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苏轼晚年遇赦北归途中所写的作品,该诗用典贴切,对仗工巧,在凝练的字句中,传达出耐人寻味的理性思致。该诗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其中包含了对纷乱时局的隐忧和期待;对于儒家情怀的认同和归趋;对于“恨”的治愈和超越;以及对于朝中政敌的蔑视。
关键词: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理性思致 自我超越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他的《定风波》词来概括,那就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二十一岁进士及第,此后二十余年主要在地方任职,仕途大致还算平顺。但是在他四十三岁那年,因为写诗讥讽朝廷新法,被政敌诬陷下狱,酿成“乌台诗案”,谪官黄州,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此后宋哲宗即位,他再度被起用。然而在五十八岁那年,章、蔡卞等奸党又以“讥斥先朝”的罪名,将他贬至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州市)。直到宋徽宗初年,他才受到朝廷赦免,但不幸的是,他在行至常州时便与世长辞。综观苏轼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坎坷跌宕。然而在苏轼看来,这种贬谪的经历,却成为一生值得自豪的功业,正所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1}。
苏轼在流放儋州期间,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便是其中的一首名篇。它是苏轼历经七年的岭海生涯之后,遇赦北归途中所写的作品。渡海,既是流放生涯的终结,又是崭新人生的开始。然而世事沧桑,过往的一切令人恍如隔世,残存的余生又将走向何方?诗人用他对生命的体悟,抒写了这首看似平淡的小诗,其中蕴含的情感也耐人寻味: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2}
首联“参横斗转”指的是夜间渡海所见,抬头望见天空中参、斗两个星宿。如果在中原地区的话,这一天象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但在海南,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参、斗二星的出现,才不过是三更时分,即现在二十三点到凌晨一点之间。这时候的天气如何?“苦雨终风也解晴”,连绵不断的雨叫“苦雨”,大风叫“终风”。这时候天空放晴了,黑夜已经过去了大半,剩下的一小半夜路应该不会太难走。
值得一提的是,在气象信息并不发达的古代,渡海其实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其中最令人担忧的大概要数飓风了。据《琼台志》记载,“琼夏秋间飓风,或一岁累发,或累岁一发”。飓风到来之时,排山倒海,拔木毁屋,海上的船只若是遇到,大多都会舟毁人亡。{3}因此,包括苏轼在内的很多南迁之人在渡海之前,都会怀着前途未卜的迷茫向神灵祈求平安。苏轼《伏波将军庙碑》写道:“自徐闻渡海适朱崖,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发耳。舣舟将济,眩栗丧魄……南北之济者,以伏波为指南,事神其敢不恭。”{4}如今虽然踏上了北归之路,但万水千山、漫漫长途,对于已经年迈多病的老人而言,仍然不啻为一场挑战。这广阔浩渺的海水是否能够顺利渡过,尚且不得而知。然而正在此时,天公有意收起风雨,倏然之间一片晴明,美丽的星空也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不能不给苏轼以精神上的振奋,使他对于摆脱困境、返回中原充满了信心。
颔联“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针对上联中的“晴”字作进一步抒写。仰观天空,乌云散去,明月当空;俯察大海,风定波平,水色澄清。这两句以“天容海色”对“云散月明”,仰观俯察,形象生动,连贯而下。同时,这里还使用了句内对:前句以“月明”对“云散”,后句以“海色”对“天容”。这一联在结构上也有共同特点:出句、对句的前四字都是客观写景,后三字均为主观抒情或议论。缪钺先生在《论宋诗》一文中曾指出:“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5}确实,相比起唐诗的浑然天成、情景交融,宋人造句往往具有洗练与深折的特征。上述四句诗在凝练的字句中,传达出耐人寻味的理性思致,便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
颔联这两句,表面是写眼前之景,实际还暗用了典故。据《晋书·谢重传》记载,会稽王司马道子某日闲坐,看到月夜明净、万里无云,不禁称赞感叹,但随从官员谢重认为天空不如有“微云点缀”的好。司马道子便调侃他:好端端澄净的天宇,何必去拿“微云”去污秽它呢?说明你这人居心不净啊!{6}如果把苏轼的处境和这个故事联系起来,就更能让人多一层联想。正如王文诰所评,上句“问章也”,下句“公自谓也”{7}。在苏轼流放岭南的过程中,新党宰相章始终对他保持着“严打”的态势。当苏轼被贬惠州时,生活状况已经非常潦倒,幸赖朋友的多方支援,他才勉强站稳了脚跟。但这一切让章深感不快,尤其是看到苏诗中“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两句时,更加认定苏轼生活悠闲,自己下手还是不够狠重。于是再次寻找罪名,把他贬到了荒凉的海岛之上。然而世事难料,如今徽宗皇帝有意调解新旧两党的恩怨,多行不义的章终于遭到了惩罚,被贬往广东雷州,而苏轼则因为素有威望而获得平反。有了上述背景,诗歌中蕴含的意思也就不难理解:章之流“点缀”太空的“微云”既已散尽,天下终于“澄清”,强加于苏轼的诬蔑之词也一扫而空。冤案一经昭雪,他这个被陷害的好人就又恢复了“澄清”的本来面目。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用典贴切就可以丰富诗的内涵,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颈联转入写“海”。“乘桴”一词,准确地表现了渡海时的情景。“鲁叟”指的是孔子。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意思是:“我的理想在海内无法实行,就坐上木筏漂洋过海,也许在海外可以得到实行吧!”苏轼正是化用这个典故,他效法孔子的言论,确实在海外呆了好几年。在这段流放海岛的岁月里,他的生活境遇可谓每况愈下,但始终没有放弃对于儒家理想的坚守,这一点更与孔子相似。
刚刚抵达儋州时,苏轼尚能受到州官礼遇,住进官舍,享用官粮。但很快,章派来的查访使董必得知此事,便派人将苏轼父子逐出官舍。此后,苏轼只得自食其力,在桄榔林中建起了三间简陋的茅屋居住,每天以粗劣的薯芋为食。他在书信中概括这里的生活:“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8}当然,更重要的还有精神上的苦闷。最初,他也曾多次登上高处,试图望一望魂牵梦绕的中原,但映入眼帘的只有接天的海水,一切似乎都已无处找寻了。身心疲惫之际,他不禁发出“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9}的深沉感慨。有人认为,苏轼值此生计艰难的时期,佛老思想显著上升,致君尧舜的理想已经无暇顾及。但事实上,这种看法并不全面。因为,正是在流放海南期间,蘇轼完成了《易传》《书传》《论语说》三部儒学著作的撰写。虽然他深知重返朝廷的希望十分渺茫,但仍然期待承载着自己治国理念的著述为后世所知,并得以实践。因此,这里没有引用其他蹈海之士如鲁仲连、田横等人的典故,而是以孔子乘桴自比,其中蕴含的正是对于儒者身份的认同和对儒家情怀的归趋。当然,身为负罪之臣,他在海外并不能真正造福黎民,只能“空余”行道之心,把理想埋在心中。 “粗识轩辕奏乐声”同样运用了典故。“轩辕”即黄帝,因居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黄帝奏乐之事见于《庄子·天运》篇:“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10}旨在说明天道运转纯任自然,启迪人们顺应天地、参透生死。苏轼则借用这一典故来比拟大海的风涛之声。在他看来,如果没有两次渡海的经历,大概也就无法领略到堪比咸池之乐的雄壮涛声。原本,他对于渡海的经历是感受颇深的,但这里却说“粗识”,即粗浅的体验。为什么这样写呢?其实他的言外之意是想说,朝中复杂的政治斗争正如波涛汹涌的大海,让人难以捉摸。
由于见惯了宦海的沉浮,苏轼对于仕途前程也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原本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三人出川东下,就是想通过出仕为官来实现经世济民的宏大抱负。然而置身官场之后,政治气候的波谲云诡又常常让他身不由己。当哲宗皇帝即位之初,高太后垂帘听政,长期任职地方的苏轼被召回朝中担任要职。但是,旧党同僚们并未就此同舟共济,反而内讧不断,这也让他备感苦闷和压抑,并隐约预感到一场危机正在步步逼近。果然,随着哲宗皇帝的亲政,支持变法的新党再次受到重用,政局也随之出现一百八十度逆转,苏轼等反变法的旧党大臣纷纷遭到清算,被远窜到岭海瘴疠之地。如今,徽宗皇帝即位,向太后垂帘听政,长期被贬的旧党官员重新受到平反和起用,这种情形和哲宗登基之初是何等的相似!更何况,新党的骨干力量在朝中还大有人在。又有谁能保证,未来的政局不会再来一次天翻地覆的逆转?
昔日的坎坷经历已足以令人胆寒,未来的前途也依然捉摸不定。苏轼虽然半生混迹于官场之中,早已“熟识”了政局的潮涨潮落,但直到此时,苏轼仍旧无法准确判断出政局的走向。因此,“粗识轩辕奏乐声”表面看来是一种诙谐的说法,但就深层寓意而言,则透露出诗人在遇赦之后,对于纷乱时局的隐忧和期待。
尾联总结全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九死”即多次死去,那么该句的意思是说,即使多次死在蛮荒之地也无所怨恨。果真如此吗?苏轼固然达观,但也并非始终没有恨意。他刚刚抵达海南之时,在呈送朝廷的《到昌化军谢表》中写道:“臣孤老无托,瘴疠交攻。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外,宁许生还。”{11}可见,无论是亲属还是他本人,都认为此次儋州之贬多半是凶多吉少、生还无望。此后在政敌的种种迫害之下,他也一度感到愤懑和不平。但是,苏轼到底还是经受住了生活的考验。他在困境中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积极探讨应对苦难的良方,最终从贬谪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因此,所谓的“不恨”,其实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斗争,它是对“恨”的治愈和超越。
“兹游奇绝冠平生”一句,不仅是对当下渡海经历的感叹,也是对三年海外生活的总结。苏轼通脱达观的人生态度,使他对海南风土寄予了更多的认同。在这里,常人看来无法忍受的苦难经历,反而成为他平生最值得珍藏的奇绝经历。他曾在海南就地取材,兴致勃勃地研制松墨,酿造天门冬酒,用椰壳制作成帽子;土著居民送来的熏鼠、蝙蝠、蜜唧(即胎鼠)等食物,都会让他惊奇万分;在风雨之中,他穿上黎族的木屐和斗笠出行,顿时引来百姓的驻足观看。此外,他还积极培养后进、讲学明道,很多士子不远千里前来问学。总之,苏轼并非一味拘执于贬地的窘迫和贫寒,而是积极从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这些,无疑都是朝中政敌所始料未及的。因此,最后两句也包含了对这些人的蔑视:我没有像政敌期望的那样死在海南;相反,这种挫折让我的人生得到升华,不仅得以饱览海南的奇绝景观,而且克服险阻平安归来。
{1} 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八),《自题金山画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41页。
{2} 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三),《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66-2367页。
{3} 唐胄:《(正德)琼台志》(卷四),“风候”条,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75-76页。
{4} 苏轼:《苏轼文集》(卷十七),《伏波将军庙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6页。
{5} 缪钺:《诗词散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6} 房玄龄:《晋书》(卷七十九),《谢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88页。
{7} 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三),《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67页。
{8} 苏轼:《苏轼文集》(卷五十五),《与程秀才三首》之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28页。
{9} 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一),《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戏作此数句》,中華书局1982年版,第2247页。
{10} 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五),《天运》,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01-502页。
{11} 苏轼:《苏轼文集》(卷二十四),《到昌化军谢表》,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07页。
关键词: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理性思致 自我超越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他的《定风波》词来概括,那就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二十一岁进士及第,此后二十余年主要在地方任职,仕途大致还算平顺。但是在他四十三岁那年,因为写诗讥讽朝廷新法,被政敌诬陷下狱,酿成“乌台诗案”,谪官黄州,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此后宋哲宗即位,他再度被起用。然而在五十八岁那年,章、蔡卞等奸党又以“讥斥先朝”的罪名,将他贬至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州市)。直到宋徽宗初年,他才受到朝廷赦免,但不幸的是,他在行至常州时便与世长辞。综观苏轼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坎坷跌宕。然而在苏轼看来,这种贬谪的经历,却成为一生值得自豪的功业,正所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1}。
苏轼在流放儋州期间,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便是其中的一首名篇。它是苏轼历经七年的岭海生涯之后,遇赦北归途中所写的作品。渡海,既是流放生涯的终结,又是崭新人生的开始。然而世事沧桑,过往的一切令人恍如隔世,残存的余生又将走向何方?诗人用他对生命的体悟,抒写了这首看似平淡的小诗,其中蕴含的情感也耐人寻味: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2}
首联“参横斗转”指的是夜间渡海所见,抬头望见天空中参、斗两个星宿。如果在中原地区的话,这一天象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但在海南,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参、斗二星的出现,才不过是三更时分,即现在二十三点到凌晨一点之间。这时候的天气如何?“苦雨终风也解晴”,连绵不断的雨叫“苦雨”,大风叫“终风”。这时候天空放晴了,黑夜已经过去了大半,剩下的一小半夜路应该不会太难走。
值得一提的是,在气象信息并不发达的古代,渡海其实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其中最令人担忧的大概要数飓风了。据《琼台志》记载,“琼夏秋间飓风,或一岁累发,或累岁一发”。飓风到来之时,排山倒海,拔木毁屋,海上的船只若是遇到,大多都会舟毁人亡。{3}因此,包括苏轼在内的很多南迁之人在渡海之前,都会怀着前途未卜的迷茫向神灵祈求平安。苏轼《伏波将军庙碑》写道:“自徐闻渡海适朱崖,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发耳。舣舟将济,眩栗丧魄……南北之济者,以伏波为指南,事神其敢不恭。”{4}如今虽然踏上了北归之路,但万水千山、漫漫长途,对于已经年迈多病的老人而言,仍然不啻为一场挑战。这广阔浩渺的海水是否能够顺利渡过,尚且不得而知。然而正在此时,天公有意收起风雨,倏然之间一片晴明,美丽的星空也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不能不给苏轼以精神上的振奋,使他对于摆脱困境、返回中原充满了信心。
颔联“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针对上联中的“晴”字作进一步抒写。仰观天空,乌云散去,明月当空;俯察大海,风定波平,水色澄清。这两句以“天容海色”对“云散月明”,仰观俯察,形象生动,连贯而下。同时,这里还使用了句内对:前句以“月明”对“云散”,后句以“海色”对“天容”。这一联在结构上也有共同特点:出句、对句的前四字都是客观写景,后三字均为主观抒情或议论。缪钺先生在《论宋诗》一文中曾指出:“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5}确实,相比起唐诗的浑然天成、情景交融,宋人造句往往具有洗练与深折的特征。上述四句诗在凝练的字句中,传达出耐人寻味的理性思致,便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
颔联这两句,表面是写眼前之景,实际还暗用了典故。据《晋书·谢重传》记载,会稽王司马道子某日闲坐,看到月夜明净、万里无云,不禁称赞感叹,但随从官员谢重认为天空不如有“微云点缀”的好。司马道子便调侃他:好端端澄净的天宇,何必去拿“微云”去污秽它呢?说明你这人居心不净啊!{6}如果把苏轼的处境和这个故事联系起来,就更能让人多一层联想。正如王文诰所评,上句“问章也”,下句“公自谓也”{7}。在苏轼流放岭南的过程中,新党宰相章始终对他保持着“严打”的态势。当苏轼被贬惠州时,生活状况已经非常潦倒,幸赖朋友的多方支援,他才勉强站稳了脚跟。但这一切让章深感不快,尤其是看到苏诗中“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两句时,更加认定苏轼生活悠闲,自己下手还是不够狠重。于是再次寻找罪名,把他贬到了荒凉的海岛之上。然而世事难料,如今徽宗皇帝有意调解新旧两党的恩怨,多行不义的章终于遭到了惩罚,被贬往广东雷州,而苏轼则因为素有威望而获得平反。有了上述背景,诗歌中蕴含的意思也就不难理解:章之流“点缀”太空的“微云”既已散尽,天下终于“澄清”,强加于苏轼的诬蔑之词也一扫而空。冤案一经昭雪,他这个被陷害的好人就又恢复了“澄清”的本来面目。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用典贴切就可以丰富诗的内涵,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颈联转入写“海”。“乘桴”一词,准确地表现了渡海时的情景。“鲁叟”指的是孔子。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意思是:“我的理想在海内无法实行,就坐上木筏漂洋过海,也许在海外可以得到实行吧!”苏轼正是化用这个典故,他效法孔子的言论,确实在海外呆了好几年。在这段流放海岛的岁月里,他的生活境遇可谓每况愈下,但始终没有放弃对于儒家理想的坚守,这一点更与孔子相似。
刚刚抵达儋州时,苏轼尚能受到州官礼遇,住进官舍,享用官粮。但很快,章派来的查访使董必得知此事,便派人将苏轼父子逐出官舍。此后,苏轼只得自食其力,在桄榔林中建起了三间简陋的茅屋居住,每天以粗劣的薯芋为食。他在书信中概括这里的生活:“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8}当然,更重要的还有精神上的苦闷。最初,他也曾多次登上高处,试图望一望魂牵梦绕的中原,但映入眼帘的只有接天的海水,一切似乎都已无处找寻了。身心疲惫之际,他不禁发出“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9}的深沉感慨。有人认为,苏轼值此生计艰难的时期,佛老思想显著上升,致君尧舜的理想已经无暇顾及。但事实上,这种看法并不全面。因为,正是在流放海南期间,蘇轼完成了《易传》《书传》《论语说》三部儒学著作的撰写。虽然他深知重返朝廷的希望十分渺茫,但仍然期待承载着自己治国理念的著述为后世所知,并得以实践。因此,这里没有引用其他蹈海之士如鲁仲连、田横等人的典故,而是以孔子乘桴自比,其中蕴含的正是对于儒者身份的认同和对儒家情怀的归趋。当然,身为负罪之臣,他在海外并不能真正造福黎民,只能“空余”行道之心,把理想埋在心中。 “粗识轩辕奏乐声”同样运用了典故。“轩辕”即黄帝,因居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黄帝奏乐之事见于《庄子·天运》篇:“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10}旨在说明天道运转纯任自然,启迪人们顺应天地、参透生死。苏轼则借用这一典故来比拟大海的风涛之声。在他看来,如果没有两次渡海的经历,大概也就无法领略到堪比咸池之乐的雄壮涛声。原本,他对于渡海的经历是感受颇深的,但这里却说“粗识”,即粗浅的体验。为什么这样写呢?其实他的言外之意是想说,朝中复杂的政治斗争正如波涛汹涌的大海,让人难以捉摸。
由于见惯了宦海的沉浮,苏轼对于仕途前程也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原本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三人出川东下,就是想通过出仕为官来实现经世济民的宏大抱负。然而置身官场之后,政治气候的波谲云诡又常常让他身不由己。当哲宗皇帝即位之初,高太后垂帘听政,长期任职地方的苏轼被召回朝中担任要职。但是,旧党同僚们并未就此同舟共济,反而内讧不断,这也让他备感苦闷和压抑,并隐约预感到一场危机正在步步逼近。果然,随着哲宗皇帝的亲政,支持变法的新党再次受到重用,政局也随之出现一百八十度逆转,苏轼等反变法的旧党大臣纷纷遭到清算,被远窜到岭海瘴疠之地。如今,徽宗皇帝即位,向太后垂帘听政,长期被贬的旧党官员重新受到平反和起用,这种情形和哲宗登基之初是何等的相似!更何况,新党的骨干力量在朝中还大有人在。又有谁能保证,未来的政局不会再来一次天翻地覆的逆转?
昔日的坎坷经历已足以令人胆寒,未来的前途也依然捉摸不定。苏轼虽然半生混迹于官场之中,早已“熟识”了政局的潮涨潮落,但直到此时,苏轼仍旧无法准确判断出政局的走向。因此,“粗识轩辕奏乐声”表面看来是一种诙谐的说法,但就深层寓意而言,则透露出诗人在遇赦之后,对于纷乱时局的隐忧和期待。
尾联总结全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九死”即多次死去,那么该句的意思是说,即使多次死在蛮荒之地也无所怨恨。果真如此吗?苏轼固然达观,但也并非始终没有恨意。他刚刚抵达海南之时,在呈送朝廷的《到昌化军谢表》中写道:“臣孤老无托,瘴疠交攻。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外,宁许生还。”{11}可见,无论是亲属还是他本人,都认为此次儋州之贬多半是凶多吉少、生还无望。此后在政敌的种种迫害之下,他也一度感到愤懑和不平。但是,苏轼到底还是经受住了生活的考验。他在困境中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积极探讨应对苦难的良方,最终从贬谪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因此,所谓的“不恨”,其实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斗争,它是对“恨”的治愈和超越。
“兹游奇绝冠平生”一句,不仅是对当下渡海经历的感叹,也是对三年海外生活的总结。苏轼通脱达观的人生态度,使他对海南风土寄予了更多的认同。在这里,常人看来无法忍受的苦难经历,反而成为他平生最值得珍藏的奇绝经历。他曾在海南就地取材,兴致勃勃地研制松墨,酿造天门冬酒,用椰壳制作成帽子;土著居民送来的熏鼠、蝙蝠、蜜唧(即胎鼠)等食物,都会让他惊奇万分;在风雨之中,他穿上黎族的木屐和斗笠出行,顿时引来百姓的驻足观看。此外,他还积极培养后进、讲学明道,很多士子不远千里前来问学。总之,苏轼并非一味拘执于贬地的窘迫和贫寒,而是积极从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这些,无疑都是朝中政敌所始料未及的。因此,最后两句也包含了对这些人的蔑视:我没有像政敌期望的那样死在海南;相反,这种挫折让我的人生得到升华,不仅得以饱览海南的奇绝景观,而且克服险阻平安归来。
{1} 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八),《自题金山画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41页。
{2} 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三),《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66-2367页。
{3} 唐胄:《(正德)琼台志》(卷四),“风候”条,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75-76页。
{4} 苏轼:《苏轼文集》(卷十七),《伏波将军庙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6页。
{5} 缪钺:《诗词散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6} 房玄龄:《晋书》(卷七十九),《谢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88页。
{7} 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三),《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67页。
{8} 苏轼:《苏轼文集》(卷五十五),《与程秀才三首》之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28页。
{9} 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一),《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戏作此数句》,中華书局1982年版,第2247页。
{10} 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五),《天运》,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01-502页。
{11} 苏轼:《苏轼文集》(卷二十四),《到昌化军谢表》,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