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疑提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ttllzz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提问无处不在,只有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采用合理的设疑方法,讲究巧妙的设疑技巧,才能提高课堂问题的实效性。学生才能乐学善学,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关键词:提问;设疑;方法;巧妙;实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控教学程序,得到反馈信息,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在巧妙设疑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地使用设疑技巧,合理的安排设疑方法尤其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平时的教学中常运用的几点方法:
  一、情境设疑法
  在新课导入时,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疑问,创设矛盾,引起思考,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导了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的能力。比如:在教学 “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出示超市的画面,问:“这是什么地方,在这里买东西需要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叫做人民币。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新课伊始,由超市超市购物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购物的经历,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暴露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找准新旧知识衔接点——钱,学生知道钱,却不认识人民币,这样在具体情境中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积兴趣,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1]。
  二、重点设疑法
  知识的重点是教学的核心,是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在此处设疑能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使落实“双基”与培养能力有机结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在教学“有余的数除法”时,我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0里面有几个5,接着再摆出11里面有几个5,学生摆完后会发现还剩1根,我趁机问:“这剩下的1根还够再分一份的吗?”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不够。在数学上我们就把按要求平均分以后剩下的不够再分一份的数叫余数。接着问:“谁会用算式表示11里面有几个5?”学生写出算式11÷5=2余1,我跟学生说明:在数学上表示剩余用六个点表示,将上面的算式改为11÷5=2……1,“谁会读这个算式?”让学生读算式,并说出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明确像这样的除法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出示一组有余数除法的算式,问:“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10÷5=2 11÷5=2……1 12÷5=2……2 13÷5=2……3 14÷5=2……4
  “余数为什么没有5呢?”学生在老师充分启发探究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所得数据,合理自然地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中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个环节的设计,在教学的重点处设疑,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新问题,使思维的大门始终敞开着,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2-3]。
  三、难点设疑法
  突破难点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在难点处设疑,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集中精力克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乘法”时,这节课教学的难点就是当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之后,十位上的数相乘后再加上个位进的数。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尝試计算24×3,根据学生的板书提问: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十位上的数该怎样算?学生讲解后,教师接着提问: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加1呢?那么在计算乘法进位的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难点,充分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使教学难点得到有效的突破。
  四、比较设疑法
  比较是一种思维方法,只有在恰当的时机、合适的情境中使用比较,就能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设疑,也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见的设疑方法。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进位加法”时,在学生理解了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我是这样设疑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25+2是两数加一位数,而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我继续追问:25+2为什么先算5+2?25+20为什么先算20+20?学生通过比较,明确25+2是先算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 ,25+20是先算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在数学教学中适当的运用比较设疑,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独特功效,比一比,前后照应能促进知识的迁移;比一比,求同存异明细本质特征。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比较的设疑策略,积极为学生提供比较的机会,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五、观察设疑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变化,从中发现规律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索的精神以及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梯形,然后问:“怎样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转化的过程中梯形的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发生变化?学生利用自己准备好的材料动手操作,有的学生进行拼摆,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进行切割,把梯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还有的学生运用割补法,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变化的前后过程,再问:能不能根据我们学过的方法求出梯形的面积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总结出了求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既发展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又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4-5]。
  六、拓展设疑法
  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适度的拓展延伸,有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采用合理的设疑方法,讲究巧妙的设疑技巧,才能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学生才会乐学、会学,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参考文献
  [1] 陈瑞阁.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地质教育,2006,(01):131-132.
  [2] 王明勇.巧妙设疑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06):77.
  [3] 李青林.浅谈比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5,(34):139.
  [4] 王艳艳.浅谈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4):67-69.
  [5] 李伟.数学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06):161.
其他文献
复原力是指一个人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摆脱挫折的打击,在逆境中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能力.拓展训练在提高承受压力、面对挫折的心理素质,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探索创
会议
高产优质的木本油料植物油橄榄由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引种我国以后,已经在我省盛开友谊之花,结出丰硕的友谊之果。为了使中阿友谊树在我省更多地方生根开花,有
[目的]结合代谢组和转录组技术,分析香稻和非香稻不同发育时期籽粒中γ-氨基丁酸(GABA)和2-乙酰-1-吡咯啉(2AP)代谢通路主要化合物和基因的动态变化,为高含量GABA和2AP的水稻
英语口语作为大学生学习、工作及社会交往的工具其作用不可小视,提高艺术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各大艺术类院校关注的教学重点.本文从艺术类学生、教师及考官不同的视
食用菌生产是一门科学。草菇接种后,只要控制一定的温度、湿度,满足它对外界条件的要求,就一定能栽培成功。但如果不把住草菇生长的特性,就种不好,比如在暗室中培养是不容易
柑桔芽变嵌合体是指由芽产生的突变。这不是单一的变异,而是由未变组织与变异组织或二种以上的变异组织同时相间存在于一个果实或一棵单株上。柑桔嵌合体现象早为人们所熟知,
前言:The Méribel晶英广告奖创办于2001年,7年以来,已经成为欧洲广告界每年不可或缺的一项重大活动,一项创作交流和商务活动的专属胜会。2008年有1000多名嘉宾积极参与这项
杨来军,滁州市第三中学语文学科一级教师、教务处副主任;中共党员。今年教师节前夕,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教师奖评选渐进高潮,在40位入围人选产生的十佳大奖网络投票结果统
和其他人相比,我没那么帅,不过这样也好,我更希望做一个有特点的演员。京沪大反转小学就读于景山学校,中学考上北京二中,大学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涂松岩说,他从出生到大学基
语言是王尔德表达自己审美特点最主要的利器.除却诙谐,幽默,击中要害,鞭挞时政等,王尔德的戏剧语言还尤其强调其节奏性,突显语言的音乐美,这和他强调在艺术中耳朵的功能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