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制定专业规划的主要依据应为区域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分析人才需求的内容和过程,推导出产业、职业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建立专业和区域产业之间的互动模型。在合理确定学校面向的区域范围、准确统计相关产业需求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借助于特定产业对接度、综合对接度、偏离程度三个指标,为定量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规划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提供可资利用的技术工具。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规划;产业结构;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9-0009-04
一、高职院校专业规划制定的依据
(一)关于专业规划的基本理论
根据基础理论的不同,教育规划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客观主义理论的合理性模式,另一类是基于主观主义理论的互动性模式。近年来,社会学、人类学、综合管理学、政治学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持了互动性模式。战略规划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高职院校专业规划同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政府、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企事业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甚至还受到国外教育资源的影响,很难断定其是否绝对合理。专业规划遵循互动性模式较为可行,即在考虑各方利益基础上,适时、动态地规划专业。在遵循专业规划具有不确定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套较为可行的标准,对专业规划的合理性进行一定程度的量化技术分析,可以避免陷入专业规划随意性的陷阱。
(二)专业规划制定的依据
高职院校专业规划是较为长远的战略发展计划,以3至5年为宜,与职业教育学制和国家五年规划的周期相适应。不同于学校每年开展的专业设置改革,专业规划一旦制定,应该有一定的持久性,可以在规划的范围内做一定的修正,但不应该朝令夕改、变动频繁,否则有失严谨,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实践中,不少学校没有认识到专业规划的重要性,以专业设置代替专业规划,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什么专业好办、热门就办什么专业,随意性较强。即使要制定专业规划,也苦于没有既定的制定依据,实际操作起来五花八门。现有专业设置主要关注于学校生源供给侧,没有过多地考虑社会需求侧的实际情况。无序的专业规划对于解决我国总体的人才结构失衡问题毫无裨益。
按照管理学的原理,学校组织的目标决定专业规划的方向。高职院校的真正使命应该是很明确的,关键是真正落实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指引,导致专业规划不完善。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或可为学校的专业规划指一条明路。文件中提出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职业院校可以在政府和行业的指导下对接职业和岗位需求自主设置专业。所以,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应以区域产业之需为专业规划的主要依据。学校不能仅考虑生源而设置专业,而要通过科学地规划专业,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产业能够提供优质的教师、先进技术、熟练技能、现代化设备等教育教学资源, 没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作支撑,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没有保证。基于行业性高职院校面向行业培养人才的特性,其专业规划具有不同于面向区域产业的一般高职院校的特点,本文的研究内容不涉及行业性高职院校专业规划。
二、产业与高职院校专业的传导关系
要揭示常见经济活动中的产业与教育领域的专业有何内在联系,首先需要厘清产业、职业与专业等基本概念。
(一)产业
“产业”一词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定义。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1)(国标)将产业和行业等同,都定义为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按照该标准,我国的社会经济活动分为A—T共19个门类,96个大类。人们通常所称的产业一般指的是将行业分类中的一些门类进行归类,其中第一产业主要包括A门类,第二产业主要包括B—E门类,第三产业包括ABC门类中的各一个大类以及F—T门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14年,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48.1%,比2010年提高3.9个百分点;2015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到49.5%。与此同时,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表明中国仍然要大力发展制造业,特别是未来十年要重点发展十大制造业。各地政府根据本地情况出台了若干相关产业发展政策。
实际上,产业类别并非十分清晰。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升级发展,我国推行“互联网 ”、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战略,产业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按照传统的分类标准,有时甚至很难界定产业类别,导致教育服务的对象——产业的边界模糊,专业难以和产业直接沟通。通过认真分析,可知无论什么产业,都需要各种职业的人才,教育就是直接培养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的。
(二)职业与职业标准
职业是人们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所从事的工作。我国201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 481个职业。与职业分类相伴而生的职业标准,是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
不难发现,职业标准存在于每一种职业中。除了不同职业的通用标准外,每一种职业都至少有一个标准是其独有的,以区分不同职业。职业标准的核心是知识与技能二者的组合。产业发展需要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才, 作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理应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使受教育者掌握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产业之需。但由于受学校规模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任何一所高职院校都不可能从事所有种类的职业教育,因而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与职业标准并不完全一一对应,也并非按照职业分类体系构建教学体系、组织教学。由此,引出了高职院校专业的概念。 (三)专业
社会分工导致产业和职业现象的出现,教育本身也逐步细分成各类教育。任何一所高职院校都不可能大而全,都不能培养所有产业、职业需要的人才, 也要有所分工、有所侧重,于是出现了“专业”一词。然而,对于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理论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教育部发布的专业目录里也没有明确表述,只是表明高职教育(专科)专业是以产业、行业分类为主要依据,兼顾学科分类进行的划分和调整,原则上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有学者综合了各种专业定义的优缺点,将专业定义为: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此定义能反映专业所涉及职业的知识要求,但忽视了职业教育对技术技能培养的要求。各高职院校偏重于以学科分类为标准进行专业分类以组织招生、教学,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且都毫无例外地认为一个专业将面向多种职业,而没有认识到一种职业也可能需要多种专业的支撑,从而人为地割裂各专业间的联系,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
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特点,可以将高职教育的专业定义为主要依据职业分类和学科分类进行一定知识和技能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与传统的专业定义相比,此定义体现了多种职业对同一专业以及一种职业对多种专业的要求,专业间既有界限也有联系,不应简单地将人才和专业严格地一一对应,对不同专业知识和技能组合后应能满足不同职业的需求。
综上所述,产业、职业、专业的传导关系可以表述为:产业发展需要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才,其中的一部分是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这部分人才需符合相应的职业标准,其中最基本的单元是特定的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将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解构和重组后归类于不同的专业以适应规模化学校教育的需要,以专业为基本教学单位培养人才,学生可以学习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同职业的需要,从而满足产业发展之需。与此同时,评价人才的标准也需要从专业学习情况转向职业标准的符合程度。
三、衡量高职院校专业规划对接产业结构程度的指标
(一)基本公式
以产业需求指引高职院校专业规划,要辅之以相关指标,以判断专业规划的合理性,基本公式为:
1.特定产业对接度(狭义对接度)
特定产业对接度(狭义对接度)=(高职院校专业规划中对接特定产业的职业标准数/区域特定产业包含的职业标准总数)×100%,简式为rn=pn/s×100%。
其中,区域特定产业包含的职业标准总数指学校所面向的区域各种产业中的部分特定产业所需的高级技能技术人才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经统计、分析、重组后的数量,用s表示;高职院校专业规划中对接特定产业的职业标准数是学校专业规划中与经过重组后的区域特定产业所需职业标准相关的职业标准数,用pn表示。可见,正常情况下,pn属于s中的一部分,pn≦s,两者的比值rn表示学校规划的专业对接特定产业的满足程度,最大值为100%,即学校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的范围与区域特定产业所需的一致程度。特殊情况下,学校办学资源丰富,需要开设多于原先选定区域特定产业所需的专业数,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扩大区域,放大s值,则pn回归小于s值的正常范围。
2.综合对接度
综合对接度=(高职院校专业规划涵盖的职业标准数/区域特定产业包含的职业标准总数)×100%,简式为r=p/s×100%。
其中,高职院校专业规划涵盖的职业标准数是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包含的职业标准数,用p表示。比值r表示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对接特定产业的满足程度,反映了学校专业数量的多寡。
3.偏离程度
通过比较综合对接度与特定产业对接度两者的差异,可以判断出专业规划对接区域特定产业的偏离程度,用d=(p-pn)/pn×100%表示。
(二)公式的解读与运用
1.区域的确定
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产业需要,社会需要的层次性决定了培养人才的层次性。高职院校的面向不可能是全国,只能是区域,只不过区域的范围有所不同而已。区域范围的确定影响到专业规划与区域产业的对接度。区域范围过窄,如选择县域,则区域特定产业包含的职业标准总数不大,学校只需规划少量专业则可满足区域特定产业需要,这将导致对接度偏高,除非该区域有持续稳定的生源及人才需求,否则,学校过窄的专业面可能难以为继。此时,可以扩大区域范围,从地市级扩大至几个地市或省级或更大。
2.特定产业的确定
产业规划也要经历动态的制定与调整过程,产业结构的形成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甚至中途面临根本的变革。专业规划依据的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将影响专业规划的合理性。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确定区域特定产业:
(1)较长时期的产业现状。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技工荒”揭示了我国各地各行各业还需要大量的高级技能技术人才,制造业仍将长期占据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因此,一些人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且发展态势良好的产业可以确定为特定产业。
(2)我国各级政府每五年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般都对各地产业进行规划。这些规划往往有逐年的统计公报等基础数据支撑,可信度高,且有较强的政策影响力和扶持力度,也包含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产业形式,可选择其中的部分产业确定为特定产业。
(3)所谓特定产业包括区域优势产业、主导产业、重点规划产业等,各级政府可能并不作严格的界定,但高职院校要在确定的区域范围内对各类产业进行甄别,从产业现有规模、未来前景以及人才需求预测等方面确定其中的部分特定产业作为专业规划的基础,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非理性地追求大而全。
3.对接度分析的基本程序
第一,确定产业区域;第二,收集产业信息并进行分析,如果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特定产业数量过于多或少,则重复第一、二步骤;第三,分析区域特定产业所需职业的职业标准并解构,按照知识、技能的分类重组职业标准并计算,得出职业标准总数s值;第四,解构并分析学校现有专业包含的与第三步结果相同以及不同的职业标准总数,得出pn、p值;第五,将所得的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出结果以备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规划;产业结构;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9-0009-04
一、高职院校专业规划制定的依据
(一)关于专业规划的基本理论
根据基础理论的不同,教育规划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客观主义理论的合理性模式,另一类是基于主观主义理论的互动性模式。近年来,社会学、人类学、综合管理学、政治学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持了互动性模式。战略规划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高职院校专业规划同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政府、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企事业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甚至还受到国外教育资源的影响,很难断定其是否绝对合理。专业规划遵循互动性模式较为可行,即在考虑各方利益基础上,适时、动态地规划专业。在遵循专业规划具有不确定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套较为可行的标准,对专业规划的合理性进行一定程度的量化技术分析,可以避免陷入专业规划随意性的陷阱。
(二)专业规划制定的依据
高职院校专业规划是较为长远的战略发展计划,以3至5年为宜,与职业教育学制和国家五年规划的周期相适应。不同于学校每年开展的专业设置改革,专业规划一旦制定,应该有一定的持久性,可以在规划的范围内做一定的修正,但不应该朝令夕改、变动频繁,否则有失严谨,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实践中,不少学校没有认识到专业规划的重要性,以专业设置代替专业规划,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什么专业好办、热门就办什么专业,随意性较强。即使要制定专业规划,也苦于没有既定的制定依据,实际操作起来五花八门。现有专业设置主要关注于学校生源供给侧,没有过多地考虑社会需求侧的实际情况。无序的专业规划对于解决我国总体的人才结构失衡问题毫无裨益。
按照管理学的原理,学校组织的目标决定专业规划的方向。高职院校的真正使命应该是很明确的,关键是真正落实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指引,导致专业规划不完善。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或可为学校的专业规划指一条明路。文件中提出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职业院校可以在政府和行业的指导下对接职业和岗位需求自主设置专业。所以,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应以区域产业之需为专业规划的主要依据。学校不能仅考虑生源而设置专业,而要通过科学地规划专业,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产业能够提供优质的教师、先进技术、熟练技能、现代化设备等教育教学资源, 没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作支撑,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没有保证。基于行业性高职院校面向行业培养人才的特性,其专业规划具有不同于面向区域产业的一般高职院校的特点,本文的研究内容不涉及行业性高职院校专业规划。
二、产业与高职院校专业的传导关系
要揭示常见经济活动中的产业与教育领域的专业有何内在联系,首先需要厘清产业、职业与专业等基本概念。
(一)产业
“产业”一词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定义。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1)(国标)将产业和行业等同,都定义为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按照该标准,我国的社会经济活动分为A—T共19个门类,96个大类。人们通常所称的产业一般指的是将行业分类中的一些门类进行归类,其中第一产业主要包括A门类,第二产业主要包括B—E门类,第三产业包括ABC门类中的各一个大类以及F—T门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14年,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48.1%,比2010年提高3.9个百分点;2015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到49.5%。与此同时,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表明中国仍然要大力发展制造业,特别是未来十年要重点发展十大制造业。各地政府根据本地情况出台了若干相关产业发展政策。
实际上,产业类别并非十分清晰。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升级发展,我国推行“互联网 ”、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战略,产业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按照传统的分类标准,有时甚至很难界定产业类别,导致教育服务的对象——产业的边界模糊,专业难以和产业直接沟通。通过认真分析,可知无论什么产业,都需要各种职业的人才,教育就是直接培养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的。
(二)职业与职业标准
职业是人们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所从事的工作。我国201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 481个职业。与职业分类相伴而生的职业标准,是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
不难发现,职业标准存在于每一种职业中。除了不同职业的通用标准外,每一种职业都至少有一个标准是其独有的,以区分不同职业。职业标准的核心是知识与技能二者的组合。产业发展需要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才, 作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理应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使受教育者掌握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产业之需。但由于受学校规模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任何一所高职院校都不可能从事所有种类的职业教育,因而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与职业标准并不完全一一对应,也并非按照职业分类体系构建教学体系、组织教学。由此,引出了高职院校专业的概念。 (三)专业
社会分工导致产业和职业现象的出现,教育本身也逐步细分成各类教育。任何一所高职院校都不可能大而全,都不能培养所有产业、职业需要的人才, 也要有所分工、有所侧重,于是出现了“专业”一词。然而,对于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理论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教育部发布的专业目录里也没有明确表述,只是表明高职教育(专科)专业是以产业、行业分类为主要依据,兼顾学科分类进行的划分和调整,原则上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有学者综合了各种专业定义的优缺点,将专业定义为: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此定义能反映专业所涉及职业的知识要求,但忽视了职业教育对技术技能培养的要求。各高职院校偏重于以学科分类为标准进行专业分类以组织招生、教学,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且都毫无例外地认为一个专业将面向多种职业,而没有认识到一种职业也可能需要多种专业的支撑,从而人为地割裂各专业间的联系,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
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特点,可以将高职教育的专业定义为主要依据职业分类和学科分类进行一定知识和技能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与传统的专业定义相比,此定义体现了多种职业对同一专业以及一种职业对多种专业的要求,专业间既有界限也有联系,不应简单地将人才和专业严格地一一对应,对不同专业知识和技能组合后应能满足不同职业的需求。
综上所述,产业、职业、专业的传导关系可以表述为:产业发展需要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才,其中的一部分是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这部分人才需符合相应的职业标准,其中最基本的单元是特定的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将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解构和重组后归类于不同的专业以适应规模化学校教育的需要,以专业为基本教学单位培养人才,学生可以学习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同职业的需要,从而满足产业发展之需。与此同时,评价人才的标准也需要从专业学习情况转向职业标准的符合程度。
三、衡量高职院校专业规划对接产业结构程度的指标
(一)基本公式
以产业需求指引高职院校专业规划,要辅之以相关指标,以判断专业规划的合理性,基本公式为:
1.特定产业对接度(狭义对接度)
特定产业对接度(狭义对接度)=(高职院校专业规划中对接特定产业的职业标准数/区域特定产业包含的职业标准总数)×100%,简式为rn=pn/s×100%。
其中,区域特定产业包含的职业标准总数指学校所面向的区域各种产业中的部分特定产业所需的高级技能技术人才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经统计、分析、重组后的数量,用s表示;高职院校专业规划中对接特定产业的职业标准数是学校专业规划中与经过重组后的区域特定产业所需职业标准相关的职业标准数,用pn表示。可见,正常情况下,pn属于s中的一部分,pn≦s,两者的比值rn表示学校规划的专业对接特定产业的满足程度,最大值为100%,即学校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的范围与区域特定产业所需的一致程度。特殊情况下,学校办学资源丰富,需要开设多于原先选定区域特定产业所需的专业数,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扩大区域,放大s值,则pn回归小于s值的正常范围。
2.综合对接度
综合对接度=(高职院校专业规划涵盖的职业标准数/区域特定产业包含的职业标准总数)×100%,简式为r=p/s×100%。
其中,高职院校专业规划涵盖的职业标准数是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包含的职业标准数,用p表示。比值r表示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对接特定产业的满足程度,反映了学校专业数量的多寡。
3.偏离程度
通过比较综合对接度与特定产业对接度两者的差异,可以判断出专业规划对接区域特定产业的偏离程度,用d=(p-pn)/pn×100%表示。
(二)公式的解读与运用
1.区域的确定
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产业需要,社会需要的层次性决定了培养人才的层次性。高职院校的面向不可能是全国,只能是区域,只不过区域的范围有所不同而已。区域范围的确定影响到专业规划与区域产业的对接度。区域范围过窄,如选择县域,则区域特定产业包含的职业标准总数不大,学校只需规划少量专业则可满足区域特定产业需要,这将导致对接度偏高,除非该区域有持续稳定的生源及人才需求,否则,学校过窄的专业面可能难以为继。此时,可以扩大区域范围,从地市级扩大至几个地市或省级或更大。
2.特定产业的确定
产业规划也要经历动态的制定与调整过程,产业结构的形成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甚至中途面临根本的变革。专业规划依据的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将影响专业规划的合理性。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确定区域特定产业:
(1)较长时期的产业现状。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技工荒”揭示了我国各地各行各业还需要大量的高级技能技术人才,制造业仍将长期占据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因此,一些人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且发展态势良好的产业可以确定为特定产业。
(2)我国各级政府每五年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般都对各地产业进行规划。这些规划往往有逐年的统计公报等基础数据支撑,可信度高,且有较强的政策影响力和扶持力度,也包含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产业形式,可选择其中的部分产业确定为特定产业。
(3)所谓特定产业包括区域优势产业、主导产业、重点规划产业等,各级政府可能并不作严格的界定,但高职院校要在确定的区域范围内对各类产业进行甄别,从产业现有规模、未来前景以及人才需求预测等方面确定其中的部分特定产业作为专业规划的基础,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非理性地追求大而全。
3.对接度分析的基本程序
第一,确定产业区域;第二,收集产业信息并进行分析,如果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特定产业数量过于多或少,则重复第一、二步骤;第三,分析区域特定产业所需职业的职业标准并解构,按照知识、技能的分类重组职业标准并计算,得出职业标准总数s值;第四,解构并分析学校现有专业包含的与第三步结果相同以及不同的职业标准总数,得出pn、p值;第五,将所得的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出结果以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