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新媒介 大数据 高校 网络舆情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工业大学2017年校学生工作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丹丹,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助教;彭利美、佘锦燕,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078
首先,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8年1月31日在京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此外报告还提到我国网民规模呈现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这直接体现了高校网络舆情体系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次,从中国网民职业结构图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职业的比例。中国网民职业结构图间接影射出探索高校网络舆情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图1:中国网民职业结构
最后,在知网以“多校区高校”为条件进行高级检索,共找到391条结果;以“多校区高校”、“网络”为条件进行高级检索,则找到54条结果;从中可知,在多校区高校中关于网络话题的相关研究占据一定的比例。而以“高校”、“网络舆情”为条件进行高级检索,共找到1563条结果;以“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为条件进行高级检索,却仅仅找到1条结果;可见,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具有可观的文献数据支撑,但是大多数学者并没有另外就多校区高校这更为特殊的主体做进一步探讨。相关研究文献的数据对比清晰地道明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体系构建的困窘现状。
新媒介传播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进一步凸显高校在师生情绪宣泄,传播个人价值观的平台作用,高校舆情的发展影响的不仅仅是校园形象与稳定,同时还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秩序的有序与社会稳定。新媒介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体系的构建,在理论价值上,一方面有利于探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型的舆情方式——网络舆情在高校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以及通过对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探究网络舆情体系构建的可行性路径;另一方面亦间接有利于探讨在1992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合并后多校区高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從微观层面——多校区高校的管理效能对改革进行绩效评价。在实践意义上,首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具有及时性、多样性等特点,这一探索研究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其次,多校区高校较之普通高校,具有多校区、在校学生以及教职工、管理人员较多的特点,通过对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体系构建的路径探究,将研究成果真正应用于日后学生工作的开展中;该网络舆情体系以多校区高校为论题的研究对象,究其本质,其中的研究内容要点对普通高校而言同样适用。
(一)网络舆情走势难控
一方面,在应对网络舆情的开始阶段,本应迅速做出反应,但缘于高校层层等级的结构,高校便错失了掌控舆情走势的最佳时机。针对高校热点的网络舆情事件,同时需要经由发现舆情的一线人员上报学院,再由学院上报学工等部门,甚至还要上报学校代表人。漫长的反应时间,使得高校上报信息还停留在舆情的初始发展情节,实际上事件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或者在高校还未做出公开解释时,舆情已出现各种版本的流言蜚语并以迅猛地姿态向外界扩散,使得局面一度恶化甚至形成网络暴力。另一方面,在应对网络舆情的整个阶段,本应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平息各方舆论,但缘于高校各部门协调工作的不足以及经验的缺乏未能采取理想的应对举措,导致网络舆情的走势出现反复难控的局面。高校不当的应对方式容易导致网络舆情事件出现次生灾害,出现舆情涨落规律走向中的第二段波浪,引发新的舆情危机,舆情热度长久难以回落。
(二)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管理权责混乱
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管理权责混乱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表现为协调能力不足、管理主体模糊。首先,在协调能力方面,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与各部门的实际工作不够协同,存在部门协同不及时、不充分的问题,针对舆情事件的具体解决方案各执一词,使得舆情解决机制体系陷入停滞或者混乱状态。最后,在管理主体方面,多校区高校自身的特点更加放大了此问题带来的弊端,导致校区与校区之间的管理权责交叉、模糊,不断推诿舆情事件担当的责任承担。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管理权责混乱致使各个部门貌似在协同管理,实质每个部门都只是停留在事件处理的初始阶段,在泛泛而谈用以彰显自身亦是在履行职责,但实质上都没有深入的全面展开管理工作。各部门管理工作的缺失与部门之间协同能力的不足不利于网络舆情的监管,此外,加之大数据时代下优越便捷的新媒体平台可谓极大地便利了多校区高校协同能力的培育,但一定程度上亦加大了工作难度,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般。
(一)强化校园新媒体建设,实现网络舆情应对的专业化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舆情体系的构建蕴含着愈来愈强的科技性。为此,首先,高校必须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增加网络舆情工作的软件设施投入。引进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软件,或者像相关组织购买此方面的服务,有利于缓解多校区高校自身的管理压力并高效共享资源,这亦会是高校解决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如浙江大学便形成了“技术 人工”的舆情应对工作模式,并产生良好的效果,走在高校管理的前端。其次,高校应在加强如校园广播、校报等传统媒体建设的同时,把握新媒体如微信、微博、贴吧、博客等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师生针对网络舆情发表各自诉求的多样的平台,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地监测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从中加以正面引导、疏导。最后,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必须配备专门的应对团队。建立专业化的工作团队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一是成立专门的团队工作科室,二是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职责,三是加强团队的学习培训,四是强化工作考核。 (二)明晰高校各部门的管理权责
理清部门之间的管理权责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明确部门各自的职责所在,也包括明晰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首先,通常而言,网络舆情工作分別由学校办公室、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学工部、党委宣传部等不同部门负责管理,各个部门应明确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中的角色定位,如网络信息管理中心重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网络异常监控、敏感词搜索的基础上发挥预防机制的作用,学工部旨在发挥提供师生及时了解舆情经过、发表言论的有效便捷平台的解决机制的作用,另外还需要明晰各部门的功能及相关负责人的权责。最后,多校区高校通常会有一个主要的代表性学校,主校拥有比较齐全的资源和设施,那么在网络舆情体系构建方面应该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但是这也并不是代表着主校掌握绝对权,而是如果主校还未能及时针对网络舆情的发酵、壮大做出相关的反应,那么其他分校可以拥有一定的权限,由相关部门暂时发挥原本属于主校的引导职责,并及时与主校取得联系、督促主校尽责并协同处理网络舆情事件。在这一过程中,多校区高校必须坚持贯彻系统协调的理念,针对各样的网络舆情都能及时、持续地形成合力,协同工作,有效控制网络舆情走势。
(三)培育高素质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者
培育高素质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者主要针对两类工作者而言,分别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即信息“把关人”和学生骨干“意见领袖”。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于网络舆情传播走势的控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着管理队伍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着网络舆情体系构建的成效。针对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信息“把关人”角色的培育,这一群体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平台,熟悉网络词汇,能够与学生进行和平沟通、平等交流。此外,“把关人”还须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督工作,并能够确保自身不受个别极端、激化的舆论误导,避免自身负面情绪的扩散,积极引导、带领学校决策的落实。“微时代”的资讯来自广大群众提供的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和知识,各式各样的诸多消息通过“两微”等平台在传播,但是有限的学习时间、学习能力、多元的价值观并不能匹配无限更新的信息和无意误传或者恶意误导的不断发酵的舆论,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不断消解思政教育工作者权威与高校对网络舆情解读的接受度。为此,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培育优秀的学生骨干,使其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补足“把关人”绝对权威角色逐渐被弱化的缺陷。针对学生对网络舆情关注的焦点、诉求的重点,学生骨干应积极发帖、跟帖、参与讨论,学生之间更加有利于进行信息的双向交流,而非普通学生在面对思政教育工作者了解情况时的有所顾忌。学生骨干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需要全面地结合学校、学生两个角度思考舆情本质,切忌情绪化言论,不仅需要理性、文明地用语发表实事求是、明辨是非的观点言论,而且还需要对其他各种信息的见解进行透彻分析。发挥学生干部在网络舆情事态控制中的作用,加强“朋辈”教育,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进而影响、引导学生。
如何避免新媒体网络信息传播下潜伏的网络暴力,营造健康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是各大高校管理的新常态,对于拥有多个校区的高校而言更是一个新的重点、难点。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新媒体是组织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平台,而此工作的一大重点便是构建网络舆情体系。探索构建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创新多校区高校的管理模式、打造良好的校园形象的同时,亦有利于网络信息传播秩序的有序发展、思想教育的“正引导”,悉心栽培打造美丽中国的大学生群体这一未来主力军,引领社会向更加理性、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注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801/t20180131_70188. htm.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8-04/doc-ifyiswpt5333906.shtml.
参考文献:
[1]姜禾.大学生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研究.辽宁工业大学报.2018-01-24.
[2]杨一帆、马少龙.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探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
[3]李信韬、郑雨璐.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机制研究.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2).
[4]徐江虹.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3).
[5]毛宇锋.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蝴蝶效应”机制研究.江苏高教.2017(12).
[6]郑晓娜、田克、冯译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
[7]方芳、周玲.网络舆情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
[8]刘玲麟.浅析媒体议程设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东南传播.2017(11).
[9]谷琼、傅务谨、宁彬、袁红星.地方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引导研究.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38(11).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工业大学2017年校学生工作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丹丹,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助教;彭利美、佘锦燕,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078
一、大数据时代下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体系的发展现状
首先,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8年1月31日在京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此外报告还提到我国网民规模呈现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这直接体现了高校网络舆情体系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次,从中国网民职业结构图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职业的比例。中国网民职业结构图间接影射出探索高校网络舆情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图1:中国网民职业结构
最后,在知网以“多校区高校”为条件进行高级检索,共找到391条结果;以“多校区高校”、“网络”为条件进行高级检索,则找到54条结果;从中可知,在多校区高校中关于网络话题的相关研究占据一定的比例。而以“高校”、“网络舆情”为条件进行高级检索,共找到1563条结果;以“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为条件进行高级检索,却仅仅找到1条结果;可见,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具有可观的文献数据支撑,但是大多数学者并没有另外就多校区高校这更为特殊的主体做进一步探讨。相关研究文献的数据对比清晰地道明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体系构建的困窘现状。
二、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新媒介传播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进一步凸显高校在师生情绪宣泄,传播个人价值观的平台作用,高校舆情的发展影响的不仅仅是校园形象与稳定,同时还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秩序的有序与社会稳定。新媒介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体系的构建,在理论价值上,一方面有利于探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型的舆情方式——网络舆情在高校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以及通过对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探究网络舆情体系构建的可行性路径;另一方面亦间接有利于探讨在1992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合并后多校区高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從微观层面——多校区高校的管理效能对改革进行绩效评价。在实践意义上,首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具有及时性、多样性等特点,这一探索研究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其次,多校区高校较之普通高校,具有多校区、在校学生以及教职工、管理人员较多的特点,通过对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体系构建的路径探究,将研究成果真正应用于日后学生工作的开展中;该网络舆情体系以多校区高校为论题的研究对象,究其本质,其中的研究内容要点对普通高校而言同样适用。
三、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体系构建的挑战
(一)网络舆情走势难控
一方面,在应对网络舆情的开始阶段,本应迅速做出反应,但缘于高校层层等级的结构,高校便错失了掌控舆情走势的最佳时机。针对高校热点的网络舆情事件,同时需要经由发现舆情的一线人员上报学院,再由学院上报学工等部门,甚至还要上报学校代表人。漫长的反应时间,使得高校上报信息还停留在舆情的初始发展情节,实际上事件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或者在高校还未做出公开解释时,舆情已出现各种版本的流言蜚语并以迅猛地姿态向外界扩散,使得局面一度恶化甚至形成网络暴力。另一方面,在应对网络舆情的整个阶段,本应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平息各方舆论,但缘于高校各部门协调工作的不足以及经验的缺乏未能采取理想的应对举措,导致网络舆情的走势出现反复难控的局面。高校不当的应对方式容易导致网络舆情事件出现次生灾害,出现舆情涨落规律走向中的第二段波浪,引发新的舆情危机,舆情热度长久难以回落。
(二)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管理权责混乱
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管理权责混乱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表现为协调能力不足、管理主体模糊。首先,在协调能力方面,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与各部门的实际工作不够协同,存在部门协同不及时、不充分的问题,针对舆情事件的具体解决方案各执一词,使得舆情解决机制体系陷入停滞或者混乱状态。最后,在管理主体方面,多校区高校自身的特点更加放大了此问题带来的弊端,导致校区与校区之间的管理权责交叉、模糊,不断推诿舆情事件担当的责任承担。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管理权责混乱致使各个部门貌似在协同管理,实质每个部门都只是停留在事件处理的初始阶段,在泛泛而谈用以彰显自身亦是在履行职责,但实质上都没有深入的全面展开管理工作。各部门管理工作的缺失与部门之间协同能力的不足不利于网络舆情的监管,此外,加之大数据时代下优越便捷的新媒体平台可谓极大地便利了多校区高校协同能力的培育,但一定程度上亦加大了工作难度,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般。
四、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体系构建的路径探讨
(一)强化校园新媒体建设,实现网络舆情应对的专业化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舆情体系的构建蕴含着愈来愈强的科技性。为此,首先,高校必须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增加网络舆情工作的软件设施投入。引进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软件,或者像相关组织购买此方面的服务,有利于缓解多校区高校自身的管理压力并高效共享资源,这亦会是高校解决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如浙江大学便形成了“技术 人工”的舆情应对工作模式,并产生良好的效果,走在高校管理的前端。其次,高校应在加强如校园广播、校报等传统媒体建设的同时,把握新媒体如微信、微博、贴吧、博客等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师生针对网络舆情发表各自诉求的多样的平台,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地监测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从中加以正面引导、疏导。最后,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必须配备专门的应对团队。建立专业化的工作团队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一是成立专门的团队工作科室,二是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职责,三是加强团队的学习培训,四是强化工作考核。 (二)明晰高校各部门的管理权责
理清部门之间的管理权责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明确部门各自的职责所在,也包括明晰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首先,通常而言,网络舆情工作分別由学校办公室、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学工部、党委宣传部等不同部门负责管理,各个部门应明确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中的角色定位,如网络信息管理中心重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网络异常监控、敏感词搜索的基础上发挥预防机制的作用,学工部旨在发挥提供师生及时了解舆情经过、发表言论的有效便捷平台的解决机制的作用,另外还需要明晰各部门的功能及相关负责人的权责。最后,多校区高校通常会有一个主要的代表性学校,主校拥有比较齐全的资源和设施,那么在网络舆情体系构建方面应该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但是这也并不是代表着主校掌握绝对权,而是如果主校还未能及时针对网络舆情的发酵、壮大做出相关的反应,那么其他分校可以拥有一定的权限,由相关部门暂时发挥原本属于主校的引导职责,并及时与主校取得联系、督促主校尽责并协同处理网络舆情事件。在这一过程中,多校区高校必须坚持贯彻系统协调的理念,针对各样的网络舆情都能及时、持续地形成合力,协同工作,有效控制网络舆情走势。
(三)培育高素质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者
培育高素质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者主要针对两类工作者而言,分别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即信息“把关人”和学生骨干“意见领袖”。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于网络舆情传播走势的控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着管理队伍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着网络舆情体系构建的成效。针对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信息“把关人”角色的培育,这一群体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平台,熟悉网络词汇,能够与学生进行和平沟通、平等交流。此外,“把关人”还须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督工作,并能够确保自身不受个别极端、激化的舆论误导,避免自身负面情绪的扩散,积极引导、带领学校决策的落实。“微时代”的资讯来自广大群众提供的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和知识,各式各样的诸多消息通过“两微”等平台在传播,但是有限的学习时间、学习能力、多元的价值观并不能匹配无限更新的信息和无意误传或者恶意误导的不断发酵的舆论,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不断消解思政教育工作者权威与高校对网络舆情解读的接受度。为此,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培育优秀的学生骨干,使其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补足“把关人”绝对权威角色逐渐被弱化的缺陷。针对学生对网络舆情关注的焦点、诉求的重点,学生骨干应积极发帖、跟帖、参与讨论,学生之间更加有利于进行信息的双向交流,而非普通学生在面对思政教育工作者了解情况时的有所顾忌。学生骨干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需要全面地结合学校、学生两个角度思考舆情本质,切忌情绪化言论,不仅需要理性、文明地用语发表实事求是、明辨是非的观点言论,而且还需要对其他各种信息的见解进行透彻分析。发挥学生干部在网络舆情事态控制中的作用,加强“朋辈”教育,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进而影响、引导学生。
五、结语
如何避免新媒体网络信息传播下潜伏的网络暴力,营造健康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是各大高校管理的新常态,对于拥有多个校区的高校而言更是一个新的重点、难点。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新媒体是组织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平台,而此工作的一大重点便是构建网络舆情体系。探索构建多校区高校网络舆情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创新多校区高校的管理模式、打造良好的校园形象的同时,亦有利于网络信息传播秩序的有序发展、思想教育的“正引导”,悉心栽培打造美丽中国的大学生群体这一未来主力军,引领社会向更加理性、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注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801/t20180131_70188. htm.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8-04/doc-ifyiswpt5333906.shtml.
参考文献:
[1]姜禾.大学生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研究.辽宁工业大学报.2018-01-24.
[2]杨一帆、马少龙.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探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
[3]李信韬、郑雨璐.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机制研究.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2).
[4]徐江虹.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3).
[5]毛宇锋.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蝴蝶效应”机制研究.江苏高教.2017(12).
[6]郑晓娜、田克、冯译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
[7]方芳、周玲.网络舆情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
[8]刘玲麟.浅析媒体议程设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东南传播.2017(11).
[9]谷琼、傅务谨、宁彬、袁红星.地方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引导研究.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