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老师笑谈,如果初中三年每年都给孩子们换一个语文老师,语文课岂非年年都有新鲜感?待到初三,想来语文课总不至于面目可憎,沉闷乏味了。当年乍听此论,内心还是赞同为多的。今日有幸读到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修订本)》,不禁为自己当初的天真与浅薄汗颜。
想当初,我们的出发点是多么美好,用新鲜感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还愁学不好语文?但是,于漪老师给了我当头一棒:“兴趣绝不能建筑在表面的乃至庸俗的刺激之上,兴趣的源泉在于动脑筋发现问题,自己寻求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兴趣的源泉,孜孜以求,挖掘不已,就能体验到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力量,从而更加奋发学习。”
想起一些轰轰烈烈的公开课,真为那些“表面的乃至庸俗的刺激”而脸红。有老师上《竹影》,在课堂上教学生折纸艺术的;有老师上《安塞腰鼓》,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现场表演江南儿童版“腰鼓”的;有老师上《吆喝》,让学生不伦不类嘻嘻哈哈学着吆喝的……凡此种种,不可谓不费力劳神,可惜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却“颗粒无收”。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知识本身就是新鲜的!可是学生却不无抱怨,语文课上讲的“写作要真情实感”“观察要仔细”“朗读课文要有感情”……反反复复,翻来覆去的几句话,不要说初一讲过,小学也早已是老生常谈了。
保持对语文的新鲜感,到底路在何方?
于漪老师娓娓道出了此中真谛:“比如讲‘观察’;如果在不同的课文教学中,不同的写作指导课上,变换说法,效果就好得多。如:对人、事、物,要‘识得真,勘得破’。如:‘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如:不仅要注意形貌,还要‘识得神气’。如:不仅要善于抓住对象的特征,还要把自己的感情交融其间,有独特的感受和发现,等等。实际上都在讲观察,只是说法不同,角度有所变化。学生有新鲜感,所学知识容易入耳人心。”
于漪老师担心有的老师为新而新,又苦口婆心地叮咛:“以新奇的知识吸引学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这儿说的‘新奇’,不是指前所未有的知识,而是对学生的水平而言,学生过去没接触过的,一旦听到、学到,就有‘新奇’的感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钻研教材,洞悉文章的个性”。“课文各有特色,教学时把握特色,加以重点显示,就会一课一个样,学生有新鲜感,学起来兴趣倍增。”她又现身说法,向我们展示了自己关于四篇写景散文的四种不同教法:教《春》,于老师教出了描写的顺序、描写的角度、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教《海滨仲夏夜》,于老师教出了如何描写活动中的景物;教《香山红叶》,于老师教出了紧抓记游线索赏景说感受,还“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在《春》学习过程中懂得的分析方法独立分析,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教《济南的冬天》,于老师教出了如何抓“文眼”来读文章中作家选景之精妙,传情之动人。这样的语文课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引导学生琢磨、体会、领会语言文字运用之妙。这样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举一反三,在润物无声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是引着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奇情境中挖掘宝藏,写作教学同样要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学有所得。于漪老师这样叮咛我们:“习作讲评不能形成凝固化的程式,教师对讲评材料的评论剖析不能与学生的理解在同一个平面上移动。如果二者之间基本可画等号,学生就不易激发起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她还为我们支招:“一般地说,学生对习作的优劣是有分辨能力的,问题在于对怎样优怎样劣,为何优为何劣说不出所以然,尤其是思想的深度、篇章的运筹、细微之处的处理等更不会评出个道道儿,学生未思未发的地方正是老师要挑明、点拨、阐发的所在。……有一定深度的讲评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促使他们在较大幅度的智力区域内施展才智。”
考虑到中学生获得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还需经过大量训练,而反反复复的训练往往让学生生厌。为了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于老师又手把手地教我们:“为了不炒冷饭,不让学生有嚼蜡之厌,同一个内容可结合不同类型的写作,选取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就上述的观察而言,可结合习作中游记的写法讨论观察的角度、观察点的移动;可结合说明文的习作训练观察的顺序;可结合散文的习作理解观察与想象的结合等等。”
如果说语文教学艺术是地下丰富的宝藏,有待老师们辛勤地开采。那么于漪老师的这本《语文教学谈艺录(修订本)》无疑是已开采出来的巨大宝藏。它显现出的奇光异彩,有待我们细细读,反复学。
想当初,我们的出发点是多么美好,用新鲜感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还愁学不好语文?但是,于漪老师给了我当头一棒:“兴趣绝不能建筑在表面的乃至庸俗的刺激之上,兴趣的源泉在于动脑筋发现问题,自己寻求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兴趣的源泉,孜孜以求,挖掘不已,就能体验到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力量,从而更加奋发学习。”
想起一些轰轰烈烈的公开课,真为那些“表面的乃至庸俗的刺激”而脸红。有老师上《竹影》,在课堂上教学生折纸艺术的;有老师上《安塞腰鼓》,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现场表演江南儿童版“腰鼓”的;有老师上《吆喝》,让学生不伦不类嘻嘻哈哈学着吆喝的……凡此种种,不可谓不费力劳神,可惜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却“颗粒无收”。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知识本身就是新鲜的!可是学生却不无抱怨,语文课上讲的“写作要真情实感”“观察要仔细”“朗读课文要有感情”……反反复复,翻来覆去的几句话,不要说初一讲过,小学也早已是老生常谈了。
保持对语文的新鲜感,到底路在何方?
于漪老师娓娓道出了此中真谛:“比如讲‘观察’;如果在不同的课文教学中,不同的写作指导课上,变换说法,效果就好得多。如:对人、事、物,要‘识得真,勘得破’。如:‘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如:不仅要注意形貌,还要‘识得神气’。如:不仅要善于抓住对象的特征,还要把自己的感情交融其间,有独特的感受和发现,等等。实际上都在讲观察,只是说法不同,角度有所变化。学生有新鲜感,所学知识容易入耳人心。”
于漪老师担心有的老师为新而新,又苦口婆心地叮咛:“以新奇的知识吸引学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这儿说的‘新奇’,不是指前所未有的知识,而是对学生的水平而言,学生过去没接触过的,一旦听到、学到,就有‘新奇’的感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钻研教材,洞悉文章的个性”。“课文各有特色,教学时把握特色,加以重点显示,就会一课一个样,学生有新鲜感,学起来兴趣倍增。”她又现身说法,向我们展示了自己关于四篇写景散文的四种不同教法:教《春》,于老师教出了描写的顺序、描写的角度、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教《海滨仲夏夜》,于老师教出了如何描写活动中的景物;教《香山红叶》,于老师教出了紧抓记游线索赏景说感受,还“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在《春》学习过程中懂得的分析方法独立分析,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教《济南的冬天》,于老师教出了如何抓“文眼”来读文章中作家选景之精妙,传情之动人。这样的语文课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引导学生琢磨、体会、领会语言文字运用之妙。这样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举一反三,在润物无声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是引着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奇情境中挖掘宝藏,写作教学同样要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学有所得。于漪老师这样叮咛我们:“习作讲评不能形成凝固化的程式,教师对讲评材料的评论剖析不能与学生的理解在同一个平面上移动。如果二者之间基本可画等号,学生就不易激发起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她还为我们支招:“一般地说,学生对习作的优劣是有分辨能力的,问题在于对怎样优怎样劣,为何优为何劣说不出所以然,尤其是思想的深度、篇章的运筹、细微之处的处理等更不会评出个道道儿,学生未思未发的地方正是老师要挑明、点拨、阐发的所在。……有一定深度的讲评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促使他们在较大幅度的智力区域内施展才智。”
考虑到中学生获得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还需经过大量训练,而反反复复的训练往往让学生生厌。为了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于老师又手把手地教我们:“为了不炒冷饭,不让学生有嚼蜡之厌,同一个内容可结合不同类型的写作,选取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就上述的观察而言,可结合习作中游记的写法讨论观察的角度、观察点的移动;可结合说明文的习作训练观察的顺序;可结合散文的习作理解观察与想象的结合等等。”
如果说语文教学艺术是地下丰富的宝藏,有待老师们辛勤地开采。那么于漪老师的这本《语文教学谈艺录(修订本)》无疑是已开采出来的巨大宝藏。它显现出的奇光异彩,有待我们细细读,反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