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学校的教育必须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教育与生存教育为核心,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服务,架起语文课与专业课的桥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挖掘专业因子,设计教学内容;补充专业知识,拓展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职业岗位化训练,设计语文实践活动以及语文专业化教学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论述了当代中职语文教学如何恰当地因专业而异实施教学。
本人从事中职语文课目教学多年,一直致力于思考探索一条实践“为专业服务”的可行道路。然而一路走来却发现,如今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仍然令人担忧,职业教育的稳健、快速发展并没有使语文学科(或者其他文化学科)在课堂教学上有太大的进步,在教学实践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学不会,不爱学,学生不想“被服务”
现今,中职招生录取的最低门槛已不复存在,“开闸”之后“泥沙俱下”的现实造成各个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急剧下降,这些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已经“自我放弃”或者被“放弃”,其基础之薄弱可想而知。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多数学生入学时文化水平比较低,中职文化课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教师“教不会”“管不住”的问题。在职专新生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都会问学生同样一个问题:“中职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尽管答案五花八门,但是通过这一话题的交流,可以了解到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绝大部分学生不爱学、不想学文化课——甚至专业课也是如此!而对于没有会考压力的二年级学生,其厌学情绪就更加严重了。于是,老师“想为专业服务”而学生却“不想被服务”的尴尬局面便出现了。
二、为专业,为会考老师左右为难!
尽管职业学校文化课为专业服务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这么多年它也还只停留在理想境界,具体的落实缺乏细节和措施,致使中职学校文化课变成了会考取证的傀儡。原因很简单——要考试、要评比。受着各种各样评价机制的制约,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始终放不开手脚,因为不管课改怎么改,评价机机制始终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还是要考试,还是要评比,领导还是以学生“正襟危坐”为课堂的标准模式。与服务专业相比,会考对老师而言显然重要得多了。再则,领导往往仅仅只是强调语文要为专业服务,而没有改变固有的评价机制,就无法改变老师的教学观念。比如活动课、综合实践课的课堂形式肯定与一般课堂教学不一样,老师往往担心学校领导看到会主观定性为课堂秩序差而左右为难,不敢开展。
三、工具性,人文性,孰轻孰重
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有的人觉得人文性是最根本的,职校生的养成规范普遍较差,只要学生做人问题的基础打扎实了,其他的“性”都有了生成土壤了。有的人却又觉得,职校生基础薄弱,尚不能较好地使用语文这一门工具之前,打好基础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与此相反,有的老师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
四、实践中的一点感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具有一般语文课程的共性,又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性。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并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开拓发展空间。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就业、交际和学习所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为专业服务”的职教文化学科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坚持“为专业服务”,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为专业服务”的这一实用性才有可能实现。
本人从事中职语文课目教学多年,一直致力于思考探索一条实践“为专业服务”的可行道路。然而一路走来却发现,如今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仍然令人担忧,职业教育的稳健、快速发展并没有使语文学科(或者其他文化学科)在课堂教学上有太大的进步,在教学实践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学不会,不爱学,学生不想“被服务”
现今,中职招生录取的最低门槛已不复存在,“开闸”之后“泥沙俱下”的现实造成各个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急剧下降,这些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已经“自我放弃”或者被“放弃”,其基础之薄弱可想而知。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多数学生入学时文化水平比较低,中职文化课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教师“教不会”“管不住”的问题。在职专新生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都会问学生同样一个问题:“中职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尽管答案五花八门,但是通过这一话题的交流,可以了解到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绝大部分学生不爱学、不想学文化课——甚至专业课也是如此!而对于没有会考压力的二年级学生,其厌学情绪就更加严重了。于是,老师“想为专业服务”而学生却“不想被服务”的尴尬局面便出现了。
二、为专业,为会考老师左右为难!
尽管职业学校文化课为专业服务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这么多年它也还只停留在理想境界,具体的落实缺乏细节和措施,致使中职学校文化课变成了会考取证的傀儡。原因很简单——要考试、要评比。受着各种各样评价机制的制约,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始终放不开手脚,因为不管课改怎么改,评价机机制始终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还是要考试,还是要评比,领导还是以学生“正襟危坐”为课堂的标准模式。与服务专业相比,会考对老师而言显然重要得多了。再则,领导往往仅仅只是强调语文要为专业服务,而没有改变固有的评价机制,就无法改变老师的教学观念。比如活动课、综合实践课的课堂形式肯定与一般课堂教学不一样,老师往往担心学校领导看到会主观定性为课堂秩序差而左右为难,不敢开展。
三、工具性,人文性,孰轻孰重
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有的人觉得人文性是最根本的,职校生的养成规范普遍较差,只要学生做人问题的基础打扎实了,其他的“性”都有了生成土壤了。有的人却又觉得,职校生基础薄弱,尚不能较好地使用语文这一门工具之前,打好基础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与此相反,有的老师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
四、实践中的一点感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具有一般语文课程的共性,又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性。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并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开拓发展空间。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就业、交际和学习所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为专业服务”的职教文化学科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坚持“为专业服务”,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为专业服务”的这一实用性才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