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课堂教学互动。所谓教学互动,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教和学两个层面实现目标的教学运行形式。
【关键词】互动;化学课堂;形式
课堂教学如果过多地采用抽象的讲解、空洞的议论、机械的记忆,常常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久而久之,往往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奴隶,知识的接纳器,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面对纷繁复杂、变化多样的现实世界、现实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畏难退缩。那么,如何让互动成为初中化学课的课堂教学新形式,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呢?
一、和谐民主的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而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谈、互动。如在讲金属性质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不同的金属及其图片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或回答以下问题:金属的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密度、硬度等方面有哪些异同点?如何验证?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取得了新的发现,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生之间的自主讨论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教师由主讲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也由此逐步确立。
二、质疑探究的生本互动
古人云:“学则需疑。”学业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的产生,会激起学生追根究源的兴趣,推动着他们去发现一个新天地,而解疑的过程中给予他们丰富的情绪体验,随着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以持续和深化。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更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1.鼓励学生敢疑。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愉悦、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提出不同的观点,发表不同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勇敢地进行思考、质疑。
2.教给学生会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有意识设置学习障碍干扰学生,让学生回味思考,造成一种布白效应,从而激发学生的元认知体验,形成困惑、联想、注意的心理状态,调动一种潜在能力去自主分析、校正思考中的失误,养成对学习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反思的习惯。如在讲“燃烧的条件”时,先做魔术“烧不坏的手帕”,接着启发学生质疑: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呢?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这样,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意识。
3.引导学生善疑。要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发现更多的新问题。如讲“灭火的方法和原理”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如常见的灭火方法有哪些?利用的原理分别是什么?等等。待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质疑:水是万能的灭火剂吗?如果不能用水灭火,那么该怎么办?如此递进质疑,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这不仅使要传授的知识水到渠成,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质疑、析疑、再质疑、再生疑的循环往复中向纵深发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三、协作求知的生生互动
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讲“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时,可以把每2个学生分成1个小组,然后让他们开展实验竞赛.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更加主动地学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实验有条不紊,因为在互学时,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为了小组获得成功和鼓励,他们互相协作,以求实验成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拓展启思的内外互动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只有努力使教学活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才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1.在课题的导入、新内容学习、知识巩固、作业练习等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例如,在教学“溶液的酸碱度”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在清洗头发时先用洗发剂还是先用护发素,然后请他们说明原因,由此导入课题。这种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
2.在具体教法上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和绘制图表、收集和整理素材、撰写报告、制作模型、做家庭小实验等亲自动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乳化现象”时,笔者就让学生讨论如何将一个沾满油污的碗清洗干净,并请他们亲自操作一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乳化现象。在这样的课堂上,三尺讲台不再是教师一人的天下,也是学生尽显才华的舞台。相信学生,让学生放手去做,你会为他们在活动中迅速地成长起来而惊叹!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中应勤于探索正确的课堂互动元素,积极采取互动教学策略,勇于突出课改理念中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善于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互动式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积极、愉快、成功的体验,并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裴刘学校)
【关键词】互动;化学课堂;形式
课堂教学如果过多地采用抽象的讲解、空洞的议论、机械的记忆,常常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久而久之,往往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奴隶,知识的接纳器,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面对纷繁复杂、变化多样的现实世界、现实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畏难退缩。那么,如何让互动成为初中化学课的课堂教学新形式,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呢?
一、和谐民主的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而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谈、互动。如在讲金属性质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不同的金属及其图片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或回答以下问题:金属的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密度、硬度等方面有哪些异同点?如何验证?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取得了新的发现,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生之间的自主讨论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教师由主讲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也由此逐步确立。
二、质疑探究的生本互动
古人云:“学则需疑。”学业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的产生,会激起学生追根究源的兴趣,推动着他们去发现一个新天地,而解疑的过程中给予他们丰富的情绪体验,随着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以持续和深化。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更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1.鼓励学生敢疑。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愉悦、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提出不同的观点,发表不同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勇敢地进行思考、质疑。
2.教给学生会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有意识设置学习障碍干扰学生,让学生回味思考,造成一种布白效应,从而激发学生的元认知体验,形成困惑、联想、注意的心理状态,调动一种潜在能力去自主分析、校正思考中的失误,养成对学习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反思的习惯。如在讲“燃烧的条件”时,先做魔术“烧不坏的手帕”,接着启发学生质疑: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呢?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这样,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意识。
3.引导学生善疑。要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发现更多的新问题。如讲“灭火的方法和原理”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如常见的灭火方法有哪些?利用的原理分别是什么?等等。待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质疑:水是万能的灭火剂吗?如果不能用水灭火,那么该怎么办?如此递进质疑,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这不仅使要传授的知识水到渠成,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质疑、析疑、再质疑、再生疑的循环往复中向纵深发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三、协作求知的生生互动
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讲“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时,可以把每2个学生分成1个小组,然后让他们开展实验竞赛.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更加主动地学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实验有条不紊,因为在互学时,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为了小组获得成功和鼓励,他们互相协作,以求实验成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拓展启思的内外互动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只有努力使教学活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才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1.在课题的导入、新内容学习、知识巩固、作业练习等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例如,在教学“溶液的酸碱度”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在清洗头发时先用洗发剂还是先用护发素,然后请他们说明原因,由此导入课题。这种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
2.在具体教法上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和绘制图表、收集和整理素材、撰写报告、制作模型、做家庭小实验等亲自动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乳化现象”时,笔者就让学生讨论如何将一个沾满油污的碗清洗干净,并请他们亲自操作一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乳化现象。在这样的课堂上,三尺讲台不再是教师一人的天下,也是学生尽显才华的舞台。相信学生,让学生放手去做,你会为他们在活动中迅速地成长起来而惊叹!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中应勤于探索正确的课堂互动元素,积极采取互动教学策略,勇于突出课改理念中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善于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互动式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积极、愉快、成功的体验,并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裴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