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全教育走进高中物理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ju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高中物理中有许多安全常识问题,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教学实例,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安全教育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安全教育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90052
  来自权威部门的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50余万人次的学生遭受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学生安全的头号杀手。从教育部门的统计来看,我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导致安全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中小学生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现行中学物理内容主要包括力、热、光、电、原子物理的基本知识。每一部分知识的应用都会或多或少涉及安全教育问题,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防范能力,对减少甚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案例谈谈物理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案例1“汽车刹车”中的安全教育
  在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应用中,对学生讲了这样一道题: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km/h,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马上紧急刹车,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经4s才停下来。问:
  (1)该汽车是否有安全问题?
  (2)若驾驶员是酒后驾驶,看到交通事故时的反应时间是0.8s,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
  (3)若由于下雨、下雪,路面湿滑,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会减小,汽车刹车时加速度会减小,若a=5m/s2,该汽车是否有安全问题?
  解析:(1)汽车的初速度v0=108km/h=30m/s
  汽车刹车过程中前进的距离x1=v0t/2=60m<80m,汽车无安全问题。
  (2)若驾驶员是酒后驾驶,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距离为:
  x2=v0t1=30×0.8m=24m
  x=x1 x2=84m>80m,汽车有安全问题。
  (3)若汽车的加速度变为a=5m/s2,刹车距离为:
  x=v20/2a=90m>80m,汽车有安全问题。
  讲完这道题后,告诉学生:
  通过该题的计算,我们知道,司机酒后驾车时,遇到突发情况,由于酒精的作用,大脑的反应时间会延长,刹车距离增大,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为此,汽车驾驶员必须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结合物理教材内容,利用具体生活实例创设物理问题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问题中隐含的物理知识,同时加强安全教育的渗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案例2“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安全教育
  在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教学中,给学生讲了这样一道题:一个质量约为50g的空易拉罐瓶,如果从六楼(高度约为20m)落下,易拉罐经过多长时间落地?落地时速度多大?(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
  解析:忽略空气阻力,可认为易拉罐做自由落体运动。
  由h=gt2/2解得t=2s
  由v=gt得v=gt=20m/s=72km/h
  讲完该题后,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此物体落地时速度大吗?砸到人身上,会给人造成伤害吗?
  问题2:能用此方法测量某栋楼的高度吗?如能测量,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学生讨论后回答)
  有的学生会说,易拉罐掉下来砸到人身上,肯定会伤人的。借此机会,给学生介绍以下内容:上题中的易拉罐经过2s落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约为72km/h,相当于一辆普通火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如果易拉罐瓶正好砸到人身上,在0.01s内速度变为0,那么人受到的冲击力将达到100N,这么大的冲击力足以使人受到的伤害。而且物体下落的高度越大,落地时速度越大,对人造成的伤害越大。
  请大家看下面案例:
  2009年4月21日,一名年仅12岁的男孩,在天台上玩耍时,失手将砖头扔下,砸中楼下的女婴,致使该女婴死亡。2014年6月8日下午5点钟左右,江阴市璜土镇桃花源小区的一幢24层的高楼前,一名22岁的女子被从顶楼扔下的砖块击中头部,当场死亡。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闯下如此弥天大祸的竟然是两名8岁的贪玩男孩,二年级的学生。悲痛的死者家属将两个小孩及其监护人,还有小区物业公司一起告上法庭,索赔相关费用70余万元。
  目前,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在上海“陋习排行榜”中,它与“乱扔垃圾”齐名,排名第二。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
  为此,告诫学生应当:
  (1)珍爱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不要想不开就去跳楼;
  (2)不要从窗户乱扔垃圾,避免给他人造成伤害;
  (3)平时走路,路过高楼时要注意安全。
  (4)进入工地,一定要戴安全帽。
  让学生本着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用物理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物理的魅力,增强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社会公德意识。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解释事故隐患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责任编辑易志毅)
其他文献
语言的本质是关系,变换分析不是方法上的问题,而是基于语言的联想关系而将意义相似的不同语法形式联系起来分析句法结构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分析原则。能相互变换的句法结构的不
在大赛引领的新形势下,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改革推进与创新,突出了“以赛促教、促学、促改”大赛宗旨。结合中职服装技能大赛中竞赛项目大纲、技
我是一位偏远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10多年了,农村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越来越低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每次我们语文老师坐在一起谈到语文教学时,都认为作文教学是最头痛、最棘手的事,每次布置学生写作文时,很多学生不是抄袭就是东拉西扯,有些甚至不写。这说明: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很怕写作文。但我们都知道,写好作文对学生来说很重要,语文试卷中作文分值几乎占一半,如果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在作文这一块会吃
公钥密码是信息保密工作中重要的发展形势,从数学角度讲,公钥密码是一种单向的函数形式,相当于给每个人都配备了一把私人密钥,而每个人除了私人密钥外还有一把公共密钥,公共
[摘 要]学校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感性的艺术实践工程。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校园以来,凭借其先进独特的优势日益发挥着辅助作用,为各类课程教学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良好支撑。历史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对于学生来说存在相当的难度。实现多媒体与历史课程的有机结合,能取得寓教于乐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文章立足激发情趣、提高效率、培养能力和强化德育等角度,试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 科技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