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弗吉尼亚·伍尔夫、西尔维亚·普拉斯和陈染三个生活在不同时期、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女作家的个人经历及其作品为例,探讨女作家笔下的父女关系。女作家们强烈的弑父情结之下是对所缺失的父爱的哀哀呼唤,女儿们对父亲既恨又爱的矛盾心理反映了主体意识增强的新女性对父亲所代表的菲勒斯文化既反抗又渴求保护的纠结心态。成长中的女性只有以一种超越的姿态和宽广的视野才能使自己迈出痛苦的泥沼。因此,伍尔夫的"双性头脑"和陈染的"超性别意识"不啻为女性的自我发展指出了一条理想之路。