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校教师所具备的职业精神影响到其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的高低。以上海市中职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法(访谈法)重点探讨了中职教师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作风、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信念,并对中职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中职教师;职业精神;内涵构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8-0022-04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国家一般项目“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匡瑛主持,项目号:BJA14006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余慧娟,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
本文以上海市中职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重点厘清和分析职校教师职业精神的内涵构成,为职校教师职业精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笔者选取了上海市9所中职学校10名优秀中职教师作为被访者,其工作年限分布情况:1~3年、4~5年、6~10年、10年以上所占比例分别为20%、10%、30%、40%;专业课教师、班主任、教研室主任分别占50%、30%、20%。
一、研究内容
中职教育除了重视技能培养之外也重视育人,包括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因此职校教师的职业精神具有鲜明的特征,如具备远大的职业理想、追求学生与自我的成长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根据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出中职教师职业精神的内涵构成,具体包含7个维度、36个子维度(见下页表1)。
另外,在分析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中职教师职业精神的一些特征,如可变性、传递性、层次性等。职业精神的形成受到一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只有将主客观因素有机统一,才有利于职业精神的养成。养成因素主要是教育的作用,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最为重要;工作环境;学校制度、领导的作风等。
二、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职业精神是优秀中职教师的核心素质特征
在访谈中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提到了职业精神好的教师具备职业理想。(按:楷体字为访谈内容)
觉得自己在学校里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所学即所用,看到了自己的学术价值,看到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在实践中是有土壤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这份工作不是只满足了我最基本的温饱需求,而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就算是加班,我也不会去抱怨。
我们都恨不得学生赶紧学会,为他们提供各种资源,很主动地为学生考虑。
具备职业精神的教师在工作任务比较重的情况下会主动加班并努力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因为完成工作就能让自己感到快乐与满足,这是一种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学生的成长包括学会一些技能、纠正一些不良习惯、学会一点做人的道理等都会让他们感到愉悦。学生不断的进步,也激发中职教师追求发展的进取心,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专业领域的新知识,不断改进教学与工作方法。可以说,职业理想引导着教师的行为往积极的方向发展,是引领其成为优秀教师的内在动力。
(二)中职教师职业精神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职业态度上
中职教师职业精神与其他类型教师职业精神的区别则主要体现在职业态度中。
高中的老师职业幸福感来得很及时,班里有多少孩子考上了大学,就感觉自己做老师有多少成就感。而职校教师花进去的精力差不多,但学生只是量变,不能形成质变,我们的成就感是滞后的。所以职教老师可能更需要淡泊名利,要有平常心,还要有奉献的精神。
职业教育面对的学生与家长群体是比较复杂的,不少家庭都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学生也已经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这使得中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会更困难。但优秀的中职教师会迎难而上,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职校学生的成长大多是缓慢而细微的,不易观察到,老师的付出往往没有及时的反馈,所以职校教师更需要一颗淡泊名利的平常心。
(三)加强教师的入职教育、社会沟通和精神激励
职业教育与社会联系紧密,职校老师要更多地接触社会,宽容对待学生、家长与同事,接纳来自社会、企业的不同评价与意见。
3.在调查中多位老师指出通过精神激励培养中职教师的职业精神作用显著。他们为了学生、为了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经常加班加点,这些都是没有物质酬劳的,但他们都愿意这样做,一是因为学生的成长、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能带给自己成就感;二是学校把他们放到了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导致了任务量的增加,但重要的岗位本身带来一种荣誉感,促使自己认真努力地工作。
【关键词】中职教师;职业精神;内涵构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8-0022-04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国家一般项目“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匡瑛主持,项目号:BJA14006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余慧娟,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
本文以上海市中职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重点厘清和分析职校教师职业精神的内涵构成,为职校教师职业精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笔者选取了上海市9所中职学校10名优秀中职教师作为被访者,其工作年限分布情况:1~3年、4~5年、6~10年、10年以上所占比例分别为20%、10%、30%、40%;专业课教师、班主任、教研室主任分别占50%、30%、20%。
一、研究内容
中职教育除了重视技能培养之外也重视育人,包括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因此职校教师的职业精神具有鲜明的特征,如具备远大的职业理想、追求学生与自我的成长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根据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出中职教师职业精神的内涵构成,具体包含7个维度、36个子维度(见下页表1)。
另外,在分析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中职教师职业精神的一些特征,如可变性、传递性、层次性等。职业精神的形成受到一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只有将主客观因素有机统一,才有利于职业精神的养成。养成因素主要是教育的作用,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最为重要;工作环境;学校制度、领导的作风等。
二、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职业精神是优秀中职教师的核心素质特征
在访谈中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提到了职业精神好的教师具备职业理想。(按:楷体字为访谈内容)
觉得自己在学校里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所学即所用,看到了自己的学术价值,看到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在实践中是有土壤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这份工作不是只满足了我最基本的温饱需求,而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就算是加班,我也不会去抱怨。
我们都恨不得学生赶紧学会,为他们提供各种资源,很主动地为学生考虑。
具备职业精神的教师在工作任务比较重的情况下会主动加班并努力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因为完成工作就能让自己感到快乐与满足,这是一种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学生的成长包括学会一些技能、纠正一些不良习惯、学会一点做人的道理等都会让他们感到愉悦。学生不断的进步,也激发中职教师追求发展的进取心,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专业领域的新知识,不断改进教学与工作方法。可以说,职业理想引导着教师的行为往积极的方向发展,是引领其成为优秀教师的内在动力。
(二)中职教师职业精神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职业态度上
中职教师职业精神与其他类型教师职业精神的区别则主要体现在职业态度中。
高中的老师职业幸福感来得很及时,班里有多少孩子考上了大学,就感觉自己做老师有多少成就感。而职校教师花进去的精力差不多,但学生只是量变,不能形成质变,我们的成就感是滞后的。所以职教老师可能更需要淡泊名利,要有平常心,还要有奉献的精神。
职业教育面对的学生与家长群体是比较复杂的,不少家庭都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学生也已经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这使得中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会更困难。但优秀的中职教师会迎难而上,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职校学生的成长大多是缓慢而细微的,不易观察到,老师的付出往往没有及时的反馈,所以职校教师更需要一颗淡泊名利的平常心。
(三)加强教师的入职教育、社会沟通和精神激励
职业教育与社会联系紧密,职校老师要更多地接触社会,宽容对待学生、家长与同事,接纳来自社会、企业的不同评价与意见。
3.在调查中多位老师指出通过精神激励培养中职教师的职业精神作用显著。他们为了学生、为了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经常加班加点,这些都是没有物质酬劳的,但他们都愿意这样做,一是因为学生的成长、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能带给自己成就感;二是学校把他们放到了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导致了任务量的增加,但重要的岗位本身带来一种荣誉感,促使自己认真努力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