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阿希姆·施密特:我与“别人照片”的二三事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为什么您近40年来一直保持着对“别人的照片”的强烈兴趣?
  施密特:其实,我一开始也作为摄影师工作了很短的一段时间,然后我就对摄影师的工作产生了怀疑。我阅读了很多关于摄影的文章,也写了很多文章。很快我就放弃将摄影作为自己的艺术实践手段了。
  这个时期在欧洲,摄影还在争取它的艺术合法性。摄影师们喊着:“摄影是艺术!摄影是艺术!”
  陈:这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吧?
  施密特:对,1980年代初。美国的情况不太一样,在那里摄影已经被接纳为一门艺术,所以很多欧洲的摄影师都想投奔他们在美国的同行。但对这段历史我抱有很大的怀疑。我对摄影的兴趣不在于它是否是艺术,这一点也不吸引我。它实际上可以比艺术广阔得多。我不想参与关于摄影艺术地位的斗争。我感兴趣的是,同一张照片,在杂志上和在画廊里展示,它的意义完全不同。摄影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它并不是固定的。不同的语境会给予摄影完全不同的意义,这非常令我着迷。这也是摄影最大的特点,这是其他媒介没有的。
  我很感兴趣的是,摄影有非常多的应用领域,而这些领域之间是相通的。人们可以将摄影分类,比如报道摄影、商业摄影、艺术摄影、业余摄影等,而一张照片可以在这些不同门类之间游走。我觉得这非常有趣。
  当我自己开始艺术实践的时候,我也是从这一观点出发的。我没有自己去创作艺术摄影,而是关注这样的主题:摄影各门类之间的可渗透性,照片的灵活性,以及语境对照片的影响等。


  陈:在我看来,您的作品非常关注一个特定门类的照片:普通的、日常的快照。
  施密特:是的,业余的快照或私人照片,是我很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我一直住在这片地方,每逢周末会有跳蚤市场。我周末经常去逛这些市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关注起这些旧照片了。我在这些私人照片中发现了一种我很感兴趣的特质:摄影总是与偶然性相联。偶然性在摄影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远大于其他艺术形式或文化形式。人们在拍下一张照片前完全无法预知,这会不会是一张好的照片。这是快照的一个特点。快照的另一个特点是直接,或者几乎可以说是纯粹。它没有任何刻意的美学。这些都是我对快照感兴趣的原因。
  摄影总是与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当然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联系。艺术摄影试图将照片作为一张独立的图片,他们将照片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切断。这也发生在其他一些摄影门类中。
  与之相反,我感兴趣的恰恰是世界被照片所反映这一事实。当然我指的不是那种天真的想法,认为这照片里的就是我奶奶。因為奶奶当然不会像照片上这么小这么扁,还是黑白的。在很多非艺术形式的摄影中,我都能找到让我感兴趣的特质。比如时尚摄影或者广告摄影就没有这种特质。这些摄影只是在编织谎言,勾起消费欲望。太无趣了!快照的用途则完全不同,它单纯得多,充满偶然性。大多数人拍照的时候都没有深思熟虑过,只是按下快门就完事了。
  陈:您收集、加工现成照片,特别是快照已经将近40年了。在一些您的文章中,您提到过在这些照片中发现了“模式”?
  施密特:是的,当你观看了大量照片的时候,很容易发现这一点。我想,这也是摄影的一大特点。摄影就意味着数量。这在文学或者音乐中是不会发生的。没有人会写50首交响乐,然后扔掉其中的49首,只留下一首好的。但在摄影中,一个人拍了50张,只有一张好的,这是很常见的事。这是摄影独有的现象。
  所以一个人从事摄影,他肯定会拍摄大量的照片。在大量的照片中,某些东西总是重复出现。我将多年收集的旧照片分类整理,发现人们总是重复同样的事情。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生产一样的照片。但我们不是从学校里学到该怎么拍照的,也不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父母不会跟你说:“你要这样拍照:你的太太要站在新车前面。”然而很多人都拍这样的照片。
  所以这是一种文化上的从众现象。我们看到某件事情,然后自己就照着去做。我们自认为这是自发的行为,是很独特的或一次性的行为,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在拿起相机拍照的时候就应该清楚,这样的照片有几千人,甚至更多人已经拍过了。这种情况发生在几乎每一张照片上。这真的很有趣。所以我花了一些时间,把这些模式找了出来。
  陈:您认为这些模式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吗?
  施密特:当然,这些模式是在变化中的,它折射出社会的变迁。现代社会不像一百年前那样非常形式化,等级森严。这一点在照片中有所反映。这是照片样式变化的一个原因。
  还有另一个正在发生的变化,也与照片的庞大数量相关。直到二三十年前,人们还不太经常拍照,因为拍照的成本比较高。现在拍照几乎没有成本,人们只需要一台相机或者手机。现在拍下的照片远远多于以前。在这种情况下也演化出了新的“模式”。因为当人们不停拍摄所有的东西时,被摄对象的范围扩大了。直到一两代人之前,被摄对象的范围是相对清晰的,只有很少的例外。当然我是在谈论大众的摄影。绝大多数人拍下的都是一些标准化的、程式化的照片。但是今天,拍照的范围明显扩大了,但同样我能从中找到一些“模式”。
  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如果我想看20世纪的照片,我会被限制于我在二手市场上所能找到的东西。这仅仅是所有被拍下的照片里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被拍下的照片都是看不到的,不被公开的。它们被藏在家中抽屉里的家庭相册中,或者渐渐遗失了,或者被藏进档案馆里不再公开了。这种情况在今天完全改变了。今天,绝大部分的照片都是公开可见的,或者至少理论上是可以找到的。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会有点困难。历史上我们第一次有机会直接观察到大规模的拍照活动,看到什么样的照片被大众生产出来。


  陈:您是否也认为,今天摄影的功能,或者说摄影在社会中的角色已经改变了?摄影的主要目的不再是为了存档,而是为了在网络中展示?   施密特:当然,摄影的功能也改变了。我在flikr或者其他网络图片平台上搜索的时候,发现有的账户上竟然有上百万张照片!一个人拍了几百万张照片!我根本不可能看完所有的照片。
  直到上一代人为止,私人摄影的主要作用是保存记忆。人们相信,通过拍照可以把生命中重要的时刻保留下来。现在,我想已经没有多少人这么想了。照片在这一秒被拍下后,转眼就没人会再看了。快照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仿佛是一种例行公事。现在大多数照片都属于这种情况。
  陈:在您的艺术创作中,是否会回应这种变化?
  施密特:当然。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了《档案》(Archiv)这个系列。这个作品是基于我找到的纸质的照片。在制作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相比起所有被拍下的照片来说,我只能接触到其中很小一部分。另一个困难是,我只能接触到我之前一到两代人拍的照片,而不是当下拍的照片。
  现在情况当然完全不同了。所以之后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做了另一个有些类似的作品:《别人的照片》(Other People’s Photographs)。在这个作品里,所有的照片都是在网上找到的。我想看看拍照的模式是否有所改变,是否有新的模式出现。我从理论上无穷多的照片模式中选出96种,每个模式做成一本摄影书。每本摄影书都反映一种在网络上重复出现的现象。也许现在这些现象又有了新的变化,但我并不打算花一辈子的时间去跟进,去更新这个项目。


  陈:我相信,“祛魅”这个主题在您的作品中很重要,比如《大师之作,弗里克和施密特合集》(Meisterwerke der Fotokunst –Die Sammlung Fricke und Schmid)。这件作品是如何被展示和传播的?
  施密特:这是我和阿迪布·弗里克(Adib Fricke)合作的一个项目。那时候我们都在收集旧照片,都发现这些照片中有一些很像那些知名摄影师的作品。于是我们共同创作了这组作品,并于1989年公开发表。这一年,摄影引起了很多关注,因为那年是摄影术公布150周年,有很多摄影展,比如“历史上最美的摄影作品”或者“摄影师最重要的照片”之类的展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展出了这个系列,以画册的形式,配上了所谓的“原作复制品”(original reproduction)。这当然是很荒诞的自相矛盾,也是对当时情况的讽刺。
  这件作品很快就引起了关注。我们制作了20版或者是25版,全被买走了。
  陈:公众对作品有什么回应吗?
  施密特:有。当然很难笼统地说公众有怎样的回应,但总体来说有两种反应:被冒名的摄影师的拥护者们非常生气,他们觉得这是很糟的玩笑。但也有来自博物馆和观众的正面反馈,他们认为摄影不仅仅是大摄影师的名作而已。当然还有一个问题,那些写在作品说明里的机构、摄影师,他们如何回应?各个机构一开始都很克制,但当我们把其中一些册子卖给了收藏者后,那些还在世的所谓的“原作者”,他们是否要对此作出反应呢?
  我们没有收到任何一位在世摄影师的回应,但是收到了一位去世了的人的“回应”。(笑)一所负责勒内·马格利特遗物的律师事务所联系上我们,想向我们要钱,因为我们使用了马格利特的照片。这当然很可笑。但是我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回应说:“哦,当然,我们会支付相应的费用!我们只是不太确定这是不是马格利特的照片。如果您能确定这就是他的照片,我们愿意支付相应的费用。”这件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这件作品经常在世界范围内展出。
  陈:那些购买了这本画册的人,他们真的认为里面的照片是大师的作品吗?还是他们其实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施密特:我不清楚他们每个人知道与否,但是我确定很大部分的买家都了解我的作品是关于什么的。我们的目的不是卖给他们赝品,我们注明了这些照片是“原作复制品”。这些复制品的尺寸都和原始的快照一样。所以任何一个只要有一点摄影常识的人都不会误解。只有特别天真的人才会相信能以如此便宜的价钱买到20位摄影大师的原作。
  陈:回到“祛魅”,或者说艺术的去中心化这个话题。您认为,当您的作品被收藏,被画廊代理,您自己是否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魅”?
  施密特:作为艺术家,如果他不能完全建立起一个新的结构,那么他就逃不脱现有的体系。这个体系总是赢家。每个对抗美术馆的运动最终都进了美术馆,不存在一条可以绕过去的路。
  而且摆脱这个体系也不是我的首要目的。自然我有意识地与这个体系保持距离,我有意识地讽刺这个体系和它的权力。我的一些作品既是针对这个体系,同时也扩展了体系的丰富性。我认为这点很重要。比如《街头照片》(Bilder von der Stra·e)这组作品中,里面的照片如标题所说,都是从街上撿来的垃圾,而我把它们变成了艺术品,进入了美术馆收藏。我的出发点是,博物馆体系是非常有限的,我的作品扩展了它的多样性。


  陈:我们也注意到,有其他艺术家也利用收集到的或者现成的图片进行创作。您如何看待他们?
  施密特:利用现成图片创作,这个策略不是我发明的。在我之前就有艺术家这样做,现在更多了。我该怎么看他们?我觉得有些人的作品很有趣,有些则很无聊。
  但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搜索引擎将这件事变得无趣了。本来,这件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照片都是偶然间找到的。但现在这仿佛变成了一场赛跑,谁先想到一个点子,在搜索引擎上搜出来,然后发表,谁就赢了。这就非常无趣了。所以在过去三四年里,我创作的速度明显减慢了,因为我觉得这个过程是有问题的。我们应该反思,艺术家不应该像博客作者那样为了吸引眼球,收集Facebook上的点赞而不停更新作品。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应该参与这种竞赛,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创作出比Facebook上的帖子更持久的作品。   陈:那么您现在有正在进行的项目吗?
  施密特:我总有正在进行的项目,我经常同时创作几个不同的项目。但我并不想现在就说出来,因为有些项目最后可能进行不下去。我得等到它们最终完成,可以发表。到时候您就能看到了。(笑)
  当然也有很多项目永远没有完成,最后我就放弃了。但我有时候也会回头去重拾以前的项目,比如放在那边地上的,那是一个几年前开始的项目,直到最近才准备展出。这个项目叫《遗失的回忆》(Lost Memories),我在网上找到的一些帖子,都是人们在寻找他们丢失的相机。他们想找回里面的照片。令人惊讶的是,人们总是把他们的照片称作“回忆”。自然,回忆应该是在大脑里,照片只能唤起回忆。几年前我把这个项目做成小书,现在在展览中以装置的形式展示。当人们读这些内容时会意识到,这些在旅途中拍下的千篇一律的照片对他们有多重要。
  为了更好地整理顺序,我把它们放在地上。现在我按照地点排序,这样的好处在于你能清楚看到旅游是如何在地理上被标准化的,就如同照片被标准化了一样。我们都抱有同样的幻梦,我要去泰国,我要去威尼斯。没人要去柬埔寨,大家都去泰国。没人要去热那亚,大家都去威尼斯。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警示,说明我们的行为和经验是多么的标准化、可预见的。即使这样,人们还是认为他们私人的纪念照片很有意义。其实他们大可以去买那些风景明信片,因为明信片上的照片同样也可以唤起他们的记忆,跟他们自己拍的照片作用一样。
  陈:实际上明信片照片就像是对旅游地标准化的记忆。
  施密特:是的。
  还有一个项目,我想继续进行的是一本书,里面有些图我还得扫描。我花了35年去搜集寻找丢失宠物的启事。如果猫或者狗走丢了,人们就把这些启事贴在街上。这和前面那个项目有相似之处。我感兴趣的一点是,这些启事的设计都很业余,照片很业余,文字也很业余,这种直接性很吸引我,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当翻看这些启事时,我强烈感受到人与他们的宠物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紧密。当狗突然不在了,主人绝望地寻找它们时,这一点在这些启事中体现得很明显。
  陈:您直接从街上搜集这些启事?
  施密特:对,直接从树上揭下来。这就是我正在进行的项目之一。
  陈:关于展示方式,您制作了很多攝影书。为什么您喜欢做摄影书?
  施密特:我认为从很多角度来说,书都是理想的媒介。实际上,所有人的文化行为都是在书写同一本书,一本叫“图书馆”的书。这本书里有无数的章节,所有人都在往里添加内容。认为一个人可以从零开始是不合逻辑的,没有人可以完全从零开始,我们只是在已有的数百万章节的基础上开始写新的章节。
  书这种形式可以很好地表达你对世界某个方面的看法,我认为它比其他媒介都更有效率,更好。当然还有一些很实际的理由:书很方便携带,成本很低。相比起展览的临时性,书能够保存更久。我说的不是那种工业生产的书,而是我自己制作的,只有很少册数的书。如果我制作一种只有十册、二十册、五十册或者一百册的书,我可以把其中一部分送人,这意味着我可以以很小的成本去传播我的思想,不需要很多的经济支持。我还可以同时在全世界二十个甚至一百个不同的地方展示它们。当一本书损坏了,我可以很容易地替换它。这些都是书的优势所在。
  (采访者硕士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造型艺术大学,现工作生活于德国卡尔斯鲁厄。作品曾入围卡塞尔摄影书奖短名单、三影堂摄影奖、新锐摄影奖,获得德国Spector Books图书奖、图虫网“摄影书房”佳作奖等。)
其他文献
基于对当下中国社会问题与历史深层次渊源的探寻,从拿起相机的那一刻起,我就将镜头对准了中国西北普通生命的方方面面,期望关注并探讨历史上权力与民众、英雄与凡人的复杂关系。在我看来,历史可以被看成时间、空间与人类之间彼此塑造的过程。在人类文明孕育的漫长史诗中,每一个章节都散发着人性的光芒,它们仿佛是由无数逝去的生命转化而成的能量,是一种可以发光发热的物质,弥漫在西北无垠的大地之上,闪烁在百姓民众生活的细
期刊
当整理自己的作品时,每一幅都能让袁明辉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把昆虫或植物的环境氛围捕捉下来,并赋予它们独特的诠释视角,总能带给他极大的愉悦。曾就读于武汉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袁明辉,在毕业前夕对自己的摄影事业作了一番谋划:论新闻和纪实摄影,自己不如身边的前辈和业界人士;对野生动物摄影情有独钟,但缺少经费和团队。经过认真分析,他决定从微距摄影做起。  自那时开始,袁明辉经常背着尼康相机到武汉东湖风景区和
期刊
本欄目征集那些立足于自己生活的土地,常年坚持观察、拍摄自己身边生活的摄影师的作品,特别是那些记录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城乡急剧变化中的人物、场景。栏目将着重关注那些生活在地市及县城的摄影人。  本栏目将着力呈现那些坚守摄影的最基本功能—记录的价值,不为时风所惑、左右的作品,编辑部认为这些影像具有独特的价值,在众声喧哗中,保持了自己独特的声音。  看见,看不见  看见了,我会拍下来,而按下快门的前一刻,
期刊
少有人天生就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适合做什么,但有的人会通过一些契机,一些经历经验的累积,意识到自己的天赋,更少有人在有了这意识后,会坚定不移地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往前走,而且越走越精彩。作为对中国当代摄影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摄影人李媚,她的摄影之路便是如此。在这条路上,她早期当过摄影师,后来做编辑、摄影评论、策展,而贯穿其主要摄影生涯的是编辑工作。  李媚,1952年出生于贵州安顺,1975年到安顺文化
期刊
索尼A7RM3  TIPA测试在对索尼A7RM3进行评测的同时,还将其与上一代机型A7RM2进行了比较。A7RM3与A7RM2搭载的都是4200万像素级的背照式传感器(前者新增一个前端LSI,可提供更高的处理性能和数据读取速度),这有利于索尼微单老用户了解二者的性能究竟有何差异。  在成像品质方面,A7RM3的分辨率、高感、内置锐化和平滑处理、控噪等方面均表现不俗,并略优于A7RM2;在动态范围方
期刊
我從互联网以及他人日常拍摄的图片中收集一些与艺术领域无关的照片,再通过艺术评论的方法并结合艺术史的规律赋予它们新的理解方式,虚构来的文字与那些照片形成了非常契合的逻辑关系。图像的可多重解读性是摄影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日常化的照片进入特定的语境时会产生其他的意义。当下的艺术生态是我一直关心的话题,我借用图像与文字的条件性来提问和反思今天的艺术价值体系。
期刊
“春节出行,家乡也好,异乡也罢,拍组照片回来,或对见到的影像稍稍做些梳理,或据此创作。”2018年春节前,《中国摄影》 编辑部给杂志社的年轻人布置了这样一个“春节影像计划”。参与计划的有7位:范华明、何博、周星宜、钟华连、李乐、王知临、石碧璇,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岗位,有做编辑的,有做行政的,有做活动的,还有做发行的。  在本期杂志出刊之时,距离春节已过去一个月,这时再说春节的二三事,似乎有些过时。不
期刊
当一张照片不再是现实的一个复制品,它会获得其通常所缺乏的某种尊严,它开始向我们展示已不存在的事物。  —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写这篇文章之前,因为查资料的需要,我翻阅了几十本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差不多每张照片旁边都是一些纪念性文字,我翻得很快,只是有时候稍微停一下。在这种翻看不断累积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了恐惧。确切地说,是一种死亡的恐惧。后来,晚上,我又做了很多奇怪的梦。 
期刊
本期“海外”栏目介绍的是德国艺术家约阿希姆·施密特及其作品。施密特学生时代就读于柏林艺术大学,他在1980年代致力于为在联邦德国极有影响力的杂志《摄影批评》撰文。1980年代初至今,他长期针对现成照片进行不同方式的再创作,其作品涉及的“档案”“记忆”“模式化的摄影行为”等诸多面向以及辐射摄影文化的广度,在现成照片再创作的实践者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已参与多个国际性展览,也被许多主要的国际艺术机构收藏
期刊
作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摄影媒体,多年来《中国摄影》杂志一直在倡导摄影各相关领域的融合与发展,倡导摄影具有现实针对性,倡导摄影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关注变化中、行进中的国家状态、民众生态,使摄影更深入地发挥其促进社会进步的功用。在新的传媒环境下,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延续这种理念,同时建立新的摄影知识服务生态。  依托于杂志的资源优势,经过精心的筹划,2016年《中国摄影》主题研修班应运而生,至今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