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沙县禹谟镇中心完小贵州金沙551800)
【摘要】法制教育进学校,法制教育进课堂,这已是全社会的共识,也是国家明确提出的教育任务。法制教育要从小学生抓起,而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在完成法制教育任务方面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多种途径渗透法制教育,挖掘教材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法制教育法制意识
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而他们法制观念的强弱,更是一个国家法制化、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尺。法制纪律教育向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遵纪守法是我国21世纪创新型人才必须培养的基本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科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去渗透法制教育。
一、明确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
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有法可依”成为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一个保障,作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小学时期的学生也应该了解一定的法律常识,懂得在日常生活中用法律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要去影响身边的人去遵法、守法,只有如此,才能算是合格的新时期小学生。邓小平同志说过“培养法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培养法律意识,提高小学生的法律素质,势在必行。通过小学生好好学习它,并合理的运用法律,遵纪守法维护自身切实的利益。同时,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首要意义在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上电视、网络的影响,人们的很多观念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追名逐利、急功近利、目无法纪、追求刺激等思想也逐渐的渗透到了学校中来,小学生由于其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加之容易受鼓惑,很容易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员所误导,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作为教师,我们负责的不仅仅是学生专业科目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负责学生思想品德的建设,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着想。“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保障,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以及守法意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挖掘小学语文课本的内涵
寓言故事《蝗螂捕蝉》,文后有一道题:“听了少年的话, 吴王为什么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教学中,我抓住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答案并不难找,学生都知道是因为少年的一番话使吴王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这也正是本文的寓意训在。到此结束学习,无可厚非。但是,我接着设计这样的间题,说到底,固执的吴王是被少年征服的还是被道理征服的? 你从中又能明白什么道理呢? 前者显而易见,吴王是被道理征服,后者引起了学生的深人思考,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道理的力量是巨大的…有的说,我们要向少年学习,以理服人…有的说,我们要向吴王学习,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接受正确的道理…学生的见解让我激动不已。“同学们,以理服人,知过必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与人在交往中,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处理的办法很多,但无论如何不能以非法手段仗势欺人,最好的办法还是以理服人。”这里通过对文中事理的进一步挖掘,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一次以理服人,的法制教育,取得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的理想效果。
三、重视作文教学法育的融入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 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又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电视节目中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每一期的标题都很新颖。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而写日记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写日记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有位教育专家说得好:“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爱憎教育。同时,通过评改日记,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渗透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语文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认知生活,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而法治教育其实就是指导学生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它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还要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渗透德育、法制教育。
在学生学完《掌声》后,学生了解了两次掌声的含义后,教师将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残疾人需要关心与鼓励?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残疾人怎么办?残疾人和其他的公民是否具有平等的权力?”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后,教师相机引导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相关内容,教育学生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从而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
结语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探索,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张泽东,语文学科与中小学生法制教育"三思"[J],阅读与鉴赏,2010
[2] 李新顺,网络条件下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新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7
[3] 马丽洁,让法制教育随风入夜——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教育[J],魅力中国,2010
【摘要】法制教育进学校,法制教育进课堂,这已是全社会的共识,也是国家明确提出的教育任务。法制教育要从小学生抓起,而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在完成法制教育任务方面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多种途径渗透法制教育,挖掘教材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法制教育法制意识
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而他们法制观念的强弱,更是一个国家法制化、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尺。法制纪律教育向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遵纪守法是我国21世纪创新型人才必须培养的基本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科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去渗透法制教育。
一、明确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
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有法可依”成为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一个保障,作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小学时期的学生也应该了解一定的法律常识,懂得在日常生活中用法律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要去影响身边的人去遵法、守法,只有如此,才能算是合格的新时期小学生。邓小平同志说过“培养法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培养法律意识,提高小学生的法律素质,势在必行。通过小学生好好学习它,并合理的运用法律,遵纪守法维护自身切实的利益。同时,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首要意义在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上电视、网络的影响,人们的很多观念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追名逐利、急功近利、目无法纪、追求刺激等思想也逐渐的渗透到了学校中来,小学生由于其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加之容易受鼓惑,很容易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员所误导,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作为教师,我们负责的不仅仅是学生专业科目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负责学生思想品德的建设,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着想。“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保障,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以及守法意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挖掘小学语文课本的内涵
寓言故事《蝗螂捕蝉》,文后有一道题:“听了少年的话, 吴王为什么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教学中,我抓住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答案并不难找,学生都知道是因为少年的一番话使吴王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这也正是本文的寓意训在。到此结束学习,无可厚非。但是,我接着设计这样的间题,说到底,固执的吴王是被少年征服的还是被道理征服的? 你从中又能明白什么道理呢? 前者显而易见,吴王是被道理征服,后者引起了学生的深人思考,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道理的力量是巨大的…有的说,我们要向少年学习,以理服人…有的说,我们要向吴王学习,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接受正确的道理…学生的见解让我激动不已。“同学们,以理服人,知过必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与人在交往中,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处理的办法很多,但无论如何不能以非法手段仗势欺人,最好的办法还是以理服人。”这里通过对文中事理的进一步挖掘,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一次以理服人,的法制教育,取得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的理想效果。
三、重视作文教学法育的融入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 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又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电视节目中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每一期的标题都很新颖。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而写日记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写日记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有位教育专家说得好:“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爱憎教育。同时,通过评改日记,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渗透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语文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认知生活,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而法治教育其实就是指导学生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它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还要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渗透德育、法制教育。
在学生学完《掌声》后,学生了解了两次掌声的含义后,教师将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残疾人需要关心与鼓励?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残疾人怎么办?残疾人和其他的公民是否具有平等的权力?”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后,教师相机引导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相关内容,教育学生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从而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
结语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探索,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张泽东,语文学科与中小学生法制教育"三思"[J],阅读与鉴赏,2010
[2] 李新顺,网络条件下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新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7
[3] 马丽洁,让法制教育随风入夜——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教育[J],魅力中国,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