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教学过程而实现的.要出色地完成教学目标所提出的教学任务,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认真改进教学方法,切实优化教学过程.优化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全体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交往互动、激发情感、反馈调控的过程,应该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关键词】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教学过程而实现的.要出色地完成教学目标所提出的教学任务,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认真改进教学方法,切实优化教学过程.所以,最近十多年来,怎样优化教学过程,一直是课堂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自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重点提出之后,培养创造性学力成了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怎样优化教学过程,自然需要进行新的探索.针对这种需求,笔者拟从教学过程的性质、特征方面,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优化的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以就教于同仁.
一、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发展提高的过程
促进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素质教育的基本着眼点就是要促进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和个性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学过程必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展现着生命的活力,既要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又要养成良好的思想情感和身心素质.由于发展是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发展和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授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所以,自主发展是教学过程的实质,学生的自主活动与发展是优化教学过程的生命线.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教师用传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过程.在传统教学观里,传授知识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在知识教学上又坚持“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习得,重分数、轻能力”的观点.正因为这样,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扼杀了学生的求异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新教育观重视知识,更重视方法;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重视传授,更重视习得,重视借助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认为学生的认识是以自己现有的需要、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为基础,能动地、自主地对知识客体进行选择、加工、改造,从而实现教学、教育和发展三大功能并进行知识建构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在教学上特别强调以下四点:
1.教给学生系统性、概括性、结构性较强的知识.实践证明:知识的系统性、概括性和结构性越强,学生越易于纵横联想、有效迁移,从而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并实现“再创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2.借助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开发学生的智慧.袁振国教授在《教育新理念》一书中说得好:“知识本身并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建立科学方法的工具和手段”“在科学教学中,是把知识作为目的,还是把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目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思想”.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强化科学方法的教育,这是课堂教学革命的要求,一定要认真对待.
3.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这一课程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自主“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自觉掌握知识并获得充足而有效的发展.
4.用当代最新的文化科学知识武装学生.形势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新的文化科学知识在不断地涌现.只有用当代最新的文化科学知识武装学生,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而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说一直是落后形势的.所以,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不断地开发教材新资源,以保证学生所学文化科学知识的先进性.
二、教学过程是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探索过程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再发现’,即把要学习的东西交给学生,由学生探索发现出来.”探索发现是学生学习创新的基本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不仅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创新思维.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把陈述性的教材内容改变为用问题支撑的探索性内容,引导学生在教学全程中去经历科学发现的探索过程.这种过程的主要动程有五:
1.习旧引新,准备探索.主要是复习与新知有关的旧知识,为探索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学习方向,为探索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备好资料、学具和用品,为探索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2.自学互动,进行探索.主要是通过自学自探与合作共探两种方式,力求通过分析、综合、联想……发现科学探索的方法,并且对数学现象的本质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
3.引出结论,验证探索.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大组交流各小组探索情况的基础上,由口头语言而数学语言得出科学性探索结论,再进行验证.
4.实践应用,反馈探索.主要是应用新知进行作业练习,并通过反馈,巩固新知,纠正差错,强化调控.
5.课堂小結,评价探索.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反思,进行学习小结,并结合小结,对整个探索活动进行全面评估,从而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愉快,并提高学习思想与学习策略水平.
为了有效地推进学习和促进创新,任课教师关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与上述探索发现的五步动程协调一致,环环紧扣,递进发展,并千方百计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创新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探索发现式教学模式整体的新功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互动的过程
从人文角度上讲,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生命对话相互交往与互动从而实现动态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与互动是人类社会的特征.课堂教学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有机部分,必须注重交往与互动,没有交往与互动,就没有课堂教学,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与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其内容,不仅是认知上的交往与互动,而且包括思维能力与情感上的交往与互动.
从动态生成、促进创新与提高教学效益的角度看,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必须遵循下述规则:
1.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爱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尊重,互相关爱,才能形成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师生正常、高效地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
2.开放时空,自主参与.即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人翁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能自主地参与学习.
3.资源共享,多向互动.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不仅要善于收集和开发学生的学习资源,而且要善于重组和利用学习资源,用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促进教学过程与学生新素质的“动态生成”.
4.情感交流,以情动情.情感是创新力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火热的情感和情感化的教学法,引导、激动和推动学生满怀激情地进行学习与交往.
5.启迪探索,合作共探.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合作,共同探索新知,并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且与学生一起探索发现,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为学生的探索发现服务.
6.差异互动,差异发展.由于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同班级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域”和学习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师生间的互动应该“因材施教”,注重差异,通过有差异的互动,达到有差异发展的目的.
生生交往与互动是课堂教学人际间相互交往与互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这种交往与互动的宗旨是利用集体思维的方式,是思想相互激荡,发生连锁反应,从而深化认识并导出创新思维.这里小组或大组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善于在思维的转折处和教材的关键处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敞开思想,各抒己见,进行讨论并且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思考与争辩,从而使互动效果最佳化.
四、教学过程是学生情感激发、维持的过程
学生的认知活动、交往活动和经历科学发现的探索活动与学生的情感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学习本身就包括认知与情感两个方面.”阎立钦教授主编的《创新教育》一书中写道:“创造过程绝不是冷冰冰的智力活动,没有火热的崇高的情感动力,创造过程就无法展开.可以这样说,杰出的创造才能需要伟大的胸怀和崇高的情操来孕育.”所以优化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情感的激发、维持与发展的过程.为了实现教学过程的真正优化并促进创新,一定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具体地说,必须抓好以下四点:
1.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尊重和关爱学生,要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能在“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
2.认真采用情感化的教学方法.扼要地说,引入新知,要激起学生大疑大惑;教学新知,要生动、形象、有趣;练习新知,要多练趣题、妙题、开放题;小结新知,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快.总之,在教学的全过程,要使学生情趣盎然,智力振奋.
3.努力挖掘教材的内在美.数学教材中充满着美.数学概念的精练性、统一性,数学结构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的概括性、典型性,数学方法的奇异性、有效性,都是教材美的表现,只要认真挖掘,就一定能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美,因而激起浓浓的爱学、乐学之情.
4.加强教师的情感修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所以,教师要加强情感修养,在课堂上要有丰富的情感,并且要善于表情,从而做到以情激情、以情换情、以情育情.
五、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反馈、调节的过程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中的反馈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控制;没有信息反馈的系统,要实现控制是不可能的.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要使“教”和“学”一直沿着正确的轨道,卓有成效地向前推进,一定要强化“教”和“学”的双向反馈与调节,而且把反馈与调节活动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学过程就是双向反馈、调节的过程.
为了确保反馈调节的全程性、正确性和有效性,任课教师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全程中活动起来.活动是反馈信息的载体,只有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饱含生命的活力在全程中活动起来,教师才可能系统而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从而强化教学过程的调控.
2.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要从促进学生动态发展的角度出发,重视学习信息的重组与利用,让学生充分展示生命的价值,切忌用僵化的程式去束缚学生的手脚,致使教学过程的丰富性、创造性和生命性黯然失色.
3.强化学生自觉反馈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借助阅读、讨论、点拨和评价进行自我反馈与调节的方法,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把“双向反馈”的要求落至实处.
总之,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在教師指导下,全体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交往互动、激发情感、反馈调控的过程,应该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一定要反映学生“由旧知而新知、由感知而理解、由理解而应用、由单一而综合”的认知规律和由动作思维而形象思维、由形象思维而抽象思维的思维活动规律.只有这样,教学过程才会变成课程实施与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才能真正实现.
【关键词】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教学过程而实现的.要出色地完成教学目标所提出的教学任务,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认真改进教学方法,切实优化教学过程.所以,最近十多年来,怎样优化教学过程,一直是课堂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自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重点提出之后,培养创造性学力成了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怎样优化教学过程,自然需要进行新的探索.针对这种需求,笔者拟从教学过程的性质、特征方面,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优化的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以就教于同仁.
一、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发展提高的过程
促进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素质教育的基本着眼点就是要促进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和个性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学过程必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展现着生命的活力,既要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又要养成良好的思想情感和身心素质.由于发展是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发展和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授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所以,自主发展是教学过程的实质,学生的自主活动与发展是优化教学过程的生命线.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教师用传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过程.在传统教学观里,传授知识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在知识教学上又坚持“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习得,重分数、轻能力”的观点.正因为这样,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扼杀了学生的求异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新教育观重视知识,更重视方法;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重视传授,更重视习得,重视借助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认为学生的认识是以自己现有的需要、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为基础,能动地、自主地对知识客体进行选择、加工、改造,从而实现教学、教育和发展三大功能并进行知识建构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在教学上特别强调以下四点:
1.教给学生系统性、概括性、结构性较强的知识.实践证明:知识的系统性、概括性和结构性越强,学生越易于纵横联想、有效迁移,从而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并实现“再创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2.借助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开发学生的智慧.袁振国教授在《教育新理念》一书中说得好:“知识本身并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建立科学方法的工具和手段”“在科学教学中,是把知识作为目的,还是把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目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思想”.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强化科学方法的教育,这是课堂教学革命的要求,一定要认真对待.
3.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这一课程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自主“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自觉掌握知识并获得充足而有效的发展.
4.用当代最新的文化科学知识武装学生.形势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新的文化科学知识在不断地涌现.只有用当代最新的文化科学知识武装学生,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而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说一直是落后形势的.所以,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不断地开发教材新资源,以保证学生所学文化科学知识的先进性.
二、教学过程是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探索过程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再发现’,即把要学习的东西交给学生,由学生探索发现出来.”探索发现是学生学习创新的基本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不仅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创新思维.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把陈述性的教材内容改变为用问题支撑的探索性内容,引导学生在教学全程中去经历科学发现的探索过程.这种过程的主要动程有五:
1.习旧引新,准备探索.主要是复习与新知有关的旧知识,为探索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学习方向,为探索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备好资料、学具和用品,为探索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2.自学互动,进行探索.主要是通过自学自探与合作共探两种方式,力求通过分析、综合、联想……发现科学探索的方法,并且对数学现象的本质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
3.引出结论,验证探索.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大组交流各小组探索情况的基础上,由口头语言而数学语言得出科学性探索结论,再进行验证.
4.实践应用,反馈探索.主要是应用新知进行作业练习,并通过反馈,巩固新知,纠正差错,强化调控.
5.课堂小結,评价探索.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反思,进行学习小结,并结合小结,对整个探索活动进行全面评估,从而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愉快,并提高学习思想与学习策略水平.
为了有效地推进学习和促进创新,任课教师关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与上述探索发现的五步动程协调一致,环环紧扣,递进发展,并千方百计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创新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探索发现式教学模式整体的新功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互动的过程
从人文角度上讲,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生命对话相互交往与互动从而实现动态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与互动是人类社会的特征.课堂教学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有机部分,必须注重交往与互动,没有交往与互动,就没有课堂教学,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与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其内容,不仅是认知上的交往与互动,而且包括思维能力与情感上的交往与互动.
从动态生成、促进创新与提高教学效益的角度看,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必须遵循下述规则:
1.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爱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尊重,互相关爱,才能形成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师生正常、高效地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
2.开放时空,自主参与.即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人翁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能自主地参与学习.
3.资源共享,多向互动.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不仅要善于收集和开发学生的学习资源,而且要善于重组和利用学习资源,用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促进教学过程与学生新素质的“动态生成”.
4.情感交流,以情动情.情感是创新力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火热的情感和情感化的教学法,引导、激动和推动学生满怀激情地进行学习与交往.
5.启迪探索,合作共探.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合作,共同探索新知,并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且与学生一起探索发现,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为学生的探索发现服务.
6.差异互动,差异发展.由于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同班级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域”和学习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师生间的互动应该“因材施教”,注重差异,通过有差异的互动,达到有差异发展的目的.
生生交往与互动是课堂教学人际间相互交往与互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这种交往与互动的宗旨是利用集体思维的方式,是思想相互激荡,发生连锁反应,从而深化认识并导出创新思维.这里小组或大组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善于在思维的转折处和教材的关键处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敞开思想,各抒己见,进行讨论并且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思考与争辩,从而使互动效果最佳化.
四、教学过程是学生情感激发、维持的过程
学生的认知活动、交往活动和经历科学发现的探索活动与学生的情感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学习本身就包括认知与情感两个方面.”阎立钦教授主编的《创新教育》一书中写道:“创造过程绝不是冷冰冰的智力活动,没有火热的崇高的情感动力,创造过程就无法展开.可以这样说,杰出的创造才能需要伟大的胸怀和崇高的情操来孕育.”所以优化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情感的激发、维持与发展的过程.为了实现教学过程的真正优化并促进创新,一定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具体地说,必须抓好以下四点:
1.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尊重和关爱学生,要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能在“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
2.认真采用情感化的教学方法.扼要地说,引入新知,要激起学生大疑大惑;教学新知,要生动、形象、有趣;练习新知,要多练趣题、妙题、开放题;小结新知,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快.总之,在教学的全过程,要使学生情趣盎然,智力振奋.
3.努力挖掘教材的内在美.数学教材中充满着美.数学概念的精练性、统一性,数学结构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的概括性、典型性,数学方法的奇异性、有效性,都是教材美的表现,只要认真挖掘,就一定能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美,因而激起浓浓的爱学、乐学之情.
4.加强教师的情感修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所以,教师要加强情感修养,在课堂上要有丰富的情感,并且要善于表情,从而做到以情激情、以情换情、以情育情.
五、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反馈、调节的过程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中的反馈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控制;没有信息反馈的系统,要实现控制是不可能的.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要使“教”和“学”一直沿着正确的轨道,卓有成效地向前推进,一定要强化“教”和“学”的双向反馈与调节,而且把反馈与调节活动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学过程就是双向反馈、调节的过程.
为了确保反馈调节的全程性、正确性和有效性,任课教师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全程中活动起来.活动是反馈信息的载体,只有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饱含生命的活力在全程中活动起来,教师才可能系统而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从而强化教学过程的调控.
2.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要从促进学生动态发展的角度出发,重视学习信息的重组与利用,让学生充分展示生命的价值,切忌用僵化的程式去束缚学生的手脚,致使教学过程的丰富性、创造性和生命性黯然失色.
3.强化学生自觉反馈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借助阅读、讨论、点拨和评价进行自我反馈与调节的方法,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把“双向反馈”的要求落至实处.
总之,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在教師指导下,全体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交往互动、激发情感、反馈调控的过程,应该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一定要反映学生“由旧知而新知、由感知而理解、由理解而应用、由单一而综合”的认知规律和由动作思维而形象思维、由形象思维而抽象思维的思维活动规律.只有这样,教学过程才会变成课程实施与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才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