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提高课堂有效性”作为教育教学中一大热点被广泛提出、探讨,以此为题的观念学说比比皆是。那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到底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行之与无形,效之与可见呢?笔者认为必须在“巧”字上做文章!
关键词:小学语文、巧设环节、提高课堂有效性
语文是人文的,但它也是工具的,以往我们教学偏重于文本人文性的挖掘,总是从不同的角度,深究深究再深究,从而忽略了“课文即范文”的工具性。而传统的教学过程太繁琐、太复杂,课堂模式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千篇一律更是不容忽视。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效率低、费时多。不但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和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的应用能力下降,同时人文的熏陶更是得不到实在的效果。如此看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可谓事在必行!
一、“巧”读文章,抓关键
学语文,说难不易,说易不难。这主要是根据看待问题不同的角度所提出来的。从基本层次上来看,要掌握好生字新词,理解好文章内容,实在不难;但要再加深一点,理清好脉络,把握好感情基调,掌握好写作方法并运用与实践,这可不是三五两天学得会的,这些得靠教师的指导、引领。提供有效性,还得从源头上开始解决问题——教师得钻研课堂,钻透课本。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试想:教材没钻研透彻的人,怎样能够上好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师没有对教材有很深刻的领会,又如何能使听者走进文本呢?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一)抓人物。
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都是人物描写的非凡之作,比如 《临死前的严监生》文中的人物乍一看,同学们都能看出作者的用意,但在老师引导抓住关键之处后,更是习得了作者这样写来的妙处——设置悬念,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且能够在构思谋篇上得到一些技巧性的指导。
(二)抓文眼
所谓文眼,即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对于文章来说,它就是灵魂,是学习、把握文章主题的关键。
(三)抓矛盾
矛盾是在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或行动之间的不一致。出现在文章中的“矛盾”往往是文章的切入点、突破口。
二、“巧”设环节,激兴趣
(一)设情境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
我曾以“掰手腕比赛”为组织形式上过一堂口语交际课。整堂课中我刻意不提目的,只做游戏,将口头训练融入游戏,使得班上同学都全员参与,课堂上发言活跃,各抒己见,群情鼎沸,好不快活。等到游戏结束时,我再点明目的,并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总结要点,将寓教于乐完整地展现于活动课中。
(二)用媒体
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段教学中,媒体使用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将插图、歌谣、演示教具、表情、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带入课堂,不仅可以生动课堂,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加深理解,加强记忆,促进思维的发展。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有“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恰恰都说明了“听、说、读、写”结合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三)玩游戏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中是离不开游戏的,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游戏中让学生明白一些他们不能深切体会的词汇或者是文章的内涵,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善提问
作为课堂教学方法之一的提问,应该是也必须是讲究艺术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的思维交流过程,教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如何,需要通过一定方式了解。课堂提问即是方式之一。充分利用提问反馈,捕捉信息,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巧”出作业,求实效
(一)重兴趣
从儿童对学习内容的接受来看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学习内容,最易诱发学生是学习动机。就能背诵课文来说吧,干巴巴的字眼一般很难入孩子们的眼,更别说那些理解力、记忆力相对较差的潜能生了,在这方面,我常常鼓励他们两三人一起表演的形式进行背诵。
(二)重综合
呆板的作业会是学生的头脑变得更加的呆板。一定意义上说,作业就像是渔父捕鱼的网,做作业就是将课堂中所学重拾的一个过程。我个人喜欢给学生布置一些有弹性的作业。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二组的课文中穿插着一个以搜集爱国主义资料的综合性学习,编者原意是想学生通过网络、社区、家长等途径获取资料。可我校为留守儿童居多的乡村学校,各方面条件都受限制,如是我将形式一换,变成一次采访,对象可以身边任何一位熟知国家历史、了解一些爱国主义资料的亲戚、朋友、老师或同学。
(三)重能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习能力也不是一下就能修成的,靠的就是平常老师有意无意的引导。这就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作业分层,让每个小时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多給学生一些自我思考、自我感悟的机会,亦可以把布置作业的主动权适当地交与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巧妙地提高课堂有效性,需要每一个语文老师关注,并实践于每一堂课中。只有将文本钻透,紧抓关键,在环节上求趣,在落实上求实,才能真正做到见实效于课堂,让“语文味”在课堂满溢。
【参考文献】
[1] 高 枫,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语文教学,2009.11
[2] 张晓芬,浅谈如何在新课程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课改研究,2011.3
吉林省通化县富江乡学校 李奎梅
关键词:小学语文、巧设环节、提高课堂有效性
语文是人文的,但它也是工具的,以往我们教学偏重于文本人文性的挖掘,总是从不同的角度,深究深究再深究,从而忽略了“课文即范文”的工具性。而传统的教学过程太繁琐、太复杂,课堂模式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千篇一律更是不容忽视。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效率低、费时多。不但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和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的应用能力下降,同时人文的熏陶更是得不到实在的效果。如此看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可谓事在必行!
一、“巧”读文章,抓关键
学语文,说难不易,说易不难。这主要是根据看待问题不同的角度所提出来的。从基本层次上来看,要掌握好生字新词,理解好文章内容,实在不难;但要再加深一点,理清好脉络,把握好感情基调,掌握好写作方法并运用与实践,这可不是三五两天学得会的,这些得靠教师的指导、引领。提供有效性,还得从源头上开始解决问题——教师得钻研课堂,钻透课本。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试想:教材没钻研透彻的人,怎样能够上好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师没有对教材有很深刻的领会,又如何能使听者走进文本呢?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一)抓人物。
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都是人物描写的非凡之作,比如 《临死前的严监生》文中的人物乍一看,同学们都能看出作者的用意,但在老师引导抓住关键之处后,更是习得了作者这样写来的妙处——设置悬念,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且能够在构思谋篇上得到一些技巧性的指导。
(二)抓文眼
所谓文眼,即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对于文章来说,它就是灵魂,是学习、把握文章主题的关键。
(三)抓矛盾
矛盾是在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或行动之间的不一致。出现在文章中的“矛盾”往往是文章的切入点、突破口。
二、“巧”设环节,激兴趣
(一)设情境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
我曾以“掰手腕比赛”为组织形式上过一堂口语交际课。整堂课中我刻意不提目的,只做游戏,将口头训练融入游戏,使得班上同学都全员参与,课堂上发言活跃,各抒己见,群情鼎沸,好不快活。等到游戏结束时,我再点明目的,并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总结要点,将寓教于乐完整地展现于活动课中。
(二)用媒体
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段教学中,媒体使用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将插图、歌谣、演示教具、表情、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带入课堂,不仅可以生动课堂,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加深理解,加强记忆,促进思维的发展。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有“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恰恰都说明了“听、说、读、写”结合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三)玩游戏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中是离不开游戏的,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游戏中让学生明白一些他们不能深切体会的词汇或者是文章的内涵,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善提问
作为课堂教学方法之一的提问,应该是也必须是讲究艺术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的思维交流过程,教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如何,需要通过一定方式了解。课堂提问即是方式之一。充分利用提问反馈,捕捉信息,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巧”出作业,求实效
(一)重兴趣
从儿童对学习内容的接受来看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学习内容,最易诱发学生是学习动机。就能背诵课文来说吧,干巴巴的字眼一般很难入孩子们的眼,更别说那些理解力、记忆力相对较差的潜能生了,在这方面,我常常鼓励他们两三人一起表演的形式进行背诵。
(二)重综合
呆板的作业会是学生的头脑变得更加的呆板。一定意义上说,作业就像是渔父捕鱼的网,做作业就是将课堂中所学重拾的一个过程。我个人喜欢给学生布置一些有弹性的作业。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二组的课文中穿插着一个以搜集爱国主义资料的综合性学习,编者原意是想学生通过网络、社区、家长等途径获取资料。可我校为留守儿童居多的乡村学校,各方面条件都受限制,如是我将形式一换,变成一次采访,对象可以身边任何一位熟知国家历史、了解一些爱国主义资料的亲戚、朋友、老师或同学。
(三)重能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习能力也不是一下就能修成的,靠的就是平常老师有意无意的引导。这就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作业分层,让每个小时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多給学生一些自我思考、自我感悟的机会,亦可以把布置作业的主动权适当地交与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巧妙地提高课堂有效性,需要每一个语文老师关注,并实践于每一堂课中。只有将文本钻透,紧抓关键,在环节上求趣,在落实上求实,才能真正做到见实效于课堂,让“语文味”在课堂满溢。
【参考文献】
[1] 高 枫,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语文教学,2009.11
[2] 张晓芬,浅谈如何在新课程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课改研究,2011.3
吉林省通化县富江乡学校 李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