门按相关规定给予贷款贴息——承办银行负责发放贷款及贷款回收。同时,严格规定贷款审核、办结时限,人社、财政部门对贷款人的资格联合审查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承办银行审批抵信用和工资保证担保贷款须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且无论申请能否获批,审核方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履行告知义务,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创业者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贷款审批效率,极大调动了就业群体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四)丰富承办主体,扩大民生金融“张力”
为满足广大群众就业创业需求,增大民生金融的扩张力,永州市中支在协调有关部门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强业务合作之外,积极推动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开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既缓解了农合机构信贷资金紧缺的压力,又培育了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永州市农业银行3个县支行、邮政储蓄银行2个县支行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0万元,越来越多的县区商业银行提出了开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合作意向,从而多渠道、多层次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创业的资金需求。
二、主要成效
(一)以点带面,激活全民创业和再就业的“引擎”
到2012年3月末,永州市累计共为2.9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4亿元;贷款余额9.77亿元,占全省小额担保贷款总额的39.9%,总量居全省第一;其中,贷款5.58亿元支持妇女创业9414人,带动妇女就业32385人,贷款3.88亿元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8524人,贷款0.5亿元支持大学生创业880人。涌现出了全省大学生“村官”创业明星唐远辉,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双学双比女能手、巾帼创业明星欧桂兰、李翠玲等一大批种养殖业大户和创业富民的先进典型,带动约5万人就业再就业。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的重点扶持,以点带面的带动效应得到彰显,使一大批弱势群体通过创业实现了个人价值,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创业和再就业工作。
(二)以内引外,激活民间资本投资创业的“引擎”
据统计,得到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的创业再就业者平均每人贷款6.5万元,年人平获得财政贴息5500多元。小额担保贷款有效减轻了创业再就业者的经营成本,提升了创业项目的获利能力,同时激活了民间资本投资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当地民生就业和社会稳定,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以小搏大,激活金融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引擎”
小额担保贷款的推广,为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提供了空间。永州市12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了全市95%以上的小额担保贷款,利息收入有了稳定的保障,客户群体有了新的拓展,金融机构自身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形象也得到有力提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几点启示
(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是发挥民生金融“引擎”作用的方向。无论是信贷产品创新,还是贷款流程再造,银行信贷部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都应紧紧围绕民生和实体经济这一核心。只有找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作用。
(二)因地制宜的信贷服务创新是激活民生金融“引擎”的关键。经济基础条件的差距常导致财力不足的地区信贷担保业务发展滞后,这时有针对性的信贷业务创新往往能弥补客观的不足而较好地把信贷政策落到实处。永州市创新担保反担保方式推广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以财政贴息放大信贷支持民生就业的杠杆效应,迎合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当地民生就业的迫切需求,因此取得了信贷政策与就业政策有机融合的良好成效。
(三)跨部门密切合作是激活民生金融“引擎”的保障。小额担保贷款涉及到财政、人社、妇联、金融机构等多个单位,且在一个单位内又涉及到多个部门,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较为复杂的社会性工作。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链条”的脱节都会导致贷款办理耗时费力甚至停滞夭折。永州市中支积极争取市政府领导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及时加强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小额担保贷款业务深入发展得到了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