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激烈,桂林旅游面临的挑战,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分析桂林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桂林旅游的发展速度,从在整体经营战略定位方面、旅游形象塑造、在旅游资源开发、从资源与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提出了桂林旅游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桂林旅游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各地的旅游规划多采取资源导向,以拥有资源优势为基础,抢占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资源中心型的旅游市场。这与自然资源的先天性有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模式相符。旅游线路的编排都局限于各自的行政区域内,常常以行政区域代替客观上的旅游区域,在对区域旅游发展进行规划时分割旅游精品线路。旅游资源特质相似的相邻地区,往往发展思路和产品规划雷同,导致重复建设,造成浪费。随着各地旅游产业迅速膨胀,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导致市场竞争激化。现在的桂林旅游资源市场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单纯的旅游资源开发已经不会带来竞争优势,只是重复作业,所以要从新的角度探求发展方向。这既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个突出的现实问题。
二、桂林旅游资源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和优势:一是山川秀丽独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赋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风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誉;二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浑然一体。漓江、芦笛岩、象鼻山、龙脊、八角寨、灵渠、桂海碑林、王城等景区(点)各具特色;三是城市与景区交融,推窗、出门就能见景,且景观分布适当,旅游可达性好;四是景观分布的空间层次多,且各具特色,便于多种旅游线路的组合与分期分区开发;五是多数景区有城镇做依托。部分景区已有一定的开展基础,适宜开展多功能、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可游性。近年来,桂林市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大力推出了两江四湖、乐满地、印象•刘三姐、愚自乐园、龙胜温泉、银子岩、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游精品。
桂林旅游资源数量多、景区广、地域组合好,由市区和灵川县构成的城市旅游板块,以阳朔为中心,荔浦、恭城、平乐组成的南片旅游板块和以兴安为中心,龙胜、资源、全州、灌阳组成的北片旅游板块构成了大桂林旅游圈,形成了漓江、百里小康生态文明长廊两条黄金旅游带,构筑了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民俗风情、城市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三、理论依据
Houliham于1984年首先提出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的概念,而使SCM成为过去十多年来物流管理领域内最新的研究课题,其发展初期乃是运用工业动力学的技术以执行实体配送及运输作业的功能,而后经由信息科技的运用整合制造商、供货商及顾客彼此间的业务活动,使供应链内各成员彼此的资源得以有效发挥,共同为最终市场与顾客提供最快速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SCM被用以处理企业组织间的业务系统,重在建立网络合作关系,强化物流管理,迅速地整合资源。
桂林旅游是一个大系统,其功能决定于其结构组成,无论是开始的增长极模式,形成单一的强势市场;还是发展过程中的点轴模式,以一个极点带动周围的旅游市场;现在发展的网格模式,各景区相互联系,市场地位有差异,亦有自己的独色,形成伯仲市场地位。据初步统计,桂林旅游资源实体为1099处,其中地文景观类231处,占21.0%;生物景观类112处,占10.2%;水文景观类78处,占7.1%;历史遗产类364处,占33.1%;现代人文与抽象人文景观类164处,占15.0%;旅游服务景观类150处,占13.6%。
在旅游资源结构优化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各旅游资源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率,只有在资源结构与发展的速度相适应才能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从桂林旅游分析,旅游的资源是丰富的,但各资源的整合、发展的速度还不足,还不能形成桂林整体的旅游优势,以及在全国旅游地的竞争地位。在发展的效率与速度上,要强化系统性,反应速度,优化性。系统性,各资源相互补充,整体协调;反应速度,能够快速的发现游客的需求,并满足需求;优化性,避免浪费,重复建设,实现低碳发展。
四、桂林旅游的发展方向
(一)在整体经营战略定位方面。
急需运用SCM的管理理念,进行整合资源,分工协作,使区域内各成员彼此的资源得以有效发挥,共同为最终市场与顾客提供最快速、最优质服务。借以提高整个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内各成员的共赢。
(二)旅游形象塑造方面。
具体地说:对于国内旅游者来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名句的影响根深蒂固,境外游客也以自然景观游览为主要目的。但实地游客中相当一部分抱怨现实的桂林与名句中的桂林还存在着差异,当前的桂林只是部分地体现“桂林山水甲天下”形象。已投入、新开发的景点大部分是孤立的、没有整体的形象,而这一个独立的景点很难与知名的“桂林山水”相提并论。新景点的知名度很难提高,长期处于不为人知的状态,到访率就更低。桂林作为一个独立的大旅游目的地,其独特旅游资源种类并不单一,难以用单一的观念来界定桂林旅游地。应结合不同客源市场对桂林的本底认知和旅游需求,进行相应的定位和宣传口号设计,突出一个以山水为核心又有其它可以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的新桂林形象。
(三)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
旅游资源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的品牌。桂林目前的旅游产品,只有漓江是具有高知名度和高美誉度的名牌产品。因此应加强品牌建设,力争使桂林山水列为世界遗产;使桂林市区、漓江风光、阳朔田园风光和灵渠与乐满地等核心旅游资源区都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使猫儿山、矮岭温泉、龙脊梯田、资江等边缘区的旅游资源区,做好高质量高起点的开发建设规划。最终使桂林旅游网络体系成为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的旅游观光度假区。
(四)从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
桂林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胡一点就是进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具体地说主要有:要杜绝不合理开发对自然山体和植被的破坏:各个景点与外围景观要协调;划定环境敏感点,对其进行保护;建立黄精监测系统,即使发现负面影响,采取适时的措施等.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李芳云,谢宗云.桂林旅游新规模式探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
[2]Gaarai,G.Leveraging the rewards of strategic alliances.Joumal of Business Strategy40-43.1999
[3]廖国一.杜树海.桂林旅游新模式:品牌依托整合多赢--大桂林旅游圈旅游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5(2):42
[4]钟新民,况既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讨论及其时间.旅游学刊,2000(2)
[5]王晞.区位选择:以城市旅游中心地为依托的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实证分析---桂林案例.社会科学家,2006(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桂林旅游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各地的旅游规划多采取资源导向,以拥有资源优势为基础,抢占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资源中心型的旅游市场。这与自然资源的先天性有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模式相符。旅游线路的编排都局限于各自的行政区域内,常常以行政区域代替客观上的旅游区域,在对区域旅游发展进行规划时分割旅游精品线路。旅游资源特质相似的相邻地区,往往发展思路和产品规划雷同,导致重复建设,造成浪费。随着各地旅游产业迅速膨胀,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导致市场竞争激化。现在的桂林旅游资源市场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单纯的旅游资源开发已经不会带来竞争优势,只是重复作业,所以要从新的角度探求发展方向。这既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个突出的现实问题。
二、桂林旅游资源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和优势:一是山川秀丽独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赋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风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誉;二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浑然一体。漓江、芦笛岩、象鼻山、龙脊、八角寨、灵渠、桂海碑林、王城等景区(点)各具特色;三是城市与景区交融,推窗、出门就能见景,且景观分布适当,旅游可达性好;四是景观分布的空间层次多,且各具特色,便于多种旅游线路的组合与分期分区开发;五是多数景区有城镇做依托。部分景区已有一定的开展基础,适宜开展多功能、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可游性。近年来,桂林市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大力推出了两江四湖、乐满地、印象•刘三姐、愚自乐园、龙胜温泉、银子岩、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游精品。
桂林旅游资源数量多、景区广、地域组合好,由市区和灵川县构成的城市旅游板块,以阳朔为中心,荔浦、恭城、平乐组成的南片旅游板块和以兴安为中心,龙胜、资源、全州、灌阳组成的北片旅游板块构成了大桂林旅游圈,形成了漓江、百里小康生态文明长廊两条黄金旅游带,构筑了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民俗风情、城市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三、理论依据
Houliham于1984年首先提出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的概念,而使SCM成为过去十多年来物流管理领域内最新的研究课题,其发展初期乃是运用工业动力学的技术以执行实体配送及运输作业的功能,而后经由信息科技的运用整合制造商、供货商及顾客彼此间的业务活动,使供应链内各成员彼此的资源得以有效发挥,共同为最终市场与顾客提供最快速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SCM被用以处理企业组织间的业务系统,重在建立网络合作关系,强化物流管理,迅速地整合资源。
桂林旅游是一个大系统,其功能决定于其结构组成,无论是开始的增长极模式,形成单一的强势市场;还是发展过程中的点轴模式,以一个极点带动周围的旅游市场;现在发展的网格模式,各景区相互联系,市场地位有差异,亦有自己的独色,形成伯仲市场地位。据初步统计,桂林旅游资源实体为1099处,其中地文景观类231处,占21.0%;生物景观类112处,占10.2%;水文景观类78处,占7.1%;历史遗产类364处,占33.1%;现代人文与抽象人文景观类164处,占15.0%;旅游服务景观类150处,占13.6%。
在旅游资源结构优化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各旅游资源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率,只有在资源结构与发展的速度相适应才能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从桂林旅游分析,旅游的资源是丰富的,但各资源的整合、发展的速度还不足,还不能形成桂林整体的旅游优势,以及在全国旅游地的竞争地位。在发展的效率与速度上,要强化系统性,反应速度,优化性。系统性,各资源相互补充,整体协调;反应速度,能够快速的发现游客的需求,并满足需求;优化性,避免浪费,重复建设,实现低碳发展。
四、桂林旅游的发展方向
(一)在整体经营战略定位方面。
急需运用SCM的管理理念,进行整合资源,分工协作,使区域内各成员彼此的资源得以有效发挥,共同为最终市场与顾客提供最快速、最优质服务。借以提高整个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内各成员的共赢。
(二)旅游形象塑造方面。
具体地说:对于国内旅游者来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名句的影响根深蒂固,境外游客也以自然景观游览为主要目的。但实地游客中相当一部分抱怨现实的桂林与名句中的桂林还存在着差异,当前的桂林只是部分地体现“桂林山水甲天下”形象。已投入、新开发的景点大部分是孤立的、没有整体的形象,而这一个独立的景点很难与知名的“桂林山水”相提并论。新景点的知名度很难提高,长期处于不为人知的状态,到访率就更低。桂林作为一个独立的大旅游目的地,其独特旅游资源种类并不单一,难以用单一的观念来界定桂林旅游地。应结合不同客源市场对桂林的本底认知和旅游需求,进行相应的定位和宣传口号设计,突出一个以山水为核心又有其它可以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的新桂林形象。
(三)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
旅游资源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的品牌。桂林目前的旅游产品,只有漓江是具有高知名度和高美誉度的名牌产品。因此应加强品牌建设,力争使桂林山水列为世界遗产;使桂林市区、漓江风光、阳朔田园风光和灵渠与乐满地等核心旅游资源区都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使猫儿山、矮岭温泉、龙脊梯田、资江等边缘区的旅游资源区,做好高质量高起点的开发建设规划。最终使桂林旅游网络体系成为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的旅游观光度假区。
(四)从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
桂林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胡一点就是进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具体地说主要有:要杜绝不合理开发对自然山体和植被的破坏:各个景点与外围景观要协调;划定环境敏感点,对其进行保护;建立黄精监测系统,即使发现负面影响,采取适时的措施等.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李芳云,谢宗云.桂林旅游新规模式探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
[2]Gaarai,G.Leveraging the rewards of strategic alliances.Joumal of Business Strategy40-43.1999
[3]廖国一.杜树海.桂林旅游新模式:品牌依托整合多赢--大桂林旅游圈旅游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5(2):42
[4]钟新民,况既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讨论及其时间.旅游学刊,2000(2)
[5]王晞.区位选择:以城市旅游中心地为依托的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实证分析---桂林案例.社会科学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