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

来源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ty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量的主要电器设备,由于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常出现计量数据误差,甚至引发计量损耗。笔者从电力系统的运作管理出发,针对电能表使用现状,提出了若干改善计量误差,降低计量损耗的若干举措,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能表;计量误差;计量损耗
  【中图分类号】P2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26-01
  前言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量的功能表,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极易出现计量误差,进而引发计量损耗,给电力系统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方面,电能表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部分部件的老化,如不进行定期的维修和養护,及时更新换代,电能表的使用效率就会下降;另一方面,电能表的内部电路运作环节存在不足,也能导致计量不准确。
  1、电能表引起误差的现象
  1.1 三相三线电能表:①计量单相220V电焊机: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配电系统,即当In≠O,此时在A、N线问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出现反转并少计电量。②计量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负载电流时,N线(中性点)产生零序电流,而三相三线电能表不能计量零序电流所消耗的功率,造成少计电量。③计量单相电炉:即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单相(220V)电炉。因电炉功率因数为1.0,其计量功率P=Uablccos30°=3/2UφIφ,造成多计电量50%。
  1.2 三相四线电能表:①两个互感器v形接线:即用两个电流互感器v形接线,计量三相四线配电系统。②三个互感器Y形接法;即三个电流互感器Y形与三相四线电能表连接,其电流以互感器二次一端公用连接。③未接N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其N线未接或N线接触不良。④反相序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反相序接线存在一定的计量误差。
  1.3 单相电能表:单相电能表就是利用一个电能表测量多个电器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1表乘2:也就是说,使用一个电能表实现两个用电器的用电计量工作,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将电能表的指针系数乘上二,作为最终的计量总数。但是我们发现,这种电能表的使用情况必然伴随着一定的计量误差,一方面,当该电能表与其中的A线连接,测量的实际结果数据要高于实际用电量,而当该电能表与B线连接时,测量的最终数据将会较之实际数据略小,因此两者都存在必然误差。②1表乘3:即用一个电能表,测量三个用电设备,以电能表的最终数值乘以三,作为三相设备的用电量总和。由于实际安装情况不一样,具体的三相设备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实际的运行中误差的现象也不统一,但无论何种情况,最终都会出现误差数值。
  2、电能表计量系统的特点
  近年来,受到国际能源结构调整现象的影响,我国的电力能源使用总量在不断地提升,在此情形之下,电力系统的运作负荷也越来越大,虽然管理人员已经发现近年来的电量损耗现象愈演愈烈,但是由于电压网络庞大,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通常情况之下,公用电压切换方案产生的计量损耗较大、安全可靠性差。该过程中由于误差带来的经济损失由下属各电厂承担,电力系统不予经济补偿,因此,各电厂为了节约成本,降低经济损失,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拆除出口电压补偿装置,如此一来计量损失将更加突出,同时又引发了继电保护可靠性和选择性的波动。
  3、产生计量误差或计量损耗的原因
  3.1 表计误差。所谓表计误差就是电能表的计量功能下降,数据指示不正确。一方面,电能表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内部结构部件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虽然进行定期的维修和养护,但是指示系数仍存在误差;另一方面,目前电力系统应用的电能表多数是电子式电能表,该性质的电能表在使用过程中,必然消耗一定的电量用以维持电子配件运作,因此,在运行中能量耗损,计量存在误差。
  3.2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变比误差以及二次回路压降造成的计量误差。该类型误差产生原因可以通过使用专用互感器而妥善解决。
  3.3 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要求,在输电工作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计划实行二次降压操作。在该操作过程中,由于电压调整,伴随一定的电能消耗,导致计量误差。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从电力系统的运行实际出发,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测量误差。
  4、电能表及电压回路改造
  电力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提高整体服务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回路改造。回路改造工作中,电力工作者需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安装回路线路,尤其是电压回路线路和电流回路线路,需要严格按照计划安装,切忌过多安装或者安装不足。工作中应认真仔细区分清楚计量用电压回路和保护用电压回路,严防两个电压回路因二次接地方式不同混淆而发生短路异常,拆除费旧电缆时,应摸清电缆走向,确认电缆无用且无电时,从电缆两端拆除,拆除电缆后应用对线灯核对无误。
  5、减少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的措施
  5.1 三个单相电能表或一个三相四线电能表配电流互感器接线时,应采用三个电流互感器使用。
  5.2 两个或三个电流互感器配电能表接线时,其每个电流互感器应单独分相接入电能表,即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一端不连用,且作为低压电能计量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要求接地。
  5.3 合理选择表计。不同的计量要求安装不同数量和规格的电能表,通常来说有以下几种具体分类:①供电计量方式:两相或者三相的供电现实,需要采用与其数据相互匹配的电能表;而四相以上可以选用一个三相表或者三个单项表。②计量电炉、电焊机:单相220V电炉或电焊机宜采用单相电能表或三相四线电能表。单相380V电炉或电焊机宜采用两个单相电能表或三相三线电能表。单相380/220V电焊机应采用两个单相电能表或三相四线电能表。
  5.4 重视N线接表。单相或三相四线电能表的N线作为电力线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电路工作人员的重视,以往的电路安装工作忽略了N线的效能作用,或者没有连接,或者连接不牢固。最新数据表明,N线的连接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单相或者三相以上的电能表来说,尤为重要。电路安装工作人员不仅要提高认识,正确安装N线,还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检查每一个连接部位是否牢靠。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将金属外壳作为电能表的N线接入。
  5.5 三相电能表由于使用功率大,测量的数据总数大,因此应该成为电能表计量误差解决的关键,管理人员已经证实,只要严格按照三相的正相顺序进行接线,该类误差能够相对减小,甚至出现零误差。
  6、结束语
  在电能计量治理中,由于电能表接线错误,断线所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大,易被人们所发觉和重视。保证计量装置准确、可靠,是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如何科学利用现代技术搞好出口计量工作令人思考。面对电力市场的考核和竞争压力,电力系统各企业对节能降耗、挖潜设备出力上进行了大量投入,出口计量设备投入少、见效快、降损明显的技术改造项目对企业效益增长、运行安全性等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群耀,电能计量现场问题解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5(1)
  [2]王磊,电能计量装置接线错误判断方法研究[J],广西电业,200 3(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著重介绍了3/2断路器接线方式下高压断路器分闸闭锁和开关非全相时的处理方案,明确了断路器故障时处理的步骤,并提出了建议,有助于降低电网的运行风险。  【关键词】断路器;分闸闭锁;非全相  【中图分类号】U2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15-02  引言  高压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控制和保护元件,能够切断正常负荷电流和故障短路电
在电力系统中的任何一处发生事故,都有可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确保城市电网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正确地设置继电保护装置.本文探讨了输变电系统继电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信息要求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网络架构承载与变化对象的不同,现有运营网中大量以SDH为承载平台的传输网受到冲击.本文先介绍了O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国的供电装置以及系统管理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电源自动投入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文中笔者将从常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本方案的构成、本方案考虑的几个问题、本方案的运行方式分析等几个方面,对电源自动投入和系统自动恢复装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自动投入;自动恢复;自适应;三遥;带电显示装置  【中图分类号】U223.6 【文献标识码】A
110kV变电站作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变压器更是保证全站施工质量的重中之中,因此,需要把变压器施工作
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享受信息化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各种各样网络安全问题也在不断的困扰着人们的网络生活.本文首先对影响当前网
【中图分类号】TM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23-02  1、差动保护在主变保护中的地位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电气设备,它的故障将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大容量的电力变压器也是十分贵重的设备。因此为了防止变压器发生各类故障和不正常运行造成的不应有的損失,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连续运行,要根据变压器容量等级和重要程度装设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科研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科研工作各环节受科研管理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愈发明显。而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科研管理系统,在充分结合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效地提升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本文以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为主线,结合武汉大学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需求,探索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一些实际设计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