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的秘密,问那些离散两绝望的情人;享受的技巧,问那些掌握着幸运的人。爱情不贞,就是命运对我们的注定……朋友们!纳瓦依生活在爱的戈壁里,要知道他,去问那里来的旅群。”
这首朴素简洁又充满哲理的抒情诗句,摘自“十二木卡姆”的其中一首。“木卡姆”,本为阿拉伯语“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种音乐形式。同其他穆斯林民族音乐一样,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以前本不出奇,可当一个美丽多才的王妃来到莎车时,木卡姆便迎来真正的春天。
樵家女入宫成王妃
公元1514年,察合台后裔苏丹·萨义德建立叶尔羌汗国,其都城就在莎车老城。此期间,莎车一度成为新疆和中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中心。伊斯兰文明和西域大地结合,开始滋育出文明之花。
在夏布鲁克村庄里,一户樵夫有个独生女叫阿曼尼莎罕,妻子去世早,他独自抚养女儿。阿曼尼莎罕天生一副好嗓子,喜欢弹琴唱歌。虽然年纪小,但她已接触当地每个懂音乐的人。13岁时,父亲就教给她很多知识,她还向当地民间艺人学习,除了弹琴唱歌,她还会阿拉伯语、波斯语,喜欢写诗。
一次,叶尔羌汗王拉失德走出王宫沿着叶尔羌河去塔克拉玛干打猎,来到夏布鲁克,突然听见一阵优美的弹拨尔声音。他循乐声寻找,来到樵夫家要水喝。拉什德汗注意到是樵夫的女儿阿曼尼莎罕在弹奏。他惊讶地发现这姑娘只愿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想法。谈吐优雅的汗王也吸引了阿曼尼莎罕,她拿出几首自己写的诗向他请教。姑娘醉人的暗香诗意,深深吸引了汗王。
年轻的阿曼尼莎罕在田野里尽情释放自己的青春思绪和才情,这个樵家女的美丽才华就像沙枣花一样,散发出浓烈的香味。如果说弹拨尔吸引的是拉失德的脚步,那么,优美的诗句和书法吸引的是他的心灵。他让姑娘当场写诗,很快,少女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真主啊,你的奴仆在怀疑地看我;今晚这屋里长出了刺,在逼着我!”她的诗歌才华更是让汗王当即做出决定:带小他23岁的阿曼尼莎罕入宫。
拉失德汗的王后认为汗王与一个樵家女结婚不太好。其实王后并不知道,他第一次见到阿曼尼莎罕时,她所唱的是她自己写的歌颂叶尔羌开国之君的诗歌,他的心早就痴迷。嫁给汗王,阿曼尼莎罕只求能给夏合塔塔村引水渠,于是拉什德答应她,阿曼尼莎罕进宫后做了王妃。
成为木卡姆大师
入宫时,阿曼尼莎罕才13岁,不谙世事。王后城府很深,暗地里制造事端。她不许汗王支持阿曼尼莎罕研究木卡姆,反对他们接触,拉失德汗摆脱不了王后的监视,不能经常与王妃在一起。但阿曼尼莎罕已深入于音乐事业之中,她已不在乎,只要不反对她做音乐就满足了。
成为王妃后,阿曼尼莎罕从未停止学习,这使她由一个樵家女成长为木卡姆大师。她先是请别人唱,她来学,然后自己边唱边记录。她学会了各种乐器,还发明一种乐器叫“乌儿”,已进入木卡姆演奏乐器之列。她还在宫廷制作过打击乐器——扬琴的前身(扬琴在俄罗斯出现时已是17世纪)。阿曼尼莎罕一搜集到新乐器,就赶紧去给宫廷首席乐师喀迪尔汗弹。对阿曼尼莎罕来说,音乐才是第一位的。
拉什德和阿曼尼莎罕一起将叶尔羌汗国内知名的乐师、诗人、歌手召集入宫,阿曼尼莎罕和喀迪尔汗带领他们收集整理民间流传的木卡姆诸曲,首次形成规范化的木卡姆套曲,共16部,后来演变成12部。这使得维吾尔木卡姆与其他民族的木卡姆有了显著区分。王妃的辛勤工作,终于使“木卡姆”艺术在历史上第一次成型,可以说王妃阿曼尼莎罕是真正的“十二木卡姆”之母。
在陪伴拉什德汗21年后,34岁的王妃死于难产。阿曼尼莎罕为了建立伟大的音乐体系而自我奉献。一个天才穆斯林女性用全部的爱将自己的才华闪耀在那时的艺术天幕上,在伊斯兰文明中国化的艺术殿堂上留下自己的席位。
16世纪中亚人写字用削尖的木棒蘸上墨水来写。阿曼尼莎罕把每次削笔尖的木屑留下来,在宫廷生活的21年中,她总共积攒了几麻袋笔屑。临终前她说:“我是一个王妃,一生没有什么突出业绩,我只希望你们能用这些木屑烧水来为我洗浴。”
阿曼尼莎罕去世后,拉失德思妻成疾,悲伤使他不想再走太远,在王妃去世的第三年,拉失德便随她去了。臣民遵其所嘱,将他和阿曼尼莎罕合葬在一起。在莎车,不少年轻穆斯林到阿曼尼莎罕的麻扎(墓地)去,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祈祷阿曼尼莎罕和拉失德汗保佑他们的爱情长久与甜蜜。
阿曼尼莎罕,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穆斯林女性,把对爱情的执着和爱人的呵护全部倾注在对艺术的追求上:美丽妙曼的书法,清新动人的诗篇和那久为传世的不朽音乐——“维吾尔十二木卡姆”。
这部“十二木卡姆”,由拉克、且比亚提、木夏乌热克、恰尔尕、潘吉尕、乌扎勒、艾介姆、乌夏克、巴雅特、纳瓦、西尕、依拉克12套套曲、245首乐曲组成,汇聚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文学艺术、戏剧、舞蹈于一身,将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完美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多彩的文娱生活和高尚积极的思想情操,真实反映了他们的理想与追求,以及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喜怒哀乐。可以说,“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的文化艺术百科全书。
每当奏响“十二木卡姆”中的乐曲,人们都会从中品味到浓郁的“龟兹遗风”。《乐师史》绪言中这样评价:“从国王到穷人,从圣人到异教徒,所有的人都从这个音乐形式里,得到兴奋和娱乐。”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组织专人对“十二木卡姆”的乐曲及歌词进行记录、整理和出版,还由木卡姆编排出《拉克歌舞》,用木卡姆音乐演唱《艾里甫与赛乃姆》,移植歌剧《红灯记》并改拍电影等。2005年,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成功发射升空的“嫦娥一号”搭载了31首歌曲,“十二木卡姆”选曲名列其中。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还表现了它在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十二木卡姆”可谓独树一帜,标新立异,所以它被赞为“东方音乐文化的一大奇迹”!
(摘自:《中国民族报》作者唐荣尧;天山网;新华网新疆频道作者铁梅;《西部时报》作者曹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