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河路189号,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下称中荣公司)所在地。8月2日晚,中荣公司大门由几名警察看守,一位警官对《财经》记者称,“这里已被政府接管了。”
从西南方的围墙外,清晰可见爆炸的抛光车间:墙体严重破损,钢筋混凝土扭曲,破碎的门窗像张着嘴的黑色大洞,洞口前,散落着衣服、鞋子以及砖石碎片。
至2014年8月8日,昆山爆炸案已造成75人死亡,180多人受伤,属于“特别重大事故”。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划分,有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级。造成30人或以上人数死亡为特别重大事故。
目前,国家安监总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内的多个部门正在对事故进行调查。
迟早得出事
主营业务为电镀铝合金轮毂的中荣公司,成立于1998年。一位熟悉中荣公司的业内同行曾到该公司参访,他告诉《财经》记者,中荣公司的安全意识几乎为零。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抛光车间非常脏,除尘设备的通风管道满是粉尘,通风管道出口竟然没有水源,没有通过湿式除尘法处理粉尘。当时他的感觉就是,“迟早要出事。”
一语成谶。
8月4日,国家安监总局公布中荣公司爆炸案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厂房没有按照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违规双层设计车间,生产工艺路线过于密集,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照防爆要求配置等。一位电镀行业内人士认为,厂房可能在施工时没有完全按照设计图纸执行。
中荣公司为外国法人独资公司,初创董事长是台湾人沈大炉,投资方是设在维京群岛的银鹰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中荣公司所属行业为“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系当地工商部门“鼓励类”企业。“台资、外资企业获得土地、通过资贷等審批都比较容易,因为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进来的,这样的企业有些手续甚至可以后补。”上述电镀业内人士称。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了多家金属加工企业,如中荣公司一样采取电镀工艺的就有14家。
一般情况下,为了防噪和防止事故波及其他部分,电镀业会针对抛光工艺专门设立独立厂房,或者抛光间至少和其他生产车间隔十几米,以便对抛光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但中荣公司是抛光车间和生产车间同在一起。
事后,昆山市市长路军介绍,发生爆炸的工厂车间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至8000平方米。1998年8月昆山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意向协议书说明,当时昆山市国土管理局将昆山开发区的兵西工业配套区内3.33万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给中荣公司,出让地价约500万元。按照这份协议,工厂用地并不那么紧张。
如此节约使用车间,有可能设计之初就出现误区。麻庭光,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讲师推测,中国工程设计费少,设计者往往不能从更大的背景认识灾难之间的相关性,这家公司的原始设计有可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即便前期设计或施工不周,中荣公司至少还有两次机会纠偏。2007年该企业提出扩建,新增两条轮圈表面处理生产线,抛光就是生产线中的一个环节。2012年12月,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为该公司编制的一份环保整改方案公布。在这两次扩建或整改中,中荣公司都可以完善设施。
生产过程中,中荣公司亦有多处违规。电镀企业的抛光工艺导致必然产生大量粉尘,除尘设备对于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国家安监总局的相关规定要求: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中荣公司已被查明吸尘装置严重不足。
多位员工描述,公司的除尘设备形同虚设,进入抛光车间后,身上很快就全是粉尘,只有牙齿是白的;因为粉尘的堆积,甚至近在咫尺的工友之间也看不清彼此。工厂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晚上不洗澡,回家像个鬼。”
车间内的风机如同摆设,吹不动低处的粉尘。地面虽每天都有人清扫,但工作台上的金属粉尘堆积有2厘米厚,其他边角部位积尘更多。一位曾经修理过空调的工人比划着说,“上头的粉尘这么厚”,他的手指比划出约有两寸的样子。
上述电镀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与产能扩大,但没有同期改造环保设施有关。改造环保设施在设备和用时成本上并不昂贵,包括风机、防尘罩、防爆设备等一套整体改造下来也不超过100万元,从下单到安装,一个月就可以投入使用。
另外,中荣公司虽有安全生产制度但并未实干。按照规定,每班工作结束后都需清扫灰尘,但中荣公司清扫间隔先是每周一次,后来变成每月一次。如果生产繁忙,每月一次也做不到。
处理管道积尘情况也类似。“其实清理通风管道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花费不了很长时间,公司完全没有安全意识。”上述业内同行说,只要保持通风管道的清洁,粉尘就不会爆炸。
一般情况下,半天需清理一次通风管道,中荣公司订单多,平时三班倒,在三班倒的间隙也可以清理通风管道,只要请几个清洁工清理一下,成本约每月几千元。
据新华网报道,此次大爆炸事故的明火来自什么地方还需进一步调查,目前基本锁定电器设备短路打火产生火花、粉尘管道进水引发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热量等,爆炸点到底在哪儿还待取证锁定。
当粉尘悬浮于空中,达到爆炸浓度极限时,遇到火源,包括明火、静电、摩擦等就会发生爆炸。
在中荣公司爆炸案之前,国内曾经发生过多起粉尘爆炸事故。1987年,黑龙江哈尔滨就曾发生了一起造成58人死、170多人受伤的粉尘爆炸事故。2010年2月24日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玉米淀粉粉尘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773.5万元;2011年,富士康成都公司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导致3死15伤;2012年8月5日,温州市瓯海区一幢民房在生产中发生铝粉尘爆炸导致坍塌并燃烧,造成13人死亡、15人受伤。 国家安监总局曾在2011年5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等工商贸企业粉尘爆炸事故防范工作的通知》(下称《粉尘事故防范通知》),提醒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然而,至今从事这一行业的一些企业负责人对安全隐患知之甚少。上海一家从事抛光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在听说中荣公司爆炸后觉得“不可思议”,他说只知道抛光过程中的粉尘有起火的,从未听说有爆炸的。
监察走过场
按照中荣公司的生产环境,早该被叫停整改。但中荣公司始终能通过检查。
几位中荣公司员工回忆,2014年年初,曾经有政府安监部门人员来监测粉尘,“一个小姑娘,捂着鼻子进车间,把小盒子放流水线上,赶紧就跑出去了”。当时,测量仪器周围的流水线全部停工,工人们还不能离开,拿着工具“做样子”,制造仍然在生产的假象。
除了初建、改建时要通过环保部门的环境评估,安监、消防对企业每年还要进行年审,通过年审的企业最长能获得一年的生产许可,有的地方审查时限甚至更短,一个季度一审。如企业有不严重的问题,监管部门会指出并给予整改时间,这时发给企业一个临时证书。中荣公司在如此严苛的审查制度中运行十多年。
描述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昆山爆炸事故也是量的累积。
据中荣公司的员工讲述,就在两个月前,抛光车间曾发生燃烧事故。8月5日,昆山市消防大队向《财经》记者确认了这起火情。其时,昆山市消防大队经济开发区中队接到火警,中荣公司放在室外的泡沫夹芯板发生燃烧,消防人员赶到时,火情已被企业扑灭。这次火灾烧坏了布袋式除尘器,但没有干扰紧张的生产。
《财经》记者了解到,“不准抽烟和使用明火”几乎是中荣公司教给员工唯一的安全措施。接受过这一安全告知的员工宋濂(化名)说:“车间里不能抽烟,都躲厕所里吸。”按《粉尘事故防范通知》要求,“要加强粉尘作业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工作”。
昆山爆炸事故調查组已证实,该公司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防静电劳保用品等。
根据《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企业应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本企业粉尘防爆实施细则和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企业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车间(或工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江苏太仓市一位电镀企业负责人证实,该行业缺乏监管,基本是靠企业的自觉。安监局的人员并不真正监管安全方面的问题,检查有时也是走形式。消防也不严格检查。爆炸发生后,现场员工打开了一个消防栓试图灭火,却发现根本没水。
环保部门人士则抱怨,企业名气、规模和品牌达到一定程度,店大欺客,普通的监管人员都进不去。即使报它不合规,也处罚不了。
据中荣公司的供应商一位刘姓业务经理透露,中荣公司的董事之一宗绪惠,为昆山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是台湾知名企业集团六和集团的第三代传人。资料显示,六和集团涉足纺织、汽车、科技、电子、销售、创投、教育、食品、卫生等行业,在大陆投资成立30余家企业,仅在江苏昆山就投资多家企业。宗绪惠的名字出现在董事名单里。不过,其秘书张姓女士表示,对宗绪惠担任中荣公司董事毫不知情。
质量高于一切
安全方面无作为的中荣公司,在质量管理上却极其严格,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荣公司自称为“美国通用汽车指定供应商”,实际上是为通用汽车全球供应商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戴卡公司)提供电镀铝合金轮毂。
工人们被告知最多的,是严格保证产品质量。中荣公司员工不过450人,这样一家“小公司”能间接成为通用汽车供应链上的一环,并非易事。公开资料显示,戴卡公司于2003年进入美国通用全球采购体系,曾获通用汽车内部“2010年度最佳供应商”的称号。作为国内铝合金车轮毂的一线品牌,戴卡公司宣称“质量是戴卡的生命”。
作为戴卡公司的供应商,中荣公司内部设有质量经理、质量总监、品质主管和产品部总经理等职,对质量的重视可见一斑。
该公司宣称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其官网展示了众多荣誉证书,包括“IOSTS16949:2002证书”。该证书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2年3月对汽车整车厂和其直接的零部件制造商公布的一项行业性的质量体系要求。
一只轮毂成品出厂,需要经过喷砂、抛光、打磨、电镀、包装等多个环节。抛光极为繁重,但工艺本身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抛光过程有两步,第一步是喷砂,利用压缩空气将砂粉喷向工件,达到工件的表面光整;第二步是人工利用砂纸对工件表面进行抛光。
上述太仓电镀企业负责人透露,他的公司一般不太愿意承接抛光业务,经常委托其他公司做抛光,“做抛光粉尘非常多,环保要求很严格”。
电镀是一个夕阳产业,随着新材料出现,替代产品即可满足其间的功能性要求。同时,包括通用汽车在内的所有汽车企业都提出了降低采购成本的要求。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表示,成本降低应该建立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如果供应商创新不足,就会通过减少或者牺牲安全等环保因素来降低生产成本。
财务报表显示,中荣公司受2008年金融危机打击很大,当年销售收入仅1942万元,亏损669万元。与2006年、2007年收入分别1.738亿元、1.5亿元,净利润近4000万元、2113万元相比,天壤之别。
这一点为宋濂等工人所证实。宋濂于2005年左右进入中荣公司,2008年“没有活干”,每月工资才一两千元,所以离开,直到去年获悉公司经营转好,才再次入职。中荣公司2012年的净利润实现了722万元,但远远不能跟高峰时期相比。
目前,车轮毂业务毛利为10%-15%左右,视不同的公司管理情况上下浮动。 江苏省太仓市一家从事电镀服务的公司负责人承认,随着行业利润越来越低,不少企业不得不通过牺牲安全来降低成本。
尘肺病隐患
中荣公司工作环境差,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是出名的。中荣公司的员工主要来自安徽、河南,部分来自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以35岁-45岁的年龄段为主。由于工作环境糟糕,人员流动率较高。
中荣公司经常直接在工厂门口招工,很多人是冲着较高的薪水入职。宋濂说,在中荣公司干活,一个月多的时候能拿到六七千元,而附近很多工厂月工资不过三四千元,这是他留在中荣公司的唯一原因。
工人忍受粉尘等恶劣环境获得的较高工资,不少是长期加班获得的。多位员工说,工厂不给看工资单,给多少是多少。
电镀行业内人士都知道,做打磨工很容易得尘肺病,这是一个伤害度较高的工种。在像中荣公司车间这样粉尘浓度如此高的环境下工作,除了特殊的口罩,工作服必须是防静电服。但中荣公司的工人每周一双手套、两个普通口罩,再加上工作服、眼镜、帽子,是全部的劳保用品。“进厂时发一双劳保鞋,还是前两年因为有人被轮毂砸伤了脚才有的。”宋濂说。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主任医师马国宣特别提出,劳动者吸入粉尘量的增加主要与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较高、劳动者作业时间过长、缺乏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直接相关。
中荣车间的这种环境诱发尘肺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2003年底,宋长兴全家四口人进入中荣公司,因为工作环境恶劣,妻子和儿女后来都离开了,只剩宋长兴“以命换钱”。2012年3月,正在加班的宋长兴在流水线上开始咯血。
住院八天,宋长兴吐了四次血,“得了尘肺病”。尘肺病患者的肺部纤维化是不可逆转的,如果是尘肺病早期,可以通过洗肺治疗。吸入粉尘数年后或尘肺晚期,粉尘渗入到支气管及肺泡粘膜下,不能被洗出,洗肺就没有作用了。
马国宣介绍,在治疗尘肺方面,至今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
令工人们不平的是,中荣公司要和宋长兴解除劳动合同。最终,在同乡和工友们帮助下,宋长兴的家属通过抗议,获得约7万元补偿金。
2000年左右,中荣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更换为另一名台湾人吴基滔,随后投资方也改为同在维京群岛注册的福茂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吴基滔早年就读于台湾成功大学,后在美国金门大学(Goldgate Univercity)获得国际金融硕士学位,曾在一家美国公司任职,后任职台湾宏电脑、台湾日盛证券等知名企业,1998年进入中荣公司。
当爆炸案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时,吴基滔和另外三人被刑拘。
其实《职业病防治法》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勞动者公布。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事故后,住在昆山市中医院病房里的工人小张说,他在中荣公司干了11年,之前每年体检一次,但“结果不让自己看”,最近两年一直没有体检过。
由于这起爆炸事故,昆山市60家同类企业已停产。《财经》记者在中荣公司隔壁的“昆山开发区电镀检测管理中心”看到,14家电镀企业的排水记录停留在8月2日那天。8月4日,国务院安委办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吸取昆山“8·2”特别重大事故教训,紧密结合集中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立即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
按相关规定企业还应为职工提供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
据中新社消息称,太平洋产险,承保了中荣公司的房屋(抵押贷款),相关保险服务正在跟进中;但企业并未针对员工的人身安全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